APP下载

拉长拓宽延伸产业链

2015-09-07冯春久

决策探索 2015年11期
关键词:新野新野县纯收入

冯春久

5月16日,通往新野县歪子镇河南可喜食品公司的大道上,来来往往的机动三轮车装满了大包小包的青豌豆角。

这几天,豌豆角渐渐成熟,正是河南可喜食品公司加工生产的速冻豌豆的时节。今年,这家公司刚刚规模生产速冻豌豆,是上海的一份500吨订单。这之前,还生产有速冻果蔬、真空玉米棒、玉米罐头、速冻毛豆、青豆罐头等产品,现有万吨冷库及万余平方米的常温库容能力。

河南可喜食品公司在歪子镇周边有流转土地2万余亩,主要种植超甜玉米、青豆、西兰花、毛豆等作物。作物收获后,经过分拣、清洗,果实加工成各种食品;秸秆和废料,比如玉米秸秆、豌豆壳等全部被附近的养牛场买走,用来青贮或加工成饲料;而养牛场的牛粪则又被公司买来当作肥料施入大田,种植蔬菜等作物,形成了一个循环生态产业链。

陪同采访的新野县肉牛产业化集群示范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董应臣说,这只是新野县在多年的不断探索中,进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小小的实践缩影。

新野县107万亩耕地,总人口83万,农业人口就有63万,属于典型的传统农区。在加速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如何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如何提高农业收入,真正使农业提质增效?省委书记郭庚茂在新野调研时,对科尔沁万头肉牛育肥场延伸产业链条、实现集群发展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可以仿照发展产业集聚区的做法,结合农业的特点,按照“产业链条发展、资源循环利用”的思路,农牧一体,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

新野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以新野肉牛产业化集群项目被确定为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建设三个试点之一为契机,在省、市发改委、畜牧、农业、农机、水利、环保、财政等部门的具体指导和扶持下,开始积极探索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最大限度地把利润留在农业生产者和农业产区,增加农民收入。

县委书记常英敏多年工作在农村基层,对“三农”问题可以说是吃得透、摸得准,就连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提交的论文也是关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容。她说:“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点在县以下农村,关键在产业链拉长和价值链提升,重点是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核心在农民收入提高。”

产业链、价值链是现代产业组织方式,新野县在探索和实践中,首先将产业链概念引入了农业。这是因为,在农业生产上,新野县有引以为豪的“三大产业”:一是“新野肉牛”,全县常年存栏基础母牛6万头、肉牛12万头,年出栏量在10万头左右;二是“新野蔬菜”,全县蔬菜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35万亩左右,年产量在18.2亿公斤左右,从业人员3.5万;三是“新野棉纺”,尽管全县现在的棉花种植面积已经微乎其微了,但曾经30万亩的种植面积,还是给新野的棉纺加工业积淀了丰厚的基础。目前,全县拥有纺织服装企业121家,纱锭规模190万锭,织机3000余台,从业人员4万多。

三大产业的优势存在,让产业链的延伸有了规模基础。新野县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培育龙头企业,强力招商引资,拉长拓宽产业链。肉牛产业探索出了“两全两高”的发展道路,重点培育科尔沁牛业公司,加快饲料生产、良种繁育、科技研发、质量追溯等十大体系建设,初步构建了“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态势。目前,在科尔沁牛业公司的带动下,全县发展养牛和甜玉米种植基地村112个,新建标准化养牛场58个,新发展养牛及种植大户216户。蔬菜产业注重完善一条龙服务体系,重点培育县蔬菜批发市场、绿健脱水食品有限公司以及宛绿蔬菜专业合作社等不同类型的龙头组织,逐步形成生产、购销、加工、服务一条龙的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体系。棉纺产业重在健全产业发展格局,支持新野纺织公司实施“退城入园”,规划建设了总投资50亿元、占地200O亩的汉凤纺织服装产业园;支持华星纺织公司建成了总投资12.5亿元的高档纱线、高档面料及服装项目;积极引进罗蒙集团等知名企业,形成了“原棉加工一仓储物流一贸易融资一纺纱一织造一面料一家纺一服装”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很显然,以农业为基本依托,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农民分享三次产业融合中带来的红利,有利于吸引现代要素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有利于拓展农业功能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最重要的是可以让农民得到最大的实惠。

以肉牛产业为例,2014年实现产值30.2亿元,利税3亿元,拉动新野及周边地区新增肉牛10万头,新增就业1万人,人均增收8000元,拉动1万农户3万余人从事肉牛饲养、甜玉米种植以及收购、运输、销售、劳务输入等相关产业。

综合来看,一是提高了农民收入。土地流转后,农民既有土地租金收入,又有土地入股收入,还有到企业打工收入,有的农户参与到合作社的经营,户均年收入在5万元左右,全县农民年增加收入6亿元。二是提高了农业效益。探索推广“甜玉米种植+肉牛饲养”高效循环农业模式,以现代化种植业发展规模化养牛业,以养牛业带动种植业,农牧结合,循环发展。三是提高了生态效益。全县65%的农作物秸秆经养牛得到消化利用,万头牛场年产8万吨牛粪生产有机肥5万吨,覆盖10万亩有机良田。

“新野农民更多地分享了初级产品进入加工销售领域后的增值利润。”这正是新野县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所带来的最直接结果。正如一位农业专家所言,从田头到餐桌有多个环节,如果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利润是100元,很多种植者的利润还不到10%~15%,大量的利润被加工和后面的销售环节拿走了。而新野县通过产业链的延伸,把更多的利润留在了种养大户或农区,让生产者获得了合适的利润。

从新野县近3年来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绝对数略高于全省、南阳市的平均水平来看,也足以说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魅力所在。2014年,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9416元,新野高于全省2276元;南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9741元,新野高于全市1951元。新野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情况以及抽样调查资料结果显示,农民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支撑点,就是来源于农民人均工资性纯收入和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

显而易见,农民工资性收入和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从二产和三产当中的分享成果。新野县富民花生专业合作社有社员120户,流转、托管土地2000多亩种植优质花生,建成年产500。吨花生的工厂化生产线,注册了“滚锅花”商标,通过了OS认证。合作社将社员种植的优质花生统一回收加工,统一品牌销往各大超市,提高了产品价格和利润。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实现净利润300万元,户均增收2000多元。

猜你喜欢

新野新野县纯收入
新野县
◆201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超14600元
大话三国志
“新野”新貌
河南省新野县主导蔬菜品种优势分析及其茬口安排
新野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建议
浅议端午节
农民增收实现“十连快”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4年下降
四川农民收入增速 连续四年高于城镇
前沿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