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体育专业英语课程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2015-09-06钱豪
钱豪
摘 要: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赛事在我国举办,体育方面的英语术语也逐步蓬勃壮大。但在全国大多数高等院校内,体育学院所设置的英语课程仍然是大学公共英语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已经满足不了国际体育赛事等诸多实践活动对新型体育人才的要求。长江大学作为国家“小211工程”中的重点建设大学,若能走在创新前列,对体育专业的英语课程进行改革,培养既具备良好体育技能,又具备体育领域良好英语水平的复合人才,必能更好地满足我国创新型体育人才的需求。本文对体育专业英语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目的、课程开展现状及问题、课程日后的建设方向及新型教学模式的运作进行了有益地探索与构想,并研究其发展之路。
关键词:英语课程改革;长江大学;创新;复合人才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 2010年,上海世博 会圆满落幕。随着一系列国际赛事在我国的举行,英语作为国际性语言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就体育赛事而言,自2008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后,中国受到越来越多国际体育赛事组委会的青睐与赏识,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也正在逐步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体育用品博览会。然而,在这些频繁的体育赛事活动中,体育外语人才稀缺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瓶颈。由于不能把英语作为工作语言,我国体育运动员大多数扮演的都仅仅只是一名参赛者的角色,在体育组织中担任要职的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在体育领域中的国际交流,失去了很多为国家扩大影响、树立良好形象的机会。应该说,对体育学院现阶段的英语课程进行改革,顺应了当今社会及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一、体育专业英语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及目的
在全国大多数高等院校中,除去英语专业,其他专业院系的英语课程设置大多都是大学公共英语基础课程,这似乎已成为一种无可厚非的社会现象。但是,体育专业的英语课程改革却尤显必要性。其原因在于,其它专业领域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若涉及到英语,可雇请专业的英语翻译人员进行指导,其工作也能高效有序地完成。但在体育领域,运动员奔跑在国际赛场上,翻译人员无法贴身跟随,尽管大多数时间他们依靠的是裁判的手势行事,但也有免不了需要口头交流的时候。其次,许多体育俱乐部的外援和外教对国际体育赛事规则理解不清晰,在赛场上的行为多有夸张之举,给比赛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波折。因此,体育工作者英语水平的不足,可能给他们带来诸多不便。而若要改善这一现象,可从大学本科阶段入手。
对体育专业的英语课程进行改革,是指采用新型的英语特色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和广泛的体育运动知识,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从事大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能从事学校体育教学和对外体育交流活动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快速发展,努力将我国建设成体育强国。
二、英语课程改革后的教学新模式
教学模式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方面。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学目标以及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新课程的实施,需要匹配崭新的教学模式。体育学院开设的英语课程应努力做到突出公共英语中的体育特色,加强不同课程在知识和技能上的有机联系,坚持以体育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以扩大知识和培养能力为出发点,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我校的体育专业的实际办学情况,现提出以下几种英语课程改革的创新举措。
1.招生限制
为了便于体育专业英语课程改革高效有序地完成,学校教务处可按照教育部颁发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在本科招生时对报考体育专业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分数进行适当的限定,达到此限定的学生方有机会进入本专业进行学习。这一举措有利于督促“准体育生”在高中时适当注重英语能力的培养,而不至于几乎完全放弃对英语语言的学习。
2. 英语教材更新
在英语教材建设上,体育学院不能按部就班,而要以社会用人单位对体育英语人才所设定的具体职业要求为选择和依据,在教材的选择上要适合体育专业学生学习程度和特点,体现“英语和体育相互融合渗透”的特色,兼顾实用性和技能性。如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体育英语》(Sports English)教程,旨在传授体育科学和体育运动各项目的基本词汇与表达方式,从而提高学生在体育领域的专业英语能力,其中包括专业阅读、翻译、写作和口头交际能力。同时,其章节分为奥林匹克、排球、足球、篮球、田径、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冰雪运动、健身运动十个部分,从不同方面进行深入有效的英语能力培养,十分有针对性。在英语教材的选择上,可以以此为目标模板。
3. 情境教学模式
体育学院英语课程的开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单调的室内教学模式。英语教学可以走出课堂,以真实比赛情景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交际能力和合作意识。例如,可以利用体育课堂举行一场班级篮球比赛,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有裁判、教练、解说员,参赛队员和啦啦队等。比赛一旦开始后,教师和学生就只能用英语进行交流或讲解,不懂的单词可以相互询问。一场比赛结束后,学生应该能用英语说出各自扮演的角色、体育场上不同区域的英语名称以及不同体育设施的英语表达法。也就是说,情境教学模式主要旨在帮助学生积累体育方面特有的英语词汇。这种方式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以主人翁的心态融入英语课堂,对学到的内容印象更深刻。而且整个课堂气氛轻松快乐,学生不仅能在实际情景中学习英语知识,还能提高自身的组织、沟通、协调与合作的能力。在情境教学过程中,还应特别注重学生的个人表现和全面参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品德。
三、结语
从外部环境来看,对体育专业的英语课程进行改革,具备较强的社会需求。从长江大学内部办学环境及条件来看,体育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基础雄厚,具有必备的英语学习资源和环境。因此,体育学院的英语课程改革,是完全具备可操作性的。然而,由于缺乏专业课程改革经验,其市场认识度较低的情况客观存在。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如何扬长避短,促进专业建设特色的形成,显得十分重要。各高校应密切关注社会对体育人才需求的类型、数量及结构变化,全方位开放性地进行专业建设,努力打造英语特色课程,以满足社会对既懂英语又懂体育的高级人才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 艾正秋,等.体育院校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3).
[3] 陈珊,等.英语专业体育外事方向教学计划探讨[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5).
[4] 彭劲松,等.高师体育专业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接轨研究[J ]. 求索,2009,(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