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译似是故人来
2015-09-06马莹倩
文/马莹倩
张译似是故人来
文/马莹倩
容颜改,思乡切,时光轻轻催;还记得,却不认得,心底的一种老滋味。秋风起,那是云的归乡曲;爆竹鸣,那是听不见的故乡音。涛涛海水,阻断了张晋生的归乡路,地图上两点一线的距离,只能化作一段触不可及的梦。站在澳大利亚的海岸边,望不到故乡的景物,唯有海浪扑打礁石的涛声将他的思念翻滚得愈发汹涌。就这样,站着,看着,张译自己也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自己就是那山河里的故人,努力地寻找着宣泄情绪的出口,却屡次尝试无果。最终,只能将这份孤寂默默地咽回到肚子里,成就了《山河故人》里的“张晋生”。
《山河故人》的故事背景、人物角色写得非常清楚,但贾樟柯导演还是特别希望看到演员自由发挥的能力到底有多大。所以这一次在创作时,我也使用了一些自由创作的方法。
戏里,寻找故人“张晋生”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正处于复苏阶段,在山西汾阳这样的小地方,当张晋生将一辆崭新的桑塔纳停在广场大院里时,他殷实的家底已经表露无遗。张扬的个性,霸道的处事风格,再加之“煤老板”的身份,张晋生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讨喜的角色。张译自己最初看到这个角色时也有过这样的偏见,觉得张晋生性子里带着一股粗俗的味道。但正式开拍后,他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开始在意张晋生心底隐藏着的一丝细腻的情怀。这层观念上的转变不仅源自于张译在电影开拍前的角色体验,更来自于剧本中的一些细节:象征着“奢侈消费”的私人轿车在他眼里,只不过是博心仪女孩一笑的工具;涛儿随口问起的一张CD,他转身出门就给她买了下来。“他的这些举动让我想起了我们那个年纪,有着强烈荷尔蒙冲动的男孩追求女孩的一种表现,张晋生其实也不例外。他买烟花、买小狗、买轿车、买CD,恰恰体现了他对涛儿精神世界的一种关照。”而这层高于物质生活的情感传递,正是张译对于张晋生这个人物的细腻解读。
张晋生是串联《山河故人》三段式结构的主要人物之一。1999年,他对涛儿展开疯狂的追求,到了2014年,两人却以分居两地的离婚结局收场,令人欷歔。“不少女性观众肯定会就此认定张晋生是个‘渣男’,是因为劈腿才离婚的。”面对观众的解读,张译通过自己的理解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从1999年买下煤矿场就可以看出,张晋生是一个特别有眼光,对自由和财富有追求的人。他敢拼、敢想,勇于到外面的世界闯荡,这与不愿离开汾阳的涛儿不同。当时代的发展令他意识到煤矿和加油站将不再是主要的经济支柱时,他选择到上海去做风投,为家人寻求更多的机遇。”但无论是妻子涛儿,还是儿子道乐,最终都没有给予张晋生一定的理解,涛儿选择了离开,留居山西;而道乐则在澳大利亚用父亲听不懂的语言,试图脱离父亲的掌控,追求自由。“他其实是一个特别顾家的人。从儿子道乐出生时他说以后要给儿子赚很多很多美元,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始终在为家人设想的人。”遗憾的是,张晋生付出的感情最终没有得到意料之中的回应。剧本里,亲人的不理解造成了他最终的孤独。但剧本外,张译对张晋生的包容和理解,让他彻底地贴近了这个角色。
除了在戏里反复咀嚼着用文字构成的“张晋生”,拍摄闲余,偶然与赵涛的聊天,也让张译在导演贾樟柯身上找到了一丝“张晋生”的气息。赵涛曾对张译分享过一个她与贾樟柯之间的趣事:一次赵涛在电影院看电影时,发现她的后排一直有个人在踹前面的凳子,后来她才知道,那个人就是贾樟柯。故事里那股年轻气盛,想要引人注目的感觉,让张译一下子捕捉到了贾樟柯对张晋生的自我投射。
我希望可以成为一个靠谱的演员,在面对角色和作品上步步为营,以扎实的演技回馈观众,也让自己有成绩,有收获。
戏外,遇见未来的自己
横跨26载光阴,穿越到2025年,张译压根也没想过自己会通过这部《山河故人》“遇见”未来的自己。未来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张译心里曾经也有过这样的疑问。但假想毕竟只是假想,他此前从未认真考虑过,直到《山河故人》给予他这个机会“扮老”,才开始认真揣摩未来之于自己的变化。这是他拍摄《山河故人》时最新鲜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张译通过“预知未来”,更好地看清了现在的自己。
进入剧组拍摄期间,张译常常在想,自己年老的时候是不是就是这个样子?他不断地通过回忆自己父亲和爷爷的模样来揣摩自己五六十岁的形象。第一次扮演年龄跨度这么大的角色,张译内心承受了不小的压力。“因为其实我自己内心没有‘变老’这种体会,所以我搞不清老了到底是什么样?也搞不清楚究竟是身体先衰老,还是心理先衰老?这些变化对我来说都是非常大的挑战。”由于是首次尝试,因此张译对老年版的张晋生并没有特别满意,他总觉得年迈的张晋生还有更多的空间等待他去挖掘,而这也是他对自己在《山河故人》里的表演略感遗憾的地方。虽然没能做到“尽善尽美”,但张译心里仍然渴望着下一次的挑战:“我还会去尝试其他有难度的角色,因为你不可能每一次都做到百分之百的完美。而且演员很难碰到一模一样的角色,所以你只要总结教训,尽快地出发就好。”
透过一部电影,遇见过去和未来的自己,张译心里感慨万千,他仿佛有一种透过一扇玻璃,重新审视自己的感觉。看着二十多岁、四十多岁、六十多岁的自己,面对被划分为三个阶段的人生,在拍摄的过程中,庞大而又需要时间沉淀的故事背景让张译也悟出了一些道理:“人需要分清主次,珍惜眼前,面对现实。”虽然这番话听上去有些距离感,但张译自己说得很实在。在电影中饰演一名长者的他自加入《山河故人》的剧组以来,始终不曾扔掉自视为“电影界新人”的初心。在电影拍摄期间,他跟着贾樟柯不断学习,珍惜自己遇上的好剧本、好班底、好导演。有几个场景演下来,他自己心里没底,跑去问贾樟柯有没有什么问题,但收到的回答总是“没问题,挺好的”。这让他愈发觉得心慌,直到贾樟柯郑重其事地回答他:“张译同志,我们骗你又能得到什么?”他心里的不安这才消散。
9月初,《山河故人》来到了第40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进行北美首映。影片中跨时代的历史巨变引起了当地许多华人观众的共鸣。见面仪式上,张译谦逊地请他们接受自己的表演,并说道:“请相信,我就是一个2025年的老人。”用精湛的演技跨越年龄的界限,用一颗真诚的赤子之心始终敬爱着电影艺术,这样的张译正是如今中国电影最需要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