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喀什的美女、智者和英雄

2015-09-06

旅游世界 2015年8期
关键词:哈吉香妃哈斯

喀什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才荟萃之地,

张骞、班超、玄奘等著名人物都曾在此留下足迹。在这篇古老的土地上,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美女的故事迷影重重,智者的故事令人感慨,英雄的故事气壮山河。

美丽多才的阿曼尼莎汗,不蒙面纱的王妃

阿曼尼莎汗出生在塔里木河的卡勒玛克戈壁。她天资聪颖、能歌善舞、能诗能文,是位才华出众、美丽过人的奇女子。

公元1514年,察合台后裔苏丹·萨义德建立了叶尔羌汗国,其都城就在如今的莎车老城。叶尔羌汗国的第二代汗王拉失德汗·阿不都热西提是一位谈吐儒雅、多才多艺的诗人、音乐家和书法家。阿曼尼莎汗在家中偶遇微服私访的拉失德汗·阿不都热西提。这位同样酷爱音乐和文学的国王被阿曼尼莎汗美丽优雅的容颜、即兴创作优美诗词的才华和精湛的木卡姆弹唱技艺深深吸引,随后与她喜结良缘。

阿曼尼莎汗以其天才的文学禀赋,选取古代诗人的优美诗篇,将木卡姆由过去充满宗教色彩、陈旧晦涩的诗词,转变成洋溢着维吾尔族人民生活气息和真情实感的诗词,并吸收了维吾尔族民间歌舞的精华,使木卡姆艺术的内涵和表演形式更加丰富。木卡姆充满着维吾尔族人民对生活的挚爱和对幸福的向往,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阿曼尼莎汗不主张宫廷妇女蒙面纱,她自己也不蒙面纱。她还经常与阿訇辩论,反对束缚妇女的行为。由于她的勇敢,她成为当时妇女解放的先驱。除《精美的诗篇》外,她还著有《美丽的情操》,以及对妇女进行训诫的美学作品。她还写了一部关于诗歌、音乐、书法的书,名叫《心灵的协商》。

在莎车,不少年轻的穆斯林男女到阿曼尼莎汗麻扎去,除了正常的礼拜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祈祷阿曼尼莎汗和拉失德汗保佑他们的爱情长久、甜蜜。

谜一般的香妃伊帕尔汗,不只是个传说

要说到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少数民族美女,很多人估计一下就会想到“香妃”,一部《还珠格格》更是让香妃这个充满传奇的维吾尔族女子全国闻名。

虽然关于香妃的传说有很多,但是史料记载的乾隆皇帝只有一位来自于维吾尔族的嫔妃——容妃,本名伊帕尔汗。虽说容妃是否真的遍体生香无从考证,但这位政治和亲的牺牲品深受乾隆的宠爱却是不争的事实。进宫不到一个月,香妃就被封为“和贵人”。两年后,“和贵人”就册封为“容嫔”,五年后,又晋封为“容妃”。

一批骚人墨客在容妃身上大做文章,甚至编造出一个“香妃”的故事。从野史、诗词到舞台,绘声绘影大肆渲染,竞达到了真假难辨的程度。传说中,香妃去世时55岁,年近八旬的乾隆皇帝伤心不已,据说派出了多达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人的送葬队伍,将她的遗体运回喀什安葬。

但是,香妃墓真正的名称应该是“阿帕克霍加麻扎”(麻扎就是墓的意思),是叶尔羌王朝的首领阿帕霍加的家族墓地,共葬有五代72人。香妃死后葬身何处?是清东陵,还是新疆喀什的香妃墓,或是北京陶然亭的香冢……多少年来,一直是个谜。

民族圣人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带来幸福的知识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和他的文学名著《福乐智慧》在维吾尔族历史上的地位相当于汉人眼中的孔子和《论语》,是维吾尔族人们心中的圣人。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1018年出生于喀喇汗王朝西都巴拉沙滚。他为了求学来到王都喀什噶尔,就读于皇家伊斯兰经文学院,在所有知识领域内都取得了很高造诣。他对自己所处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进行了深刻的观察和研究,并根据自己多年收集的丰富素材,于公元1069-1070年间的18个月在喀什噶尔写出了举世闻名的《福乐智慧》(“带来幸福的知识”意思)。他把这部长诗献给了当时的东部喀喇汗王朝大汗——哈桑·本·苏来曼·桃花石布格拉汉。这位大汗对作者极为赞赏,随即封他为“哈斯·哈吉甫”,意为“亲随侍卫官”、“皇上的近臣”、“皇上的谋士”。

《福乐智慧》是一部长达13000余行的叙事长诗,是流传至今用回鸽鹘(古维吾尔)文写成的第一部有明确写作年代的大型文学作品。长诗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赞美真主和先知,歌颂英明君主,劝喻统治者公正、睿智、知足,同时还分析和评价了当时各行各业的现实作用。其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涉及当时政治,经济,文学,历史,地理,数学和医学等,是一部大型历史文献,对后世维吾尔族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于1085年与世长辞,遣体先安于今日喀什市多来提巴格乡东南部土曼河畔,后因墓地遭洪水于1130年迁至现址。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墓展现了精美的伊斯兰建筑。整个陵墓坐北朝南,呈长方形,正门两侧各有一座圆柱形的塔楼。陵墓由墓葬群、门楼和主墓室组成。主墓室外方内圆,上覆穹隆顶,顶正中有一个小塔楼。陵布局独特、宏伟、装修古朴、肃穆,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麻赫默德·喀什噶里,落难王子的《突厥语大词典》

麻赫默德·喀什噶里约生于1008年,当时他的祖父和父亲还是喀喇汗王朝的汗,这使他得以受到良好的教育,并随着父亲游历了中亚各国。但他的少年时代处于宗教战争时期,战乱频繁。到青年时期,他父亲的政权已发生了危机。1058年的一场宫廷政变,使整个家族几乎被斩尽杀绝。他幸免于难,逃出喀喇汗王朝的国都喀什噶尔,从此背井离乡,四处流浪,开始了他的行者生涯,整整行走了15年之久。

凭着渊博的知识,他为自己的流浪赋予了尽可能宏大的目标。他翻越天山,在西域的伊犁河、楚河、锡尔河、阿姆河之间的牧场、荒原、戈壁、高山之间流浪,一直到了布哈拉城,那里生活着突厥语诸部的民众。他一直在以渊博的学识,收集和考察这些部落的语言。

在文明古城巴格达,他呕心沥血,倾其才华和学识,历经多年寂寞岁月,用7年的时间,用阿拉伯文写成了《突厥语大词典》这部辉煌巨著。他在书中说:“我走遍了突厥人的所有村庄和草原,突厥人、土库曼人、乌古斯人、处月人……的语言全铭记在我的心中。”书中汇集了突厥语各民族的语言词目近7000条,用阿拉伯文注释,体例严谨,结构完整。引用大量诗歌、传说和200余条谚语格言。 还涉及突厥语诸民族的农牧渔猎、商业手工业、饮食服饰、居住交通、动物植物、金属矿产、医学药物、天文历法、地名山川、部落部族、亲属称谓、婚丧礼仪、游戏娱乐、民间信仰等一应俱全,被称作是百科全书。

百年以后,在离喀什市以南30多公里外的疏附县乌帕尔村,有座古老的清真寺,寺里有位老阿訇,名叫库尔班霍加。他在阅读了大量阿拉伯文献后,准备为麻赫默德·喀什噶里写一部传记。但他不知这位大学者葬于何处,找遍了喀什噶尔大大小小的麻扎,都没有结果。听说乌帕尔村有座圣人墓,库尔班霍加就常到墓前去,通过细致的考察,他推测这就是麻赫默德·喀什噶里的陵墓。结果专家们在墓室的屋檐上,发现了11世纪的阿拉伯文字和图案,由此证实了库尔班霍加的推想。至此,麻赫默德·喀什噶里在乌帕尔村已默默地安睡了数百年时光。

宫廷乐师裴神符,反弹琵琶的创始人

琵琶最早被称为“批把”,源于西域。它从西域传中原两千多年来,一直是我国民族乐队中的主奏乐器。它丰富的表现力,常常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在演奏技巧上的卓绝完美却有西域疏勒(今新疆喀什)音乐家裴神符(又名裴洛儿)的功劳。

裴神符,又名裴洛儿,是唐朝著名琵琶演奏家、著名作曲家,原是西域疏勒籍的乐师,同时又是一位著名的器乐演奏家和改革家。唐贞观年间,有—次太宗令众琵琶乐师在宫中献技。乐师们都是横抱琵琶,用木制或铁制的拨子弹奏,与演奏古瑟的方法相似。而且奏的大多是恬淡婉转、柔弱无力的宫廷雅乐。轮到年轻乐师裴神符演奏时,他用与众不同的技法表演了自己创作的乐曲《火风》。只见他把琵琶直立怀中,改拨子演奏为手指弹奏。左手持颈,抚按律度,右手的五指灵活地在四根弦上疾扫如飞,这种指弹法是前所未有的演奏方法。《火风》旋律起伏跌宕、节奏奔放豪迈。乐曲到高潮时,他的左手还加进了推、带、打、拢、捻等技巧,音乐形象刚劲淳厚、虎虎有生气,仿佛是一支乐队在合奏。一曲奏罢,众乐师大惊,并为之倾倒,唐太宗也连声叫绝,封裴神符为“太常乐工”。《火风》也被誉为一绝,在唐代曾长期流行。

直到两百年后,诗人元稹还高度赞扬裴神符:“《火风》声沉多咽绝”。裴神符在音乐上的贡献,特别是在琵琶演奏上的革新和突破,载入了中国音乐史册,成为传统的演奏方式。

猜你喜欢

哈吉香妃哈斯
DK SPACES AND CARLESON MEASURES*
哈斯高贸易(深圳)有限公司
它就是塔哈斯克
茶人赖法卫与香妃翠玉
Self-Consistent Sources Extensions of Modified Differential-Difference KP Equation∗
姜大同
乾隆为何对香妃一往情深
大力巧算脆皮豆
善良的德哈吉
伊朗80岁老翁60年不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