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遇到你(下)
2015-09-04敬一丹
文/ 敬一丹
我遇到你(下)
文/ 敬一丹
Encounter
速写白岩松
如果说,人如其名,白岩松这个名字,却又像他又不像他。
“白”这个姓,有一种透明感,这挺像小白。什么暧昧,含糊,支支吾吾,这些都不属于他。他一向快人快语,直言不讳,喜怒哀乐,溢于言表。骂起来,特解恨;夸起来,也特由衷。有一次,有一挺没劲的人发表了一挺没劲的观点,大家听了都不以为然,但也没打算接下来有什么对应之举,小白却不,他立刻拿起电话与人商榷,毫不留情,理直气壮,直把那缺少常情常理的观点驳得体无完肤。我在一边听了,心想,这小白,是没有学,还是不愿学一点世故呢?
“岩松”这两个字也很像他,有棱有角,有力度,既正且直,锋芒毕露,就像那满树松针。人们在屏幕上看到的他,多半就是这样的形象。那次,当中国的足球,当然是男足,又一次让国人失望时,白岩松在《东方时空》中慷慨陈词 :主场不行,客场也不行;白球衣不行,红球衣也不行;中国教练不行,外国教练也不行……一口气说了十几个“不行”,一口气吐出了众球迷久积于心的郁闷,那凌厉的语势让我这样一个不懂足球的人也受到感染。随后,就有朋友来电说,他们十几个报社总编正聚在一起,齐声为白岩松叫好,特意索要这份稿子登在他们的报纸上。
说这个名字不像他,是说“岩松”这两个字显得静了一点儿,没有他那特有的动感。
一说到他的“动”,眼前立刻有一个典型的场景:足球场。他狂奔时,他冲撞时,他扑倒在地向观众致意时,都会让人想到,他身上流的是蒙古族的血,到底是北方小伙!然而,更多的时候,他的“动感”并不是外化成动作,而是骨子里透出的那种生命活力。我们经常见到的情景是,岩松一进门,就像带进一屋子的负氧离子,办公室的空气立马活跃起来。话题一个接一个,当然都是热门的;段子一个接一个,当然各种颜色的都有。
岩松的兴趣极其广泛。虽然近视,但隔着镜片,他的眼睛总是呈搜索状,什么新鲜事都在他的视野之内。他的传播欲望极其强烈,思维活跃敏捷,状态积极投入,说话时连身体都是前倾的。我经常给广播学院的师弟师妹们举例说 :“看到白岩松的状态没有?那就是传播欲。极而言之,就是‘不传播毋宁死’。这就是渗透在血液里的电视记者的品格。”
从“岩松”这个硬朗的名字里更看不出他偶尔才被人感觉到的柔情。谈起夭折的同学,谈到病痛中的朋友,小白便神情黯然。谈起他所尊敬的沈力老师,他像儿子一样充满感情地说 :“在中国所有主持人中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沈力老师。我多希望沈力老师再年轻一次!您不需要奖杯了,但一直有很好的口碑在人们生活中流传,我们替您听到了。”对那患了绝症的女孩儿穆然,岩松更像一个哥哥。穆然弥留之时,岩松避开记者,与妻子一起去看望穆然。穆然笑着去了天堂,医院空着的病床上,只留下了一件东西,那就是岩松和妻子送给穆然的毛绒娃娃。在人间的最后时刻,那毛茸茸的温暖伴着那女孩儿。
一个名字怎么能包含一个人的全部呢?可我仍然想,如果岩松的名字里有个“风”啊“飙”啊什么的,不就更是名如其人了吗?
敬一丹在新书发布会上
2008年澳门回归直播,48小时,2000多人一起工作。直到直播结束,大家才有这样灿烂的笑容。
闲话闲说崔永元
曾与大学生们聊天,他们,特别是女生们希望我谈谈他们所关心的几位男主持人。当谈到崔永元时,男生女生都会心一笑,一个个变得眼神柔和,表情放松,饶有兴致,好像我提到的是他(她)哥。
崔永元的确有股自己人的劲儿,在他面前,人们不知不觉就不把自己当外人了。《实话实说》的办公室,推门随便进,他也没有极热情地说“请坐……喝水……”,可你会很舒坦地坐下来随便聊聊。我没有见过小崔一本正经坐在办公桌前的样子,倒是看他经常处于聊天状态。他的同事一个比一个年轻,还用两个外国小伙子,不知是实习,还是考察,还是打工。
如果别的部门有俩老外,就有点奇怪,小崔旁边,有谁都挺正常。那天,我爸我妈去看《实话实说》录像,看到屏幕下的小崔,原本就觉得近乎,这回更不见外了!我妈亲热地用手拍着小崔的后背,眼睛炯炯发光 :“我们都喜欢你!”这情景让我想起很久以前,我弟弟当兵回家时,我妈也曾拍着儿子的后背,说 :“这小子!”小崔的亲和力不分男女老少,我们台里的阿美就说出了很多女孩子对崔永元的感觉 :“当水均益走来,自己急忙理理云鬓,整整衣衫,心里念叨,我怎么没有柳叶眉,我怎么没有杏核眼?我什么时候能再遇到你,在我最美的时候!而崔永元走来,自己该在沙发上歪着还歪着,该大口吃回锅肉还大口吃回锅肉,小崔笑着,就像没看见你的皱纹你的雀斑,这时,你会随随便便地说:‘哥,你笑啥呢?’”
小崔的笑有点特别,那笑里边有不少内容。有时分明看到他宽厚的笑容似在鼓励人家说话,可人家一说出来,你才觉得那笑有点不怀好意。当那个意大利女郎在《实话实说》里用无声的口型“说”出北京的京骂时,小崔就是这样笑的。
让人动心的还不是小崔的笑,而是他的哭。在主持《父女之间》时,看得出,小崔在抑制着自己的感情,他的眼圈红了。在《继母》那期节目里,当眼泪就要流下来的时候,他低下了头,他转身擦泪的镜头后来被编辑删掉了。那忍住的泪,倒让我掉下泪来。男儿有泪,也挺感人的。有意思的是,小崔哭时,让人觉得他挺好;而小崔笑时,倒往往让人觉得他有点坏。
现在经常听到各界人士谈论小崔。有一位说话特别刻薄的记者在对众主持人一顿褒贬之后说 :“崔永元‘让说话回到从前’。”那位自己不笑专让别人笑的葛优被问到:“有没有你看得上的主持人?”葛优沉思片刻:“嗯,有。有一丫姓崔的,根本不像丫主持人哪!”话是糙点儿,那京味儿的前缀可能是葛优对喜欢的人的昵称吧!有一电视资深专家说 :“小崔刚出来,看着好像哪儿不对,有点痞,可又总惦记着到了星期天看他,越看越想看他了。”这现象用行话来说,就叫观众期待心理。
观众一进《实话实说》演播室,就被撩拨得想说话。自己会说话,也许不算什么,引得别人想说话,这是主持人的功夫。也许是自己越没有的,越喜欢。对小崔的主持,我就是这样的感觉。看小崔录像,那是一乐儿。我常常不把自己当外人地坐在观众席上看小崔如何实话实说,忽然有一次听到导播对摄像说 :“别把敬一丹拍进去,穿帮了!”我这才意识到,我在这儿碍事儿,导播一定怕观众不解,怎么《实话实说》里出现了一张《焦点访谈》的脸?我有时就到机房里或者摄像拍不到的地方去看。每当小崔说出什么妙语,我就会觉得自己挺不会说话的。比如,一位下岗女工说,再找工作得挣钱多点儿,离家近点儿。小崔接茬儿:“哦,那得让工厂搬得离你家近点儿。”同样的理儿,我准得说成这样 :“面对再就业,是我们去适应环境呢,还是环境适应我们?”显得事儿事儿的。
小崔这种举重若轻的能力可不是一日之功。上世纪80年代,他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记者。当时,我去调研这个正火的节目,有一个系列报道很醒目,写的是西北边关的事,很大气,很人性,很正经,很漂亮。稿签上作者一栏 :崔永元。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
今天《实话实说》的崔永元和昨天《午间半小时》的崔永元已经很不一样了。到底是《实话实说》成全了崔永元,还是崔永元成全了《实话实说》,探讨这个问题,就像探讨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一样。
小水已是老水
看到小水的白发,我心里一动。“小水已是老水,大姐依然年轻。”他在送我的《益往直前》扉页上这样写着。小水啊,时间都去哪儿了?
《东方时空》刚开办不久,有一资深报人评价 :“那几个主持人虽然都不漂亮,但都说人话。”夸我们的话,欣然认领了,可还有小小反驳 :谁说都不漂亮?至少我们小水是漂亮的!
帅而年轻的小水真是上镜,他一出现,就赢得了好多观众。那时,我到高校讲课,女生们总会要求 :“敬老师,说说你的几个同事呗!”她们多半是希望我说说小水,偶尔也会有女生站起来说:“我想知道的是白岩松!”呵呵,老天还是公平的,幸好小白小崔比小水高,要不,还给不给别人留点空间了!
但其实,真正让小水赢得观众的,是他的节目。
小水在央视的出现,使得央视的国际电视报道离国人更近了。上世纪90年代,中国观众看世界的渠道有限,电视上很多是别家的报道,鲜有自家的视角。
在电视新闻改革的大背景下,小水来了,真是如鱼得水。他在新华社的经验,他当驻外记者的积累,他多年形成的国际视野,他的形象和语言优势,在屏幕上形成了一个以前没有过的主持人形象。他的中国气质和国际范儿,得到观众认同。对观众来说,再遥远的地方发生的事情,有了一个熟悉的面孔,就显得近了。在伊拉克的战火中,小水在,台标在,中央电视台的符号在,这就有了自家的观察角度。小水在国际报道中突破了多少禁区,开拓了多少空间,说不清。有很多年轻人,是看到水均益在伊拉克的报道,才有了当一个中国战地记者的理想的。
曾经有一个段子流传很广 :
“白岩松敬一丹一出来,出事了 ;水均益一出来,出国际大事了 ;小崔一出来,世界其实没什么事儿。”
水均益确实是标志性的形象,每当有国际大事发生,小水就会发声,人们也会有期待 :看看水均益怎么说。
“9·11”发生后,我盯着电视好久好久,终于忍不住打电话给小水 :
“你还不说话呀?!”
“唉,大姐呀,我,我把四面墙都踢过了!”
小水在电话那边腔调都变了,想关注而不能关注,困兽,也就这状态吧!那一晚,小水他们自发集合在台里,严阵以待,跃跃欲试,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人家在现场直播。最后,无奈地、悻悻然,离开了台里。对于一个传媒人,这是难忘的也是难受的记忆。
在电视节目里,小水总是谈着世界大事,遥远的、重要的、理性的。他总是采访首脑政要,名人也得是世界级别的。他好像天生就是做高端节目的,要让他到穷乡僻壤做个“走基层”啥的,看着有点儿不对劲。他的屏幕形象与人们保持着一定距离,这也许是内容决定的距离。
在生活中,小水率真而随和。他会为了一碗兰州拉面,开老远的车排好长的队,还率领着一哨人马。他成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后,大家聚餐庆贺,我记不清他说了什么获奖感言,只记得他在珍馐美味中很不满足地左顾右盼,最后果断叫来服务员 :“给我来点儿糙的,拍个黄瓜!”
人到中年以后,更明白,更洒脱了。他说起话来更放松了。小水说话很“60 后”:“中国现在对石油的紧张程度,有点像我小的时候快到月底家里粮食吃完了,不可想象。”
小水说话,也很西北 :“很多人问我,你怎么不出国?我说我能出国的时候错过了机会,当我有大把机会而且很多学校请我客座交流的时候,我不想出去,因为我感觉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特别舒服。为什么?这个国家,我在这儿是爷,我跑出去当孙子,那我还干嘛呀?外面的世界再好,不如我们在自己的国家打拼一个全新的天地。”
小水说话,也很愤青:“我发微博批评我们台,我说,CCTV老端着,不要装,全国人民都一样,你潇洒一点,放开一点,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你看习大大到韩国访问,彭丽媛说我觉得习主席年轻时跟都教授像。国家领导人啊,国家领导人都这么萌都这么放得开,都这么不装,我们中国干嘛装?不装!”
小水说话,也很现实 :“主持人,就是一个可以替代的零件。做电视这些年,有点点滴滴的快乐,有的是很短暂的瞬间,更多的是一种探索、挣扎的过程。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会很本能地在那些短暂灿烂中寻找慰藉,让我们坚持下去。”
小水说话,依然热血 :“如果没有了喜欢的平台,喜欢的职业,你不会感到很悲惨吗?真离开喜欢的事业的时候,内心会受不了的。新闻,是我热爱的事业,是一个让我能够保持活力、焕发激情、热血澎湃的事业。新闻频道准备改版,是不是能有第二春?好像血液开始燃烧,又想做点事,在彷徨的时候,突然看到那么一点点小光亮。”
年过半百,这个词怎么能和小水联系上呢!小水变成了老水,对生活有了更多的领悟,他说,他的生活好像重启了一样。重启他的生活的,是他的孩子。
看着他的孩子们,同事们说:羡慕嫉妒——爱!尽管走遍世界,尽管采访了众多元首政要,尽管获奖无数,但孩子,是小水获得的最大的奖赏,是他最好的作品。
祝福小水,如诗的生活,幸福在左右。
我爱水均益 我爱崔永元
男人有两种。
有一种男人,他走到你身边,往那儿一站,什么话也不说,你突然就紧张起来,头脑缺氧,指尖冰凉,全部的自信像散了架的木桶里的水,稀里哗啦淌了一地。——“我为什么没有一张樱桃嘴?我为什么没有一双丹凤眼?我为什么没有一段水蛇腰?”……你心里便有深深的忧伤和懊恼。
另一种男人,他走到你身边,往那儿一站,什么也不说,只冲你笑笑,你顿时就觉着温暖起来,全部的自信像听到了一声起床号角的兵士,从各个角落里冲将出来,集合在你的心里——“我就该是这个模样!”你因为身边站着这样的男人而看见天是清的,地是硬的。
水均益是前者,崔永元是后者。
小水除了渊博,除了深沉,除了鬼子话讲得溜,最突出的特点是那一双羚羊般温柔的眼睛——仿佛两个深深的陷阱,让一切追逐他而来的女人们迷失、陷落;小崔不同,小崔永远是那么平和地坏笑着,坏笑时依然忠厚、宽容你的过失,欣赏你脸上的雀斑,眼角的皱纹,手足无措时的慌乱,你因为有这一份注视而安静了,心里暖烘烘地,觉得自己蛮不错。
老远听见了小水的脚步声,你急急忙忙地挽起发髻,用水莲花装饰了头,用清晨荷叶上滚动的晶莹的露沐浴了手,你又颤抖着手,用荷花的瓣点缀了衣裙,你让紫色的流苏,浅青的滚绣勾勒了各个衣角……小水走近了,看了你一眼。“完了!”你忽地觉出了浑身上下的所有的鄙陋和不堪。
小崔不然,小崔走近了,你原本哼着歌儿的依旧哼着,原本歪在沙发上的依旧歪着。你可以用手抠耳朵,用木盆洗脚丫,用叉子吃回锅肉。小崔很舒服地看你一眼,让你心里踏实又轻松,让你觉得生活本该如此。
所以说嘛,小水是女性的克星,小崔是女生的救星。
小水和小崔,是门里外两个人,一个是西装,一个是T恤;一个是应该穿皮鞋见的,一个是可以穿拖鞋见的;一个会让人想起马雅柯夫斯基那句著名的自白:“他不是男人,他是穿裤子的云”;一个会让人想起崔健那句同样著名的道白:“假如你看我有点累,就请您给我倒碗水。”
女人是这样一种人:身在厨房里忙碌着,心却在伊甸园之类的清雅地方徜徉着;或者身在陕北农村里举着话筒颠簸着,心却在家里清清凉凉的小书房里静谧着。所以小水和小崔,便是女性的两种幻想。女人在“跟着灵运动行走”时,最愿意看见小水的,让她觉得灵运动是亮堂的,区别于幽灵鬼魂;女人在跟着现实行走时,一定愿意看见小崔,让心里觉得踏实。就这么平常过着,也是生活。
想对小水说句话:如何让我遇见你,在我最美丽的时候?
想对小崔说句话:哥,你笑什么?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一首歌《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而小水和小崔也正像一座山和一条河。高山不语,自有它刺破青天的巍峨;小河不语,自有它东行到海的执着。
真幸运,身边有这样一座山和这样一条河。
我们还可以在《空谈》上谈谈采访花絮,谈谈人生哲学,谈谈电影观后感,甚至谈情说爱。那时,评论部是电视台最年轻的部,青春勃发,有意思的是,年轻人没好意思直接说什么爱情,老同事却在为年轻人的爱情发表评论了。
摘自敬一丹著《我遇到你》一书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
(责编:张志国)
2009年我们本来是同事,在这里相遇,却是三个身份:政协委员崔永元;人大代表敬一丹;记者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