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架焊缝质量改进方法
2015-09-04张鹏
张鹏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徐水哈弗分公司)
车架作为汽车的承载基体,一般用于商用车、皮卡和具有较强越野功能的SUV车型。由于车架使用的钢板较厚,一般采用气体保护焊焊接或铆接。在使用CO2保护焊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氧化物会造成焊缝表面涂装质量变差,防腐效果远不及车架基材,因此必须通过技术方法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艺,消除表面氧化物,提高车架焊缝的防锈能力。
1 车架制造工艺及存在问题
SUV、皮卡车架的基材主要有汽车大梁用热连轧钢板、碳素结构钢及汽车结构用热连轧钢板等。焊接工艺使用CO2保护焊,焊丝一般采用型号为ER50-6的焊丝,保护气体为工业用CO2。涂装工艺需符合“QC/T 484—1999汽车油漆涂层”的要求,涂装工艺选用防腐能力较好的阴极电泳漆[1]。
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焊接氧化物随着焊接的过程产生,外观为柿黄色、漆片松香状,如图1所示。经试验室检验,主要成分为Si和Mn元素,用万用表测量,氧化物为非导体,附着于焊缝表面,对焊缝能够起到防锈保护作用。由于不导电,故在电泳时表面无电泳漆。但在汽车使用过程中,氧化物受颠簸振动脱落,露出焊缝基材从而造成焊缝锈蚀。焊接氧化物的增加是Si和Mn烧损增加的表现,不但影响车架的涂装效果,而且会使焊缝金属力学性能降低,造成焊缝强度降低。
2 焊接氧化物的产生原因
焊接氧化物的主要成分为MnO和SiO2,它的产生与焊丝、母材中Si和Mn的质量分数及保护气体的氧化成分有关,而Si和Mn作为焊丝中的脱氧元素,是有益元素。当使用CO2气体保护焊时,CO2气体受热分解,直接对Si和Mn进行氧化,生成SiO2及MnO熔渣浮于表面,CO从液体金属中逸出。同时Si和Mn作为焊丝中的脱氧元素把Fe从FeO中置换出来而自身被氧化,其产物MnO及SiO2的混合物浮出熔池形成熔渣[2]。
3 问题的分析及解决
3.1 目标设定
通过与进口、合资的部分品牌的非承载式SUV车型进行对比,同样存在焊接氧化物,但面积要小。为此,以进口品牌车型为标杆,根据产品定位,将目标确定为:单个焊接氧化物面积不超过0.15 cm2;长度为1 m的焊道,面积超过0.1 cm2的焊接氧化物数量不超过2个。因焊接氧化物对表面进行保护同样可保证耐腐蚀性能,故增加平行目标,焊道处抗石击性能不低于其他电泳部位(试板电泳膜厚为 20 μm)[1]。
3.2 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通过使用特性要因图工具,如图2所示,从“人机料法环”着手,对产生焊接氧化物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焊接人员技能不熟练,造成焊接氧化物分布不均;焊接设备的工艺参数匹配问题;使用的焊丝含Si和Mn较高;使用的CO2保护气易氧化Si和Mn;车间施工环境对焊接的影响;缺少去除氧化物的方法和设备。
3.3 问题的解决措施
分析出焊接氧化物产生的主要原因后,使用TRIZ理论,运用物-场模型一般解法来解决问题。
3.3.1 确定相关的元素(第1步)
根据冲突问题的分析,确定相关的元素为:S1(焊接形成的焊缝);S2(焊接氧化物);S3(焊接过程,包括人机料法);F1(氧化物附着于焊缝上的机械力);F2(硅、锰氧化产生焊接氧化物的化学能)。
3.3.2 联系问题情形 确定并完成物-场模型的绘制(第2步)
本问题是一个串联的物质-场,属于在物-场模型类型中的“有害效应的完整模型”和“效应不足的完整模型”,对应模型,如图3所示。
3.3.3 选择物-场模型的解法(第3步)
1)对有害效应的完整模型的解法是:a.加入第3种物质S4,用来阻止有害作用,S4可以是通过S1或S2改变而来,或者是S1和S2共同改变而来,如图4所示;b.增加另外一个场F3来抵消原来有害场F1的效应,如图5所示。
根据对冲突问题的分析,将技术冲突问题一般化,使用39个通用工程参数中的第31项“物体产生的有害因素”,对应40项发明中的第18项“振动”、第37项“热膨胀”及第40项“符合材料”。得出方案为:S4(焊缝涂布防锈产品);F3(机械力,采用人工打磨的方法);F3(机械力,采用抛丸、喷砂去除氧化物);F3(热能,局部高温处理);F3(化学能,酸洗)。
2)对效应不足的完整模型的解法是:a.增加另外一个场F4来强化有用的效应和,如图6所示;b.用另一个物质S5代替原来的物质S3,如图7所示。
根据对冲突问题的分析,使用39个工程参数中第29项“制造精度”,对应40项发明中的第35项“参数变化”、第36项“状态变化”、第39项“惰性环境”及第40项“符合材料”。从“人机料法”改善方向得出方案为:S5(更换焊丝或控制焊丝中硅、锰的质量分数);S5(将CO2保护焊改为MAG焊);S5(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F4(电能,匹配合适的焊接参数)。
以上方法对去除焊接氧化物都是有效的,通过验证获得了各种改善方法的实施效果、施工条件、成本投入及优缺点,如表1所示。
表1 去除焊接氧化物改善方法验证结果
经过综合分析各方案得到的较优方案有:将CO2保护焊改为MAG焊;焊接参数匹配;提高人员技能。
将CO2保护焊改为MAG焊的方案是将保护气体由 CO2改为“Ar+CO2”(Φ(Ar)=80%,Φ(CO2)=20%),使焊接氧化物的面积大幅减小,明显改善焊道的防腐性能,且在此前提下单个车架成本增加较低。同时混合气体为富氩混合气体,可用低锰、低硅焊丝,来进一步降低氧化物的产生。由于车架属于大批量生产,一般采用专用的气体存储罐。使用混合气体焊接,需增加氩气储存罐和配气柜等设备,配气柜的流量通常按“0.6~0.8 m3/枪”配备。
使用DOE试验设计方法,通过试验找出较优的焊接匹配参数,优化焊接性能,如表2所示。同时通过培训提高人员焊接技能,保证焊接稳定性。
表 2 Ar+CO2混合气体保护焊参数表(Φ(Ar)=80%,Φ(CO2)=20%)
4 实施效果
在对保护气体切换后,焊接氧化物的面积大幅减小,在对产品市场跟踪后,经检测单点表面腐蚀的面积不超过0.1 cm2,深度不超过0.1 mm(与标准厚度的用于校准膜厚仪的膜片进行比较),实现了预期目标。焊接后效果,如图8所示。
5 结论
文章将TRIZ理论应用在车架焊缝质量改进设计过程中,利用TRIZ理论中“冲突的分类”找到问题核心,并应用TRIZ理论物-场模型解决方法,快速高效地解决了问题。TRIZ理论的研究与广泛应用,不仅为快速解决制造领域的工程技术问题提供了方向和思路,还消除了解决问题的知识局限性,确保进入市场的汽车品质稳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