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工业百年回眸(下)
2015-09-03于清溪
于清溪
橡胶工业百年回眸(下)
Centennial retrospection of rubber industry(Part 2)
于清溪
于清溪,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河北吴桥人,1930年生,毕生从事橡胶技术和长期负责行业管理工作,1992年离休。
主要著作:《轮胎产品指南》(1982年)、《橡胶工业发展史略》(1991年)、《橡胶制品生产手册》(2006年)、《橡胶创业三部曲》(2012年)、《中外橡胶工业创新三部曲》(2014年)、《橡胶/弹性体开发创新史观》(2015年)。主编《橡胶工业手册》第二版(1989年)、《橡胶原材料手册》第一、二版(1996和2007年)、《橡胶工业全面质量管理》(1987年)等。发表论文多篇。
工作期间:获得国务院重大装备办设备研制表彰证书、国防科工委荣誉证书、国家计委等四部委工作荣誉证书和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中国橡胶工业科技发展推动者”荣誉称号。
离休后,在家继续发挥余热,离而不休,笔耕不辍。2008年获科技之光“杰出科技作家”称号,2009年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国资委石化离退休干部局“新中国化学工业60年”荣誉奖。近年,在休闲中行有余兴,致力于橡胶工业中外历史发展的整理和研究。
编者按:今年是我国橡胶工业诞生百年华诞,又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重要时日。三刊杂志社为了隆重纪念这一伟大时刻的到来,将再次邀请于清溪老先生专门撰写了“橡胶工业百年回眸”这篇历史回忆文章。它揭示了橡胶工业在旧中国时代饱经外国帝国主义压迫历遭日本军国主义侵略难以为生的悲惨命运;深情地回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百废俱兴、励精图治和橡胶工业由小到大艰难辉煌的发展历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的30多年来,橡胶工业欣欣向荣、蓬勃发展,从大奔强的全过程。文章缅怀过去,铭记历史,系统总结了几十年来橡胶工业之所以得到发展的“艰苦创业、谋求创新、锐意进取、奋发图强”的理念和大力协同、团结向上的行业优良传统精神。读后令人振奋深思。
今天,在橡胶工业又茁壮成长为全球第一生产和消费大国,全行业胜利进入深化改革、推进四个全面和发展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关键时刻,重温令人难忘的、始终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橡胶工业发展的坎坷盛衰,艰苦卓绝、可歌可泣、艰难辉煌的百年历程。特别是在当前橡胶工业呈现产能过剩和生产下行压力加大的困难状态下,如何传承和弘扬橡胶工业光荣的传统和革命精神,在新正常态下,以顽强意志,众志成城,战胜前进中的险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将为我国橡胶工业在今后5~10年内跨上世强,实现百年来的橡胶工业强国梦,增添无比信心和力量。
3.3 “二五”计划和三年经济调整(1958~ 1965)
(1)下放中央企业,增强地方能力,全民办橡胶工厂
1956年,化工部接管橡胶局之后,兼任国家计委副主任的彭涛部长为了办好生产资料橡胶工业的生产,确定把胶鞋管理部分留给轻工业部,工厂全部下放地方。1958年又将大部分轮胎和工业橡胶制品厂也下放地方,橡胶工业管理局也随之撤销。只留下生产军工橡胶制品厂的沈阳三厂并把三、四两厂合并为沈阳四厂,保留为全行业生产橡胶机械装备的沈阳橡胶机械厂。三家组成为部直属的沈阳橡胶工业公司,同时增设沈阳橡胶工业设计研究院为其所属事业单位。原来橡胶局的天津橡胶工业研究所于1959年迁到北京,同1956年从轻工业设计公司分出成立的北京橡胶工业设计院连同设备安装四处合并组建成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作为部的直属事业机构。院长为曾任橡胶局副局长的周小鼎。
1959年在化工部内设立橡胶司,曾任东北橡胶公司经理,东北轻工业局副局长,化工部橡胶局长的林源为司长,作为部的职能部门统一指导管理全国的合成橡胶和橡胶工业生产技术。组织了长寿化工厂氯丁橡胶装置和兰州合成橡胶厂丁苯橡胶装置的生产技术攻关会战,使之两年之内克服多种困难、胜利建成投入了生产。1962年分别达到489 t和746 t,1965年上升到2 349 t和1.2万t,使合成橡胶生产基本立足于国内。从1959年~1962年,化工部会同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先后从国外进口了3万多吨各种合成橡胶在国内各橡胶厂家开展试用活动,以之推动国产合成橡胶的扩大使用。到1965年,全国橡胶工业合成橡胶的使用比例达到了30%,已大大超过世界各生产合成橡胶的发达国家,仅次于苏联位居世界第二。因之,1965年和1966年又在山西大同和山东青岛开始第二、三个氯丁橡胶厂——大同氯丁橡胶厂和青岛化工厂氯丁橡胶装置的建设。
另一方面,化工部橡胶司还对下放地方、省市无力管理的中央下放橡胶企业,以代管和直供的形式继续组织好企业的生产技术工作,解决困难,开展交流,使之从极度混乱的困境中走出,并支援地方发展橡胶工业。
1960年化工部彭涛部长在全国化工会议上做了大力开展合成橡胶的报告,提出了我国合成橡胶工业发展方针和措施,并向中央专题做了报告建议。从1959~1961年,由部动员的一场全民办橡胶的炽热在全国各地展开。两年下来,有几十家小丁钠橡胶厂和上百家小橡胶制品厂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出,等待哺乳。然而,由于大跃进的急于求成、无序乱上和随之而来的三年自然灾害,经济陷入窘境,它们都成为无米炊的企业饥儿。合成橡胶厂没有酒精生产不出橡胶,橡胶制品厂得不到橡胶也无法开工,短命的这些小企业绝大部分夭折,成为过往烟云。
一分为二,经过三年灾害生死考验的少数企业,过后又浴火重生,茁壮成长。励精图治,随后有的还成为橡胶行业的骨干企业。最具代表性的,如1958年以土洋结合上马的杭州橡胶厂,当时称为海潮橡胶厂,是一家在破庙里因陋就简投入生产的,在胶鞋厂中名不见经传。20世纪60年代由胶鞋转产自行车胎,70年代扩大生产轮胎,经过同外资合营一步一步向前发展,如今已奇迹般地壮大成为位居我国轮胎行业之首、世界10大轮胎企业之一的中策橡胶集团,年产轮胎4 000万条,力车胎8 000万条,GDP达232亿元的特大型企业。1959年建成的上海合成橡胶厂(年产丁纳橡胶4 000 t)1960年改为上海合成橡胶研究所,专门从事硅、氟橡胶的研究,1965年部分搬迁到四川成立晨光化工研究院,留下部分改称上海氟橡胶研究所,开发了多种高性能的氟橡胶。如今作为上海有机氟材料有限公司又把生产基地扩至江苏、内蒙地区。目前,上海有机氟材料公司和四川晨光化工研究院都已均成为特种合成橡胶生产科研领域中的领军企业之一。
(2)组建军工管理机构,建立军工科研院所,扩大军工生产基地
配合国家发展“两弹一星”,1959年化工部设立一局专门开展导弹和核弹用新型化工材料的研究生产。同年,在沈阳橡胶四厂建立第六车间生产两弹用橡胶件,并在沈阳橡胶工业设计研究院设置硅氟橡胶制品研究室配合研究。1960年在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抽调吴砚田工程师等技术精英成立一室,专门从事导弹橡胶件研究,同七机部703所相互配合,加快研发步伐。
1960年国防工业委员会通知化工部,经邓小平总书记批示,决定在化工部成立军事化学工业管理局,简称化工部二局,负责全面管理国防化工和橡胶的军品生产建设工作,指派防化学兵部副参谋长曹波声任该局局长(化工部党委委员),并从部队抽调干部加强力量。化工部随之撤销沈阳橡胶工业公司,将其管理的沈阳三、四厂和橡机厂划入二局。公司的橡胶设计研究院改为沈阳橡胶工业研究院。1959年由部直接投资领导建设的西北橡胶厂也一并归入二局。同年,二局上收太原橡胶十厂和广州橡胶十一厂作为局属企业。翌年,从五机部划转908厂并与太原橡胶十厂合并,成立太原新华化工厂,随后以该厂为基础筹建湖北华强化工厂(809厂)。广州橡胶十一厂又将试验室扩大,独立成为部属的乳胶工业研究所。沈阳橡胶工业研究院把轮胎室分出内迁,在湖北选址成立曙光橡胶工业研究所,几经变址,最终于1974年落户桂林。从此,沈阳橡胶研究院改称沈阳橡胶工业研究所,1963年投资建设新型橡胶制品研究生产车间。1965年决定,为加强西北内地的军工橡胶制品生产基地,把沈阳所的硅氟橡胶研究室和新建的车间以及北京院的一室全迁到咸阳西北橡胶厂的附近,合并成立西北橡胶制品研究所,沈阳所也改称橡胶制品研究所。
化工部二局的成立,使三年中遭受严重破坏的军工橡胶制品工业从危机下得到解脱。通过一系列整顿,又重新获得恢复和发展。企业管理基础增强,产品质量大幅提高,品种也不断增多,出现了蒸蒸日上的可喜局面。在短短5年里,不仅老的军工生产基地得到巩固,而且在国家经济十分困难、资金非常拮据的状况下,建成了内地的国家第二个军工橡胶制品生产基地。尤其是军工橡胶科研实现了按军兵种和分地区配套的战略,完成全国的一、二、三线生产布局。
二局还积极支持地方科研院所及企业布点承担军工橡胶制品任务。天津橡胶工业研究所负责舰艇、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负责火炮和兵工,并指定在上海二个企业(大中华厂和制品二厂)生产航空和一个企业(制品四厂)生产舰艇用橡胶制品,将上海作为由地方动员的军工橡胶制品生产科研基地。为此,对它们也都投资进行技术改造,形成了一定动员转产能力。在此期间,还对1957年开始新建的我国第一座轮胎厂——四川轮胎厂(重庆轮胎厂,年产轮胎30万条)由于1958年简易投产而未形成生产能力)投资建立火炮和坦克轮胎生产线,使其转危为安,建成10万条的生产规模。为了使橡胶设备能完全立足于行业生产配套,还新建了年产规模可达3 000 t的太原橡胶机械厂,特别从化工部的各化机厂调入大型机床,可生产密炼机、压延机等重型橡胶机械。
军工橡胶制品生产科研成绩的取得,首先是化工部领导的支持、关怀和重视。1962年高杨部长来部之后,亲自抓国防化工工作,对处于困境的军工橡胶制品生产极为关心。1963年轻车简从,专门到沈阳用一周的时间在三、四厂检查工作,亲自到车间同工人干部交谈,调查了解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回部之后,专门召开党组扩大会议研究国防化工的发展问题。这位在抗日战争中在太行山上同侵华日军浴血奋战多年、曾任东北局组织部长、中央工业部副部长的老革命家,深知军工生产对于战争之极端重要,呼吁大家一定要重视国防军工生产,“宁可少上一套化肥项目,也要保证军工的生产建设”,“不重视军工,要贻误国家军机大事”。会后,安排专项措施,对军工橡胶落后工艺进行了彻底改造。同时,从化工厂抽调一批干部充实工厂的技术力量,对与军工无关的民品实施对外扩散,集中保证军品的生产,使三、四厂在新的基础上又获得勃勃生机。
(3)新建现代化轮胎厂,改造公私合营橡胶厂,提高橡胶工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
1962年我国第一座新建的重庆轮胎厂建设之时,由于工程停工,化工部将在该厂施工的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第四机电设备安装处(简称四处)调出工作,1963年改名为化工部泸州化工安装公司,处领导索振海、郭殿库回部到二局基建处任职。从此,一支强硬的橡胶工业安装队伍散失。1964年国家计委批准重庆轮胎厂继续建设,形成年产轮胎30万条和力车胎30万条的能力,于1966年历经9年建成投入生产。四处乃系在桦林橡胶厂迁建厂过程中组建形成的力量,1951年成为轻工业机电安装公司的四处,专门负责橡胶厂的基建安装工作,北战南征,为青岛二厂、沈阳三、四厂的基建做出了很大贡献。1956年从安装公司分出成为独立的橡胶工业安装处,1959年同研究所和设计院共同组建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之后又参与了西北橡胶厂的建设。
1965年,国家计划的第二个轮胎厂在河南焦作正式新建,全部采用国内最新的设备,年产规模30万条,1968年开始生产出第一条轮胎。由于快速密炼机、定型硫化机等新型设备技术不过关,外来施工队伍组织安装造成许多隐患,形不成能力而无法达产。1969年将桦林橡胶厂的工程大胎、火炮和坦克轮胎车间迁入,1972年最终建成投产,总投资达到2 430万元。这就是橡胶工业在困难时期首批新建的两个年产30万条轮胎的企业。如今,河南轮胎厂已发展成为河南风神轮胎集团,成为央企中国化工集团下的橡胶化工有限公司所属的重要成员,年GDP达81亿元,位居国内轮胎行业第9名。
1960年,348家于1957年实现行业合营的公私合营橡胶厂,经过三年大跃进的脱胎洗礼,以上海大中华橡胶厂为代表作为全民所有制的企业,又以不同形式掀起了大规模技改的活动。1959年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化工群英会,首先选择大中华厂为技改的试验田,将各种研制的新型轮胎设备安装在该厂进行试验,集中行业骨干技术力量组织攻关。由于上海地区配套条件优越,加之有刘学文、邓行文、尤启文、王洪士等工程师的助力,收获颇丰。到1964年,上海大中华和正泰两个轮胎厂的年产规模均已达到40万条的水平。同此前经过二次扩建分别形成70万条能力的桦林橡胶厂和青岛橡胶二厂,共同被誉为橡胶行业的“四大家族”企业,成为橡胶工业的支柱。中南橡胶厂一举成为全国最大的力车胎厂。
群英会上,轮胎工业发出超越法国米其林的号召。随后,四大轮胎企业根据北京橡胶院的研究调查资料,分别建立起子午线轮胎试验车间,能力为0.5万到2万条不等,并研制出第一批子午胎。从1962年起,提供交通运输部门进行实地对比试验,时间长达10余年之久。大中华厂的全钢子午胎,好的已接近米其林的对比胎水平;青岛二厂和上海正泰厂的半钢子午胎以及桦林一厂的活胎面子午胎,也部分达到意大利倍耐力样品的行驶里程。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又有5家轮胎厂建成相似的试验车间,但由于工艺设备研发滞后,前后不能配套,手工操作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形不成生产能力而功亏一篑。
为疏解上海地区多年来过度集中、畸形发展的现状,从地方到中央,多次对其进行企改和技改。特别是在公私合营转入全民制的过程中,更是大刀阔斧,倒海翻江,由530家归口为460家,再减到全行业合营的100家。转为全民制后,最终只剩下42家。到成立中国橡胶工业上海分公司的1968年,保留了3个轮胎厂(大中华(轮胎一厂)、正泰(轮胎二厂)、大孚(轮胎三厂),1个力车胎厂(中南(力车胎厂))、两个带管厂(胶管厂(中联)和上海橡胶厂)。制品厂有12家,即制品一厂(勤工)、制品二厂(大华)、制品三厂(永和)、制品四厂(大成)、制品五厂(新亚)、制品六厂(世界)、制品七厂(天华)、制品八厂(大陆)、制品九厂(大众)、制品十厂(工程),另有乳胶厂和再生胶厂。胶鞋厂为胶鞋一厂(大孚)、胶鞋二厂(大中华二厂)、胶鞋三厂(大中华三厂)、胶鞋四厂(大中华四厂)、胶鞋五厂(大中华五厂)、胶鞋六厂(正泰一分厂)、胶鞋七厂(正泰二分厂)、胶鞋八厂(华丰)、胶鞋九厂(义生)以及鞋帮一厂、鞋帮二厂、鞋帮三厂。合计为29家。
为支援内地空白地区橡胶工业基地的建设,上海前后有15个橡胶厂分四批迁到内地10余个省市。第一批1954年,普利翻胎厂迁到福建,成为福州翻胎厂。第二批1957~1958年,金刚橡胶厂等迁到长沙,成为湖南橡胶厂;南洋橡胶厂迁到湖北,成为黄石橡胶厂;义生橡胶厂(部分)迁到江西,成为南昌橡胶厂;大成橡胶厂(部分)迁到广西,成为桂林橡胶厂。第三批1960~1961年,合众橡胶厂迁往广西,成为南宁橡胶厂; 中华兴记橡胶厂迁往山西,成为太原橡胶厂;兴华和协丰橡胶厂迁往福建,成为福州橡胶厂和福州翻胎厂;大达橡胶厂迁往安徽,成为马鞍山橡胶厂;贵成橡胶厂迁往贵州,成为贵阳橡胶厂。第四批1965年,联一橡胶厂(胶带一厂)迁至贵州,成为贵阳橡胶制品厂;天星和金星橡胶厂迁至四川,成为重庆长江橡胶厂;大中华橡胶厂(部分)迁至贵阳,成为贵州轮胎厂。其中由贵州轮胎厂发展起来的贵州轮胎集团、太原橡胶厂发展崛起的双喜轮胎集团,均已成为行业知名的大轮胎生产企业。
在“二五”计划三年调整这8年里,橡胶工业虽然出现了多次挫折,遭遇到各种困难,但通过有力的调整整顿,又重新得到恢复而且有了一定发展。从1958年到1965年,橡胶消耗量由10.93万t增长到14.25万t,增长30%。轮胎达到232万条,力车胎1 461万条,胶带697万m2,胶管1 420寸米,胶鞋2.48亿双,分别增长20%~50%。个中的经验教训十分丰富和深刻。
3.4 “三五”、“四五”和“五五”计划(1966~1977)
(1)用经济办法管理橡胶工业,组建中国橡胶工业公司
在1961年中央下达关于调整管理体制若干规定,实行“八字企业整顿”方针,对小型橡胶厂关停并转和上海将16家橡胶厂划转塑料和电子行业之后,国务院根据国家主席刘少奇提出的“用经济办法管理工业,试办社会主义企业托拉斯”的构思,决定再次调整行业部门的管理分工。于是国家经委确定把轻工业部的胶鞋、交通部的翻胎和粮食部的橡胶杂品等全部移交化工部统一归口,实行行业集中管理。化工部高杨部长根据在部建立军事化学工业管理局获得明显成效的经验,思考给橡胶工业以更大发展空间,提出化工部机构调整改革方案。1964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化工部成立“中国橡胶工业公司”集中统一管理全国橡胶工业。
经过1年的筹备,在天津试点,上收企业,制定经济管理工业的具体方案,于1965年正式在北京成立。副部长肖桂昌兼任公司党委书记,部党委委员、计划司司长林源转任总经理,下设5个分公司、3个总厂、10个直属厂和7个科研设计机构,实行“人财物、产供销”六统一。公司总计拥有124个橡胶厂,占全国257家的48%;年GDP17.9亿元,占全国23亿元的77%;职工人数7.56万人,占全国12.6万人的60%。对于未进“托拉斯”的全国其他133家橡胶企业,代部进行计划归口和负责生产技术指导工作。
公司实施直属厂和分公司(总厂)两级管理,500人以下小厂不设科室集中在厂部,直接服务到班组。工厂采取专业化分工,只负责组织生产,原材料供应和产品分配集中在总部和分公司管理的机构。生产、基建、技改和财务计划由公司统一下达,重大技术科研由公司组织共同攻关。据此理念,上海橡胶分公司将42个厂归并为35个,最后减为29个,并设立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天津橡胶分公司也从22个厂减为18个,成立天津橡胶工业研究所。广州橡胶分公司由16个厂调整为9个。青岛橡胶分公司集中为6个厂,重庆橡胶分公司组成4个厂。北京、贵州、广西则将当地橡胶厂改组成总厂,下边各厂则分工按专业化生产。由化工部二局移交的军工橡胶企业做为公司直属厂,计有沈阳三、四橡胶厂、太原新华化工厂(橡胶十厂和908厂)、西北橡胶厂、沈阳橡胶机械厂以及桦林橡胶厂、长春橡胶厂(长春橡胶八厂)、银川橡胶厂和河南轮胎厂等。直管的科研设计院所为,北京橡胶工业研究院、北京橡胶工业设计院、沈阳橡胶制品研究所、西北橡胶制品研究所、曙光橡胶工业研究所、云南乳胶研究所(广州乳胶研究所搬迁)和四川自贡炭黑工业研究所(抚顺炭黑厂改建之后搬迁)。
为解决社会反映强烈、长期未能改进提高的轮胎质量问题,以桦林橡胶厂为现场,开展了由总经理亲自挂帅的全公司轮胎质量大会战。两年下来,使轮胎行驶里程由5万km提高到6.5万km。同时,还在抚顺化工厂组织炭黑大会战,由以公司总工程师为首的行业炭黑专家进行技术攻关,生产出合格的高耐磨炭黑,并研制出中超耐磨炭黑。与之同时,配合轮胎会战的需要,还组织公司设备设计力量会同沈阳和大连等橡胶机械厂广泛开展了快速密炼机、螺杆塑炼机、四辊压延机、自动包边轮胎成型机、轮胎定型硫化以及工艺的机械化和联动化的研发,推动轮胎厂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
1965年,以部分搬迁扩大的形式,新建了贵州和银川两个年产30万条的轮胎厂。前者为从上海大中华橡胶厂迁出一半即25万条的能力,利用贵阳翻胎厂的基础,填平补齐于一年之内建立起来的;后者为青岛橡胶二厂迁出1/3、航空轮胎车间全迁,加上沈阳橡胶三厂一半(5万条能力),在银川翻胎厂的厂址上建成的。两厂皆创造了搬迁新建的奇迹。1966年又在广西,平地起家,新建了由轮胎厂、制品厂、乳胶厂和橡胶机械厂(由沈阳橡胶机械厂(部分)搬迁)组成的桂林橡胶工业新基地,开创内地建设先河。同时,筹划在湘鄂西部大三线创建内地橡胶工业备战基地。
1965~1966年,公司还首选天津建立炼胶中心,集中由分公司向各厂供应混炼胶。减轻工厂的炼胶车间、分散生产的麻烦,消除在市内的污染,同时还提高了胶料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使各厂能腾出厂地扩大专业产品生产能力。广州分公司利用专业生产调整的形式,不仅改造了市内老厂使之旧貌换新颜,同时建立起粤北橡胶工业新基地,使生产大幅提高。上海分公司通过大力并厂改造的方法,建成规模化的多个专业生产厂,使大部工厂焕然一新。青岛分公司在不停产的情况下,对轮胎厂工艺流程进行彻底改造,搬迁几十台设备使生产工序便捷化、合理化,促使减人增效,而且对质量更加有了保证与提高。在胶鞋生产方面,以长春橡胶厂的联动流水线为基础,总结上海、天津和青岛各厂的经验,制订出10项胶鞋先进技术在行业普遍推广,使胶鞋手工操作减少50%,产品质量提高20%,劳动效率提高40%。乳胶制品通过天津乳胶厂引进日本设备、广州橡胶十一厂自创连续浸渍机装置,将引进吸收创新开发出的避孕套和手套自动生产线推广到全行业。
“托拉斯”两年,初显集中统一办橡胶工业的成绩,体现了组织大型实体经济的优越性。到1966年底,公司GDP增长25.1%,利润增长20.5%,成本下降9.2%,劳动生产率提高15%,产值资金率降低0.4%。正当中橡公司蓬勃发展之际,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公司坚持在困难中前进,但已大不如前,1967年开始呈现动荡混乱的状态。规划中的各项工作频频受阻,1968年在内外冲击下解散。公司干部全部下放各地,分公司和总厂也解体,人员回到原来厂内。公司党委书记被迫害致死,总经理下放调离。留下的是无尽的遗憾。
原来属于二局的军工橡胶企业、研究所又回归到由二局改制的二办。由于二办已是部的职能部门,无力再管理企业,只留下4个科研所,太原新华化工厂连同并入的橡胶七厂和新建的太原橡胶机械厂以及华强橡胶厂(809厂)转入五机部和七机部。沈阳橡胶三、四厂和橡机厂也最后一批于1969年下放给地方,实行双重领导以地方为主的管理形式。北京橡胶研究院和炭黑研究所归入部科技局,其中研究院于1969年又战略搬迁并入东风轮胎厂,成为科研部。北京橡胶设计院归入部基建局,1969年迁往广西,改称桂林橡胶设计院;部分留京人员并入化工设计院成为北京化工设计院三室。橡胶工业管理专业机构出现断层。
(2)加强橡胶工业内地建设,实施战略搬迁
1969年,国家计委批准化工部新建全国第三个大型轮胎厂,年产规模100万条,为新建的中国第二汽车厂配套,因此,称为东风轮胎厂。要求采用最新技术和设备,全部生产半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其中军用越野轮胎为70万条。年耗胶量5万t,拥有14台密炼机,号称“亚洲第一轮胎大厂”。冯伯华副部长亲自到湖北十堰选定厂址,由化工部下放人员负责建设,邸高峰和于耀任总指挥长,指定青岛橡胶二厂、上海正泰橡胶厂和桦林橡胶厂作为援建厂支援人员和技术,并将北京橡胶研究院及其中间工厂迁去加强力量。总投资达到1.2亿元,历经5年时间于1974年基本建成,年产军用越野子午胎30万条,斜交大型载重轮胎70万条,一举成为全国五大轮胎厂之一。
为东风轮胎厂配套的还有新建的年产5 000 t钢帘线的湖北钢丝厂(襄樊),年产1.75万t炭黑的武汉炭黑厂。湖南益阳橡胶机械厂年产橡机加工能力3 000 t,由沈阳橡胶机械厂(部分)搬迁完成。纺织部为此在襄樊建成年产1万t化纤帘线的湖北化纤厂。湖南地方也扩建了万吨的邵阳炭黑厂。这样,橡胶工业在鄂西和湘西的大三线地区,也建起了大型的橡胶工业生产基地。连同1966年在贵阳和银川搬迁形成的轮胎生产基地,1969年搬迁桦林橡胶厂建立的豫西轮胎生产基地建成的桂林橡胶工业生产基地在内,在全国已构成橡胶工业大小三线的战略生产布局。其生产能力占到全国的1/3以上,扭转了橡胶工业主要偏倚沿海的不合理格局,实现了橡胶工业由北向南、从东向西的战略大转移。
另外,为二汽配套,化工部还新建了湖北宜昌中南橡胶厂,年产汽车用橡胶件和各种带管产品耗胶5 000 t。由青岛橡胶六厂援建,1968年开工建设,1971年建成生产,成为国内最大的橡胶制品厂之一。在云南也新建年产10万条的轮胎厂,由沈阳市轮胎厂(沈阳七厂)援建,1966年开工,1970年投产,同广州迁去的云南乳胶所形成了南方的昆明橡胶工业生产基地。它连同重庆轮胎厂和上海搬迁新建长江橡胶厂的重庆橡胶工业生产基地一起,使之在大西南地区也形成了滇渝贵橡胶工业的又一大生产基地,促使橡胶原料更靠近产地,捷便运输,有利战备。
从1969~1974年,橡胶工业地方小三线建设,以战备为契机,也形成一个高潮。在东北的辽西、吉东,华北的晋西、冀东,华东的鲁西、湘西、闽西以及大西北的甘肃和新疆等地也都采取搬迁的方式,将沿海、沿边的轮胎厂部分转移到本省的内地小三线,总计不下20家之多。轮胎厂开始大肆扩充,并出现多家不成规模的小厂,它们在极为艰苦、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坚持办厂,精神可贵,令人难忘。最为典型的新疆橡胶厂,由乌鲁木齐轮胎厂(部分)搬迁到库尔勒,工厂建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孔雀河畔,所有原材料全部要从千里迢迢的外地通过天山峡谷运入,厂区绵延2 km,饱食大戈壁风沙,历经8年才试出第一条轮胎,长达15年才建成生产。如今这座荒漠滩上的轮胎厂已变成林荫成片的绿洲仙人岛,年产轮胎100万条,成为闪耀在南疆的一颗工业明珠。我国橡胶工业的大小三线建设,不仅在中国的橡胶工业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而且对于世界橡胶工业发展史也是绝无前例的。
(3)适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推行橡胶工业地区配套
1970年由国务院经中共中央批准,将化学工业部、煤炭部和石油部合并组建为燃料化学工业部。1975年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将煤炭工业分出成立石油化学工业部。橡胶工业在前后两部的炼油化工生产组内设立橡胶小组,管理全国橡胶工业的生产和技术,组内“8大员”坚持工作岗位长达8年之久。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之中抓管理、保生产、促发展,使橡胶工业这条“产业链”没有因机构合并、人员变动而断线,终于得以继续延伸下来。小组长汪川费尽心机,他不仅在抓内地生产建设和排出干扰组织生产上卓有建树,而且对发展扩大支农橡胶产品和推行橡胶工业地区配套方面也有很大功绩。
1970年到1975年,全国橡胶工业橡胶消耗量从25.95万t增长到35.7万t,轮胎由426万条到700万条,力车胎由2 789万条到4 110万条,胶带由3 001~ 3 044万m2,胶管由6 326万寸米到7 666万寸米,胶鞋由3.22亿双到3.59亿双。五年橡胶用量增长37.5%,轮胎增长64.3%,力车胎增长47.3%。期间在企业频频因社会动乱而遭到停产、半停产的危机情况下,能达到这样的程度已是实属不易,出乎意料之外。特别是农用轮胎,1971年时生产100万条,到1976年已达到250万条,增长了1.5倍之多。农用排灌胶管、农机橡胶配件,也都是成倍增长,有力地支援了农业机械化发展。
中橡公司解体之后,各地办轮胎厂的积极性很高。在农业机械化和地区配套的推动下,全国轮胎企业从1957年的7家、1969年的19家,到1976年一下增加至163家。其中年产60万条以上的只有6家,30万条以上的不过10家,其余全是10万条以下的小微企业。而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又是从翻胎厂和胶鞋厂转产和扩充而来的,工艺落后、设备简陋、质量低劣已成常态,亟待整顿提高。然而,正是这类要整顿的轮胎小企业,却在随后的市场发展大潮中,有的异军突起,扶摇直上,奇迹般地成长为行业主导力量。如1975年县办的招远翻胎厂,而今已是年产4 000万条轮胎,拥有4个专用厂的跨国轮胎企业集团——玲珑橡胶。1976年的荣成县办小翻胎厂,通过合资也成为山东屈指可数的大型轮胎企业——浦林轮胎。现在的三角集团原本起家于生产胶鞋的威海橡胶厂简易投产的一个车间,1976年移地并从长春和邢台轮胎厂求得部分设备而建了威海轮胎厂,如今已跻身轮胎行业的三甲行列,逼近世界轮胎企业10强。
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40余家这类轮胎厂,由翻胎厂出身转产的占到30%。胶鞋厂改扩的占有25%,力车胎厂升级的也占10%,其他由带管厂、制品厂及其他改建的占不过1/3。如今,活跃在行业的还有双喜、首创、陕西延长,已经合资的有大连固特异、沈阳米其林、南京锦湖、江苏韩泰。它们的前身大多都是这段时期开设的厂子。可是,在计划经济中处于优越地位的共和国长子——桦林轮胎厂和一些其他国营骨干轮胎企业,则不少在市场经济之中大浪淘沙,走向昔日黄花,没落沉沦。实是计划之内的“有意植树树难活”,计划之外的“无心插柳柳成荫”。
1973年全国县办以上的全民所有制橡胶企业总数已达330家,分布到28个省市区,其中属于原来中央和地方国营的不过30家,占不到10%,90%以上都是私营企业通过公私合营升级而来的。从1970年兴起的集体所有制橡胶企业,到1974年已形成一个高潮,各种乡镇橡胶企业、街道橡胶企业遍布全国多个农村和城市,发展势头越来越猛,大有超越全民企业之势。1985年全国橡胶工业普查显示,橡胶工业企业数量总数为3 184家,其中全民制为524家(中央12家,地方512家),集体制有2 629家(县办334家,街办404家,乡办996家,市办895家)。GDP全国为143.1亿元,其中全民106.1亿元,集体32亿元。职工全国为72.1万人,其中全民37.3万人,集体23.8万人。固定资产全国为49亿元,其中全民35.5亿元,集体11.7亿元。就是这些集体制企业,谁曾想到有的也崛起为行业骨干力量,如现在的安徽中鼎密封件集团即是从乡镇集体起家转型为民资企业后成为全国橡胶制品行业的龙头,年GDP达到102亿元,进入国际跨国非轮胎橡胶制品50强企业集团行列。
(4)抵制干扰,坚持发展,拨乱反正
10年来,橡胶工业在抵制干扰中,还于十分困难条件下积极开展了对外援建工作,把最实用的、最新的设备技术传送到国外。1966年由上海橡胶工业公司提供设备和技术,为越南建成河内橡胶制品厂,生产力车胎、带管和橡胶杂品。1972年由化工部负责又为其建成河北汽车轮胎厂。1959年上海正泰橡胶厂参加缅甸仰光大光有限公司的建设,传授自行车胎和胶鞋生产技术,1961年化工部又为其建设缅甸轮胎厂(1966年停止)。1975~1979年,燃化部为朝鲜建设橡胶制品厂生产轮胎,有桦林、青岛和沈阳等多家橡胶厂集中提供最新的设备和技术。1960年化工部为古巴建设古巴橡胶厂生产轮胎(未建成)。1970年化工部为阿尔巴尼亚建设都拉斯橡胶制品厂,1978年基本建成投产。1975年由上海正泰橡胶厂、广州橡胶十厂援建柬埔寨布雷安占橡胶厂(1979年中断)。总计10年来,橡胶工业有10余个橡胶厂为5个国家新建了7个橡胶厂,生产从轮胎、力车胎到工业橡胶制品、再生胶以及翻胎等。这些橡胶厂大部后来都已成为该国的主要橡胶企业。
此外,锦州炼油厂利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发的顺丁橡胶生产技术于1965年建成0.6万t的生产装置,1969年北京石油化工总厂将其翻板扩大,于1971年建起年产1.5万t的胜利化工厂。接着在1972年,山东齐鲁石化公司和人民解放军总后生产部岳阳石化总厂也各自建设了年产1万t能力的顺丁橡胶生产装置。上海橡胶工业公司将所属上海胶鞋三厂移地改建为上海合成橡胶厂,以自筹资金从1970年到1976年建成1万t的生产装置,后移交给上海石化总厂高桥化工厂。由此到1976年合成橡胶已发展到1个丁苯橡胶厂、5个顺丁橡胶厂、3个氯丁橡胶厂共9个企业合计7.6万t的生产规模。这些都是在排除动乱干扰中,艰辛建设完成的。
1976年是橡胶工业最为困难的一年。尽管千方百计设法排除社会干扰,但仍有不少企业无法解脱而陷入停产和半停产的窘况。同年,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更使橡胶工业雪上加霜,遭受了重大灾害损失。唐山的几家橡胶厂全部被夷为平地,天津橡胶公司有21个橡胶厂、北京的大部橡胶厂也都因灾受损,总值达1 000万元,影响GDP在1亿元以上,是年成为继1961年(-35.6%)、1967年(-9.0%)之后第三个减产灾年,负增长2.3%,橡胶工业实际已呈面临崩溃的边缘,令人忧心忡忡,莫衷一是。
4 改革开放37年来的橡胶工业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橡胶工业开始拨乱反正。1978年3月,全国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决定成立化学工业部,内设橡胶司。任命副司长张焕文、曲春茂和于清溪三人组成领导班子,负责管理全国橡胶行业的生产技术和四个军工科研院所的工作。收回北京橡胶工业研究院和炭黑工业研究所归口科技局,上收桂林橡胶工业设计院归口基建局。同时国务院还批准一机部管理的橡胶机械企业划入化工系统。由此,橡胶工业又重新开始恢复生机。同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确定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从此,橡胶工业正式步入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科学发展大道。
4.1 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机制(1978~1990)
(1)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大打产品质量翻身仗
1978年化工部橡胶司一成立即决定从抓橡胶产品质量入手,全面整顿遭到严重破坏的企业管理制度和法规。从轮胎工业开始制订工艺技术若干规定,动员全行业大打质量翻身仗。同年,在广州召开全行业橡胶产品质量工作会,检查1977~1980年提高产品质量技术攻关措施的执行情况,修订三年提高产品质量措施的规划,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各类产品的工艺技术若干规定。
1979年最先在行业内引入全面质量管理(TQC)的先进质量管理技术,推行企业全员的质量责任制度和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三结合的QC小组活动。开展质量月群众性的宣传质量,深入实际使用现场普遍调查产品质量的实际和存在问题,背回不合格的生产品向企业的生产制造者进行教育,提出改进的具有措施。实行生产标准化作业,开展员工技术培训,建立起全厂生产的质量保证体系,树立全员的质量观念,问题观念和政策观念。由此,开始把多年质量管理不羁的橡胶产品,纳入到科学管控的轨道。
1980年,橡胶司开始设立行业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分为轮胎、力车胎、胶带、胶管胶布、胶鞋、密封制品、大杂品、乳胶和再生胶等,分别设在北京、广州、青岛、沈阳、上海、西北、株州等的专业研究院所内,定期开展行业抽查公布于众。使工厂企业同科研院所相互结合,密切了生产与科研,质量与技术关系,推进企业的内在质量进军,引导科研院所面向企业开展重点产品的质量技术攻关研究。之后又推广到炭黑、合成橡胶等原材料以及橡胶机械,并逐渐开成专业的监督检测机构。
1981年为扭转文化大革命以来橡胶生产无序竞争、盲目发展使产品质量造成下降的乱象,在国家计委主持下,实行全国轮胎定点生产的制度,选定58个轮胎厂(后扩大到60家)以质量优劣进行排产,以需定产,择优供应原材料。此举将上百个点外小轮胎厂迫使停产关闭转产,将轮胎工业纳入有序发展、确保产品质量的轨道。与之同时,根据国家计生委的要求,也将避孕套实现全国7家定点乳胶企业集中生产的政策,由国家统一收购和发放,制止了不合格产品外流。
同年,还对轮胎企业生产的产品实行质量分级办法,并在轮胎上注明,实施优质优价。从1982年起,轮胎及所有橡胶制品开始推行优质品生产的政策,每年评选一次金银牌向社会公布,设立企业生产优质产品。
1985年由橡胶司倡议设立中国橡胶工业质量管理协会,靠挂在天津橡胶工业公司。推举橡胶司副司长于清溪为理事长,企业会员有300家,协会内分设计质量管理部、QC活动部、企业诊断部、管理培训部和咨询发展部,有组织地系统开展行业的TQC工作。每年召开会议评优秀企业和个人及QC先进小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将“全国质量管理”的理念和“质量第一”的观念深入到企业各个角落,落实到每一个人,形成人人抓质量、层层管质量、处处注意质量的氛围。
(2)推进科研与生产结合,组织重大技术攻关
1978年橡胶司成立不久,即立促军工橡胶制品生产和科研部门回归,在司立设立特产处加强对橡胶军品的管理,并代部直接管理沈阳、西北、桂林和云南(后迁株州)四个军工研究院所。实行以军代民,军民结合,以军为主,全面发展的方针,解决1968年中国橡胶工业公司撒消后长期分割的状态。曾任过青岛橡胶工业学校校长和北京橡胶工业设计院院长的橡胶司副司长张焕文积极倡导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同橡胶司的结合。1979年组织在青岛成立中国化工学会橡胶学会被推举为理事长,将秘书处设在北京橡胶院。
对10余年来久攻不下的子午线轮胎技术,橡胶司专设技术开发处,进行技术攻关。组织行业精英成立了子午胎设计、工艺、设备和使用4个小组展开工作。1981年在江苏江都召开子午线轮胎使用技术座谈会,交流各地对了午胎的使用情况和经验,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制订新的技术攻关方案。1983年在湖北襄樊召开钢丝载重子午胎技术攻关协调会,研究提出攻关指标,安排进度和要求,指定由北京橡胶院领导亲自挂帅,集中全国抓好这一任务。
1985年,橡胶司专门召开子午线轮胎发展战略研讨会,提出了积极稳定发展子午胎的战略方针。要求在引进国外先进子午胎生产技术设备提高技术起点的同时,大力进行技术、设备、原材料的消化吸收国产化。这个会对当时轮胎产品的结构调整、更新换代和推动子午胎的生产大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作用。1987年,召开了子午胎用原材料国产化的协调会。1989年又召开子午胎设备国产化的协调会。并且据此制订了“七五”和“八五”全国子午胎的发展方针和规划。1990年同交通部运输管理司联合在上海召开了子午胎推广应用会,有生产科研和运输公司、汽车厂、翻胎厂等所有使用单位参加,将子午胎生产使用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3)减政放权,设立行业协会组织
1983年化工部缩编机关机构,将设备局、新材料局、基建局、供销局等改为事业单位的公司。此时由科技局长开始调任橡胶司司长的陈百新,也向部要求把橡胶司改成橡胶公司,恢复象过去中国橡胶工业那样的机构。但到国家经委汇报之后未果,再要求保留橡胶司时已无编制,最后由部长特批,已从原来设定的50人减为30人,不得已司内处室机构人员都要减少,从事子午胎的技术开发处撤消。有的工作不得设法从下边企业借人来司帮忙。
1984年,橡胶司决定成立行业协会,简政放权,以其承担司内的部分工作。经国家经委批准,成立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秘书处设在橡胶司内,组成三人筹备小组,在一年期间先后成立了下设的轮胎(上海)、力车胎(广州)、管带(青岛)、胶鞋(天津后转青岛)、制品(沈阳)、乳胶(桂林)、特品(沈阳)、再生胶(重庆)、炭黑(抚顺)、机头模具(沈阳)和翻胎(北京)共11个专业协会(后改为分会)。在筹建过程中,由北京翻胎厂负责翻胎协会筹备的小组在成立前借故脱离,转向国家计委物资局,在1986年成立中国翻胎工业协会,秘书处也改设在物资局的化建局内。到1985年领导总会筹备工作的陈百新也于正式成立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的前夕,由部免去司长职务,退岗离休。
1985年在青岛召开10个专业协会参加的成立大会上,新任司长黎扬善成为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的理事长,一直由第一届连任到第四届,长达近20年之久。秘书处设在橡胶司内,副司长曲春茂兼任秘书长,筹备小组成员陈国英为专职副秘书长。确定将橡胶司的生产统计工作、行业生产检查、厂际竞赛评比等交由协会负责。而后又参与五年计划、标准起草一类事宜,行业活动逐渐增多,成为橡胶司的有力助手。
1998年化工部撤消,橡胶司大部人员转为中联橡胶总公司,协会也相应挂靠在中联,并派人前往任职加强力量,扩大机构。之后,协会进行改革,脱离中联独立办公,从此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在中国石油化学工业联合会的指导下成为独立社团组织。在化工部撤销的同时,国家组建了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原来橡胶司的行政管理职能也转由该局的生产调度司下设的橡胶处负责。2002年国家石化局撤销,政府行政行业管理全面实行转型,转入由国家经贸委的行业司统一运筹。之后,又在国家信息部的基础上组建工业信息部,于原材料司内设有人员管理,从事宏观调控工作。2009年下达了橡胶工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和发布“轮胎行业准入条件”。2010年正式发布“轮胎产业政策”。2012年又下达“翻胎行业准入条件”、“废旧轮胎综合利用行业准入条件”等文件。由国资委转型成立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则在其所属国有企业的中国化工集团内,设立中国化工橡胶公司管理太原双喜、青岛黄海、河南风神和桦林轮胎以及青岛橡六等国有轮胎橡胶企业。中国化工装备公司领导管理益阳橡胶、桂林橡机和福建华橡等国有橡胶机械生产厂家。
经国家经贸委批准,在1997年成立的中联橡胶(集团)的总公司,系由8家全资和控股公司作为紧密层,以8家参股公司为半紧密层和原中联的81家参股企业为松散层联合组成的行业集团公司。化工部橡胶司人员除少部分留在国家石化局的橡胶处之外,大部进入中联橡胶总公司。在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脱离了挂靠体制以后,昊华公司也于2006年将中联改制为民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指导下,10余年来不断扩大,逐步形成拥有16个分会和专业委员会、80余名工作人员组成的群体,成为联合会内最大的社群组织之一。
(4) 加强技术的改造,强化文明生产,改变橡胶工业落后面貌
1983年橡胶司开始制订橡胶企业技术的改造规划,提出轮胎、力车胎、带管、橡胶制品、乳胶制品一直到再生胶、翻胎企业的技术改造大纲,彻底改变橡胶工业工艺装备落后的面貌。由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牵头组织各橡机厂对密炼机、压延机、成型机、硫化机等进行重点技术改造,使设备更新升级。经过了3年努力取得重大效果。特别是由橡胶司直接抓的轮胎硫化工艺“以机代罐”项目,五年下来有800台轮胎硫化机投入使用,使80%的轮胎厂实现了硫化机化生产轮胎,不仅节约了大量的蒸汽和冷却水,而且使轮胎使用里程提高了10%以上。特别是为转产子午胎创造了装备条件。此举,更带动我国橡机厂生产扶摇直上,取得巨大发展。
还有对胶鞋厂的技术改造,将传统的热硫化法扩大采用模压法和冷黏法生产胶鞋,不仅节能使工艺进一步合理,而且令产品得到了升级模式,一改几十年来一贯是解放鞋的老面孔,出现了一大批新款式的系列市场欢迎的轻便鞋、运动鞋和劳保鞋。引进一大批冷黏生产线生产旅游鞋,扩大胶鞋品类。采取来料、来样加工形式提高胶鞋档次,扩大出口能量。吸引耐克、阿迪达斯、锐步、阿希克斯等世界知名品牌来华加工订货。还有香港、台湾、日本、韩国等多数鞋厂来大陆设厂,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一带形成了庞大的制鞋产业园区。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使我国胶鞋工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胶鞋年生产量由3亿双达到9亿双以上,其中2/3出口到世界各地,一跃变成世界的制鞋王国。
在这一时期,胶带工业通过技术改造也取得了明显进步。青岛橡胶六厂和沈阳橡胶机带厂率先开始生产宽幅的钢丝运输带的重型带和尼龙片材等的轻型带。扩大橡塑并用的技术,节约橡胶,提高质量性能。宜昌中南橡胶厂等还从英国整体带芯工艺生产塑料的难燃带,并且很快扩及推广到各运输带企业,难燃带也成为胶带的拳头产品,使原来的一向以橡胶为主料的输送带得到升级换代。
胶管工业改硬芯为软芯成型,一跃使只能生产10~20 m以下的短管变百米的长管,实现了胶管工艺技术的革命。沈阳橡胶四厂率先引入高速编织机利用尼龙软芯工艺生产军工和工程机械用的高压和超高压胶管。北京橡胶二厂引入高精挤出机和微波硫化机技术,连续化生产无芯胶管,使胶管生产工艺实现了自动化。天津橡胶工业公司的胶管厂研发出橡胶并用和聚氯乙烯改性材料,节约橡胶和提高质量性能,生产各种日用橡塑和化学管,很快在行业内得到推广,使胶管工业面貌获得很大改善。
工业橡胶制品生产从汽车橡胶零部件开始,在中鼎密封件等企业重点推广注射硫化,不但使硫化时间大大缩短,而且性能得到很大提高。同时,边余废料大幅减少,生产成本降低。特别是热塑性弹性体(TPE)新型弹性体材料的应用,更使工业橡胶制品企业从中受益匪浅。
另外,乳胶行业的手套连续化自动生产线、安全套的多品种彩色化、再生胶的罐式动态脱硫、预硫化胎面翻胎等多种新技术也都是在这期间完成的,从而整个橡胶工业技术面貌得到改观。
1982年化工部贾副部长看到橡胶工业企业脏乱差、跑冒滴漏的现象甚为痛心,亲自到各地企业工作现场检查,并要求橡胶司的领导随同前往。当面责问,对橡胶工业的各级领导干部触动很大。促使橡胶司下定决心,彻底解决橡胶行业这一习惯成性、脏乱差、跑冒滴漏视而不见的恶习。经过3年的艰辛努力,选择桦林轮胎厂、上海力车胎厂、青岛橡胶六厂和青岛胶鞋厂(九厂)为文明生产的试点厂,由橡胶司人员长期在厂内蹲点,现场检查指点,不断拔高,树立典型,总结经验,最后分别召开了轮胎、力车胎、带管、胶鞋和橡胶制品的生产现场会。推广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提高,最后终于在不到5年的时间内,彻底改变了橡胶工业多年的老大难问题。
4.2 引入技术提高水平,引进外资多元发展(1988~2005)
(1)引进技术设备消化吸收,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1979年改革开放伊始,橡胶司即展开了子午胎生产技术设备的引入工作。首先是上海橡胶工业公司为正泰橡胶厂从德国麦兹勒引进了轿车子午线轮胎二手设备技术,年产能力50万条,一年之后投入批量生产,一举打破了10多年来国产子午胎一直小打小闹的局面,建立起第一个子午胎工业化生产基地。随之而来的是,辽宁、天津、杭州等地的轮胎厂从美国大量购买了关闭轮胎厂的剩余设备,并以此装备了多个轮胎厂,使设备水平有所改变。接着通过香港,从德国、意大利、日本引进新的橡胶设备提高装备水平。益阳、沈阳等橡机厂也从国外购置技术,生产新型密炼机、压片机等大型设备。
1988年,天津橡胶工业公司在加拿大购买了联合轮胎公司的全套设备和技术,在天津合资建厂生产大型工程轮胎填补国内空白,同时对外出口。1984年广州橡胶工业公司为广州轮胎厂以补偿贸易方式,从英国引入年产10万条载重轮胎的全套技术设备,以之改造轮胎企业。青岛橡胶二厂也以外购出口形式,引入多种单台设备,填平补齐现有的轮胎生产线。
1984年经国家计委批准,由桦林橡胶厂引进意大利倍耐力年产10万条的成套载重子午胎技术和设备,扩产全钢子午胎生产线,1986年开工,1987年建成。1985年辽宁轮胎厂以补偿贸易方式,引入英国邓禄普年产30万条载重子午胎全套设备和技术,同年开工,1987年建成。1989年青岛橡胶二厂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引入意大利倍耐力年产30万条载重子午胎设备和技术,1990年开建,1992年投产。1991年上海轮胎集团公司为大中华橡胶厂从美国费尔斯通引入年产30万条载重子午胎设备和技术,1992年开工,1993年建成生产。1992年华南橡胶轮胎公司以三资企业名义从美国费尔斯通引入年产50万条载重和轿车子午胎设备和技术,采取由广州轮胎厂、番禹化工材料工业总公司与香港粤港轻工业公司三家合资的方式,产品以外销为主,1992年开工,1994年建成。1992年重庆轮胎厂也从英国邓禄普引入年产15万条的载重子午胎设备和技术。同期,还有北京轮胎厂从意大利引入年产50万条轿车子午胎和湖北东风轮胎厂从捷克引入年产10万条的载重子午胎设备和技术。总计在这10年间,共有10余家轮胎厂引进子午胎生产规模达到200万条以上。
这些厂大部分都利用引进的技术和设备通过消化吸收,很快达到了翻番目标,成为国内子午胎生产企业的骨干力量并很快收回了投资,而且通过同天津赛象、北京625所等橡机企业的合作,很快实现了设备的国产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引进技术,又通过企业双方转让、人员交流、工厂设计扩散以及其他多种不同途径,发展了一大批新的民营子午胎企业。在山东和江浙一带形成了多个子午胎生产厂点和基地。在此,橡胶司千方百计设法通过多种途径引进,又经过艰苦的消化吸收创新和集成创新,使之在国产化的基础上又有所改进提高,应是功不可没。
(2)引进外资设厂生产,活跃市场,增加抵抗竞争能量
在1978~1988年的10年里,主要是香港和台湾厂商来大陆设厂,而且大部是小量投资,参股经营,不成气候。1988年台湾正新橡胶首先打破沉寂,在访问了橡胶司之后立即决定独资在厦门新建年产3 000万条自行车胎的大型企业,并在大陆采购设备,一项投资2 000万美元。1990年台湾建大橡胶在深圳独资建设年产1 000万条的自行车胎厂。同年,台湾华丰橡胶在深圳独资建设年产4 500万条的自行车胎厂。三家企业在随后的岁月里,又先后新建了正新橡胶(中国)(昆山,1993年,7 200万美元,轮胎250万条)、建大橡胶(中国)(昆山,1994年,3 000万美元,轮胎250万条)、华丰橡胶(中国)(常熟,1997年,轮胎120万条)。其后,台湾南港轮胎和泰丰轮胎等也都在大陆设厂生产轮胎。
1992年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世界轮胎三巨头纷纷在华抢滩设点生产轮胎。1994年美国固特异一次投资3 800万美元在大连设立公司,年产轮胎300万条。1995年法国米其林投资1.2亿美元设立沈阳米其林轮胎公司,2001年又在上海以2亿美元设立上海米其林回力轮胎公司。日本普利司通1996年在沈阳以2 500万美元设立沈阳三泰轮胎公司(1998年改称沈阳普利司通),1997年买下韩国锦湖轮胎在天津的工厂,2004年又投资建立普利司通无锡轮胎,2006年投资新建普利司通惠州轮胎,合计年产能力达到1 000万条。
在此之前的1992年,印尼华商黄鸿年在2年之内接连以改造国有轮胎企业之名合资同太原轮胎设立双喜轮胎(1992年,7 200万美元,300万轮胎),同杭州橡胶厂设立杭州中策橡胶(1992年,2 900万美元,800万条轮胎),同银川橡胶厂设立银川中策橡胶(1993年8 460万美元,310万条轮胎),同重庆轮胎厂设立重庆中策轮胎(1994年,1 325万美元,199万条轮胎),把四个国营轮胎企业收购控股。然而,由于投资力度太大,力不从心,在3年之后又一个一个转卖退出。当时在橡胶行业被称之为“中策现象”。
同期,印尼佳通(GT)的老板林德祥也跟着来华发展。1993年以1.8亿美元同安徽轮胎厂合资,并在开发区新建独资轮胎厂,后来将安徽厂全部并购。2002~2003年又先后收购重庆中策轮胎、银川中策橡胶和桦林橡胶,同时还新建了莆田佳通轮胎,一跃而成为国内最大的外资企业。
还有,韩国的锦湖和韩泰两家轮胎公司,也紧跟着世界轮胎三巨头先后来华设厂,其发展速度甚至远超它们,成为强势力量。锦湖轮胎有南京公司(1996年)、天津公司(2006年)、长春公司(2007年);韩泰轮胎有淮安公司(1996年)、嘉兴公司(1996年)、重庆公司(2011年)。两家轮胎生产均已超过年产3 000万条以上。另外,韩国耐克森在青岛也于2007年建起年产800万条能力的工厂。之后,世界10大轮胎企业集团的大陆、倍耐力、住友、横滨和东洋等轮胎厂家都纷纷在中国设厂。
到2013年,在华的外资轮胎企业工厂已达30余家,总计年产能力在1亿条之上,占据国内轮胎市场乘用轮胎的75%,载重轮胎的25%的份额,出口轮胎约占一半左右。其中,年规模在1 000万条以上的世界级轮胎工厂已不下10家之多。在轮胎行业内,同国有民营企业已呈三足鼎立之势。
4.3 国有企业转轨变型,民营企业异军而起
(1)国有橡胶企业的几次转型变化
1978年,国家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改革,开始打破长期国有橡胶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大量的民营企业参与竞争,而且以市场的理念得到快速发展。1992年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国有企业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束缚和影响,思维守旧,转型很慢,其发展速度已大大落后于民营企业,多数陷入困境。到2000年前后,不少国有企业已在转轨变型过程中,走向沉沦消失,使橡胶工业出现了一次改组大洗牌。
20世纪50~70年代,作为橡胶工业支柱的桦林、青岛二厂、上海大中华和正泰四大国营轮胎企业,到了80~90年代之后又会同湖北东风轮胎形成五大国营企业。为了做大做强,相继成立了各种联合公司集团,但时间不长,又都先后夭折,例如:
1992年,东风轮胎厂组建为东风橡胶工业集团公司,1995年又利用为东风汽车厂配套和中外合资的优势成立东风轮胎联合公司,但最终仍难避免亏损、破产的命运,于2006年为青岛双星集团最后收购。
1993年,桦林橡胶厂成立桦林集团总公司,集团企业10家,轮胎能力由148万扩至400万条,1995年又成立桦林集团责任有限公司,成为全国百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进而股票上市。但也于2002年停产破产,遭遇到为外资佳通轮胎收购的悲惨下场。
1994年,青岛橡胶二厂从原来由20余家企业组成的黄海橡胶联营集团又转为青岛橡胶集团,以后变为黄海橡胶集团,几经改组变化。进入21世纪也为中国化工集团所收购,成为其属下化工橡胶公司中的一个成员。
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上海大中华橡胶厂和上海正泰橡胶厂分别联合有关20~30家企业成立的上海大中华双钱橡胶公司和上海回力橡胶公司,虽显赫一时,但也于1990年后相继解散。上海华谊集团将大中华和正泰两厂实行强强联合,组建成上海轮胎橡胶(集团)公司,股票上市。结果又于2001年,把正泰橡胶厂的子午胎厂与法国米其林合资,另行成为外资控股的上海米其林回力轮胎公司,回力的商标也为米其林收购。近年上海轮胎集团又改为双钱集团公司,而正泰的名称已销声匿迹。
现在新崛起的轮胎行业10大轮胎企业,原来的国营5大企业只剩下双钱一家,名列5名之外。
(2)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由国有企业改制的民营轮胎企业已上升为行业的主导力量,占据50%的优势地位。30年前名不见经传的轮胎小厂——三角和玲珑以及90年代才兴起的兴源已位居行业前5位。曾与香港合资的杭州中策橡胶以国有混合制的优势已发展成为行业的龙头老大。在21世纪初叶形成的由40余民营轮胎企业组成的山东东营轮胎城,已有兴源、盛泰两家进入10强行列。前10年才刚刚建立的赛轮轮胎,初期只是青岛高校软控公司(机械厂)的一个轮胎示范基地,年产轮胎不过30万条,现通过收购外地一个企业并入金宇联合,正迅速成为行业10大轮胎集团企业之一。
现今的橡胶工业轮胎10大企业已是中策集团(销售额202.2亿元)、三角集团(175.0亿元)、佳通(中国)(149.6亿元)、山东玲珑102.0亿元)、中国正新(100.2亿元)、赛轮金宇(88.7亿元)、兴源轮胎(85.8亿元)、风神股份(81.5亿元)、双钱集团(81.3亿元)和盛泰集团(60.5亿元)。其中民营企业占到5家,外资企业2家,混有制企业1家,国有央企1家,国有地企1家,民企已占一半。以生产能力来说,民企在行业内已占到60%以上份额。民营企业森麒麟甚至已率先建成工业4.0工厂,混制的双星轮胎也移地新建智能轮胎生产的工业园区,同外资在华企业进行技术水平较量。
摩托车胎和自行车胎除外资厦门正新(40亿元)和混资中策橡胶(24亿元)之外,其他8家的十大力车胎企业全部为民资的新面孔。原来的国营上海力车胎、广州橡胶一厂、青岛同泰、天津力车胎等厂皆已消失。原来从青岛橡六、上海胶带和宜昌中南橡胶为代表的10大带管企业,已只剩下了橡六和中南两家,其他已全转为民营。胶鞋和胶布制品企业除领军的3537、3517、3544和3539的军队系统企业外,原来国营已剩无几,全部都是国退民进的企业了。总体来看,橡胶工业已从30年前国有一统天下,经过几次转轨变型、改组改制,以及新崛起的民营企业的加入,已变成为民营为主的行业。仅剩的少数几家央企和地企,也大多变成了混合制性质的企业。
4.4 21世纪初叶橡胶工业的黄金10年(2002~2013)
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WTO世贸组织,橡胶工业利用这一机遇,着力发展扩大产品出口,从2002~ 2013年的十年,年均以超过10%以上的速度火爆向前发展,创造了世界橡胶工业奇迹。中国,现已成为世界头号的橡胶工业大国,经济实力占到全球的40%左右,正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
①橡胶消费量2013年达到962万t,占世界2 660万 t的36.2%;2002年 为 306万 t, 占 世 界1 826的16.8%。2002年以306万t超过美国(300.5万t),跃居世界第一。
②汽车轮胎2013年达到5.29亿条,占世界16.58亿条的31.9%;2002年为1.61亿条,占世界11.40亿条的14.1%。2005年从2.50亿条超过美国(2.28亿条),位居世界第一。
③鞋类2013年达到142亿双,占世界200亿条的71%。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即成为世界制鞋王国。
④合成橡胶2013年达到409万t,占世界1 549万t的26.4%;2002年为113.3万t,占世界1 088万t的10.4%。2009年以197万t超过美国(196.2万t),进入世界第一。
⑤橡胶机械2013年GDP达到23亿美元,占世界50亿美元的46%;2002年为3.5亿美元,占世界19.6亿美元的17.9%。2003年以5.4亿美元超过德国(3.15亿美元),升至世界第一。
2013年,中国轮胎企业在世界轮胎75强中的排名中有29家入围,其中进入20强的有杭州中策橡胶10、三角集团15、山东玲珑橡胶18、双钱轮胎20共十家企业。中国非轮胎企业在世界非轮胎50强中的排名中,有安徽中鼎密封件36、株洲时代新材料38两家入围。中国橡胶机械企业在世界橡胶机械30强中的排名中有15家入围,其中进入10强的有青岛软控2、大连橡塑5、益阳橡机6、天津赛象7共4家企业。2014年软控摘下世界桂冠。
此外,2013年橡胶工业辅料的炭黑生产达到470.2万t,已占世界(1 172.5万t)的40.1%,出现了江西黑猫等一批世界级炭黑企业集团。橡胶助剂93.19万t,占世界(140万t)的66.6%,有江苏圣奥化工、山东尚舜化工、天津科迈化工、南京化工等一大批世界级企业。再生胶380万t,占世界(521万t)的72.3%,有南通回力橡胶等大型企业。钢帘线和化纤帘线分别达到150万和50万t以上,也有江苏兴达钢帘线、中国贝卡尔特钢帘线、江苏骏马化纤、浙江宁波锦纶、中国神马集团等一大批世界级的企业集团。它们同橡胶工业共同发展,形成了大橡胶工业的有机配套体系。目前除天然橡胶为85.6万t占世界(1203万t)占7.1%、居全球第4位之外,其他均已位列世界前茅地位。
黄金10年,我国橡胶工业的GDP已从2002年的950亿元到2013年上升到9 700亿元。11年翻了三番还多,一跃而为世界第一的橡胶工业生产和消费大国,并已开始向强国目标拼搏。
4.5 全面深化改革,驱动创新,实现强国梦
2014年中国开始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时期。橡胶工业驱动创新,推进“四个全面”建设,发展“一带一路”的战略,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重任。在2015年,橡胶工业百年到来之际,我们回眸100年来我国橡胶工业发展的艰难辉煌历程,在新常态下,必将进一步增强,在今后5~10年内实现橡胶工业强国梦的决心和信心。
(R-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