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遇到“大块头”
2015-09-02圣孙鹏
圣孙鹏
翻开《小熊总有好办法》这本绘本,顿时有种丛林探险的感觉:植被茂密的森林,色彩浓郁,光线幽暗,很像法国画家亨利·卢梭笔下的热带雨林。而再往后翻看,却发现主人公小熊及其笔下的物体,却都是白色的。
这两种不同格调的画面,放在同一本绘本中,给人很突兀的感觉,与此同时,却也激发了读者十足的好奇心:它们究竟要怎么联系起来?
从头仔细翻看,才知道作品的巧妙。原来,一天小熊带着铅笔出去玩,遇到了很难对付的几个大块头:大猩猩、鳄鱼、狮子和大象!小熊该怎么办呢?好在它有一只神奇的笔。小熊究竟画了什么神奇的东西,摆平这些家伙的呢?作者安东尼·布朗拥有孩童一般的想象力:
大猩猩居高临下的架势,仿佛怒目金刚,可一抱起小熊画的小布熊,它立刻爱心满满,变身温柔恬静的“超级奶爸”;
鳄鱼大张着嘴巴,一脸的穷凶极恶,可咬住小熊画的小号后,它顿时换上一副憨憨的“暖男”相貌;
拧眉立目的大狮子好像很不高兴,可一戴上小熊画的王冠,它马上心满意足,仿佛刚喝了一整瓶儿“路易十三”;
大象的表情本来是“霸气侧漏”,可面对小熊画的小白鼠,它突然皱着眉头、不知把鼻子藏哪儿好的样子,简直“萌”翻了。
角色的这种生动、夸张且反差巨大的表情变化,制造了强烈的幽默感,让读者忍俊不禁。
再看书中的场景图,会发现很多特写:比如小熊和对手对峙的画面,小熊用画笔作画的画面,大象和老鼠对视的画面,等等。不仅有局部特征的特写,还有角度转换的特写,既制造了一种从紧张到悬疑再到放松的氛围,又引导了阅读的节奏,紧紧地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除了展现奇思妙想,安东尼·布朗还希望读者们能在阅读中放飞自己的想象力,他总是十分高明地在图画和文字中间,留下空间,供读者畅想。比如:几个大块头动物在遇到小熊时到底想干什么?
有的小朋友会说:它们想吃了小熊;也有小读者认为:它们挡住小熊的去路,在朝小熊发脾气;还有人理解为:它们今天很不快乐,想让小熊用神奇的铅笔帮助它们开心。都很好,不是吗?绘本阅读的妙趣之一,就是可以调动读者自己的想象力,一起来丰富这个故事。
读完这本书,可能很多读者会对小熊那支神奇的铅笔感兴趣,要求爸爸妈妈给自己也买一支这样的铅笔。其实安东尼·布朗在小熊系列里一直没有对这支笔作交代,不知小熊怎么得到它的。
对此,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作者的意图:铅笔的魔力不是来自于铅笔,而是小熊的想象力。
所以,不妨和孩子一起拿起画笔,也来一场想象力的“冒险”吧,你们一定会成为像小熊那么出色的魔法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