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问题情境

2015-09-02许玲丽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分母阴影正方形

许玲丽

笔者在教学第十册“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通过认真阅读分析教材,结合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考虑,认为依照课本上编排的程序进行教学,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于是,笔者大胆改进教学设计方案,直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知。首先出示问题:你会用分数表示下图中阴影部分的大小吗?

学生在已有“分数的意义”这一认知基础上,首先想到的答案是[48],再通过深入观察思考,又有学生说出“[24]、[12]”,也可以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大小。一些学生顿生疑问,产生认知冲突,内心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急切渴望再学习、再探究。

学生有了强烈的学习欲望,笔者又不失时机地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按四人一组合作研究、自主探索。

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学生认为,图中正方形平均分成了8份,阴影部分占了这样的4份,所以只有[48]这个答案正确。这些学生的思维还只停留在已有知识的层面上。有的学生认为三个分数表示的结果都正确,虽然图中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8份,我们可以把图中的每两个小三角形看作一份,这样就可以看作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4份,阴影部分占这样的2份。也可以把图中每两个正方形看作一份,这样这个图形就可以被看作平均分成了2份,阴影部分占这样的l份,所以用[24]、[12]表示阴影部分也正确。这些学生的思维活动就更深入了一步,并且还动手画出下列图形进行展示:

学生们争论不休的时刻,也正是他们在积极参与整个学习活动,经历着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的时刻。在这一讨论过程中,学生们之间的能力差别和潜在的创造力都展现了出来。他们在相互启发下,对问题有了新的答案。有的学生发现,[816]、[1632]也可以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大小,他们边说明边折纸展示(如下图)来验证自己答案的正确性。

通过热烈争论,学生不仅有了新发现,思维品质也得到不断升华。有的学生大胆猜想:答案有无数个。

猜想是一种创造性的直觉思维方式,是关于数学规律的联想和设想。教学中,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无疑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学生很快说出这一列分数大小相等,分子、分母都在不断变化,并正确地找出了分子、分母变化的规律。如下面板书:

在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分数的分子、分母变化的规律后,紧接着,笔者把学生引入“验证”阶段,通过互动,用实例验证了分子、分母变化的规律,最后学生用具有代表性的例证[ab]=[a×cb×c]=[a÷cb÷c](b、c都不为0)构建起“商不变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重要结论。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笔者深刻地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完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启发、引导都要适时,要巧妙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去探索、总结,积极开展思维活动,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实处。

(作者单位:荆门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猜你喜欢

分母阴影正方形
“去括号与去分母”能力起航
剪正方形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剪拼正方形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快速求最小公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