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名著阅读进行到底
2015-09-02徐慧娟
徐慧娟
摘要: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化整为零的方法,主要是化笼统布置为具体安排,化整体介绍为个别人物激趣,化集中阅读为分散欣赏,化统一评价为零星交流,实现名著阅读安排的系列化、名著阅读引导的趣味化、名著阅读指导的方法化和名著阅读评价的实效化,引领学生将名著阅读进行到底。
关键词:名著阅读;化整为零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4-078-1
一、化笼统布置为具体安排
有些语文教师会在开学初把本学期要读的名著一起布置下去,要求学生自己课外找时间阅读。但是学生往往课业负担过重,对于阅读的任务要么抛之脑后,要么囫囵吞枣。久而久之,语文教师也感觉名著阅读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束手无策,只能听之任之,顺其自然。
其实语文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要有全盘计划,把初中三年课外名著阅读的总体任务化整为零。我在教学中把学生三年的主要名著阅读做了以下下安排:
七年级开学前暑假:《童年》;
八年级开学前暑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
九年级开学前暑假:《简爱》《傅雷家书》《培根随笔》;
七年级寒假:《安徒生童话》;
八年级寒假:《鲁宾逊漂流记》《海底两万里》;
九年级寒假:《水浒传》。
还有些可以安排在平时,例如《朝花夕拾》这样的散文集也可以安排在国庆假期里完成,《繁星》《春水》《伊索寓言》《昆虫记》可以安排在每天学习之余。有了这样具体的安排,一方面能有效利用学生的假期时间,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的检查,使学生阅读名著真正成为可能。
二、化整体介绍为个别人物激趣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会在考试前利用一节课来向学生整体介绍一下某本名著的主要内容,再把语文书后面的“名著导读”带领学生看一遍,此种做法应付平时的考试也许管用,但这样并没有达到引导学生阅读名著的目的,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只是一知半解,甚至是断章取义,结果学生的名著阅读还是没有落到实处。
曾经有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机,调动他们阅读的紧迫感和内需力才是根本。鉴于这样的情况,我再三考虑,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想读一读名著才行。于是,我在自己熟读名著的基础上,抽取名著中的某个人物为典型设计课例,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让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之前,我选择曹操这个典型人物,上了一节名著导读课“从奸雄到英雄——曹操”,借助影视媒体里塑造的曹操的奸雄形象与《三国志》里记载英雄形象以及《三国演义》里所描写的小说形象勾连对比,在学生平静的心湖投下了一粒石子,激发学生了解小说里其他人物形象的兴趣。
三、化集中阅读为分散欣赏
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对名著阅读的处理是要求学生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内把整本名著读完,然而笔者认为有些名著适合在短期内集中阅读完成,也有一些安排在平时分散欣赏则更为有效。例如,像《繁星》《春水》这样的诗集如果让学生短期内集中阅读,学生几天就能读完,但是读了一遍恐怕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于是就丢开了,根本不可能汲取其中的滋养。其实这样的名著也不宜三两天读完,可能更需要慢慢阅读、含英咀华。所以,我在教学中把每节语文课前5分钟定为“小小诗歌交流会”,首先我给学生分配了任务,每人四首(自然、母爱、童真、哲理),尽量兼顾。要求学生利用周末时间,自行研读诗歌,查找资料,备好5分钟的课,再于讲解前一天晚上,查漏补缺,熟悉讲稿,保证第二天讲解时能有理有据,流畅自然。然后每天安排一名学生在课前把准备好的一首小诗默写在黑板上,课上由他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涵泳赏析,教师可以视情况略作点评或补充。周一至周五,没有讲解任务的同学,每晚睡前10分钟,复习巩固今天听讲的诗歌。久而久之,积沙成塔,集腋成裘,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略了《繁星》这类小诗的魅力。这样的分散欣赏,不仅克服了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畏难心理,而且使名著阅读更深入有效,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化统一评价为零星交流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应试教育下老师的评价机制,导致整个教学环节只重视短期效应,拼命练题,名著仅仅提到为止。在平时教学中,许多教师对学生名著阅读的检查都统一采用一张测试卷,学生只要阅读了基本上都能答对,但这样的答对只是为应试服务的,浮光掠影、清汤寡水。
名著是一个何其广阔的天地,足够学生自由驰骋。泛泛而读或生硬规定都是很难收到实效的,不能达到通过名著阅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进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的效果。鉴于此,我在实际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例如:阅读《简爱》后,正值青春年少的学生可能对爱情、人生有了初步的考虑。我安排一些学生与我个别交流“简爱的爱情观、价值观”,有些学生谈得更深入,我们还延伸谈到“简爱与黛玉之我见”。这种课余的交流,形式上更自由,更能让学生敞开心扉,也更能汲取名著的滋养。
除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还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之间个别交流,然后将学生零散的看法整理成文。例如阅读《三国演义》之后,学生对诸葛亮的智谋津津乐道,佩服之极,于是我安排学生将《水浒传》里的军师吴用与之做个比较,在小组内围绕“我看军师吴用与诸葛亮”。让阅读从个人行为变为小组行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各人的阅读体验不同,在一起交流更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使阅读更深入,思维更开阔,从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迪。这样一篇小论文在小组成员的交流声中不知不觉诞生了,这与以往统一布置的写一篇读后感相比,更实在,更受学生欢迎。同样,学生读完《骆驼祥子》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可以让学生思考交流:同是生活在动荡的社会底层,为什么保尔能沿着正常的道路成长、成功,而骆驼祥子却一直在追梦与幻灭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