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未年说羊

2015-09-02戴建

花卉 2015年4期
关键词:牧羊苏武绵羊

戴建

乙未年说羊

戴建

羊属哺乳纲、偶蹄目、牛科、羊亚科。其中山羊、绵羊是六畜(牛、马、羊、猪、鸡、犬)之一。

山羊形似绵羊而体较狭。头长颈短,耳大,额有角一对。牡者颚有鬚。尾短毛直、毛色白或黑或灰或黑白混杂。体长0.6~1.2米。寿命15年左右。人们以肉用和乳用为主。

绵羊由野生之羱羊,经豢养驯化而成。牝牡均有角,角中空,外有横纹。口唇狭长。四肢短,各有四趾,有蹄,其后二蹄不着地,称为悬蹄。尾短而下垂。毛绵密长而卷曲。寿命25年左右。主要用于产毛和肉用。

世界上的绵羊有200多种,我国以蒙古绵羊数量最多。

人类最早开始狩猎的动物是羊,最早驯养的动物也是羊。在人类早期的艺术形式——岩画上,可以看到羊作为先民主要的衣食之源。大约1万年前人类驯化了山羊,9000年前又驯化了绵羊。

根据考古资料,在夏朝人们已从事养羊,到南朝六畜已普遍饲养。周朝时设有专管畜牧的官员“牧人”,《周礼·地官》载:“牧人掌牧六畜,而阜蕃其物。”《诗经》载:“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牧羊业已颇为广泛。以牧羊喻养生。北朝一首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了畜牧业兴旺的景象。隋唐时期太平盛世,更是“邑路相望、牛羊被野。”宋代更是“羊以千万为群,生息极繁”。元、明、清时期,养羊业遍布北方、中原以及西南地区,《滇海虞衡誌》载:“羊于滇中为盛,省城每日必到数百,四季无间,时也有大尾羊,皆来自迤西者。”

中国人牧羊、养羊历史悠久,与羊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羊遂成为远古西部羌族先民的崇拜图腾,羌人携羊图腾文化向东迁徙,与华夏文化融为一体,共同形成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许多民间风俗渗透着羊文化的影子。湖北、湖南、浙江、河北等地以农历正月初四为“羊日”,以羊日天气占卜羊业务,晴则兴盛,阴则不祥。汉族民间有“羊酒背”的婚俗,白族民间有“祭羊魂”的风俗。新年颂词“三阳开泰”,《释臺·释姿容》 载:“羊,阳也。”《易卦》:“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取其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享之象”。羊是历代工艺美术作品中最常用的题材,原始岩画中已有羊的形象;新石器时代也有羊的彩陶作品。

羊对国人的精神生活影响深远,常流露于诗词、传奇之间:

《左慈变羊》:据《后汉书》 曹操出近郊,士大夫从者百许人。慈乃携斋酒一升脯一斤,手自斟酌,百官莫不醉饱。操怪之,使寻其故,行视鑪(酒店)悉亡其酒脯矣。操怀不喜,因坐上欲收杀之。慈乃却入壁中,霍然不知所在。或见于市者,又捕之。而市人皆变形与慈同,莫知谁是。后人逢慈于阳城山头,因復逐之,遂入走羊群。操知不可得,乃令就羊中告之曰:“不復相杀,本试君术耳”。忽有一老羝,屈前两膝,人立而言曰:“遽如许”,即竟往赴之。而群羊数百皆变为羝,并屈前膝人立云:“遂如许”,遂莫知所取。

《黄初平牧羊奇遇》:晋·葛洪《神仙传》载:“黄初平者,丹溪人也。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见其良谨,便将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年不復念家。其兄初起,遍山寻索初平,歷年不得。后见市中有一道士,初起召问之曰:“吾有弟名初平,因令牧羊失之四十馀年,莫知死生所在,原道君为占之。”道士曰:“金华山中有一牧羊儿姓黄字初平,是卿弟非疑。”初起闻之,即随道士去求弟,遂得相见,悲喜语毕。问初平:“羊何在?”曰:“近在山东耳。”初起往视之,不见,但见白石而返,谓初平曰:“山东无羊也。”初平曰:“羊在耳,兄但自不见之。”初平与初起俱往看之,初平乃叱曰:“羊起!”于是白石变为羊数万头。

《小游仙》唐·曹唐诗:

共爱初平住九霞,焚香不出闭金华。

白羊成队难收拾,吃尽溪头巨胜花。

此诗先写仙境,后写羊群成队,抒发诗人对太平胜景,和谐自然之嚮往。

《绵羊》宋·岳珂诗:

褥毛吹朔雪,细肋卧睛沙。

晓牧尾摇扇,春游项引车。

潼流便逐草,酪腻正需茶。

日夕归栖处,因风想塞笳。

写羊离开了严寒的草原,来到了宫廷,充当引车角色,怎及得自由自在的草原生活,所以一听到风声,就想到塞上悲笳之声。

《牧羊儿土鼓》明·朱元璋诗:

群羊朝牧遍山坡,松下常吟乐道歌。

土鼓枹时山鬼听,石泉濯处涧鸣和。

金华谁识仙机密,兰渚何知道术多。

岁久市中终得信,叱羊洞口白云过。

诗写荒野牧羊,逍遥歌咏,泉声和鸣,自由自在,后写人生入世济时,乃男儿本色。此乃中国传统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道心理写照。

《戏答张秘监馈羊诗》唐·黄庭坚:

细肋柔毛饱卧沙,烦公遣骑来寒家。

忍令无罪光庖宰,留与儿童驾小车。

这是一首赠答说,说一隻细肋柔毛的小羊,有劳你派人赠送给我,可爱的小羊没有过错,我不忍心把他宰掉,还是留给小孩驾小车玩吧,诗情充满生活情趣。

《题苏武牧羊图》明·杨维桢诗:

未入麒麟阁,时时望帝乡。

寄书元有雁,食雪不离羊。

旄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

李陵何以别,涕泪满河梁。

诗写苏武出使匈奴被扣,流放北海牧羊。歷经十九年,受尽折磨,节杖经风霜,食雪度日,心念朝廷,坚贞不屈,降将李陵怎能比较呢?汉使谎称汉皇接到苏武飞雁传书,要回苏武,涕泪流满曾送别的地方(河梁)。诗赞苏武牧羊,爱国守节,忠贞不屈的精神。苏武事迹获入麒麟阁表彰。

猜你喜欢

牧羊苏武绵羊
苏武庙
苏武牧羊
Chapter 3 Back to the village 第三回 重回村庄
数绵羊
数绵羊
奔跑的绵羊
巧计得绵羊
苏武:七千个日日夜夜的坚守
苏武守节
牧羊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