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阳煤矿薄煤层工作面设备选型与配套技术
2015-08-31杨惠玲
杨惠玲
(郑州煤矿机械制造技工学校,河南郑州450016)
我国1.3m以下薄煤层机械化开采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40多年来,经历了薄煤层采煤机、液压支架和工作面输送机等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研发的过程,研制的技术参数基本可满足生产需求,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在可靠性方面还存在不少技术问题。
近年来,为了充分开发煤炭资源,许多矿区采取资源平衡开采,努力实现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因此,对薄煤层开采装备技术进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1 薄煤层开采装备选型技术要点
薄煤层开采技术要求高,不仅要求开采装备应提高单个设备的适应能力和可靠性,而且配套后采煤机机面高度低,达到薄煤层开采过机空间要求,同时要求过煤空间足够,装煤效果好,人行通道符合要求,从而实现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有条件的煤矿采用智能化、自动化开采技术,使矿井实现数字化、现代化。
1.1 薄煤层采煤机技术要点
薄煤层采煤机的发展趋势是电牵引、大功率、多电机、机电一体化。
(1)装机功率大 选型时提高采煤机的装机功率,有利于提高采煤机的切割能力和爬坡能力,使采煤机遇到夹矸或煤层较薄时能顺利通过,实现工作面连续开采。近年来,各主要采煤国纷纷研制大功率、高强度的薄煤层采煤机,总装机功率达450~900kW以上。
(2)低机面高度 采用多电机横向布置驱动方式,有利于降低机面高度,从而对极薄煤层条件下确保最小200mm的过机空间,减少割矸量,提高煤质,提高经济效益。
(3)牵引力大 采用齿轮式无链交流电牵引,牵引力大,使采煤机适用于倾角较大的煤层,应用范围更广。
(4)采用高压供电 由于装机功率大幅度提高,为管线结构方便布置,保证供电质量,新研制的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供电一般由原来普遍采用的1140V提高到3300V。
(5)配置监测监控保护系统 新型的电牵引采煤机可本机控制,也可无线遥控器跟机遥控,并留有监测、监控和保护系统的接口,可通过数据线与集控中心连接实现工况监测及状态显示、故障诊断及预警、自动控制等多种功能;采煤机可实现记忆截割,滚筒自动调节采高满足斜切进刀自动化开采要求。
1.2 薄煤层刮板输送机技术要点
(1)溜槽采用封底式结构,提高了溜槽整体强度和可靠性,圆环链及刮板不与煤层底板接触,减少了底链运输阻力;每隔8~10节槽留有观察口,方便维护和维修。
(2)刮板链采用中双链形式,链条采用大直径高强度扁平链,实践证明该结构对于降低机面高度,提高运输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3)中部槽采用整体铸件结构,整体锻造齿轨,哑铃销连接形式,提高了刮板输送机的整体强度和可靠性。
(4)配置监测监控保护系统接口。机头机尾留有监测、监控和保护系统的接口,可通过数据线与集控中心连接实现工况监测及状态显示、故障诊断及预警、自动控制等多种功能,可满足自动化开采要求。
1.3 薄煤层液压支架技术要点
(1)架型一般为两柱掩护式,适应性好,可满足煤层厚度变化大的要求。
(2)保证有足够的过机空间、人行通道和通风断面。通常采用整顶梁结构,支架结构件选用高强度钢板,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条件下,结构件截面尺寸尽可能薄,人行通道不得有挂钩等凸出物件。
(3)重量尽可能轻。由于薄煤层开采高度低,给支架的安装、拆卸、移架、搬运都带来了很大困难。设计时尽量简化结构,在保证支架强度的情况下,减轻支架重量。
(4)具有高可靠性。薄煤层液压支架作业空间小,要求结构简单可靠,液压管路尽量布置在梁体内防止挤压,液控阀和管路附件尽量采用不锈钢优质产品,密封件采用聚氨酯优质组合密封,提高产品安全可靠性,减少设备故障。
(5)自动化程度要求高。采用电液控制系统能实现自动邻架控制和成组控制,液压支架自动实现降、移、升和推溜工作循环,与采煤机配套完成自动跟机作业。
2 金阳煤矿设备选型
2.1 煤层赋存条件
金阳煤矿5-1上煤层位于延安组下部一岩段上部。矿区内大部分可采,煤层厚度0.83~2.03m,平均1.31m,含夹矸1~2层,夹矸总厚度0.24m,夹矸岩性为砂质泥岩及泥岩,顶板岩性为粉砂岩、泥岩,底板为粉砂岩。
5-1煤层位于延安组下部一岩段上部,除矿区东北部变薄不可采外,其余大部可采,为矿区主要可采煤层,煤层厚度0.3~6.49m,平均2.22m,含夹矸1~3层,夹矸总厚0.54m,岩性为泥岩,煤层稳定程度属较稳定煤层。顶板为粉砂岩,局部为中砂岩,底板为砂质泥岩。
2.2 工作面主要技术参数确定
2.2.1 机采高度确定
为确定工作面采高,对资源储量图进行了分析,各分块资源煤层厚度统计见图1所示。
根据上述分析,并考虑一定的夹矸层厚度,最终确定工作面采高为1.25~1.6m,支架高度范围为0.9~1.8m。
2.2.2 工作面倾斜长度确定
影响工作面倾斜长度的主要因素:
图1 各分块煤层厚度分布
(1)煤层赋存条件 煤层条件是影响工作面布置的重要因素,有较大地质变化 (如断层、褶曲等)时,应为界限划分工作面。
(2)设备技术性能 工作面越长所需液压支架支护强度越高,所需要刮板输送机有更大的功率和链条强度等。根据理论计算和现场使用情况,一般薄煤层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设计长度不大于250m,液压支架支护强度可满足工作面倾斜长450m的要求。
(3)合理经济分析 合理经济分析认为:工作面设计长度与工作面安全管理、产量、效率、设备投入成本、维护维修成本等有关。工作面倾斜长度的增大虽可提高设备开机率,但一次性投入增加,设备故障多,同时对顶板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根据我国同类条件下其他矿区的开采经验,倾斜长度150~240m为宜,金阳煤矿首采工作面倾斜长200m。
2.2.3 支护强度确定
支护强度确定的基本原则是:使工作面岩层控制在达到最优的技术经济效果的前提下,保证液压支架工作的高可靠性和较高的适应性。对于新矿区在没有矿压观测资料的情况下,支护强度的确定通常采用理论公式计算法、数字模拟法、类比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论证。
(1)岩石密度法 按照岩石密度估算法确定支护强度qd的公式为
式中,K1为作用于支架上的顶板岩石厚度系数。一般取6~8,冲击载荷较大取8;H为工作面采高1.8m;γ为岩石密度,取2.5 t/m3。
(2)数值模拟分析法 对金阳煤矿5-1上煤层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工作面支架支护强度与工作面后部2.5m处的顶板下沉量关系曲线见图2所示。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可知:支架支护强度为0.8MPa时,其顶板下沉量随支护强度的增加而减少的程度明显降低,因此,支架的支护强度应大于0.8MPa比较合理。
图2 支架支护强度与顶板下沉量曲线
根据以上计算分析,结合类似矿井薄煤层开采实际情况类比,最终确定金阳煤矿薄煤层开采支护强度应大于0.8MPa。
液压支架额定工作阻力F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P为综采工作面额定支护强度,0.8MPa;L为支架中心距,取1.5m;Bc为控顶距,取5m;η为支撑效率,取0.95。
将上述各参数代入计算,得:
考虑支架缸径系列,最终确定支架的额定工作阻力为6400kN。
3 配套设备型号与参数
根据以上计算分析,金阳煤矿首采工作面倾斜长度200m;工作面采高为1.25~1.6m,支架高度范围为0.9~1.8m;支架支护强度应大于0.8MPa;液压支架额定工作阻力为6400kN。通过对采煤机和刮板输送机能力校核,确定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和液压支架型号及参数如下。
(1)采煤机主要技术参数 型号:MG320/710-WD1型电牵引采煤机。采高范围1.25~2.0m;适应倾角≤35°;煤坚固性系数f≤4;装机功率160×2×2+30×2+10(kW);电压等级3300V;机面高度865mm;滚筒直径1.15m;截深800mm。
(2)刮板输送机主要技术参数 型号:SGZ764/500型中双链刮板输送机。输送量1000t/h;刮板链速1m/s;电机功率2×250kW;电压等级3300V;中部槽型式;整体铸焊式封底溜槽,圆环链规格30×108-C,规格 (长×内宽×高)为1500mm×724mm×290mm。
(3)液压支架主要技术参数 型号 ZY6400/09/18D型两柱掩护式电液控支架。结构高度900~1800 mm;中心距1500mm;工作阻力 (P=39.8MPa)6400kN;支护强度 (f=0.2)为0.83~0.92MPa;泵站压力31.5MPa;操纵方式为电液控制;重量约14.5t。
4 结束语
我国薄煤层储量丰富,开采装备智能化、自动化是发展方向,且越来越受到煤矿管理者的青睐。由于煤矿工作面开采条件不断变化,因此开采装备对煤层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及可靠性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国外薄煤层采煤机滚筒截割采用单电机驱动,机面高度在1m以上,最小机采高度为1.5m难以满足1.3m以下采高要求;国产薄煤层采煤机采用多电机横向布置机身较低,但可靠性与进口设备差距较大,有待进一步提高;薄煤层刮板输送机要求槽帮尽量低,运用高强度扁平圆环链,满足工作面倾斜长度240~300m的可靠性要求;液压支架架型结构对煤层地质条件的适应性是设备选型的难点。因此,对薄煤层工作面设备进行选型配套技术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在保证开采装备适应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安全高效开采。
[1]王国法.液压支架技术 [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9.
[2]王彪谋.支架设计制造中应用可靠性技术方法初探[A].地下开采现代技术理论与实践[C].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
[3]乔红兵,吴 淼,胡登高.薄煤层开采综合机械化技术现状及发展[J].煤炭科学技术,2006,34(2):1-5.
[4]郭 岱,许森祥,韩保民.薄煤层大倾角采煤机的应用与展望 [J].煤矿开采,2009,14(1`):12-14.
[5]毛德兵,蓝 航,徐 刚.我国薄煤层机械化开采技术现状及其新进展[J].煤矿开采,2011,16(13):11-14.
[6]梁洪光.薄煤层综采技术发展现状 [J].煤矿开采,2009,14(1):9-11,24.
[7]王柱军.薄层煤炭开采方法与措施 [J].科技资讯,2010(31):103-104.
[8]宁桂峰,杜忠孝.大倾角极薄煤层综采设备配套及液压支架设计 [J].煤矿开采,2009,14(1):75-76.
[9]张守祥.薄煤层开采技术及液压支架设计研究[J].煤矿机械,2000(11):5-7.
[10]丁箭川.薄和极薄煤层高产高效开采工艺技术研究[J].山西煤炭,2014,34(5):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