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构建教学模式
2015-08-29刘春芳郭春梅
刘春芳 郭春梅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要求职业教育要努力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努力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推动中职学校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因此,面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式,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力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提高,使之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岗位的需求。
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创建企业化课程体系
课程的设置,是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在一线工作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在进行市场调研后,我们遵循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岗位对能力的需求、职场对素养的需求,重新设置了课程体系。
专业建设紧随市场
依据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发展状况,紧跟黑龙江省和鸡西市产业发展步伐,以学校发展、市场和岗位需求为核心,我们提出了以服务第三产业为侧重点,兼顾服务第二产业的扬长避短的专业设置和重点专业打造战略的理念。不断整合专业资源,淘汰不适应专业,调整优化现有专业,适度发展新兴专业,我校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就是在鸡西着力打造旅游城市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个新兴专业。
同时,我们高度重视专业建设,适时根据地方经济、相关行业特点及岗位职业能力的变化,优化专业设置,科学规划专业规模与发展方向,形成了以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会计电算化为省级重点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为强势品牌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蓝莓产业服务中心和数字化校园为特色专业的框架格局。从而使我校的专业建设更好地面向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跟上市场发展步伐。
课程设置符合专业岗位需求
为了突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提升为本位的核心任务,我们认真研读了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相关文件,遵循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首先确定了我校人才培养目标。请德国职教专家来我校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指导,深入学习、细致研究,并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调研,对专业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确定了专业岗位群。如计算机应用专业确定了5个岗位群;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确定了4个岗位群;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确定了8个岗位群。然后将本专业岗位群中的任务进行分解,按照各专业岗位群的实际需求、未来发展方向及职业能力要求,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新调整了课程设置,并在各专业中增开了职业素养课。
课程模块满足学生对多样化课程的需求。确定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一是以工作任务为引领,从而形成了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方向模块。把礼仪课、德育实践课作为必修课纳入各专业课程中;二是考虑到学生对多层次、多类别学科技能的需求,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水平着想,我们根据专业特点,结合我校师资情况,确定了实践模块和选修拓展课模块。在实践模块中,制订了每学期到企业见习、实习的方案,拉近学生与岗位的距离,使学生一毕业就能顶岗,实现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在选修拓展课模块中,我们共开设了会计、导游、汽车美容、旅游摄影、平面设计、古筝、版画等20余门选修拓展课程。在2014年6月30日举办的“鸡西市职教中心国家示范校建设教学成果展暨校园艺术节”上,展示了22块学生教学作品,师生进行了30多项技能竞赛,同时集专业技能、选修技能、艺术创作为一体的教学成果展示,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社会各届、家长及学生的高度赞誉。
至此,我们初步完成了以课堂为中心的知识性课程体系向以实践为中心的行动导向性课程体系的转变,构建了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企业岗位需求的“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方向模块、专业实践模块和选修拓展模块”为一体并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相匹配的课程体系。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根据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实际情况,我们将每节课45分钟缩减为35分钟;其次,针对中职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的特点,我们将较难学的内容进行适当删减,以减轻学生负担,增加学习专业技能的时间。
校本教材开发要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
校本教材的开发,充分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思想。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薄弱之处,从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出发,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与行业、企业专家一同研发补充性、更新性和延伸性的校本教材。将行业资格认证、典型工作案例、技能大赛、职业道德素养等相关内容纳入其中,实现教材多种介质的立体化融合。我们组织教师编写出版了数学、语文、英语12本趣味性文化课地方教材,已于三年前在全市7所职业学校中推广使用。目前,各专业教师在国家示范校建设期间,又编写了30本体现职业素养、专业能力、岗位能力的专业教辅教材,充分满足了各专业教学的需要。
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重点,构建多样化教学模式
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培养的毕业生需要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养,这是胜任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为此,我们以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重点,在教学实施中,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构建了基于行动导向的多样化教学模式。
基于行动导向探索教学模式
我们大力推行行动导向“六步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将“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验—评估”融于专业教学中。一是推行青年教师跟踪课、推门课、示范课、观摩课、研讨课,帮助教师掌握教学要领;二是开展同课异构对比课研究,同学年同学科的教师分别讲授同一节课,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三是成立了教学研究顾问小组,每次教研活动要求校领导、同学科教师及顾问小组成员都参与听课,课后及时评课;四是开展教师说课大赛、课堂教学大赛、评课大赛、板书大赛、朗诵大赛、课件大赛、技能大赛等教学大赛,积极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在实践中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经过长时间的钻研探索,构建出了符合专业特点的教学模式。如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三环七步教学法”教学模式、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1362”一体化教学模式、导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岗对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学校曾多次在市职教集团做新的行动导向法引领的示范课。我们的创新工作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关注,多次获得省级教学先进单位等荣誉,有多名教师在国家、省、市级课堂教学大赛、技能大赛中获奖。
通过转换环境创新教学模式
我们不断拓展学生技术与技能培养的有效途径,强化专业实训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的需要。我们还探索了前校后厂、前店后校的“产学研一体”的教学模式,即在我校实训楼成立了对外营业的奥宝汽车服务中心,在师范楼的一楼建成了九鼎快讯广告公司、兴凯湖档壁镇农垦旅行社鸡西分社、汽车维修接待站、计算机FN工作室、美发工作室等。学生定期轮流到这里实习实践,做到了“工作环境”和“学习环境”相结合、“教学环境”和“生产环境”相结合,教学、实训、生产为一体,创造一切可能把课堂搬移到实训室和工厂里,使学生在就业前就具备未来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真正实现了毕业生与未来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提高了学生的岗位竞争力,真正实现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新的教学模式的创建,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模式,强化了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度,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使课堂呈现出了“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的模式,逐步实现了教师就是师傅,实训岗位就是课堂的教学模式。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职业能力。
好的职业教育,应该是“就业有优势、升学有希望、创业有本领、终身发展有基础”的教育,既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又要服务人的终身发展。今后,我们还须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岗位对能力的要求,不断更新职教理念,探索教学创新,更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的构建,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