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差异:作品解读不可忽略的要素
2015-08-29狄晓雨
狄晓雨
基础教育改革以来提出了新的教材观——“教材是范例,教材是文化交流的中介,教材是师生交流的话题”,叶圣陶先生也早就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中小学语文教师所应该做的是如何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无论是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还是对新教师的技能训练,都必然涉及到对教材的研究与处理。
在听课过程中,笔者发现,某些新教师对有些作品的解读,存在误区。以下是一位新教师讲解朱自清散文《春》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在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生:秋天。
师:为什么?
生:秋天阳光明媚,气候宜人。
师:为什么不喜欢春天?
生:春天梅雨季节,潮气大,人感到不舒服;
生:衣服洗了还晾不干,都臭了。
生:我喜欢冬天。
师:为什么?
生:冬天虽然有点“冻”,但我们可以多穿点衣服,尤其是在广东,很少有机会穿带有冬天特色的棉衣服,但是冬天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一点气候的变化,改变一下服装的风格。
师:原来是这样!那么,我们一起看看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春》是怎样描写春天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
听完这个开场白,不细根究,倒也罢了;仔细想来,却很不对味。在大多数学生都不喜欢“春”的情况下,教师为什么视学生的感受而不顾,还自作多情地继续讲,这样讲“春”,是否能真正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对《春》的喜爱之情,又怎能准确地引导学生解读《春》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问题出在哪?答案很简单:南方与北方不同地域的差异。一般来说,每一个讲《春》的教师,往往都在作品中重点词语的运用、分析上下工夫,如“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的“偷偷”和“钻”。可是,在广东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似乎并不曾感受到这种“钻”的状态,对他们来说,一年四季满眼皆绿,何曾注意到草是如何“钻”出来的,又何至于见到草就想“打两个滚儿”呢!于是教师在上面讲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学生却听得无精打采,恹恹欲睡。
抓住这一点,我从一个北方人的角度,以一个北方人的切身感受给新教师讲了自己对《春》的理解,并从“导入”技巧入手,作了“导入”示范:
师:同学们,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生:秋。
生:冬。
…………
师:为什么?(生说出喜欢的理由。)
师:不错,有道理。如果朱自清先生是广东人,他或许会写“盼望着,盼望着,秋风来了……”而他之所以写“春”,并且用“盼望着,盼望着……”说明了什么?(生回答。)
师:没有在北方生活过的人,是没有体会的。在遥远的北方,那儿的冬季和广东的夏季差不多一样长,“春天、夏天”两个季节加在一起,最多也不过三个月,试想,在漫长的冬季——冰天雪地之中生活着,该是何等的盼望着春天、夏天!
当我第一次踏上南国的土地,当我看到南方的校园中的草坪可以随意踩踏时,我真有一种“打滚儿”的冲动……
从小生活在广东的同学们固然不喜欢潮湿的春天,更不喜欢漫长炎热的夏季,但倘若理解了朱自清先生一个在北方生活的人的感觉:在即将度过漫长的冬季,在乍暖还寒的时节,憧憬着那短暂的,转瞬即逝的“春”的气息之时,就一定会理解他对“春”的期盼。
换个角度,换个位置,就如同学们对“雪”的憧憬与期盼,对于一个从没见到“雪”的人来说,你的心情又如何呢?
当我讲到这里的时候,发现新教师被我的“理解”所感染,他们借此发现了许多问题:不只是《春》一课,这个系列的文章,诸如《故都的秋》《济南的冬天》《沁园春·雪》等,都存在如此的问题。
新教师们之所以陷入僵局,一是先入为主,认为讲“春天”,就应该喜欢春天,于是当“学生”回答不喜欢的时候,就手足无措了;二是没有经验,没有直接的生活阅历,不知道这种地域的差别会影响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三是缺乏教学应变能力,在学生回答不喜欢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应付处理,不知道怎样通过语言将所要讲的内容突出出来。
可是,问题不在于怎样导入所要讲的内容,而在于如何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并能把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起来,真正地理解“春”所带来的“欣喜”。济南“冬天”的“温情”,故都的“秋味”“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大气磅礴等。没有积累,没有思考,再缺乏应变能力,不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时的确是有一定难度的。
那么这种由于地域差异所产生的影响,怎样能够得到解决呢?
简单的办法就是:新教师要不断地积累生活阅历。有机会要到祖国各地感受一下不同地区的自然状况、地域文化、民风民俗,等等,类似我们所说的“游学”,同时要多阅读相关作品,观看电视风光片,间接感受、理解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为做好语文老师奠定基础。
除此之外,就是深入思考,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再回到朱自清的《春》,从表面上看,地域的差别造成了理解上的不准确。但事实上,作者并非北方人,从这个意义上以及从所描写的景致上看,作者所写的景色既不是他故乡江浙一带的那种温暖潮湿的春景,也不是北方城郊的那种壮阔而盎然的春色,更不是如画家笔下那种如实临摹的写生画,这样看来,仅从地域的角度看问题就过于简单了。
当然,对于初中语文教材,我们没必要把事情搞得如此复杂而造成学生解读上的不必要的负担,但若从作者的作品风格以及这种风格的改变,来理解一个作家的话,是否真的是由于作者思想状态变化而写出这样的文字呢?
从朱自清1928年以前的作品中(如《荷塘月色》)所表现的“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使他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并成就他的治学”的角度看,而“早春野景”则使他梦的世界走向了一个开阔、蓬勃的境地,突出展示了他要在春天的引领下“上前去”的人生信念。这样看来《春》就极有可能是作家在大自然的启迪和感召下,由他的心灵描绘出来的一幅艺术图画。
那么,从技能训练的角度看,除了前面我们所说的建议之外,就是通过“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解决这个问题。
如,当学生说到不喜欢“春”,并陈述了理由之后,教师完全可以用如下方式引入:
(1)有道理。广东的春天的确有些恼人,那么我们看看朱自清先生所描写的春天是怎样的,再比较一下,他笔下的春天和我们这里的春天有什么不同,这种不同的原因又是什么?从而理解作者对“春”的期盼和对“春”的赞美之情。
(2)不错,对季节的喜爱有时会受到地域的影响。但有的时候,同样的地域不同的人也会对相同的季节产生不同的感受,由于人的心情不同也会对同样的景致产生不同的反应,所以,写景抒情的文章有时往往不在景物本身,更在于人的感受。下面我们看看朱自清先生对“春”的感受。
(3)对季节的喜欢与否,看来差别还是很大的。这里有地域的差别,也有个人的心境的差异,有的时候还有人们的功利需要,还有的时候更在于人们的特定的追求或者心理的需求。下面我们来看看朱自清是怎么书写“春”的,在“春”的描写中,是否能够感受到他的特殊的情感及特殊的寓意呢?
…………
这样的引入,可以打破新教师授课过程中出现的尴尬局面,并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作品,而不是去纠缠喜欢与不喜欢的问题。
由此看来,新教师的技能提升表面上看是个外在的形式问题,但仔细追究,则是关乎更深层次的问题,它涉及到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素质、语文素养等问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