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嵌入科研过程的学科信息服务实践研究

2015-08-29东北农业大学图书馆黑龙江哈尔滨150036

图书馆建设 2015年4期
关键词:馆员专项学科

王 雪(东北农业大学图书馆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嵌入科研过程的学科信息服务实践研究

王雪(东北农业大学图书馆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以承担“激光冷原子动力频率自动控制工艺”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作为对象,通过分析嵌入其创新科研过程的学科信息服务实践可以发现,学科信息服务模式包含学科势态分析服务、学科专题培训服务、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建设和信息动态推送服务;其运行保障机制包含专项特色资源机制、专项服务流程规范机制、协同反馈机制。

嵌入过程服务模式学科信息服务

2006年,美国学者Lili Li在国际图书馆协会和机构联合会的大会上发出了“建立21世纪的泛在图书馆”的号召,呼吁建立无所不在的图书馆[1],受到了国内外图书馆界的关注和响应。嵌入式服务是图书馆为适应新的发展趋势、满足用户需求而推出的服务,是指学科馆员主动走出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嵌入用户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将自身的学识背景和专业技能融入用户的教学、科研和学习过程中,采用知识化组织模式,以学科为单位为用户提供信息和知识服务[2]。同年,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启动了“融入一线,组织一线,嵌入过程”[3]的服务战略,组建专业的学科馆员队伍嵌入到科研一线,为用户提供具有个性化、全方位、立体的学科化服务,并于2008年再次启动了“创新到所”[4]的服务规划,围绕知识发现这一服务,探讨各个学科服务模式及规律,创建学科信息平台,截至2012年已取得了40余项丰硕的成果[4]。例如,辛小萍等人通过定位嵌入馆员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角色和职责,了解课题组具体需求和服务对接方式,构建了知识服务的长效机制和模式[5]。欧阳铮铮等人对新药研发各个阶段的信息需求开展了调研,从服务内容、时机、形式和协同机制等方面入手,设计了新药研发过程的信息服务模式[6]。刘雅静等人针对常用文献数据库的需求特性,重组和分解了数据可分析功能,构建了贯穿整个科研过程的文献数据库的服务模式[7]。

如何把知识服务内容嵌入到科研各个阶段,形成针对某一科研过程的学科服务,已成为图书馆界新的发展趋势,也是图书馆员、学科馆员值得研究的新课题。本文以承担国家重点自然学科“激光冷原子动力频率自动控制工艺”(以下简称专项)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学物理所)作为学科信息服务对象,从嵌入专项创新这一科研过程的学科信息服务实践出发,展示服务模式、服务实例和服务运行保障机制,以期促进图书馆学科信息服务的持续发展。

1 需求调研

科研团队的信息服务需求是图书馆服务的动力,在深入一线服务模式下,不同的学科、专业及在不同研究阶段的需求也不同,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也不同。学科信息服务团队应掌握科研团队的兴趣点和服务契机,建立良好的感情交流及沟通方式,以获得科研团队充分认可,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全方位的学科信息服务需求调研。

1.1调研对象

专项研究重在引领国际科研先进技术,创新研究方向和思路,攻克研究实践中的关键技术,建设产学研自成一体的知识产权体系。为突破学科、领域的局限性,学科信息服务团队将焦点凝聚为多个专项子课题、专项相关课题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借助社会关系网及拜访约见函,一对一地约见和拜访学科带头人、项目负责人、科研人员、研究生及研究相关人员,多层面探寻专项学科信息,为专项科研团队提供全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前沿技术信息。

1.2调研方法

调研方法包括直接调研和间接调研两种,直接调研主要由学科信息服务团队深入到光学物理所国家重点科研团队中,以面对面交流、深度访谈、召开研讨会、问卷调查和远程视频为主要形式,直接掌握专项科研团队的研究背景、信息利用情况以及利用的方式和方法,并了解科研团队对专项课题整个过程的认识和理解,分析专项课题各个阶段的需求特征和科研习惯特征,进一步挖掘对学科信息服务的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学科信息服务团队考虑到直接调研在进行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点问题,因此,还进行了较长时间的间接调研作为重要补充,根据专项课题的相关关键词等信息,组织学习项目课题所能涉及的专业背景知识,了解国内外领域的进展,积累服务团队的专业知识。

1.3调研分析

科研团队是一个具有专题性和层次性的集合体,结合直接调研和间接调研两种方式,围绕科研过程,学科信息服务团队将学科信息服务完整地嵌入到科研过程中,满足了整个调研过程中的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见表1),深度提炼和分析,切入专项课题服务需求的关键点。学科信息服务保障了专项科研团队在学科领域成果和领先科技信息数据的采集、加工和分析等方面需求,从而全面提升了学科信息服务的能效性。

表1 专项显性和隐性信息需求分析

2 服务模式

以“融入一线,快速响应”[8]为原则,学科信息服务团队针对专项课题研发各个阶段特点,对学科信息服务需求进行梳理,建立专项用户服务需求档案,组建具有情报学、电子学、光学、物理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的研究人员为团队核心,以服务项目、服务阶段、服务内容及载体等多个要素为契合点,协同合作形成了一系列别具特色的知识服务模式。这样不仅为学科信息服务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撑,而且丰富了嵌入学科服务的实践经验。

2.1学科势态分析服务

学科信息服务团队锁定专项课题的学科方向,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及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中的学术论文、科技报告和会议录等作为检索资源和分析范围,利用Thomson Data Analyze、Aureka等文献整理工具综合分析和挖掘学科发展脉络以及前沿热点走势,建立理论框架和分析结构;以期刊影响因子数据库(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和高被引文献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作为跟踪和分析学科高影响力热点态势的依据,并以中美两国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ational Sanitation Foundation)作为检索目标和范围,分析资助专项课题的领域、机构和趋势变化;通过机构检索查新服务(Retrieval Service),为专项科研团队在立项和成果评价阶段提供重要评价依据,保证项目的可执行性和价值性。

2.2学科专题培训服务

针对专项科研团队对学科信息的需求,图书馆推出了“学科专题信息培训计划”,对专项科研团队进行短期时效性的专题培训服务。学科信息服务团队借助情报分析学从多层次、多角度逐步完备专题培训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专利技术知识、项目阶段知识、专业数据知识和文献管理知识;通过专利产出分析、专利技术演进分析和竞争对手分析等情报信息的培训,增进专项科研团队了解研究领域热点和市场跟踪方向,同时提高对知识产权申请、维权、应用及共享等关键信息的认知度。在专项课题执行阶段,学科信息服务团队为专项科研团队提供分阶段的科研知识,以专题检索、学科调研、科技查新和数据库技巧等作为专项课题学科信息服务的有效补充,并加强对专题培训内容的案例指导和演练。

2.3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建设

学科信息服务团队针对专项课题组对实验进程、信息成果的发布和学术交流共享的需求,借助Web2.0信息资源管理技术[9],以信息集约化为平台设立原则,以课题组网页和实验室网页为载体,搭建课题组信息共享交流平台,从专家机构、阶段导航、研究成果、文献资源、知识咨询及反馈评价等几个方面展示平台专业领域知识环境和学科信息环境。专项科研团队可以对外展示成果及获得同行的指正与批评,也可以对课题小组内部进行学术指导和交流。该平台的建设满足了科研团队对整个科研阶段全方位的学科信息服务需求,同时也为专项科研团队长期从事研究工作和经验的积累提供了保障平台。

2.4信息动态推送服务

学科信息服务团队采取了多种信息推送方式,主要有定期现场推送和网络虚拟推送。定期专项学科馆员与科研团队联络人联系,双方就近期整理的学科信息数据和意见反馈进行交流和研讨,根据反馈实时调整推送内容和形式。另外,学科信息服务团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Lib2.0的积极作用,选取一种简单的“Feed Technology”[10]2.0元素技术,即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简易信息聚合),进行数字格式推送。Lib2.0服务系统根据用户的需求周期,以个性化订阅的形式,通过网页实现科研信息到桌面及实验室。网络虚拟信息动态推动服务主要包括定题跟踪、综合信息推送和发布、快报推送等。学科信息服务团队将RSS订阅功能嵌入到科研团队微信及博客中,便于科研团队第一时间查阅重要活动服务信息,从而保证了数据信息的实效性与安全性。

3 服务运行保障机制

针对专项科研团队,学科信息服务团队全面、细致地挖掘其服务需求,根据专项研发各个阶段特点所需服务进行梳理,建立专项用户服务需求档案,形成系统的知识服务机制,满足了专项科研团队对学科信息获取和信息利用的需求。知识服务运行机制为学科信息服务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撑和服务基础,并且在特色资源、服务流程规范、协同机制和反馈评价方面做了重大突破,全面提升了学科信息服务模式的能效性。

3.1专项特色资源机制

资源建设是基石,特色资源是科研信息服务的必备条件。嵌入专项科研过程的特色资源由特色专项信息资源和特色专项学科馆员两部分协同组成。在服务过程中,特色专项信息资源是特色专项学科馆员的服务基础和服务目标,特色专项信息资源指引着特色专项学科馆员的探索路线,为特色资源建设体系提供发展脉络分析。

特色专项信息资源包括学科信息资源和学科关联信息资源。在学科信息建设过程中,专项学科馆员紧密结合专项学科特色、研究方向、研究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前沿,建立强大的资源体系,优化信息资源获取渠道,提高信息资源的易用性和便利性。学科关联信息资源服务是由浅入深的,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体现信息服务的增值性。专项学科馆员在建立一系列专项信息资源产品后,对专项课题研究做了深一步的探究,在原有的学科基础上又补充了3个关联学科,在与专家多次沟通后,确定5个子学科为专项学科的研究对象,以光电化学为基础,利用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对有利于专项研发的文献信息进行相关期刊、论文、会议、图书、专利等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总结专项学科研究发展的规律所在。此项研究得到了专项科研团队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并为其提供了文献参考。

特色专项学科馆员是图书馆开展学科信息服务的核心力量,针对“专项学科馆员培训计划”组建具有专业背景的学科馆员是服务的先决条件。图书馆对选拔的专项学科馆员进行短期时效性的培训,包括特定服务研究、特定领域追踪、特定文献获取与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专项学科馆员根据自己承担的任务,主动与科研团队互动、交流,保证服务的全面性。在服务期间,图书馆扩大专项学科馆员的特殊权限,如优先阅读特种文献、放宽借阅权限、举办学科馆员交流沙龙等政策。在阶段总结时,图书馆设置学科馆员激励机制,由图书馆和专项科研团队对负责的专项学科馆员进行评价和绩效考核,评选出优秀的专项学科馆员作为标杆,并予以一定的奖励,激发学科馆员的积极性,避免其对工作产生倦怠感,保障学科信息服务的顺利进行。

3.2专项服务流程规范机制

制订规范的流程机制是整个学科信息服务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理论框架。本文以专利法律状态分析服务为例,介绍这一流程在服务过程中如何建立专利数据和法律状态数据,如何分析技术生命周期和专利法律状态的专项学科信息服务机制(见图1)。

数据挖掘是从大量数据中寻找其规律的技术,主要有数据准备、规律寻找和规律表示3种。在专项数据搜集过程中,为了建立有据可依的专利数据和法律状态数据,学科信息服务团队发挥在情报学方面的优势,充分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准确将信息资源进行检索、下载及合并,保证了数据分析报告的参考价值性。对于专利核心数据的分析,图书馆特约专家到学科信息服务团队中具体讲解专利分析基本要点,增加对分析过程和分析技术背景知识的理解,并将心得反馈给科研团队。专利技术关联脉络是一个较难分析、整理的专利数据,为了准确地搜集科研团队关注的专利技术及关联技术趋势数据,专项学科服务团队需要熟知技术工艺中各个环节的基本要点,确定重点技术、核心技术、参考技术和跟随技术等几种技术的分类,从若干个主要专利数据库中下载数据来源,分别设定专业检索式,精炼检索结果,下载、存储数据资源。最后,学科信息服务团队利用Thomson Data Analyze、Citespace、Texas Instruments、Orbit Downloader、M-Trends[11-14]等情报分析软件对产出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关联和分析,形成完整的数据分析报告。

图1 工作流程服务机制

专项学科服务团队按照责任分工,结合生命周期理论及专家调查法,对技术生命周期进行分析;根据专利文献发现技术系统进化规律,对产品技术进行成熟度预测;并研究技术系统进化的S曲线与专利统计特性和获利能力特性的关系[15]。专项学科服务团队利用生长曲线中Pearl拟合曲线拟合模型对专项技术解析,时间序列一般都会受到不规则变动的影响,为排除干扰,其采用三点法,把不同时间的历史数据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组成时间序,导入拟合模型中,得到此阶段的技术生命周期分析报告。

专利的法律状态分析是指对专利的授权、终止、无效宣告等几方面的分析,是专利权法律性的突出表现。基于现有的法律状态数据特点,以及专家经验指导,专项学科服务团队采用定量分析将专利权信息著录项进行统计,利用专利的时间、地域、类型和领域等信息来区别相关专利,然后再根据专利申请量、授权量进行统计分析。另外,专项学科服务团队结合更加宏观的定性分析方法,对专利说明书、专利要求、图纸等技术内容进行判读,掌握技术动向并进行情报预测,从技术和经济角度对统计数据变化进行解释,完成专利申请授权状况分析、专利权寿命状况分析、专利失效分析等报告,最终将多个子报告整合转化为系统、完整的情报。

3.3协同反馈机制

组建高效的功能化协同工作体系,是解决用户对专业化服务要求不断提高的必要手段。嵌入学科信息服务是协同用户关系、资源建设、机构设置、参考咨询和培训、服务设计及管理等的一整套服务运行保障机制。学科信息服务团队对内形成“分工明确+机制到位+团结协作”,避免单打独斗,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强调随需求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集思广益,调动学科馆员积极性,丰富学科馆员的素质和经验;对外形成“主动学习+互动协同+实践演练”,提升学科信息服务的核心能力,不断学习、积累专业知识和情报分析技能。学科馆员与科研团队通过信息的传递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调整,逐步完成高标准的学科信息服务动态过程。

良好的反馈机制可以让专项学科服务团队少走弯路,提高学科信息服务质量。推行服务一段时间后,学科信息服务团队通过电话、电子邮件或者走访等方式了解用户的评价和满意度;定期召开汇报交流讨论会,使在针对学科信息服务团队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适时调整服务模式和运行保障机制。图书馆与科研团队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契合科研团队的信息需求,创新思路,加强管理,深度开发情报分析软件,同时设立绩效考核评估体系,激发学科馆员潜能,扬长避短,提升图书馆全体学科馆员队伍核心服务能力。

总之,在嵌入国家重大自然科学创新研究的信息服务过程中,学科馆员与科研团队需要紧密合作,建立稳定的双向关系,准确把握科研团队的信息服务需求,优化服务模式和服务运行机制,实战演练,总结经验,不断学习,提升服务价值,最终取得全面、系统、可信赖的学科信息服务成效。

[1]刘颖, 黄传慧. 嵌入用户环境:图书馆学科服务新方向[J]. 图书情报知识, 2010(1):52-59.

[2]胡银霞.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馆员服务模式研究[J]. 图书馆, 2012 (2):120-122.

[3]韩丽. 泛在图书馆环境下嵌入式馆员的泛在化服务[J]. 图书情报工作, 2010,54(1):71-74.

[4]田雅娟, 杨志萍, 陈漪红. 嵌入课题组的知识化学科服务模式探索[J]. 图书情报工作, 2012年(S2):125-127.

[5]辛小萍, 田晓阳, 周钊. 嵌入科研过程的服务模式探讨:以服务“复杂网络理论在科技期刊文献分析中的应用”课题研究为例[J]. 图书与情报, 2010(6):101-104.

[6]欧阳铮铮, 吴鸣, 青秀玲,等. 嵌入新药研发过程的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13,57(8):67-73.

[7]刘雅静, 周津慧, 王衍喜, 等. 嵌入科研过程的文献数据库功能重组方法与服务实践[J]. 图书情报工作, 2012,56(5):67-72.

[8]吴鸣, 王丽. 嵌入式学科情报服务实践: 以支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科研创新为例[J]. 图书情报工作, 2013,57(22):43-48.

[9]王伟军, 甘春梅. 图书情报学视角的Web2.0研究综述[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1,37(196):67-80.

[10]赵继海. 基于推送技术的Internet最新信息的提醒服务[J]. 图书馆学研究, 2000(2):44-46.

[11]张志强. 面向科技创新战略决策,构建战略情报服务体系: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战略情报研究服务实践[J].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09,30(4):6-12.

[12]肖沪卫. 专利地图方法与应用[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281-298.

[13]杨铁军. 专利分析实务手册[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2:89-103.

[14]Porter A L,Cunningham S W. 技术挖掘与专利分析[M]. 陈 燕,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112-133.

[15]张换高, 赵文燕. 基于专利分析的产品技术成熟度预测技术及软件开发[J]. 中国机械工程, 2006,17(8):823-827.

Research on the Practice of the Subject Information Service Embedded i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rocess

Taking Changchun Institution of Optics, Fine Machanics and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hich undertook ''the automatic control technology of the laser cooled atomic power frequenc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ubject information service practice which embedded in the innovative scientific research process, we could find that the subject information service mode includes the subject trend analysis, the special subject trai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formation exchange and sharing platform and the push service of the information dynamic; its running guarantee mechanism includes the mechanism of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 resource, the mechanism of the special service process specification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cooperative feedback.

Embedded process; Service mode; Subject information service

G252

B

王 雪 女,1982年生,硕士,现工作于东北农业大学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馆信息技术及服务,已发表论文数篇。

2014-11-14 ]

猜你喜欢

馆员专项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