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生存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的认识偏差与逻辑矫正

2015-08-29夏道玉戴海东左雪松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偏差

夏道玉+ 戴海东 左雪松

摘 要:“无网不在”已成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生存方式的真实写照,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青年教师网络理想信念教育越发紧迫。梳理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网络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操作与学术研究,发现在结构论、价值论、实践论与方法论上存在明显的认识偏差,亟待高校德育工作者认真分析与合理矫正,提升网络时代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网络生存; 高校青年教师; 理想信念教育; 偏差; 矫正

DOI:10.15938/j.cnki.iper.2015.02.031

中图分类号: 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2-0123-04

高校作为网络使用频率最高与网络普及最早的场所之一,数字化的网络生存日益影响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的身体力行,他们与当代大学生年龄相近、心理相通、交往相甚,其理想信念对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引导作用,也应视为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青年教师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主力军。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0》数据显示:高校青年教师(35岁以下)占教师总数的48.6%。2013年5月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称《意见》),指出少数青年教师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要创新青年教师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笔者通过对高校德育实践操作的观察与学术文献的研读,发现高校青年教师网络理想信念教育存在以下四个认识偏差,亟须认真审视与合理矫正。

一、结构论的认识偏差与逻辑矫正

理想信念教育结构是教育主体、客体、介体与环体诸要素之间的组织形态。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网络理想信念教育在实践与研究中存在主体恐慌论、客体固化论、介体偏好论与环体区隔论的认识偏差。

1.主体恐慌论的偏差与矫正

当前部分学理研究弥漫着主体恐慌的论调,其表现为对网络新媒体的排斥与抵触,以及对微博新媒介的畏惧与芥蒂。要认清这种所谓的“主体恐慌论调”,必须解决以下三个逻辑关联:首先,谁在恐慌?德育主体是个宽泛概念,在层次上包括发动者、实施者与承担者,在形式上分为组织主体与个人主体。从上述《意见》看,高校党委及领导干部是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最主要的施动主体,网络生存考验他们的网络素养,显然这里的“恐慌”是少数个体网络短板严重的印证,是个体恐慌泛指群体恐慌的扩大化。其次,恐慌什么?有人认为恐慌在于网络本身,其实不然,主体恐慌重在其权威与优越的丧失。以往德育信息按照纵向层级扩散,德育主体具有天然的信息优势与话语权威。网络时代作为受教育者且是精英网民的高校青年教师,获取信息具有得天独厚的群体优势,他们不迷信权威而越发自信,而少数德育主体网络技术生疏,甚至出现“网络反哺”的尴尬。再次,什么样恐慌?有人将恐慌定性为心理恐慌,不难看出,主体恐慌意在本领恐慌。毛泽东指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过去学的本领只有一点点,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渐渐告罄了。[1]因此,高校德育主体要增强网络忧患意识,注重“学网、懂网与用网”,提高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的网络“感染力”、“亲和力”与“号召力”。

2.客体固化论的偏差与矫正

客体固化作为一种认知表征,是在一定范围内不用探索信息而按照已有的固定看法与印象对特定客体的特征与属性进行直接研判并得出结论的现象,也称“刻板印象”或“定型效应”。网络生存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的客体固化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高校德育的操作误区。《意见》指出:一些地方和高校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不够。目前,高校德育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仅限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实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也应视为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与重要前提。二是教师职业的理解误区。马克思指出: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2]高校忽视青年教师德育的重要理论假设在于其职业身份要求的教育内化,更多从教师自塑与自律角度强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强调理想信念的自省、自觉与自为。当下网络已成为思想文化的集散地与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更应对青年教师加强教育培训。毛泽东指出:因为他们是教育者,是当先生的,他们就有一个先受教育的任务。[3]三是青年心理的认识误区。网络时代青年教师心理特征呈现焦灼多变的状况。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教育者”的再教育,在网络生存背景下必须打破其角色固化的认识现状,统筹兼顾角色的“高校功能特色”、“教师职业特征”与“青年心理特点”。

3.介体偏好论的偏差与矫正

网络介体创新成为新时期增强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向度,但少数研究与操作存在严重的介体偏好。一是“喜新厌旧”。网络又称为“新媒体”,是继报纸、广播、电视后第四类传媒,而不是某些研究中视为唯一媒介的“一枝独秀”。网络介体要形成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的无缝对接,前者需要赋予时代内涵,后者需要强化历史底蕴。二是“以偏盖全”。网络又称为“多媒体”,当前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平台日益成为信息资讯中心与社情民意集散地,网络步入微博时代,它以发布便捷、飞速传播等特点逐渐成为高校德育的新宠儿,微博“独唱”迹象明显。由于微博短小精悍,情绪化突出且理性化欠缺,高校网络德育要改变以往强化论点而缺乏论证的尴尬,网络媒介需要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撑平台。三是“欺软怕硬”。网络又称为“虚媒体”,由于网络信息纷繁庞杂、良莠不齐,在注重德育信息有效筛选、辨别与传播的同时,网络媒介建设更加注重信息交换平台与网络“把关人”的硬件建设。

4.环体区隔论的偏差与矫正

环体即环境,它是影响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的客观依据,现有实践与研究对网络环体存在以下三个方面认识偏差,亟待矫正。一是“非此即彼”。统筹兼顾是高校德育的根本原则,要注重网络大环境与小环境的辩证转化,反之矫枉过正。二是“顾此失彼”。软硬兼施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原则,突出网络实在环境与虚拟环境的辩证转化,反之形影单只。网络发声是现实利益表达的折射,作为缓冲阀与调节器,网络有效消解与释放青年教师生存性的不满情绪,避免从虚拟向现实恶性转化。三是“厚此薄彼”。趋利避害是高校德育的基本原则,强调网络积极环境与消极环境的辩证转化,反之过犹不及。

二、价值论的认识偏差与逻辑矫正

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满足人们主观需要的意义范畴,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网络理想信念教育在价值论层面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认识偏差,亟待矫正。

1.从工具性价值转向目的性价值

目前高校网络德育的定位存在工具性价值的狭隘,不是让德育走进网络,而是让网络走进德育,简单地认为高校青年教师网络理想信念教育只不过是通过网络路径实现教育载体的创新,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自上而下的单向教育模式,没有区分网络教育的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没有从目的与手段的角度把握网络教育的主客体形态。要将德育的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有机融合,生成主体间性的理想信念教育模式,改变以往将人际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者)与人物关系(教育参与者与教育手段)相混淆或混同,体现德育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2.从个体性价值转向社会性价值

网络世界呈现非集体行动的逻辑与个性化张扬的特征,当下高校青年教师网络理想信念教育在实践中出现淡化社会理想信念强化个人理想信念,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的个体回归与人文关怀,不可避免出现“泛私密化”的迹象。网络社区淡化宏观叙事,关注微观涉入,尤其是个人生活情景的畅谈。公开性议题没有及时在网络社群中发布与讨论,而是盛行于单线交谈,出现“失群化”现象。“我们所说的理想信念,在大多数场合并不是一种泛指,而是一种特指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4]理想信念教育最终目的是为了树立个人又高于个人的社会理想信念。因此,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要善于将多元的个人理想信念引导到社会理想信念上来,避免理想信念教育只看起点而不看终点,既要注重个人理想信念的基层支撑,更要重视社会理想信念的高层引领。

3.从认知性价值转向情感性价值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网络理想信念教育误将认知为先当作认知为重,出现认知本位现象,定位于网络认知塑造,单纯从认知出发考量理想信念教育,没有顾及青年教师实际,不能有效触动其心灵,难以引起情感共鸣。作为情感体验的理想信念教育应该借助情绪体验转化为内在修养与外在行动。认知本位缺乏情感体验,致使青年教师难以体会理想信念的感性需求与理性价值,导致内在动力系统的沉睡。同时用认知性替代情感性导致理想信念认同性严重不足,产生“知行分离”的两张皮。理想信念教育在深层本质上应该是发乎情、合乎愿的情感本位,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要以情感为核心、人文关怀为重点、人本价值为导向,形成理想信念的自发情绪、自觉情感与自责意识。

4.从政治性价值转向生态性价值

政治性价值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价值,长期以来,理想信念教育一味强调服从并服务于政治需要,将政治价值无限放大,将理想信念教育等同于“政治教化”,明显缺乏生态气息与人文关怀,从而导致内容空洞与效果乏力。网络“去中心化”必然影响网络教育的“去政治化”,因此,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在政治价值主导下,更应突出其生态性价值。一是内容的生态性,理想信念是政治、道德、职业和生活等理想信念的有机整合;二是结构的生态性,理想信念是理想(奋斗目标)和信念(精神动力)的有机复合;三是功能的生态性,理想信念不是理想与信念的简单叠加,而是理想最高层次与信念最集中形式的有机融合;四是特征的生态性,理想信念在时态上强调信念现实与理想未来的有机结合。

三、实践论的认识偏差与逻辑矫正

高校青年教师网络理想信念教育在实践中存在泛娱乐化、泛中立化、泛生活化与泛批判化的倾向,亟须矫正。

1.泛娱乐化的偏差与矫正

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一种成人教育,多媒体往往使得教学气氛轻松活跃,掌声笑声一片,但欢笑之后在青年教师心中留下多少思想启迪与心灵震撼值得揣测,少数迎合学生猎奇心理的网络泛娱乐化教育,有损理想信念教育的神圣,这种不顾教育目标,把课堂变成“娱乐汇”,颠倒了教学目的与娱乐手段的逻辑关联的方式不可取。不可否认,娱乐化是网络互动的典型特征,通过网络娱乐可以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引发的视觉疲劳,但网络真正演变成教育手段时,不能忽视其泛娱乐化趋向,即当一种复杂技术平台过于严格要求参与者时,必然降低其参与的兴趣与热情,不能一味从参与方式与活动规则中进行娱乐化改良。

2.泛中立化的偏差与矫正

多元化是网络时代的重要特征,各种思想文化竞相在网络空间泛沉,如何引导高校青年教师进行价值研判是理想信念教育的紧迫性课题。网络作为一种中立性媒介,知识传授过程中往往以纯科学、价值中立的立场涉入,加上教育主体专业背景的差异,少数德育主体误将理想信念教育(价值涉入)等同于专业教育(价值中立),出现价值中立的“专业化”教育。高校青年教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任,对其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具有公开鲜明的价值立场,对其理想信念教育采用价值中立的务虚,又怎能要求其对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采用价值涉入的务实,在强调网络信息描述与诠释时,要重视知识世界与价值世界的差异,既要陈述“有”还是“没有”的客观事实,又要倡导“应该”与“不应该”的价值判断。

3.泛生活化的偏差与矫正

网络生存为当代高校德育提供了崭新的生活场景,步入网络生活是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共识,但由于思维的偏差与操作的过度,泛生活化之风越刮越猛。一是概念混同,即所谓的“网络生活即教育”。网络生活虽然具有无形的渗透作用,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德育活动,概念混同往往导致教育目标模糊、内容片面与过程短暂。二是功能替代。网络生活虽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场景,但并非用网络生活取而代之,只是将其引向丰富多彩的网络生活世界。三是时空挤占。理想信念教育是以一定的时空条件为保障的德育活动,在“重实践轻理论”、“重专业轻德育”、“重校外轻校内”等倾向的影响下,少数高校挤占青年教师德育的时空形式较为普遍。

4.泛批判化的偏差与矫正

网络生存一开始就是以虚态的面貌呈现,于是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在高校青年教师德育中愈演愈烈。一是信息虚假的批判。由于低门槛与开放性,意见领袖的非权威与话语权利的随意性,批判网络信息过于失真。二是民意虚夸的批判。“沉默的大多数”的真实民意被忽略,批判言辞犀利与过于偏激的“少数民意”被放大。三是空间虚拟批判。网民不会刻意隐藏自己的情绪,批判网络话语的暴力化与偏激化越发严重。四是身份虚构的批判。数字生存的“隐形人”缺乏情感滋养,批判“网络冷暴力”。事实上,上述泛批判化是一种网络扩大化的认识思维,网络虚态也需发挥其德育的正能量。一是求实。虚拟网络是现实社会原生态的折射,可以掌握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的动向与舆情。二是求真。网络交往消除主体身份差异而引发的心理顾忌,增强安全感与去防御性,把青年教师在现实中不敢讲或不愿说的想法展现出来。三是求明。网络将青年教师理想信念突出问题摆出来,网民共同评析,有利于理想信念教育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四、方法论的认识偏差与逻辑矫正

目前高校青年教师网络理想信念教育在方法论层面存在对话失语、知行失言、疏堵失衡、虚实失策的认识偏差,亟须矫正。

1.对话失语的偏差与矫正

习近平同志指出:在开展群众工作方面,有的领导干部甚至不会说话,处于“失语”状态——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当下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也存在官方话语与网络语言的不对称,文本化说教与官话套话的连篇累牍造成青年教师不愿意参与网络德育讨论。其实,一种话语传播方式就是一种思想文化传播路径,网络具有独特话语表达风格与传播特色。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必须按照“走、转、改”的要求,改变过于政治化、命令式的话语风格,以喜闻乐见的网络语言与青年教师交流沟通,做到对话的“三贴近”与“接地气”。

2.知行失言的偏差与矫正

当前部分高校德育工作者在理论上认为理想信念教育不能一味采取灌输方式,那种“我讲你听、我打你通”模式会导致单向征服与强制,是典型的客体性教育,主张采用主体间性德育,以平等对话为基本形式,以双主体为存在方式,以取得共识为调控原则,以共同发展为价值目标。但是,往往他们在行动上却忽视网络交互性,仅仅把信息资料与相关视频上传到网页网站,或是在论坛上发布通知要求,把QQ群与微博当成信息“公告栏”,这仍是“一言堂”与“满堂灌”的网络翻版。灌输作为无产阶级理想信念教育的根本方法,在网络时代其方式方法已今非昔比。青年教师具有较好的自我学习能力,网络灌输要尊重其主体地位;他们具有较高的自我辨认能力,网络灌输要进行二次分析并传递教育者的真实感受;他们具有较强的自我参与能力,网络灌输要选择参与性广与互动性强的网络中介。

3.疏堵失衡的偏差与矫正

一直以来高校德育都存在疏堵方式的争论,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网络理想信念教育在实践中重禁堵轻疏通。网络作为极其重要的舆论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必然去占领。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主阵地,青年教师成为西方意识形态侵袭的重要对象,高校德育主体要高度关注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网络推行所谓的“普世价值”,坚决遏制反动信息的传播与蔓延,升级青年教师理想信念的“防火墙”,抵制网络精神“视觉污染”。同时,青年教师处于高校夹心层——“青椒”与“青焦”,其生存境遇的尴尬所产生的不满情绪与非理性话语弥漫于网络空间,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其网络焦虑的非理性,其言论只要不触及政治红线、道德底线与法律界线,就要秉持交流无忌与宽容心态获取青年教师工作生活的原始信息,既不能压制也不能放任,要以疏导方式将青年教师的诉求从隐性转化为显性。

4.虚实失策的偏差与矫正

马克思说过,“思想”一旦离开了“利益”,就一定使自己出丑。当前部分高校青年教师网络理想信念教育囿于思想的务虚,缺少物质利益的务实,从而导致效果乏力。理想信念教育是解决思想困顿与利益诉求的有机统一,是务虚与务实的结合,两者不可偏废。一方面,要以科学理论为思想引领,解决精神的务虚问题。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5]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重在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另一方面,要以具体利益作为基本保证,解决物质的务实问题。马克思指出: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6]青年教师处于高校夹心层,其工资、住房、晋升、学术、子女上学等生存性压力严重消解了他们的理想信念,不少人脚步趔趄、心生乏意,只有切实在关爱中解决他们生存性困顿,才能真正增强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8.

[2][5][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55,9,9.

[3]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70-271.

[4] 彭绪琴.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3.

[责任编辑:庞 达]

猜你喜欢

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偏差
50种认知性偏差
加固轰炸机
真相
高校青年教师思政工作协同创新机制探究
高校青年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
关于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对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反思与改进
高职辅导员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施途径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