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校园足球发展的策略研究①
——以广州市增城区为例

2015-08-29吴衍申广州市增城区第一中学广东广州5113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34期
关键词:问卷足球校园

吴衍申(广州市增城区第一中学  广东广州  511300)

高中校园足球发展的策略研究①
——以广州市增城区为例

吴衍申
(广州市增城区第一中学 广东广州 511300)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当前主要有学校和社会二大影响因素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制约着高中校园足球的发展。建议提高学校领导认识;加强足球师资队伍和校园足球文化建设;完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和场馆建设;发挥明星效应;完善相关配套法规、政策等发展策略,确保校园足球安全、有序、健康、长效地可持续发展。

学校体育 校园足球 高中

2015年2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深改组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足球改革总体方案》,校园足球前所未有的如此高度重视。把足球改革提上国家战略,标志着校园足球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而长期以来,师资和场地成为挡在孩子和足球之间的两座大山,来自学校和部分家长等社会因素也在阻碍着学生走向绿茵场。而足球进校园,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国足球基础差的问题,也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体质,从更长远的意义来说,更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升。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从增城区所有高中共10所学校(未经调研学校同意,具体学校不便列举),以高中校园足球的开展为研究对象。为了提高研究科学性和客观性,避免抽取同一地区调查对象不具有代表性,部分教师和学生作为此次调研的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该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在图书馆、网上电子书籍阅览中,查阅了一些专家和学者的专著,这些理论知识为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1.2.2访谈法

表1 高中生对参与校园足球兴趣的调查(n=312)

表2 高中生对参与校园足球的动机价值取向(n=312)

主要采用当面和电话访谈两种方式,根据该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的,向有关学校领导、体育老师和师生进行咨询,获取相关资料。

1.2.3问卷调查法

(1)调查问卷的设计。

根据该题研究的需要,在制定问卷之前阅读了大量有关科研方法方面的书籍,做好了充分的理论准备。根据该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的,遵循体育科研方法关于问卷设计的基础要求,设计了教师调查问卷和学生调查问卷,并于2015年9~11月对所抽取的10所高中进行调查。

(2)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该次调查共发放教师问卷50份:回收48份,有效回收45份,问卷有效率93.7%;发放学生问卷340份,回收322份,问卷有效率96.8%。

(3)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

为了保证问卷调查得到的材料事实的可行性,对该问卷进行了信度检验。采用二次问卷调查法,在问卷施测后半个月内,对随机抽取的部分调查对象进行再测,求出两次测验的一致性信度系数为R=0.86,证明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表明问卷的内容是有效的。

(4)数理统计法。

通过对收集的各种数据进行科学数理统计,并进行分析得出结果。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高中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

2.1.1高中学生对校园足球的喜好程度

在体育教学中,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只有当学生对一项运动有兴趣才会去接触、喜欢、甚至酷爱此项运动。调查结果表明(如表1所示):高中学生对校园足球表示兴趣浓厚占总人数的38.5%,兴趣一般的占52.8%,表示不感兴趣的学生占7.7%反映了有超出1/3同学 对参加校园足球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而对校园足球不感兴趣的大学生只是极少数。可见高中有学生不少喜爱校园足球,对参与校园足球怀有很高的热情,说明校园足球在高中受到同学们的青睐。

2.1.2高中生参与校园足球的动机价值取向

体育运动是推动体育行为主体的人们从事体育活动,并维持这些活动的主观原因和心理状态,它是人们对客观题与需要的主观反应。它对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行为起着重要的定向、始动、调节、强化和维持功能,对体育活动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体育动机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动机系统,他能够对学生长期不断坚持参加体育学习和从事锻炼起到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为此,对高中生参加校园足球的动机价值取向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表2中可以看出高中生参与校园足球最看重的原因排在前四的依次为个人爱好、掌握技能、强身健体和追求时尚,从中反映了高中生对校园足球的主观的需求。

2.2影响高中校园足球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2.2.1学校因素

(1)学校领导因素。

校园体育的发展第一关键是校长,校长重视就能开展,校长不喜欢不愿意很难发展起来。在和高中部分学校体育老师的访谈调查中,他们肯定了开展校园足球符合时代要求,目前校园足球在课堂教学中所占比例较小,学生兴趣也不是很高,这主要是校园足球在学校中学校领导不重视和推广不到位有关,也与表3的调查结果相符。

(2)场地因素。

良好的运动环境不仅能调动学生的运动热情,更能增进其身心健康。足球场地器材是开展“校园足球”运动的物质条件,也是衡量学校开展足球运动的硬件之一。较多的学校把资金过于集中投入到高考学科的教学和学校设施设备的添置上,而把少量资金投入到学校体育中。失去可靠的经费保证,“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效果更是大打折扣。

(3)师资因素。

学校足球教师的数量和专业水平情况是高中校园足球教学规模和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从对现有高中校园足球教师的情况调查看,基本上承担足球教学与训练任务的教师都是非足球专业的,真正从事专业的较少,多数是通过自学或喜爱足球这个项目来获得技能,这样也许会在校园足球系统知识及动作规范程度方面存在一定欠缺,难以保证教学和训练质量,对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和锻炼尤为不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校园足球项目在高中进一步的开展。

(4)足球文化因素。

高中的校园足球氛围还是不够成熟,不利于校园足球的开展,主要体现在成立校园足球俱乐部或校园足球协会的高中还不是很多,并且有些校园足球俱乐部还未真正发挥其宣传及组织作用。若想使足球在高中内持续、健康、良好的发展,就必须建立浓厚的校园足球氛围。

2.2.2社会因素

(1)社会经济条件。

校园足球的发展也是来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高中校园足球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好的社会环境促进高中校园足球的发展,差的社会环境制约高中校园足球的发展。因此,经济水平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影响着高中校园足球的发展。

(2)明星效应。

在足球发达国家,足球明星,如梅西、贝克汉姆、C罗等的偶像作用吸引着很多球迷关注足球,吸引着很多青少年热爱足球,去参与足球运动,保障了足球运动的长效性可持续发展。所以说良好的体育明星效应也是推动一项运动项目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3)保障体系。

学生参与运动,难于避免会发生受伤的情况,特别是接近中、高考的学生受伤就更成问题,这也是学校领导和教师最为担心的事情。所以有关部门必须完善相关配套法规、政策,厘清责任,确保校园足球安全、有序、健康开展。

(4)体育竞赛。

竞技运动是体育课程内容的主要素材,大型的体育竞赛也是当今高中生吸取运动技能的重要载体,例如:奥运会、世界杯、欧洲杯等。它不仅能激发人的潜力,增强集体荣誉感。组织各式各样的比赛不仅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还能提高学生对一项体育运动的兴趣的有效手段,在校园经常组织不同形式的中小型比赛对校园足球的普及大有益处。

3 高中校园足球发展策略

3.1发展策略

(1)学校领导层要提高认识,提高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校园足球列入学校的重要议会日程,齐心协力解决制约校园足球发展的问题。

(2)校园足球不仅靠校园球场,还要有社会、社区推动,依靠社区足球场来满足孩子的足球活动需要。各级职能部门应全面落实《足球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加大资金投入,因地制宜地盘活足球活动场地、建设足球场,满足孩子们的足球运动需求。

(3)加强高中校园足球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引进校园足球专业教师的力度,同时可选送有一定基础的校园足球教师参加选修和培训,解决师资缺乏的问题。因此,解决师资问题,不能仅靠科班院校培养,还需拓展更多的供给渠道。如充分利用退役运动员,这样既解决了师资,又解决了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问题。同时要盘活现有资源,将原来搞足球而现在做其他行业的人吸引、转岗到足球。同时加大培训力度和规模。

(4)加强高中校园足球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班级图书角和各种媒体,如广播站、学校网页设立专题,营造良好的校园足球环境和氛围,推动高中生对足球运动的理解和认识,建立校园足球运动俱乐部、成立校园足球学生社团,定期举办校园足球运动比赛或是与校园足球有关的活动,宣传校园足球的知识,创设校园足球的情境,吸引校园足球爱好者参与,同时使更多的学生了解校园足球的基本常识,广泛的普及和推广校园足球。

(5)体育部门应配合教育行政部门抓好各级各地的小学、初中、高中三级联赛和地区间区域联赛,健全校园足球竞赛体制,搭建各种交流平台促进足球赛事发展。同时要将“快乐足球”的理念融入校园足球中,回归足球的游戏、健身和教育功能,如发展“七人制足球、五人制足球”,激发青少年在娱乐当中对足球运动的乐趣。

(6)借助《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项目》的发展战略,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夯实我国足球事业人才基础,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充分利用国内外足球明星的作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定期邀请国际足球巨星来华比赛,指导学生足球学习和训练,选派优秀学生出国学习训练等,推动校园足球发展。

(7)落实学校体育安全主体责任和岗位责任制,明确学校要购买校方责任附加险,并提高师生体育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减少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

[1]林金标.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2(4):81-85.

[2]张沛锋.校园足球活动可持续发展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2 (5):28-30.

[3]林燕荣.中外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机制比较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1(5):30-35.

[4]邱伯聪,陈贤.按运动能力差异动态分层教学的知性认识与实践思考——以广州市某高中学校足球选项教学例证[J].青少年体育,2014(6):131-133.

[5]丘乐威,龚建林,陈琦.梅州“足球之乡”的形成与发展困境及其解决对策[J].体育学刊,2009(4):37-40.

[6]刘世宏,陈海.发展校园足球现存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4):113-118.

G843

A

2095-2813(2015)12(a)-013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4.130

①该文是广州市增城区“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立项课题“增城市高中校园足球推进策略的研究(课题编号:ZC201519)”的研究成果。

吴衍申(1982,2—),男,广东增城人,本科,体育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

猜你喜欢

问卷足球校园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认识足球(一)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