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美术与儿童的语言发展
2015-08-28金晓淑
金晓淑
摘 要:美术教学注重和强调儿童在观察过程和美术创作中表达和发展其思想与情感。美术作为一种释放情绪和表达疑问的有力和积极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美术教学除了关注审美理解力外,我们主要关注的就是这种认识个性,建立自信和帮助学生思考的潜力。儿童爱好美术,不仅因为它的符号价值,而且还因为他们能从材料的使用中获得审美愉悦。以绘画进行对环境的符号性表现,如同语言的发展一样是人的本性。事实上,儿童对视觉符号的理解和使用往往先于语言和文字。因为美术是一种交流体系,所以它具有一种语言的功能。
关键词:美术 语言 发展
诗具有抽象象征性,经常运用复杂的意象和特殊的语言,诗的语言可能会使年幼的听众感到有些困难。但如果诗被提议作为绘画题材时,儿童就会带着强烈的兴趣去聆听。通过画出自己的想象,一首诗的象征性就变成了儿童能够理解的具体形式。这样,画的形象就表达了儿童对新概念的理解。根据皮亚杰的观点,思维需要表现和操作。根据诗意画画将一些思维因素综合起来,亲身对特殊的语言形象进行反应促进了独立思考能力。
儿童从他们拿起笔开始涂鸦的那一刻,他们已是美术的实践者、欣赏者和接受者了,他们的涂鸦与情感符号都记录着每一段成长的道路。 绘画看似神秘高不可测,但在他们的心中却变得如此自然。那些跳跃不定的笔触,无拘无束的表达着人之初最无邪的情感与奇思妙想;那些稚拙淳朴的线条,勾画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奇特造型和构图;那些鲜艳充满个性的色彩,装饰出了他们心中五彩斑斓的世界。同样,那些娓娓道来满载童趣的语言,架起了心与心沟通的桥梁。绘画与语言都是符号,是建立二者关系的前提,意义是沟通不同符号系统的纽带。儿童绘画发展与言语发展存在着双向促进关系。绘画与语言的关系会随着儿童的发展而发生变化,这种关系中蕴藏着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
一、根据儿童绘画内容,了解语言内涵
对于儿童(尤其是低年级的儿童),美术具有给他们传递信息以及他们从中获得有关信息的功能。他们起初不能在文字和演说中获取丰富的信息,可是能在绘画中非常灵便地表达信息、获取信息,复杂和强烈地描写他们自己真正的经验和奇异的想象,每个儿童会以自己的语言和个人的方式完成美术作业。当情绪激动时或情绪低落时,儿童常常发现创造一幅情绪强烈的主题画,往往比用语言描述它更容易,更令人满足。儿童以这种方式进行自我内向交流,避免了为让别人明白而需要多解释细节的麻烦。
绘画,其实最注重的应该是过程的享受。我很喜欢看孩子们画画,特别是边看边听他们讲,每张画都有每张画的故事,每张画都有每张画的情绪在里面,更多的反映出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对生活的理解、对生活所持有的态度。它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儿童心理的方方面面。从他们的画中,我们可以看到,绘画是儿童心理、人格、情感等等方面的一种表征。绘画很大程度上能促进儿童智力、语言上的发展。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孩子们的画,虽然画的不怎么样,但如果仔细看,耐心地听他们说画的内容的时候,你会惊奇地发现,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多么的丰富。我们往往会被画中所蕴藏的神秘意义及惊人的色彩所折服。
教师应借助于儿童的眼光、童趣,适当地来评价学生画画的水平,鼓励儿童通过绘画来表达真情实意。儿童的画证实了美术是一种表现和交流的自然方式。教师作为信息的主要接收者,通过批改学生的作品,不仅要读懂理解儿童的这种语言,而且通过这种语言深入了解、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发现不良的苗头加以引导,教育协助班主任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思想品德、以及审美能力的提高。
二、培养儿童思维能力,提高语言水平
语言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与思维密切相关,语言发展得好,在乎思维的正确。因此,锻练思维至关重要。当今教育,教师除了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发展智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许多学生画画时思维容易定势,被一些固定的基本形体所框住。
如:许多儿童在画人物形象时,不管画什么人,他们都重复基本的形状,在他们看来这些形状可以表现整个人类。那么这时教师应鼓励儿童扩大人物题材范围。先要求儿童触摸与了解自己身体的一些局部,如注意脖子、肩膀、肘、手腕和腿部关节等的位置;再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不同项目运动员的动态和不同劳动者的形态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启发学生采用探究的形式分析人物的动态,概括人体的各部位比例及思考该如何正确地来组合与表现该动态;最后还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如在课堂中,教师课件展示运动员抛球的动作,让学生观察身体哪部分要有变化?人物的对称轴线发生了什么变化?看看他们的手和脚运动时的姿态是怎样的等等。这里综合多种因素显示运动是儿童绘画的一个技术特点。教学时应适当地加以指导。指导学生观察某些物体时,我总是提倡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并适当提问看到了什么,有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尝试让学生从合作过程中,自己发现各种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扩展他们思维的空间及画画的意境,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儿童的语言水平。
三、发展儿童想象能力,丰富语言底蕴
“绘画是语言的先导, 是表示美感的良器。”的确,在美术活动中,儿童常会在不经意中把自己的喜悦、快乐、悲哀、烦恼在画中流露出来,使之成为他们自己特有的语言。如果再加上生动形象的讲述,就为稚拙的儿童画赋予了丰富的内涵。所以,绘画活动不但能让儿童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能让儿童在轻松、愉快、自然的氛围中提高语言口头表达能力。
美术是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结合剂的作用。它从许多方面丰富了人类的经验,为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加深儿童对自身和世界的理解。在儿童美术创作中表现的许多富有刺激性的学习中获得的理解力、思维能力对更好发展儿童语言很有帮助。用绘画等艺术媒体中蕴含的这种语言去解释恐惧、喜悦等心理状态。将它们转变成形状,色彩、舞蹈运动或声音,不仅表达了经验中难以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表达的方面,这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为人类经验产物的历史和文学。教师要善于理解运用这种语言,引导学生向积极健康的方面发展。
绘画不再是单单的绘画活动,在绘画活动中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已是一个受人关注的问题。绘画与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绘画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语言教育因素,儿童绘画和语言一样是儿童的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绘画和语言有机整合,对两方面的发展都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总之,小学阶段正是智力、思维、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我们顺应孩子的天性,加以适当引导,创设一个适宜绘画和语言发展的环境,以此来带动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想象更加丰富。美术教学发展儿童想象力,同时也促进语言朝更深层次发展,最终对学生全面发展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英)摩伊·凯特莉 《少儿绘画辅导探索》
[2](英)赫伯·里德 《通过艺术的教育》
(义乌市佛堂小学 浙江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