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粤语情态系统相应相异对比及语际偏误率探析
2015-08-28赖鹏
摘 要:本文对英语和粤语的情态系统进行了“功能-形式-语用”角度的对比和相应相异分析,并在双语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以粤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进行了情态句英译的问卷测试,就其英语情态偏误率做了统计分析并阐释了偏误构成与粤语-英语语际迁移的关系。情态系统是表达态度观点并使人做事的重要手段,具有很强的人际意义。粤语-英语的情态对比分析和调查研究对促进粤语区学习者的英语情态习得和外语交际能力有实质性的启发,对于保存粤方言并向外推广粤文化也有推动性的作用。
关键词:粤语 情态 功能-形式-语用对比 语际偏误
一、引言
Palmer(2001)基于对英语与某些欧洲语言的情态跨语言对比指出:跨语言的差异相当大,不同的语言对“情态”这一范畴可能使用不同的语法标记体系,只有语义和语用基础上的“意念”范畴有共通性,其跨语言共通性体现为一个统一性意念:“可能性”指的是情态是表示“使某事具有发生的可能性”或“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判断和推测”。英语和粤语情态系统之间也具有认知表达上的差异和语法形式标记上的不同,但借助于“可能性”这个跨语言共通的情态概念,可以明确粤语和英语各自的情态表达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两种情态表达系统进行横向比较,找出其相应相异之处,探讨情态习得中的语际迁移。
情态动词在说话者言语中的运用可使事件具有发生的可能性,具有“以言行事”的语用功能,表达多种言语行为,在日常交际中具有重要的成事功能。研究英语-粤语中情态动词的用法差异、考察粤语区学习者对英语情态动词的运用能力,对促进言语交际和对外交流有积极意义。
将英语和粤语的情态表达系统进行整体性对比分析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基本没有。即使对英汉情态动词进行对比的研究性文章,也很少从“功能-形式-语用”角度进行的对情态整体系统的跨语言对比。由于粤语是与汉语有地方性差异的方言,但又与汉语有一定程度上的共通性,所以要调查英语与粤语情态系统的差异,应先弄清楚英语与汉语情态系统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发现“英、汉、粤”三语情态系统的相应相异。基于笔者此前在英汉情态动词语义、语用、功能和认知方面的阶段性成果,本文对英语与粤语的情态系统进行了“功能-形式-语用”方面的横向对比,既突显了英语与粤语情态系统的相应相异,也体现了粤语和汉语情态系统的相应相异。这种跨语言的相应相异会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导致语言迁移。基于这种相应相异,可以对迁移现象的产生进行调查并作出分析,以利于粤语区的英语学习者或外地、外国来华的粤语学习者了解英语-粤语情态系统的差异,促进语际正迁移,避免语际负迁移,有助于粤语区的英语学习者对外有效弘扬和推广粤文化,促进外国留学生在粤语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从方言保护角度,粤语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方言之一,也是联合国认证通过的世界通用语言之一。在国际化大熔炉的形势下,语言之间的互相影响日益明显,粤语在历史上是吸收英语外来词较多的中国方言(如:巴士、芝士、士多等)。因此,在目前的全球化背景下,探究粤语与英语情态系统的相应相异之处,有助于使作为岭南文化活标本的粤语能通过对比使其情态系统得到展示和保存,这对保持粤方言的鲜明性有重要的意义,对促进粤语文化的对外推广也有重要意义。
二、“英、汉、粤”三语情态系统的功能-形式对比及相应相异分析
从言语交际角度,情态具有极强的人际意义,对语言习得很重要。朱冠明(2005)指出,情态是国内研究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因此,进行英语、汉语和粤语情态对比研究十分有必要。为了使这三种语言中的情态对应形式一目了然,基于赖鹏(2006)在功能归类和语义细分的基础上制作的英汉情态系统对比表,本文添加粤语中的相应情态形式制成三语对比表如下:
能力和意愿是出自句子主语的内在力量,使事件具有发生的可能性,属于内力施为功能。条件、用途、许可和义务是相对于句子主语来说的外在力量使事件具有发生的可能性,属于外力施为功能。施为(即:使行为发生)这种功能是情态动词“以言行事”效果的主要体现,但除了施为功能之外,情态动词还有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功能,即推测功能,只是这一功能不是本次研究的主体,因此没有将之列入表格。从上表可以看出,英语的情态动词分别可表示特定的某一细项的施为功能,只有“can/could”除外,它可表多项施为功能,“might”也除外,因为它不表任何施为功能,而主要表推测功能。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英语中表达施为功能最多即语义最多的是“can/could”,除了不能表“义务”之外,其他各细项的施为功能都在它的表义范围之内。而且它表达的各项施为功能在汉语中都可用“能”表达,即,“能”是汉语中可表达最多种情态语义最多种施为功能的词,在英汉翻译时与“can/could”有最强的对应关系,分别是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当中表义最丰富、应用最广泛、匹配最恰当的两个情态动词。汉语中的“能”不但能与英语“can/could”对应,也与其他英语情态动词有对应关系,比如“will/would”,表达能性情态语义(意愿)。但是从上表的对比中也同时发现,在汉语中使用最广泛的“能”在粤语中基本不使用。“能”在粤语中被其它的形式所取代(赖鹏,2015),比如“得(/到)”和“可以”,而粤语中的“得(/到)”的具体使用形式比汉语“能”复杂得多。例如,汉语“能”在肯定句中的用法为“能V”,粤语“得(/到)”在肯定句中的用法为“V得,V得到”,“V”表示动词,可见汉语和粤语中这两个情态动词在动词前后的使用语序有差异。汉语“能”的否定形式为“不能”,疑问形式为“能不能”或“能……吗”,但粤语“得(/到)”的否定形式视语境可区分为“唔V得,V唔到”等等(“唔”在粤语中表示“不”),疑问形式视语境区分为“得唔得,(V唔)V得(嚟),V唔V(得)到”等。由此可见,在肯定句中,汉语“能”与粤语“得(/到)”不但词序不同,而且是一对多的对应关系,显示出粤语表同一情态语义时其形式需根据语境而区分为多种;否定句中汉语“不能”为前否定格式,而粤语“唔V得,V唔到”既有前否定格式又有后否定格式,也体现出汉语与粤语是一对多的复杂对应关系。粤语“得(/到)”的疑问形式(如上)比汉语“能”的疑问形式复杂且多变,说明粤语情态动词的使用无论在肯定否定和疑问句式上都比汉语情态动词具有更高的认知要求,需要细分语境才能做到恰当应用。
基于上表的三语对应关系可见,由于汉语“能”和英语“can/could”都表义最广泛而且对应关系最强烈,而“能”在表达多项施为功能时与粤语“得(/到)”相对应,因此,由于汉语“能”在粤语中的缺失以及在很多情况下被粤语“得(/到)”替代,导致英语“can/could”与粤语“得(/到)”之间具有很强的对应关系。粤语“得(/到)”的肯定、否定、疑问形式都比汉语“能”复杂多变,也同样比英语的“can/could”复杂多变,因为英语“can/could”的否定标记“not”只有一种位置,即情态动词之后,否定式为“can/could not”(彭利贞,2007),其疑问式也只有一种(Can/Could…?),所以英语和粤语中这两个情态动词也表现为一对多的复杂对应关系,说明粤语情态动词比英语的使用更复杂,认知要求更高,语境区分更细。
三、英语和粤语情态系统的“功能-形式-语用”对比及相应相异分析
针对英语和粤语相对应的情态形式进行语用角度的对比分析,将表1中的汉语情态形式剔除,并细化粤语中的情态表达形式,制成表2。
由表2可以看出,英语各情态动词(can/could除外)分别对应较特定的细项功能,如:“may”表许可(外力施为功能),“will/would”表意愿(内力施为功能);但这每个英语情态动词表达的固定语义在粤语中却需要用不同的情态形式来表达,比如:“may”(表许可)对应粤语中“可以”“得”的不同形式及“唔该”,“will/would”表意愿对应粤语的“会”“要”“唔该”。这种一对多的对应关系说明粤语的情态使用相较于英语更加复杂,具体分析见下一节。“shall/should,must,have to”在英语中都表义务(外力施为功能),但“shall/should”与“must”和“have to”有程度上的区别和主观客观上的区别,在英语中的界限较清晰,否定式都在其后加“not”,语法形式也因此较固定。而粤语中这几个英语情态动词的意义虽然都可以用“要”表示,但是其否定式有区别,疑问式却相同,具有一定的混淆度。例如对应“must”的“要”的否定式在粤语中是“唔可以”,疑问式是“使唔使”,对应“have to”的“要”的否定式在粤语中是“唔使”,疑问式是“使唔使”。
(一)英语情态动词“may”与粤语相应情态动词的“功能-形式-语用”对比
汉语中一般是情态动词后接动词,即动词出现在情态动词后面,粤语中多数情况同此,但粤语情态动词“得”比较特殊(在语义和语法上均不同于汉语的情态动词“得”),动词可出现在粤语情态动词“得”之前,特此标为“V得”(见表3),也可以出现在“得”之后,并有“(V唔)V得(嚟),V唔V(得)到,有得V(冇得V)”等固定结构(见表3和表5)。
结合例句阐释如下
说明:(全文例句绝大多数出自《广州话普通话对照》(英文译释),2002):
(1)你走得喇(你可以走喇)。You may go now.
(2)我可唔可以用下你嘅电话?May I use your phone for a while?
(3)我可唔可以去睇下房间先?May I have a look at the room first?
(4)我留言俾佢得唔得?May I leave a message for him?
(5)唔该你同我揾胡教授听电话。May I speak to Professor Hu?
(6)呢把唔系几好,唔该换一把。This one is not so good. May I change it for another one?
由此可见,英语“may”多数用于疑问式,与第一人称连用,在语用上表示说话者请求对方许可,让对方同意自己做某事,即需要一种句子主语(I)之外的外力来促使事件具有发生的可能性。在粤语中则分化为三种形式,其中“可唔可以”(“V唔V得”)和“得唔得”也是疑问式,也是与第一人称连用,语义上与英语完全对应。但是,粤语的第三种对应形式“唔该”构成的句子是肯定句,不是与第一人称而是与第二人称连用,语义相当于“请”,是请求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粤语的“唔该”虽不是一个情态动词,但传达了请求某事发生的情态语义。所以“唔该”构成的句子实为没有情态动词的肯定句,但表达了请求对方许可的情态含义,可被看作是隐性情态化的句子(赖鹏,2013a),但英语对应句是使用“may”的显性情态化的句子。由上表和上述例句可知,粤语的请求许可的方式更多样复杂,不但有含情态动词的显性情态句,也有不含情态动词的隐性情态句。粤语与英语之间有隐性-显性情态化方面的表达差异。
(二)英语情态动词“can/could”与粤语相应情态动词的功能-形式-语用对比
“can/could”是英语中表达情态语义最广泛的一个情态动词,不像其他各英语情态动词,要么表内力施为功能要么表外力施为功能,“can/could”既可表内力施为功能又可表外力施为功能。下面将分成两小节对它的这两项功能分别列表并阐述。先探讨其表内力施为功能时对应的粤语形式及其语用含义。
1.英语“can/could”表内力施为功能时对应的粤语形式及其语用含义
(7)我讲英语。法语会听唔会讲(法语识听唔识讲)。I speak English. I can understand French,but I cant speak it.
由例(7)可知,粤语中可用“识”代替“会”表达英语中“can/could”的能力义。在表意愿方面,疑问式“Could you…?”和“Can you…?”的使用频率相当高,因为这个句型在语用上表现为礼貌的请求,实际含义为询问对方是否有意愿做某事,所以该句型中的“can/could”表现出的是内力施为功能,通过询问对方的主观意愿(内力)而请求和促成某件事的发生。该固定的英语请求句型对应的粤语疑问式则有三种,分别是“可唔可以”“得唔得(得嘛)”和“唔该”。见例(8)~(13):
(8)你可唔可以话俾我知点去火车站? Could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railway station?
(9)你可以借200蚊俾我嘛?我嘅银包唔记得攞。 Could you lend me 200 yuan? I forgot to bring my wallet with me.
(10)你开快啲得唔得啊? Could you please drive faster?
(11)你讲慢啲得嘛? Could you please speak more slowly?
(12)唔该你拎呢对皮鞋俾我试下。 Could you let me try this pair of leather shoes on?
(13)唔该你同我量一下血压。 Could you take my blood pressure?
与表3中“may”的用法对比可见,“May I…?”和“Could you…?”都可以对应粤语的“唔该”,可见“唔该”既可以像“may”一样用于表示请求对方许可自己做某事,也可以像“can/could”一样通过询问对方意愿而请求对方为自己做某事,在粤语中具有很强的“以言行事”的语用效果。“May I…?”和“Could you…?”也都可以对应粤语“可以”和“得”的疑问形式“可唔可以”和“得唔得”,但对应“May I…?”的“可以”和“得”是表许可 ,在粤语中与第一人称连用(我可唔可以……?我……得唔得?);对应“Could you…?”的“可以”和“得”是表意愿,疑问形式表询问对方意愿,与第二人称连用(你可唔可以……?(你)……得唔得?)。可见,粤语中的情态动词“可以”和“得”表义范围很广,既可表外力许可,也可表内力意愿,既可与第一人称连用,也可与第二人称连用,因此与英语不同情态动词之间形成错综对应的关系。但从语用的“损惠”角度来说,不管“可以”和“得”是表外力许可还是内力意愿,其疑问式所表达的请求行为都是惠及说话者,相当于汉语的“可不可以”和“能不能”(赖鹏,2012a),因此在粤语中都对应“唔该”,等于英语的“please”,虽然未用情态动词却促成了一个惠己行为的发生,属于隐性情态化。
从例(10)可见,粤语“得唔得”表请求翻译成英语是“Can you…?”,而其他粤语形式如“可唔可以”“唔该”表请求则都译成英语中更礼貌委婉的请求形式“Could you…?”。可见,在粤语中“得唔得”表请求的礼貌程度不如“可唔可以”和“唔该”,所请求的动作有不容对方拒绝的强意味,在语用上接近于命令,无拒绝余地,具有很强的施为性。(赖鹏,2015)
2.英语can/could表外力施为功能时对应的粤语形式及其语用含义
“可以”和“得”是粤语中使用频率十分高的情态动词,由下表可见,“可以”的肯定、否定和疑问式都得到广泛的使用,“得”更是有多变的固定结构式,“可以”和“得”的各种形式取代了与英语can/could对应关系最明显的汉语情态动词“能”(赖鹏,2015),从而使粤语情态形式与英语“can/could”形成更复杂的对应关系,增加了二语习得过程中的混淆几率和语际迁移几率。
(一)“can/could”表条件的肯定、否定、疑问式及其语用功能
“can/could”表示条件可促成某事,“条件”是一种客观外力,促使某事有发生的可能性。“can/could”表示此种外力施为功能时在肯定句中对应粤语的“可以”。例如:
(14)花园酒店顶楼有一个旋转餐厅,系嗰度可以望到全广州嘅市容。At the top of the Garden Hotel,there is a rotating restaurant where we can have a birds-eye view of the city.
(15)系“望海楼”,可以欣赏到海上奇景。From Wanghai Tower,one can have a marvelous view of the sea.
(16)你可以搭84次快车去。You can take express No.84.
但“can/could”的否定式表没有条件做某事或客观条件不能促成做某事时,其对应的粤语“可以”的否定式却不是“唔可以”,而是“唔V得”或“V唔到”。例如:
(17)你有冇预约先,恐怕张主任唔见得你。Did you make an appointment?Im afraid Director Zhang cant see you.
(18)对唔住,呢个系样品,唔卖得?。Im sorry,this is a sample,which cant be sold(Its not for sale).
(19)腰围都系细得滞,着唔到啊。The waist of this dress is too small,I cant get myself into it.
粤语表该语义时肯定形式(可以)与否定形式(唔V得,V唔到)的不对应,使得英语“can/could”的后否定格式(can/could not)分别对应粤语中的前否定(唔V得)和后否定(V唔到)两种格式,前者在客观条件的前提下隐含主观意志,后者则表示纯客观上的条件不许可,这种一分为多的对应关系和极细微的认知差异极易导致英语和粤语双语转换过程中的语际负迁移。赖鹏(2015)指出,由于粤语中的情态否定结构式不止一种表现类型,既包括(通用的)无标记的前否定也包括(不太典型的)有标记的后否定等情态否定式,而且表达的语用效果也略有认知差异,因此习得粤语情态否定式的认知难度比汉语情态动词更高。同理,习得粤语情态否定式的认知难度比英语情态动词也更高。
“can/could”在疑问句中表示对条件的一般性询问,对应粤语“可以”的疑问式“可唔可以(可以……?)”以及“得”的多种表疑问的固定结构式,比如“得唔得”,“(V唔)V得(嚟),V唔V(得)到”以及“有得V(冇得V)”等:
(20)订单落咗之后,我几耐可以收到货?After I have placed the order,when can I receive the delivered goods?
(21)去中国大酒店坐呢架车得唔得啊? Can I take this bus to the China Hotel?
(22)我想将呢张旅行支票换成现金,得唔得啊? I want to cash this travellers check. Can I do it?
(23)你几时返得工啊? When can you come back to work?
(24)你大概几时返得嚟啊? When can you be back?
(25)我嘅生日Party你嚟唔嚟得啊? Could you come to my birthday party?
(26)约唔约到张生啊? Can I make an appointment with Mr. Zhang?
(27)一个星期之内收唔收得到啊? Can I receive it within a week?
(28)呢条巷仔出唔出得到大马路? Can this lane lead to the avenue?
(29)请问,系边度有得换钱? Where can I change money,please?
(30)我想买一张广州交通图,边度有得买啊? I want to buy a traffic map of Guangzhou.Where can I get one?
例(14)~(30)的英语句中情态动词基本均用“can”而少用“could”,因为都是表条件,是对客观条件的一般性询问,言语行为体现为纯粹的客观性的“询问”,而不是主观上的“请求”。所以,在语用方面对礼貌程度的要求不高,故使用“can”更突出条件上的客观性,不强调主观上的礼貌。
从例(20)~(30)可见,表示对条件的客观性询问,英语中用“can”这一个情态动词即可表达,在粤语中却分化为多种情态形式,尤其是“得”字结构的多变格式(“得唔得”,“(V唔)V得(嚟),V唔V(得)到,有得V(冇得V)”),体现出与英语相比粤语情态表达的丰富性和细腻性,同时具有更高的认知区分难度,这种粤语与英语的“多对一”关系对粤语区学习者选用英语情态动词“can/could”应该难度不大,但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选用粤语情态形式则更易导致语际转换方面的困难。
(二)“can/could”表许可的肯定、否定、疑问式及其语用功能
“can/could”除了表示客观条件这种外力,还可表示出自句子主语(说话者)之外的也即对方的“许可”这样一种外力,同样对应粤语的“可以”,“得”。例如:
(31)里面嘅嘢应有尽有,你如果睇中边样,就可以同我进一步协商、签订订货合同。
The fair has just about everything you would want.If there is anything you are interested in,you can have further talks with us and sign sales contracts.
(32)你走得喇(你可以走喇)。 You can leave now.
从以上例句中可见,表许可通常用“can”而不用“could”,因为“许可”体现的是上对下的不平等关系,不太需要语用上的礼貌和委婉,所以一般不用更体现婉转的“could”。前文可见,“may”也可表许可。may表许可与can表许可的差异在于,“may”更正式、体现出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等级距离,是以上对下的口吻。而“can”相对来说更随意、更平等一些。粤语中则都用“可以”或“得”。
表许可时粤语肯定式与否定式是对应的,即“可以”(许可)变成否定式“唔可以”(不许可)(见例(3)),在这个语义上粤语和英语一样有对应关系,但表条件时粤语肯定式与否定式则不对应(见表5),而英语的否定式不管表任何语义始终是与其肯定式对应的。
(33)你唔可以噉做嘅.You cant do this.
“can/could”表请求对方许可时,其疑问式视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等级语用距离选择“can”或“could”,见例(34)~(37)。
(34)我可唔可以打扰你一阵? Can I disturb you for a while?
(35)同你换个位得嘛? Can I change the seat with you?
(36)唔该你结数啦。 Could we have the bill now?
(37)唔该挂一个内科。 Can I register for internal medicine?
由以上多数例句可知,表示请求对方许可时,使用“May I…?”或“Can/Could I…?”都可以。如何选择,视对话双方的语用距离而定,情态动词与第一人称连用。如果通过询问对方意愿而表示请求在英语中用“Could you…?”,情态动词与第二人称连用。而这两种情况,不管是请求对方许可或询问对方意愿,在粤语中都可用“可唔可以”“得唔得”“唔该”。这三个当中前两个是显性情态动词,第三个“唔该”则不是情态动词。可见,英语中通常都是使用显性情态化来表达“以言行事”的语用施为功能,而粤语中则既有显性情态化表达,也广泛使用隐性情态化表达(“唔该”)。
(三)英语情态动词“will/would”与粤语相应情态动词的功能-形式-语用对比
(38)我会照顾好佢嘅。I will take good care of him.
(39)我仲要买几张明信片添。I would also like to have several postcards.
(40)我要打一封电报到加拿大去,唔该俾张电报稿纸我。I would like to send a telegram to Canada.Please give me a form for it.
(41)我干嘛要买他的东西?Why would I buy things from him?(= I wont buy anything from him.)
(42)你要啲乜嘢餸啊?What would you like to have?
(43)你仲要买啲乜嘢添啊?Is there anything else you would like?
(44)使唔使饮啲热水?Would you like some hot water?
(45)我要买一把缩骨遮,唔该你拎两把俾我拣下。I would like to buy a folding Umbrella. Will you show me some and let me choose one?
“will/would”是英语中专门表意愿的情态动词,虽然“can/could”也可表意愿,但其意愿特征没有“will/would”强,且“can/could”还有除此之外的多种其他情态语义,所以它的意愿义较弱化。通过询问对方意愿而请求对方做某事,英语中可用“Will you…?”,也可用“Could you…”,依意愿特征的强弱而定。两者所表达的言语行为都是礼貌婉转的请求,在英语中都用了显性情态动词,但在粤语中同样这个言语行为有超过两种情态表达式,而且包括“唔该”这个非情态的表达方式,体现粤语中隐性情态化的特征。
(四)表义务的英语情态动词与粤语相应情态形式的对比
英语所有情态动词的否定式都是在该情态动词后加“not”,属于后否定格式,疑问式则是将情态动词置于句首,句末使用问号(赖鹏,2013b),语法形式固定且不多变,各情态动词的语义分工较清晰,多数只表特定的单种语义(只有“can/could”可表多种语义)。如果不同的情态动词表类似语义,则有程度上的区别和主客观上的区别,比如shall/should表义务是中等强度,“must”和“have to”表义务则是高强度。同样表高强度外力施为的两个情态动词中,“must”是强调说话者的主观态度,“have to”是强调客观性义务。因为表义务的这几个情态动词不是本研究的调查的主要对象,此处不再举例。但从表7中英语-粤语情态形式的对比可以看出,三个英语情态动词都可以对应粤语情态动词“要”,但肯定式“要”在粤语中的否定式及疑问式是不对应的,根据语义的不同(义务强度的变化和主客观的变化),其否定式和疑问式有多种模式,语法形式多变而不固定,语义分工错综而不清晰,与英语情态动词的对应因此而比较复杂。
四、粤语情态句英译测试中的语际偏误率统计分析
本文的调查测试只基于情态角度,使用翻译问卷的形式。问卷共有8个含有情态动词的句子(粤语与普通话对照),要求学习者翻译成英语,此外回答一个问题:是否从小在粤语区(说粤语的环境里)长大。筛选出回答“是”(即:以粤语为母语的)的学习者问卷155份,其中有9份问卷中有个别句子空着未翻译,视为无效问卷,因此有效问卷为146份。从句式来看,8个句子中有5个是情态动词疑问式,1个为情态动词否定式,2个为情态动词否定疑问式。从8个句子的语用效果来看,2个情态疑问式表一般性请求,2个情态疑问式表命令式请求,1个情态疑问式表邀请,1个情态动词否定式表示客观条件不许可,1个情态否定疑问式表对客观条件的质询,1个情态否定疑问式表请求。本调查只统计学习者英译时在情态动词的用法方面的偏误,与情态动词无关的其它语法语序或语义表达偏误未列入本研究的考察范围之内。对英语情态动词偏误率的统计数据见下表:
这8个句子虽然粤语的情态表达形式多种多样,但翻译为英语基本都用“can/could”这个情态动词,只有表邀请的这一句既可用“can/could you”又可用“will/would you”(因为两者都可以用于询问意愿)。如第三部分第(二)节所显示,英语中can/could表达的情态语义最广,既可表内力施为功能(能力和意愿),又可表外力施为功能(条件和许可),但粤语中分别用不同的情态形式表示,而且在不同句式中有不同的情态形式。
从整个答卷数据来看,虽然粤语句子中的情态形式各异,但绝大多数学习者将绝大多数句子翻译成英语时都是选用的情态动词“can/could”,选用其它英语情态动词从而造成的偏误只有7%。这说明粤语-英语转译过程中情态动词“can/could”的选用是到位的,因为粤语情态形式与对应的英语情态形式“can/could”是“多对一”关系,对以粤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来说构不成认知难度,相反,如果对学粤语的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来说,英语情态形式“can/could”与粤语相应的情态形式,是“一对多”的关系,学粤语情态的认知难度因而更大,因为同一英语情态形式,翻译成粤语要考虑多个情态选项,因此,可预见的情态动词选用偏误会高得多。本文的调查只针对粤语-英语的转译,未针对英语-粤语的转译,但根据本文分析所反映的情况来预测,调查英语母语者选用粤语情态形式的情况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本文的调查显示,由于粤语-英语情态形式的“多对一”关系,粤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选用英语情态动词方面的偏误较少,所造成的情态偏误主要体现为其他几种,比如,在该用情态动词的情况下而未用情态动词,或者虽然用了情态动词但是犯了与情态动词相关的语法方面的偏误等等。具体分析如下:
针对句式,从该表来看,偏误率最高的是否定疑问式的情态结构。偏误类型主要表现为情态动词缺失或情态动词语法偏误。偏误率高达89.7%的是表请求的否定疑问句式的英译,其粤语句为:“唔可以净食药咩?(我细个就惊打针)”。英译应为:Cant I just take the medicine?在89.7%的偏误当中,44%用的是单纯疑问式(Can I)表请求,而不是用的否定疑问式(Cant I),虽然表达的是同样的语用功能,但没能传达出反问的语用意味。9%虽然用了否定疑问式“cant”,但其后缺人称代词,或者用了“Can”的其它形式但后缺人称代词。15.7%未用任何情态动词(即情态动词缺失),9.5%误用了非“can/could”的其它人称代词。还有11.5%属于纷杂多样的其它小偏误,包括“can/could”本身用法上的语法搭配错误。
由上可见,对于以粤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来说,否定疑问式表请求的英文表达最容易出错。其中典型的语际迁移偏误是否定情态词(Cant)的后面缺人称代词(I),因为在粤语原句(“唔可以净食药咩?”)中,人称代词是没有出现的,在粤语和汉语中,省略人称代词都是惯有的现象,但是英语句子中通常是不能省略人称代词的。粤语和英语的这个差异,导致了语际负迁移的产生。
偏误率第二高的是否定疑问式表示对客观条件不许可的反问和质询(“点解我嘅信用卡唔用得?”),总体偏误率为32%,其中26.7%是情态动词缺失的偏误(该用而未用情态动词),占了这一句的偏误的绝大多数,只有5.3%是其它类型的偏误。该偏误也是由双语差异导致的语际迁移造成的。粤语中“唔用得”(唔V得)这个结构是实义动词V处于突显位置,“得”已弱化为一个动词词尾(V得)传达情态语义,不是一个明显的情态动词,不属于显性情态化,而偏向于隐性情态化,而英语中是使用显性情态动词,而且情态动词位于实义动词“V”之前,处于突显位置。粤语英语之间这种隐性情态化与显性情态化之间的语际差异很可能是导致以粤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将隐性的无明显情态词的粤语句翻译成英语时不使用显性的英语情态动词的原因,从而导致英语句中情态动词缺失,同样属于语际负迁移导致的偏误。
偏误率较高的情态否定式(唔V得)的偏误类型同上,该句(“对唔住,呢个系样品,唔卖得嘎”)的英译中有20.5%的偏误率,其中19.8%是情态动词缺失的偏误,只有0.7%是其它类型的偏误。
情态结构疑问式中,“得唔得”这个表请求的结构(“我手度攞住好多嘢,帮手开下门得唔得啊?”“听日嗰个会议叫小方顶我啦,得唔得?”)英译后也存在情态动词缺失的现象,在该结构24%的总体偏误率中,19%是属于情态动词缺失,只有5%是其它类型的偏误。由偏误率高的这几个句子发现,共同点都在于情态动词的缺失,可见隐性-显性的双语情态差异极易导致语际负迁移而产生偏误。
五、结语
从语言迁移的角度,二语学习受到学习者母语的影响。之前的迁移研究多数研究汉语与英语差异,而其实对中国大多数学生来说方言才是其第一母语,方言与汉语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因此,开展方言与英语的相应相异研究对今后的语言迁移研究有着借鉴意义。
语际迁移的发生取决于两种语言之间的相应相异程度。本调查基于双语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对以粤语为母语大学生的英语情态动词使用情况的分析,从母语迁移角度显示了粤语对英语情态习得的影响。基于英语和粤语双语情态系统的功能-形式-语用对比,探析粤语与英语情态表达系统的相应相异之处,可以呈现粤语母语者在进行双语转换时其英语中介语与母语的关联和正负迁移现象,并了解其迁移偏误的类型(比如情态动词缺失或与英语情态动词搭配的人称代词的缺失),这有助于对症下药地帮助粤语区的英语学习者避免语际负迁移,有针对性地提高粤语区的英语学习者使用情态动词“以言行事”的交际能力。
本调查对英语-粤语的整体情态系统进行了语言角度的较全面的相应相异对比分析,但针对习得角度的测试问卷虽然包括了粤语中的很多种情态表达形式,实际只对应英语的“can/could”(以及will/would)这少量的几个情态动词,希望今后相关研究的覆盖面能更全,涉及的情态形式能更多。另外,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以粤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没有调查学粤语的外国留学生。根据本文英语-粤语“一对多”的对比分析和赖鹏(2012b)对学汉语的外国留学生的情态习得调查,预计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留学生学粤语的难度会更大,情态方面的语际偏误率会更高,因此,该类调查对改进粤语教学并向海外推广粤语语言文化有重要意义。
(本文系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11Y02]。)
参考文献:
[1]Palmer,F.R.Mood and Modalit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2]陈慧英,饶穗.广州话普通话对照(英文译释)(第三版)[M].
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
[3]赖鹏.汉语能愿动词语际迁移偏误生成原因初探[J].语言教学与
研究,2006,(5).
[4]赖鹏.根义与认识义情态动词表言语行为的语用功能探析[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3).
[5]赖鹏.根情态与认识情态历时习得过程探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
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2,(3).
[6]赖鹏.基于英汉跨语言差异的汉语隐性情态化手段探析[J].湖北
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1).
[7]赖鹏.情态助动词否定式与疑问式的英汉对比及其标记性强度试
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3,(3).
[8]赖鹏.从“言域”的语用视角看情态动词“能”在粤语中的缺失
与替补[J].语文学刊,2015,(1).
[9]彭利贞.现代汉语情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10]朱冠明.情态与汉语情态动词[J].山东外语教学,2005,(2).
(赖鹏 广东广州 中山大学外语教学中心 510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