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歌蓄势新天籁

2015-08-27王燕红

群众 2015年8期
关键词:苏州文化

王燕红

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为苏州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具有2500年悠久历史的苏州,需要顺势而为,梳理和升级自身的文化系统,使之更适应于经济全球化的交流语境,自觉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大军中的重要角色,为树立和传播新时期和平发展、美好优雅的大国和名城形象积极谋划、主动作为。

以新思维激发苏州文化更高层次“走出去”。苏州城市历史悠久,人文底蕴丰厚。在文化“走出去”的内容选择上,丰富的资源既是优势,又是难题。如何形成传播合力,有效讲好故事、传递文化?对此,苏州文化“走出去”工作必须“立足富矿气自沉”,以宽阔胸怀推进文化交流,坚持整体规划、循序渐进、突出重点的思路,运用导向扶持、政府把关等综合手段,努力促成“走出去”文化资源主次轻重排布得当的格局,实现整体传播效能的最大化。主要立足以下三个原则:一要坚持整合思维,以整体形象“走出去”。一方面,按照中央外宣工作总体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苏州实际,从整体战略的高度对苏州古韵与今风、物质与非物质、主流与衍伸三类文化资源进行研析,依战略性轻重缓急、“走出去”难易程度等不同因素加以定位,确定主次分布和中长期规划,形成清晰的文化“走出去”战略脉络。另一方面,探索设计苏州整体形象识别系统,广泛征求社会意见设计风格统一、外形可亲、性质公益、用途广泛的代言形象,由外宣部门管理、审核、授权其使用和推广,努力使百花齐放的文化资源统一到具象化、感性化的苏州城市形象下,集全城之力竖品牌立标识,辅助增强世界对苏州城市的识别率和好感度。二要坚持审美思维,以最优形象“走出去”。当前,苏州应以吴文化乃至江南文化、华夏文化的弘扬为己任,优先扶持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符合国际审美标准的文化,逐步推动这些文化依靠自身魅力从“送出去”到“迎出去”,从“走出去”到“卖出去”。以昆曲、园林、书画等高人文附加值的代表性典雅艺术为重点,以现代社区、商贸科技、自然山水等国际广泛认可的文化载体为桥梁,以苏雕、苏工、苏帮菜等类品质精特色足的文化元素为点缀,整体性构筑苏州城市文化的美丽身形和音容笑貌。近年来,作为苏州文化的标志性艺术,昆曲被苏州昆剧院不断送入美国、英国、比利时、意大利、德国、法国等的古典剧院和高校,仅青春版《牡丹亭》就在国外演出48场。三要坚持可持续思维,以高卓形象“走出去”。苏州文化“走出去”,不能仅仅满足于为经济做嫁衣,不能光“为了出去而出去”,也不能停留在只靠吹拉弹唱、秀美风光。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打破小地域观念,站在哲学、文学、历史等人文高度继承发掘吴文化、江南文化的深广内涵和优秀部分,并在当代语境下予以解读和再创造,以建立起苏州文化“走出去”取之不竭的源泉和宽广牢固的纵深。只有求同存异,以美动人,激发国外市场和社会自发的认同和热情,然后吸引其关注点延伸到朴素美感之后的深厚人文内涵中,最后以此为载体,才能真正有效传输我们自己的价值观。从1980年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建成第一座海外苏州园林“明轩”至今,苏州已向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40多座苏式园林。

以新视野运筹苏州文化更广领域“走出去”。国家“一带一路”的宏伟构想为苏州在新时期布局文化“走出去”版图开辟了新视野,指明了新方向。经由“一带一路”的延伸,苏州文化“走出去”的理想脉络分布将空前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都属于发展中国家,价值取向多元,文化输出实力有限,在历史渊源和意识形态上与我国有一定的联系和相互影响,这为苏州文化有效输出提供了可能。苏州应顺时应势,紧紧抓住机遇,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对这些国家文化“走进去”的步伐。要注意“入国问俗”,细致开展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文化的研判,建立战略化、精细化、复杂化、差异化的“一国一策”传播战略,深入了解不同受众国家的文化习俗、喜恶偏向和时尚风向,摸清不同文化市场的具体需求,灵活结合“主动推介”和“按需供应”,分批次、有重点地输出苏州的各项古典和当代文化产品以及高文化附着工业产品。

先行投石问路,苏州文化已渐渐拥抱丝路。2013年9月,苏州启动苏绣“丝绸之路海外行”活动,一批苏绣艺术精品沿着“丝绸之路”走向海外,途经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国家,并在当地进行巡展、演示和交流。2013年10月,苏州参加了“丝绸之路”国际大会,在土耳其举办了中国苏州丝绸展,赢得了高度瞩目。2014年以来,苏绣已五度担当文化使者,《木槿花开》、《黄山日出》等五幅苏绣精品先后被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当作国礼赠送给韩国总统朴槿惠、爱尔兰总理肯尼等国外政要。此外,老挝苏州大学经过七年建设,已成为服务中老两国教育文化交流、经贸交流合作的“桥头堡”。苏州欧瑞动漫与沙特国家广电机构达成了合作意向,正式启动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中国动漫‘走进沙特阿拉伯计划”。

以新手段助力苏州文化更多形式“走出去”。文化“走出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的巨大力量,协调财政、文化、外事、商务等各部门通力合作,激励国有民营企业甚至个人积极贡献。为此,苏州市有针对性地在整体规划、扶持引导、平台搭建等方面积极探索,并初显成效。一是外宣先导。苏州始终高度重视全市对外宣传工作在文化“走出去”工程中的指引和先导作用。苏州外宣工作利用苏州城市外向型程度高、国际各领域交流频繁的特点,不断开辟新途径,综合运用开展海外主题文化交流、组织大型新闻行动、编制出版外宣书籍、制作发行外宣音像品等方式向海外和在苏外国人输送完整丰富的苏州正面形象,为苏州整体文化“走出去”提供贯穿始终的指导、顺利运行的基础和丰富多样的载体。二是切实扶持。2014年1月,由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苏州市财政局联合制定的《苏州市文化“走出去”扶持项目资金补贴办法(试行)》正式施行,根据这一《办法》,苏州市赴境外展演的优秀文化项目,最高可获40万元的补贴。《办法》同时规定,由邀请方或主办方全额出资的项目,也可视活动的人数、规模、影响给予奖励性补贴。2014年底,欧瑞动漫“走进沙特”、昆曲折子戏演出等12个项目入选并获得扶持资金。通过《办法》,苏州能够在有效激励全市各形态文化项目提质优化的同时,选择性引导扶持符合城市形象诉求的优秀文化和“正能量”更快成长。目前,类似政策在国内城市尚属少见。三是搭建平台。文化“走出去”,一方面依靠政府主导官方交流,另一方面也需因地制宜,积极开辟可以利用的广阔“蓝海”。苏州经济国际化程度高,苏州率先走出去的企业数量可观。这些在外企业是天然的苏州城市形象和文化展示窗口。苏州2013年即出台《关于创建苏州企业“走出去”与城市外宣合作平台的意见》,通过资源整合,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推动“走出去”企业根据自身产品服务特点搭载具有较高关联度的城市文化宣传,如苏州波司登服装在伦敦旗舰店内设立苏州工艺品展示专柜、苏州青旅在斐济星级酒店内举办苏州城市形象展、吴中集团在美国波特兰培训学校内设立“苏州角”等,利用企业品牌和城市文化品牌的良性互动,实现了苏州文化“借船出海”。□

(作者系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外宣办主任)

责任编辑:陈伟龄

猜你喜欢

苏州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园林之城——苏州
谁远谁近?
苏州一光
苏州十二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