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产城融合的常州担当
2015-08-26本刊调研组
本刊调研组
常州,一座浸润厚重历史的江南古城,在时光中流淌了3000多年,静静地散发着吴语的芳香;常州,一座崇尚开拓创新的现代都市,在产城融合的创新实践中不断刷新,演绎出雄姿初展、生机勃勃的大美景象。常州的产城融合,最早源于国务院“苏南规划”中的一段表述:“在常州推动建设西太湖科技城,重点发展先进碳材料、科技金融和高端商务服务,成为产城融合创新示范区。”省委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意见,随后进一步明确常州承担产城融合改革试点试验的重任。常州能成为全省唯一的产城融合试点,是省委、省政府基于对常州实力、优势的慎重考量作出的重大决策。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常州深入推进产城融合综合改革试点,近期作示范,长远探路子,大胆探索、先行试点、敢想敢干,迎难而上,努力为全省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精心谋篇:赋予产城融合新内涵
产、城相伴而生并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世界上曾出现许多由特定产业带动形成的城市,如煤城、钢城、石油城、汽车城等,这种模式可视为产城融合的滥觞,但与后者不能简单混淆。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产、城脱节的现象时有所见,有的产业园区缺乏基本生活配套,难以形成生活社区;有的新城局限于地产开发,缺乏产业、人气支撑;而老城区人稠地狭,大都染上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病”,发展新产业步履维艰。产城融合发展,正是为反思和破解这些问题应运而生的全新理念。
产城融合从理念到实践的跨越,正在常州徐徐展开。改革开放之初,常州是饮誉全国的工业明星城市,曾掀起过“中小城市学常州”的热潮,与其他城市一道成为“苏南模式”发源地;近些年,常州大力开创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推动“科技长征”,科教城等创新园区发展如火如荼,这些无不处处体现了常州人的精神和风骨:敢为天下先,事事争一流。但在日趋激烈的区域发展竞争格局中,常州也面临着标兵渐远和追兵将至的逼人态势。产城融合,不仅被常州视为提速发展、奋力赶超的重大战略机遇,而且被赋予全新的内涵和生动的表达——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核心,以产业为基础驱动城市更新、完善城市功能,以城市为载体拓展产业空间、发展产业经济,通过产城融合发展充分满足人的发展需求,达到人、产、城三者之间和谐共进,积极走出一条“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宜居宜业、融合发展”的特色之路。
产城融合的“产”,是转型升级之产。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支撑和动力。常州人所理解的“产”,是指就业吸纳能力强、附加值水平高、具有较高资源配置能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也就是“常州智造”和“常州服务”。 近年来,常州先后出台了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双百”传统产业升级计划、“十百千”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现代服务业和金融业三年行动计划,按照“建链、强链、补链”的要求,狠抓十大产业链建设,不断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西太湖科技产业园、中关村科技产业园、中德创新园等一批新兴产业载体初具规模,其中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的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已经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甚至全球第一。
产城融合之“城”,是宜居宜业之城。宜居宜业,既是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又是产城融合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常州追求“宜居”之“城”。以城市品质化精致化为方向,按照国际化、现代化、生态化、精品化要求,使常州成为空间结构协调、城市品质高端、服务功能完备、市民安居乐业的幸福之城。另一方面,常州追求“宜业”之“城”。不仅让产业活力强劲,具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而且确保能够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当然,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城融合的“城”,还应当是体现城乡一体发展要求的“城”。
产城融合关键在“融合”。“融合”不是产业与城市简单的组合,而是二者的有机结合、良性互动,形成“1+1>2”的效应。在实践中,坚持以改善民生为落脚点。城市功能的完善是为了人们更便利的生活,产业层次的提升是为了人民更为富足的生活,归根到底都是让人民群众拥有强烈的幸福感、获得感。同时,以吸引高端人才为着力点。高端人才是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品质提升的关键要素。常州突出以高端产业集聚高端人才,以高品质的城市吸纳高端人才,以高端人才提升产业层次和城市品质,从而实现高端产业和高品质城市的深度融合。
精准破题:寻求产城融合新突破
产城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生态保护、产业布局等方方面面。产城融合的精准破题,重在选准突破口、抓住关键点。
突出以人为核心。人是产城融合的最大变量。产城融合必须突出以人为核心这个灵魂,着眼于人,以人催生产业升级和城镇嬗变,以产业促进人口集聚和城镇转型,以城市满足人的生产需求和生活需求。常州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投入大量资源提升公共服务,尤其针对大量产业工人集聚产生的“吃、住、行、教、卫、娱”等需求,加大倾斜力度,住房保障覆盖新从业人员和困难家庭,公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吸纳“新市民”子女就读,免费开放的绿地公园遍布城区,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充分满足各类人群的就业创业需求、公共服务需求、富裕文明需求、幸福生活需求,增强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突出规划引领。在快速发展的光环下,现有发展模式的一些弊端也逐渐显露。通过产城融合有效解决工业化快于城镇化、城镇化快于工业化等带来的问题,科学规划是前提。常州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和空间资源,打破各领域、各板块、各条线的界限,着力推进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文明规划的平衡衔接、有效融合,加快形成“多规合一”的一套图、一盘棋,使常州发展建设始终处于一个动态成长、健康可控的平衡状态。具体来说,常州规划了“一纵三横”的总体空间布局:“一纵”即南北发展带,向北跨江联动苏中、苏北,向南辐射浙北、皖南;“三横”即沿江(长江)、沿湖(滆湖、长荡湖)、宁杭发展轴,这为常州的跨越发展开辟出腾挪转身的空间。
突出分层推进。产城融合的基础不同、形态多样,绝非只有一条道路可走、一种模式可循。常州推进产城融合注重强化分层分类引导,根据全市及各板块生产生活实际需要,按照市级中心、副中心、区县中心、重点城镇及社区等级层次合理配置服务功能,设计出推进产城融合的几种路径:中心城区加快更新转变,提升综合服务功能,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适度保留都市工业,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改善提升人居环境;新城新区加强功能复合,加快配置集生产生活服务于一体的多元化功能,在引导产业集聚集群特色发展的基础上,提升就业吸纳能力和人口集聚水平,使城市功能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区县中心及重点城镇加速提升拓展,加快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发展,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生产生活服务便利化程度,增强对当地农业转移人口和外来人口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