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民办高校德育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5-08-26王欣欣
王欣欣
摘 要:近年来,河南省民办高校在校生人数显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是由于民办高校自身的特殊性,很容易忽视德育工作,造成德育工作实效性较差。在收集和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郑州市民办高校郑州科技学院德育工作现状的调查研究,系统分析郑州市民办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及特点,提出应对策略及措施。
关键词:民办高校;德育工作;校园文化;德育队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9-0091-02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发布的2013年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省民办普通高等学校35所,普通本专科在校生33.04万人,占全省普通本专科在校生的20.42%。由此可见,河南省民办高校在校生人数显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是由于民办高校自身的特殊性,往往会把发展的焦点集中在学生技能的培养和学校规模的扩张上,很容易忽视德育工作[1]。
一、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品德现状
大学生思想品德,是指我国当代大学生按照一定的思想意识、政治观点、道德观念等社会意识或行为规范,所表现出来较为稳定的思想倾向或行为特征,一般表现为大学生个体相对较为稳定的思想观念、政治信念和道德品质的总和[2]。以郑州科技学院为例,笔者于2014年9月对学校各院系不同专业的近千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此调查问卷共有思想观念、政治信念和道德品质三大方面,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每个方面都分析出相关调查指标。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82份,有效问卷461份,有效率为95%。以下是调查分析出的民办大学生思想品德现状特点:
(一)主流积极思想观念,但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部分学生有享乐主义倾向
本方面共有12个调查问题,其中大部分学生认同有理想有目标的人才会生活得快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能让你有很多收获,努力拼博、奋斗的人生才有意义,应该勇敢、坚强地与困难作斗争,为人民服务是最崇高的事业。但是在人生观方面,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认同吃好玩好、一生逍遥这一观点,并且在实现自我价值是人生最大追求的调查问题中,有28%的学生对此表示无所谓,有25%的学生不认同这个观点,这说明在大学生中有享乐主义倾向,不清楚自己人生的意义。超过一半的学生不认为人生总是会充满压力、挫折和缺陷,这说明他们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从大学的“象牙塔”走向复杂的社会环境肯定会出现不适应的问题。在创新思想方面,大部分学生对身边的事物总会充满好奇心,并且认同创新成果能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满足,这说明大学生有很强的创新欲望。
(二)政治信念坚定,较为认可西方的价值理念,法制观念有待强化
本方面共有10个调查问题,其中大部分学生认同新时期仍然需要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赞成和拥护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充满信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关心时政新闻,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有较高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如有机会应积极参与政治事务,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当祖国利益受到侵犯时会挺身而出。但是,也有大部分学生表示认可西方宣扬的“普世”民主和价值观念,这说明大学生容易被西方媒体宣扬的思想观念所蛊惑。在国家法律应神圣不可侵犯的调查问题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觉得无所谓和不认同,这说明大学生的法制观念有待进一步强化。
(三)道德品质总体较好,存在功利化倾向
本方面共有10个调查问题,其中大部分学生认同与人交往应文明礼貌、互帮互助,爱护公物、保护公共财产是我的责任,认为应该自觉做到在生活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同意关心集体和他人就是关心自己,应该积极配合他人完成团体任务,积极参加集体的公益活动,对自己做的任何事情都负责到底,做好事献爱心让我感到骄傲和满足,对朋友要以诚相待。但是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才能在社会上有所成就这一调查问题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觉得无所谓和不认同,这说明大学生面对市场化经济繁荣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社会上种种“见利忘义”现象的影响,因此在认同基本道德规范的同时,思想上有功利化倾向。
二、民办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通过实地考察及走访调查分析,以郑州科技学院为例,民办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有以下特点。
(一)普遍重视德育工作,但对德育课程重视度低
通过对学生的走访得知,大多数学生承认德育工作在高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仅有少部分学生对此表示无所谓的态度。但是,对于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多数学生持无所谓或者不重视的态度和看法,对这些课程感兴趣的程度较低。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德育课程的开设用途较小,上课时间不如用来看些专业类的书籍或者安排些别的事情,有时班级或者院系活动挤占正常上课时间,导致德育课程权威性较低。
(二)学校重视德育理论教育,忽视实践教学
在民办高校中,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途径大部分来自正规的德育课程的开设,但是认为高校德育内容和平时学习生活及社会现状脱节,重视抽象理论大于德育实践,理论教育有“理想化”及“政治化”的趋势。
(三)师资队伍教学与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首先,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部分学生反映教学大多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担任,怎样才能在枯燥的知识解读中增加趣味性和实效性,是年轻教师们在讲课技能和课堂管理艺术等各个方面都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其次,辅导员等一些教学管理人员大都是本校留校人员,在熟悉学校管理制度的同时,也容易出现素质参差不齐和管理方式简单粗暴等一些问题。
三、强化郑州市民办高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加强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对于一个高校来说,整洁干净和优美舒心的校园环境,是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基础条件。民办高校应在思想上更加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增加资金投入,多投入一些报栏、名人塑像、校园广播、校园网络等基本文化传播载体的建设。除此之外,德育工作者们应用心思考,善于创新,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博大精深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每一位步入校园的人都能感到文化气息。例如,可以借鉴某些高校的做法,给校园里的主要道德和主要建筑标注富有道德情感和文化底蕴的名字,这样既方便师生出行,又能寄托道德期盼,弘扬中国文化。
2.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1)深入开展校风建
设。 民办高校应在充分挖掘学校历史传统宝贵资源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大力营造既有学校特色又能反映时代特征的校风环境。一方面,应深入开展正学风的系列活动,继续加强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营造一个积极学习、奋发向上、诚信考试、勇于创新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应深入开展正教风的系列活动,继续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使全体教师都能遵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真正做到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2)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隐性教育的重要方式,应在高校广泛开展各种各样有意义的活动,包括文化艺术性、体育健身性、生产技术性以及娱乐性的社团及活动。民办高校的德育工作者首先应重视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应多投入资金支持校园文化活动的建设,还要配备相应的专业指导老师予以监管及引导,帮助学生社团活动朝着健康向上充满正能量的高层次方向发展。
(二)增强校园网络中的德育建设
民办高校自身独立性和灵活性较强,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时俱进,利用好网络这一德育载体,借助互联网的迅速、便捷、隐蔽等优点,采取新方法和新手段,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例如,可以在高校内部的网站平台中,建立一批轻松幽默、积极向上同时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德育专栏,通过各种深入浅出、喜闻乐见的活动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朝着着良性方向发展。大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新鲜事物,是时尚潮流永远的追随者,比如时下比较流行的微信平台,一直受到大学生等年轻群体的青睐。
(三)大力组织德育工作者进行学习与培训
1.岗前培训。对于将从事德育工作的留校毕业
生,要特别重视上岗前的培训和业务能力指导,主要培训内容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知识,对于理工科专业的毕业生应特别注重提高其人文精神和文艺素养[3]。
2.在职培训。学校每年可划拨专项费用来保证学习和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应将专职辅导员等德育工作者的培训纳入高校师资力量的整体培训规划中,通过有计划的理论基础知识培训、实际技能培训以及开展部门内部经验交流会、学习研讨会等方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4]。
(四)拓宽德育方法
1.开展文体等社团活动。借助大学社团学生可以自发组织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民办高校一方面应给大学生社团提供一个自由宽松的活动环境,另一方面应因势利导,在文体等社团活动中渗透道德教育的理念,加入弘扬大学生时代精神的元素,达到隐性教育的目的。
2.加强校园宣传。深入发掘校园内部的典型人物事迹,在大学生自身的群体中树立起优秀人物的榜样,并且通过校园网、校园广播、校园报刊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典型人物事迹,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可,这样的校园宣传,可以鼓励大学生积极向善,争做道德模范。
3.注重社会实践。首先,可以根据大学生学习的专业学科安排好具体实践活动,充分了解自己将来可能从事专业的职业要求和职业规范,更好地安排自己专业课知识的学习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其次,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大学生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也提升奉献社会的荣誉感。最后,高校应与社会机构合作,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有计划地组织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5]。
参考文献:
[1]靳诺.我国民办高校德育通论[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出版社,2006:105.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3:34.
[3]葛君梅.民办高校学生思想品德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
[D].重庆:西南大学,2008.
[4]乐娟.我国民办高校德育模式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
2010.
[5]丁桂花.民办高校德育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济
南:山东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