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015-08-26肖阁

美文 2015年16期
关键词:伐木工人斧子作文

肖阁

传统的作文教学,都是一种讲评教学模式。老师耗 费了大量时间去批阅学生作文,而没有真正起到以批促写的作用。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我经常反思:西方国家的人民,特别是美国人民,生活得那么轻松,就连说话都那么幽默。当然,我并不是崇洋媚外,我只是在想,他们为什么和我们不同呢?原来,他们的工作效率非常高,我们需要一天完成的工作量,他们会集中时间和精力高效完成。我豁然开朗,如拨云见日,原来他们提倡高效高能地完成任务。而我们呢?一节课下来,学生疲劳,老师更是疲惫不堪。这就像我们的作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批改,大大加重了语文教师的工作量,效果却适得其反。

曾几何时,偶然看到了西方国家伐木工人的故事,使我茅塞顿开。

有个伐木工人在一家木材厂找到了工作,报酬不错,工作条件也好,他很珍惜,下决心要好好干。第一天,老板给了他一把利斧,并给他划定了伐木范围,这一天工人砍了18棵树,老板说:“不错,就这么干!”工人很受鼓舞。第二天,他干得更加起劲,但是只砍了11棵树。第三天,他加倍努力,可是只砍了10棵树。工人觉得很惭愧,跑到老板那儿道歉,说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了,好像力气越来起小。老板问他:“你上次磨斧子是在什么时候?”“磨斧子?”工人诧异地说 :“我天天忙着砍树,哪里有工夫磨斧子!”

我们在拼命工作的同时,难道不该花时间磨磨斧子么?在大多数人的一生中,总有某些时候曾经像这个伐木工人一样,因为过于沉溺于一项活动之中,而忘了应该采取必要的步骤使工作更简单、快速。同理,教无定法,教法是个动态变化过程,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旦一种课堂模式成为经验的时候,说明它已经过时了,需要不断地创新,大胆地尝试和变革,走一条适合自己课堂的路。

在新課改的浪潮下,作文教学虽然取得了一点成效,但都是微乎其微。我个人认为,中国的作文教学,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紧要关头,要在语文教学上进行一次“作文革命”,来提高课堂效率,从而减轻教师的负担。

一位语文教育专家说得好,勤教师只能培养出懒学生,而懒教师却能培养出勤学生。这话说得不无道理,我感触颇深。其实,在生活中,我也深有体会。我们作为家长,每天总是给孩子做饭做菜,让他们形成了依赖心理,从而导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没有一点自立意识。偶然外出,家里没有大人,让孩子来做饭,竟然不会做,饿得发慌。情急之下,孩子才说:“你们从来就没有教给我如何来做饭啊!也没有让我亲自尝试过啊!”孩子的一席话,一下子惊醒了我这个梦中人。原来,我们只一味地给孩子做,却从来没有让孩子亲自去尝试一下。经过实践,孩子在第一次尝试之后,慢慢地就学会做饭菜了。

同理,作文教学也是一样的。从教十多年的经历,我深深地体会到:语文老师在作文上的详批细改,都是徒劳无功。为什么会这样呢?经过我在各班级同学之间的反复调查发现:老师在作文中的评语及旁批,学生大多是不屑一顾的,从不反思自己作文中的不足。我好奇地发问,一位同学说:“老师都给我修改了,我还看它干什么呢?”

长久以来,我们语文老师在占有“半壁江山”之称的作文上详批细改,拼死拼活,可谓是力求总评言简意赅,旁批针对到位,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简直可以说是鞠躬尽瘁,废寝忘食。可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以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就不行了吗?

实践证明,确实不行。老师最负责任的教学行为,在现在只能是低效高耗,犹如愚公移山,精神可佳,可是成效甚微。面对这种现象,我昼夜反思,原来,是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忽视了写作主体,就是学生的地位,才会导致这样的局面出现,致使学生的写作能力无法得到提高。

新课改要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否则就会出现越俎代庖的后果。古人云:文章不厌千回改。是的,好的文章都是改出来的。我们不妨把两节作文课科学合理地高效应用起来。第一节让同学们写作文,第二节分组评改作文。老师可以制定出流程,让学生明确任务,并分组讨论。典型问题由老师面对面地讲解,各组成员可以不断激励,由自评到互评,不断往复。这样就可以把讲评有效地结合起来,大大地提高课堂效率,把作文的批改任务消化在课内,既把教师从疲惫中解放了出来,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猜你喜欢

伐木工人斧子作文
省力与费力
树和斧子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乔治和他的斧子
樵夫和河伯
土著的本能
闲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