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现存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5-08-26钟叶华

新媒体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预测性舆论监督新闻媒体

钟叶华

(上海暻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 201900)

跟报刊、广播以及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主要是利用数字技术、移动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无线通信技术等向广大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新型传播形态,新媒体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并对传统的媒体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而舆论监督作为新媒体中的一个重要职能,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依靠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工作,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化,改进党和政府的工作,还有利于化解群众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相关概述

1.1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含义

舆论监督作为新闻媒体享有运用舆论特权,能够帮助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以及所有跟公共礼仪相关的事务,从而促进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的轨道运行的公共准则的一种社会行为权利[1]。

1.2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特征

1.2.1 广泛性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广泛性主要表现在:其监督的范围广泛并且涉及的内容丰富。从监督内容上看,新闻媒体会涉及到政府事务、社会事务以及所有跟公共礼仪相关的所有事务。广大群众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参与到各项事务中来,进而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1.2.2 及时性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及时性是其区别于其他监督形式的一个重要特征,主要指的是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可以在第一时间将某件事情和问题反应出来,形成舆论,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从而及时产生社会效应,这种特点也是其他监督形式无法比拟的。

1.2.3 公开性

新闻媒体一直来享有社会问题“放大镜”和“扩音器”的美誉,这便决定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具有公开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新闻媒体的对象来源于社会各个阶层,并且其报道的内容也会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1.2.4 真实性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真实性是保障其舆论监督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的前提,在很多情况下,新闻媒体主要是借助报刊、广播作为传播媒介的,但是全媒体时代赋予了新闻媒体更多的义务,那就是查清真相、进而为社会公众提供最真实、最权威的新闻的权利[2]。

2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现存问题分析

2.1 对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理解不到位

当前,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不能正确认识到新闻媒体舆论监督,针对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为主的辩证关系上的认识不够全面,理解不够深入,甚至还有个别人认为舆论监督不过就是用来暴露社会丑闻,揭露各类违法事情,从而完全忽视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存在的真正意义。

2.2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不够深入

跟西方国家的调查性报道相比,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国的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介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还不够深入,例如:针对广大群众深恶痛疾的各种贪污受贿、欺诈百姓等案例,一般的记者都不敢涉猎,就算是对一些扰乱社会治安、伤害风化等问题的调查报道力度不大,针对我国在改革开放和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全局性问题,也不能做出经得起考验的报道。总而言之,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介入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思想道德等社会相关领域的神深度还远远不够,进而导致舆论监督效果不佳。

2.3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配套法律不够完善

要充分发挥出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必然少不了配套的法律体系作保障。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目标的号召下,我国围绕宪法为核心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但是截止到目前,我国都还没有一部专业的《新闻法》对新闻工作者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规定,从而导致新闻媒体、新闻工作者的监督权益和自身安全不能得到有效保护。正是缺乏相应的法律作保障,新闻媒体和记者在从事舆论监督时顾虑重重。

3 解决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现存问题的对策

3.1 明确开展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工作的根本目的

新闻媒体作为我国党、政府以及人民的喉舌,开展舆论监督工作应该围绕如何维护国家和人们的根本利益为核心,因此应该从如何巩固社会制度和发展社会事业等方面入手,详细来说,就是要从政府的政治、文化中心工作以及经济发展为根本,通过新闻媒体舆论进行正面宣传。

3.2 加强新闻媒体预测性舆论监督

新闻媒体在开展舆论监督工作时,应该将重点放在经济社会中的异常现象,针对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些还没有形成气候,却能够反应事物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的问题进行预测性监督,从而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避免出现重大损失。然而预测性监督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和掌握现实的基础上,在实施预测性监督中需要正确把握好宏观监督跟微观监督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选择适当的事件作为切入点,从平常的生活中努力挖掘出具有重要意义,符合当前发展趋势的事件[3]。除此之外,在新闻媒体监督过程中,新闻工作者还应该准确把握好理智跟情感之间的互动,通过报道事实给公众启示,通过分析事件将公众逐渐引入理性认识的高度上来。

3.3 提高新闻传播主体的素养

主要包括:一是新闻传播者在面临新闻信息,信息的传播主体首先应该具有理性的判断能力,能够正确判断出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以及可信性,从而抓住信息中的关键细节并对其中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二是新闻媒体信息传播主体在享受发布消息权利的同时,也肩负着新闻传播者的责任和义务。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用社会的责任理论来对自己的行为规范进行约束,从而避免出现各种失范行为,提高新闻媒体信息的公信力和可信度。

3.4 完善跟新闻媒体舆论监督配套的法律制度

虽然说最近几年,我国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迄今为止还缺乏一部针对民生、民愿的《新闻法》,在现实中,各种非法干预新闻媒体监督或者是对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施加压力的行为却越来越多,因此急需制定和完善跟新闻媒体舆论监督配套的法律制度。然而要想制定出一部全面、完善的《新闻法》并非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在经过实际考证和思考思考后,制定出全面的法律制度,另外,编写这样的法律制度还需要经过特定的法律程序。从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先针对表现比较突出、尖锐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条例或者规定,对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进行保护。

4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不断健全以及广大群众民主监督意识的不断提高,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要想充分发挥出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效力,就必须对它进行全面、深刻的了解,由于当前我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相关人员能够从问题出发,采取对应措施,充分将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发挥出来,为建设和谐社会做贡献。

[1]王倩.浅谈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社会作用[J].前沿,2013,17(11):42-43.

[2]郭秀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0(23):85-86.

[3]吴黎.浅析当代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不足与完善措施[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2,5(34):150-152.

猜你喜欢

预测性舆论监督新闻媒体
美国空军将大规模应用飞机预测性维修技术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
网络舆情诱因信息及预测性研判探析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
词汇量测试对语言水平的预测性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