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伯渠:“要和群众打成一片”
2015-08-26■宗言
■宗 言
林伯渠同志是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是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林伯渠自小受到资产阶级革命影响,思想开明。他早年曾参加同盟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过南昌起义、长征等重要革命活动,经历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也参加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在每个革命的历史阶段,他都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遵守党的纪律,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群众本色,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任何时候,林伯渠总是和广大人民站在一起。林伯渠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质得到了党和群众由衷的敬仰和爱戴。
长征路上军民情深
1934年10月,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的战斗中,遭受了严重的挫折,被迫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在将要长征的时候,苏区中央政府在瑞金西江的一个庙里,召开了各部门的负责干部会议,部署动员和组织编队的工作。戴着老花镜的林伯渠在讲话的时候,想到要与根据地群众分别,按捺不住情绪,动情地说:“几年来,我们和根据地人民在一起,同甘共苦。他们支持着我们,养育着我们,也依靠着我们,和我们一起享受了胜利的快乐,经受了挫折的考验。现在,我们就要离开这一块地方了,这里的人民一定会遭受白匪的摧残和屠杀,会吃更大的苦头。我们心里是很难过的。”说到这里,林伯渠泣不成声,也深深感染了在场的党员干部,大家的热泪也夺眶而出。沉寂了一会儿,林伯渠接着说:“我们一定要设法减少苏区人民的损失,帮助地方党组织建立起自卫武装,和红军游击队一起战斗,打击敌人。我们留下的东西,要统统给苏区人民,特别是枪支弹药要移交给地方部队和民兵。苏区人民和我们是心连着心的,我们是不能忘记他们的,我们也一定要回来的……”
在长征路上,红军既要突破围追堵截,又担负着打土豪的任务。当时每到一个地方,林伯渠总是再三交代,要严格执行党的政策,严格遵守革命纪律,要把情况调查清楚,不要搞错了,损害群众的利益。他说:“我们是革命的队伍,我们是保护劳动群众和少数民族的,只能打土豪,不能伤害劳动群众和少数民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有时,林伯渠也亲自和战士们一起去打土豪,一块总结打土豪的经验。在打土豪之前,林伯渠强调要分辨和调查清楚,尤其向群众深入调查,弄准了,才没收土豪的财产。为了严格革命纪律,林伯渠还对战士们约法三章。林伯渠说:“一切缴获要归公,该分配给群众的分配给群众,该留给部队的留给部队。个人不能私拿私分一点东西,不能吃土豪家里的东西,也不准在土豪家里煮东西、烧东西吃。”由于党制订了严明的纪律,又有林伯渠等人的反复督促和经常检查,大家都能遵守纪律,红军所到之处,总是得到当地群众的支持和关心。
在长途的夜行军中,虽然林伯渠年纪大,身体也较单薄,比起其他同志更要劳累和疲乏,但他有着一股坚韧不拔的毅力,从不说苦。据老同志回忆,长征路上,夜行军中,红军战士常常可以看到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穿着普通战士的灰色军装,提着一盏明亮的马灯,站在险隘的路口,叮嘱着同志们小心。每次遇到溪流沼泽,他都要拄着一根竹棍子走在前面探路,引导大家安全通过。这位老同志就是林伯渠。
身居庙堂心系百姓
延安时期,林伯渠和边区人民心连心,他热心地为边区百姓办事,得到边区人民的信赖和热爱。因此,边区每次民主选举参议员,林伯渠得票都是最多的,他接连3届当选为边区政府主席。作为边区政府主席的林伯渠始终注重边区实际,关心群众生活,保护群众利益。他多次手拄拐杖跋山涉水,深入基层走家串户,每到一地都要详细了解当地群众生活、生产、支前、土改等情况,帮助解决问题。为发展边区生产,改善人民生活,1940年他曾亲率农业技术人员勘察南泥湾,认定这里是开荒生产的好地方;1942年8月,延安、安塞、延川、绥德等县发生特大水灾,他亲自赶往灾区视察灾情,慰问群众;1945年为了抗旱保秋,他带领边区军民开展增产节约运动;为解决边区难民移民的就业吃饭问题,他指示开办难民工厂等。
林伯渠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和当地群众打成一片。林伯渠的足迹遍布陕北的山山岭岭。边区的老百姓对自己的老主席非常熟悉,无论他走到哪里,群众都会认出这位白发银须、和蔼可亲的“林老头”,愿意把心里话告诉他。林伯渠也愿意与这些普通百姓拉家常,了解他们的生活,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每到一地,林伯渠住的窑洞都会被乡亲们挤得满满的。乡亲们打量着这位林主席,他穿着一身打着补丁的衣服,说话和和气气,没有一点“官”架子,于是人们犹如见到了亲人一样,打开了话匣子,把心里话都抖了出来。林伯渠则把重要的问题记在小本子上,并当即处理很多群众的“琐事”,群众千恩万谢,林伯渠则说:“人民政府,就是为大伙儿办事的呀!”
林伯渠有一次到富县考察,在10多天时间里,他召开了县议员和绅士参加的县政座谈会,帮助政府改进工作;走访群众,处理有关婚姻、土地纠纷等民事案件40余起,件件做了妥善安排。著名的爱国将领续范亭当时赋诗赞誉林伯渠的走访:
林老奇逸人中龙,风流潇洒有大度。
胜任愉快政多宽,不事吹求公令布。
童颜鹤发非导引,公余且作长征赋。
漫天风雪巡洛富,怀古不忘杜工部。
人人争识林老头,亲切有如家人父。
灯前细谈几件事,米面油盐棉花布。
新中国成立后,林伯渠在担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期间,他倡导把定期视察工作作为党和国家机关联系群众、调查研究的一项工作制度。他自己以身作则,率先赴湖南、宁夏等地视察。每到一地,他都要找许多基层干部和群众交谈。在视察期间,他将获得的材料,密密麻麻地记满了两个笔记本,其中包括肥料来源、耕牛情况、副业生产、开荒、灾情、生产救灾以及市场情况等。针对当时湖南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发展生产而轻改善人民生活的倾向,他批评说:“既要保证工农业生产不断增长,又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渐地改善人民的生活。那些只顾增产不顾人民生活改善的做法是不对的。人民群众中的过高要求和暂时办不到的事情,要向人民群众作公开的反复的解释,使人民清楚了解。”
始终保持群众本色
林伯渠一生始终保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决不搞特殊化,时刻以一名普通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党纪、政纪,一丝不苟。1934年10月,红军开始了著名的长征。林伯渠忍痛将年幼的孩子林利寄养在会昌的亲戚家中。林伯渠临别的时候,语重心长地对留守根据地的妻子范乐春同志说:“你一定要和群众在一起,要保持一个普通老百姓的本色,不能有任何特殊。要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有了老百姓,你就有饭吃,你就能开展工作,脱离了老百姓,你拿了钱也没处用……”林伯渠还说:“你一定要目光远大,看到我们的前途,坚信我们是会胜利的。到那时候,我们的孩子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了。”直到1938年2月,在西安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林利才见到了阔别多年的父亲,在办事处院子的一间摆着几件简陋家具的小厢房里,鬓发如银、精神健旺的53岁的林伯渠同林利说了很多很多话,询问了家乡的很多情况。林利本以为身为边区政府主席的父亲会和自己谈谈革命大道理,“没想到父亲竟然问起柴米油盐这些琐事来了”。林伯渠告诉林利:“这些都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事,关心人民,就不能不关心这些事。”1946年深秋,组织决定派刚从国外回到延安的林利到东北工作,林伯渠对林利说:“去东北后,一定要下农村,参加土改,一定要争取在基层锻炼的机会,只有经过这种群众斗争的锻炼,才能逐步了解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才能真正为党工作。”“我是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边区遭到进犯,我必须留在这里,和边区人民在一起。”由于当时面临着规模空前的战争,众多家庭、亲人处在不同的战场上,音讯阻塞,彼此惦念,而电报联系在当时只是公家的,是为解放战争服务的工具,为私事拍电报是不被允许的特殊化表现,为此,林伯渠在林利去东北之际,还不忘告诫:“还要提醒你一件事,去东北后,你切不可要求组织上让你和我通电报!”于是,在国民党军队进攻陕北时,林伯渠一直在边区坚持斗争,直至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收复延安后,他才离开陕北。
新中国成立后,生活条件逐渐改善,各方面待遇都好了起来。林伯渠因工作需要,有自己的专车,但他从来不公车私用,更不允许子女乘坐。他还经常教育孩子“要和同学们打成一片”。林伯渠每次到基层去调研,出发前都要事先与地方联系,说明一不要组织迎送,二不要影响工作,三不要宴请送礼,四不能生活特殊。有时当地同志为了表达一点敬意,给他送一些土特产品,他都婉言拒绝,派人立即送回。这些看似是小事,却体现了一位老革命家严于律己、克勤克俭的良好作风,体现了我们党一心为人民的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