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2015-08-26邵珠山刘国马卫华
邵珠山 刘国 马卫华
综合论述
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邵珠山刘国马卫华
近年来,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山东省定陶县农机化进程也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趋势,农机专业合作社得到迅猛发展,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主体地位不断提升,形成了一支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经营人才队伍,成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但是,目前定陶县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水平和组织领导能力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合作社快速发展和壮大的现实需要。为切实解决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定陶县农机局对该县农机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1 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及分析
目前定陶县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是伴随着定陶县农村经济和农机化的发展逐步成长壮大起来的,大部分是在改革的实践中锻炼成长的“土人才”“土专家”,他们中大多数是农村的“能人”。从总体上看,这支队伍具有强烈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敢闯敢冒,能谋善断,胆大心细。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强烈的艰苦创业精神、敬业精神和经营意识。但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这支队伍与现实要求还有明显的差距。
1.1管理队伍结构不够合理
从年龄结构看,全县61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中年龄在45岁以上的占50%以上,35岁以下的不足10%。多为上世纪80年代成长起来的一批人员,不同程度地存在年龄老化、人才断层、管理队伍后继乏人现象。高层次学历的人较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全县61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中绝大部分为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且无一人正规大专院校毕业,无一人具备高级职称或中级职称。高层次和较高层次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匮乏,这与快速发展的定陶县农机化进程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显现出较高层次职称、懂经济善管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紧缺的局面。
1.2管理机制还不完全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需要
一方面,现有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基本上没有建立现代化管理制度,还没有一家合作社社长通过招聘聘任,都是由理事长兼任。另一方面,绝大部分合作社的管理手段还比较落后,思想观念还没有与市场经济同步,凭经验做事的比较多,按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实行管理的少。
1.3管理队伍整体经营管理能力较低
一是合作社管理人员半路出家的多,科班出身的少,大部分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比较单一,是所谓的“土专家”、经验型专家,全面管理的能力比较欠缺,难以适应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需要。二是农机合作社管理人员大部分是农民出身,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只有实践经验,没有管理理论知识,管理中家长制作风比较严重,家族化管理突出。三是对现有管理人员的使用、培养、知识更新等方面缺乏力度和长远打算,投入不够,没有使现有管理人员的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有机结合,没有把管理提高到一种生产力的高度来认识。
2 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2.1强化“以人为本”理念,加强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
各级农机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要切实转变目前普遍存在的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管不着,也没法管”的观念,积极探索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一是改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方式,逐步推行聘任制和竞争上岗,把选择经营管理人员的权力还给合作社和市场。二是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信息库,对各类经营管理人才实行入库管理,建立业绩档案,全面记录经营业绩,定期向社会公布,充分发挥人才市场的作用。三是逐步实行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让经营管理人员在市场的风浪中经受考验,不断成熟。
2.2积极推进和完善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构建和完善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治理结构,积极推进和完善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即在坚持法人治理结构的前提下,科学地划分各利益主体的权利和责任,完善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制约机制。积极宣传和倡导农机专业合作社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企业运作机制,逐步冲破合作社家庭化管理模式。帮助合作社运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引进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3健全培育机制,做好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的培养工作
目前,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人员绝大部分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成长起来的,大部分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和现代管理知识培训;因此,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培训,导入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对于帮助他们完成从感性到理性、从粗放到有序、从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的转变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
首先,加强培训,确保培训质量。一是拓展培训的深度。随着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经营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应逐渐提高对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的质量和档次,帮助他们拓展视野,开阔思路,扩大信息量。同时,要积极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学历深造,有计划地选送一部分经营管理人员到高等院校进行培训。二是注意培训的层次性。要根据经营管理人员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素质的高低、合作社经营规模的大小,实行分层次培训。对一些规模大、管理上一定层次的重点骨干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人员,可请国家、省级专家学者讲授经济形势、经营方略,对一般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人员可请省市级专家讲授,分出层次,不要搞“一刀切”。三是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培训的内容要根据农机行业的特点,结合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切中培训对象的“兴奋点”。要加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做到“有所学”与“有所不学”,使培训取得良好的效果。四是讲究培训的时间和方法。培训必须坚持“短、频、快”的原则,以每月半天、一天为宜,方法上可以采取专家讲座与师生交流相结合的形式。
其次,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外出学习考察。通过学习考察,学习外省、市和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了解行业国际国内信息,同时也能使经营管理人员增强工作的紧迫感,自加压力,在竞争的环境中不断培养提高,不断超越自我。
第三,加强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后备人才队伍的选拔培养。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一些素质不高、不适应要求的人员会被不断淘汰,而一些优秀人才也将随着机制的完善而不断脱颖而出。因此,加强对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是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人才市场选人的优势,扩大选人视野,把那些素质较好、潜力较大、市场需要的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选拔出来;另一方面,要树立人才培养投入是最具有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的生产性投入,是收益最大的投入的观念,加强对合作社后备人才队伍的系统培训,加快后备人才的成长步伐。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后备人才,可以采取短期集中培训的方式,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保证后备人才队伍的质量。
2.4完善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经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采取多种激励方式,倡导和激励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树立事业成就感和社会责任感。一是建立优秀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评选制度,充分肯定他们的劳动成果和对社会的贡献,激发他们的使命感和成就感。二是推荐经营业绩突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参评县级以上劳动模范,增强他们的荣誉感。三是对有突出贡献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给予必要的奖励。
2.5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规范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行为,促进经营管理人员健康成长
一是完善农机专业合作社内部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股东会、董事会、理事会的作用,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进行经常性监督,对不合格的经营管理人员,要根据有关程序对其进行罢免和改选。二是发挥有关部门的作用,搞好联合监督。重视发挥工商、财税等经济部门的监督作用,建立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沟通及时了解情况,有效防止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违法违纪。
2.6创造宽松和谐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环境
各部门要少干预、多服务,认真治理乱收费、乱摊派,尽量减少重复的检查、参观、评比活动,使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抓好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
作者信息:定陶县农机局,274100,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