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中建设新闻出版强国
2015-08-25柳斌杰
柳斌杰
新闻出版是人类文明传承和知识传播的主要载体,是与人类文明进步事业相伴而行的。它担负着传承文明、记录历史、普及科学、资政育人的重大使命。
我国的新闻出版业是对人类做出过重大贡献的行业,众所周知的古代四大发明中,就有造纸术和印刷术两项是属于这个行业。这两项发明,不仅使我们的祖先把几千年文明记载下来,传之后世,惠及当代;也给人类知识积累和文化传播创造了物质、技术条件,得到了全球的赞誉。马克思、黑格尔以及西方科学史的学者,都高度评价了东方的这个成就。连《圣经》的出版者,也称赞中国的这两项发明,“使宗教福音能够远距离传播”。正因为如此,我国历代政权都十分重视治书修史,出版了大量的历史文献,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经典、名著和古籍资料,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传统文化宝库。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更加重视新闻出版事业。在毛泽东亲自提议下,中央人民政府27个部门中就有出版总署、新闻总署两个部门负责领导新闻出版事业的恢复和发展。通过解放区的新闻出版单位进城接管旧政府官办机构、推进公私合营、创办新的新闻出版单位,很快就建立了新闻出版的新体系,担负起了出版马列主义著作和毛泽东著作、出版新的教科书的任务,以党报为核心的新闻传播体系也形成了。到20世纪50年代末,整体势头已相当好。后来,由于两个原因:一是三年困难时期,纸张奇缺,报纸、图书、杂志出版几乎被砍掉了一大半。二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图书封存、报纸停办,几乎只有“两报一刊”的声音和“红宝书”的发行,新闻出版事业遭受重创。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关于加快恢复出版社,把印马列、毛选的纸调出来印教科书,恢复大学高考和各类学校的教学秩序的果断决策,使新闻出版业走上拨乱反正之路。随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新闻出版业逐步恢复发展、探索改革。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新闻出版呈现出大改革、大发展、大跨越的新局面。到2012年底,我国图书年产40多万种,总发行80亿册,市场动销品种230万种,是改革初期的几倍到十几倍,总量和品种稳居世界第一,全球40多个主要书展上中国图书都是主力;我国报纸有1900多种,年发行总量420多亿份,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印刷业总产值达一万亿,居世界第三位。在我国文化产业23000多亿的总值中,新闻出版业就占了18000多亿。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出版大国,全球出版的中国世纪已经到来。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指出,新闻出版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排头兵、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为整个文化体制乃至整个事业单位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
当代中国的新闻出版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不能固守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僵化模式,也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市场模式,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改革开放中探索适应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出版发展之路,这就决定了新闻出版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30多年的新闻出版改革,大体经历了探索性改革、适应性改革和实质性改革这样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至1992年,以解决“书荒”为重点的探索性改革。
改革开放之初,各行各业都面临拨乱反正、百废待举的艰难局面。当时,新闻出版业也处在极其困难的时期,大部分出版社、报社、杂志社被关闭,大部分历史经典和学术著作被当作“封资修”打入冷宫,大部分专家学者、学术权威还没有平反、解放,整个新闻出版业处在衰退、萎缩、挣扎的状态,全国处在“书荒”之中。恢复高考,没有纸印教科书,邓小平亲自协调把全国印马列、毛选的纸都调了出来;考生复习外语,买不到外文字典,不得不到个人家中去借;在校学生,为了买一本好书,常常是半夜四点就起来去排队;一本书稿进了印刷厂,因无力排校往往要等上一年……面对几亿青少年的读书需要和全国人民要把“‘文革’耽误的十年时间补回来”的学习呼声,“书荒”成了大事。怎么办?党中央明确指示:出路只有一条,就是改革开放。于是,新闻出版改革探索上路了。
一是恢复部委停办的出版社,放开地方和高等学校、军队办出版社的政策,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个举措出台,短短几年间,新创办的出版社就增加了300多家,一下子缓解了出版难的问题,各类出版物都出来了,缓解了图书市场的压力。
二是放开发行市场,改变由新华书店总发行的单一模式,改由新华书店、出版单位、民营摊点共同发行的模式,减少计划控制和中间环节,使图书市场多元化、发行渠道多样化,允许创办城乡民营书刊销售点,较好地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
三是图书印刷厂转企改制,打破“大锅饭”,实行多劳多得,搞活内部经营,释放生产能力。也有序批准一部分非出版印刷厂,在具备出版印刷的条件下,承接印书的任务,以改变图书印刷周期太长的问题,增加图书出版的印力。
四是除办好时政类的党报党刊外,开始试办各类新型的报刊,比如,科学技术类专业报刊、群众生活类的都市报刊、娱乐休闲类的文化报刊,还有妇女、儿童、老人、商业等各类报刊,新闻、文化传播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当然,这个时期的改革还没有触及管理体制等深层次的问题,有些所有制方面的试点后来也因政治气候的变化而停止了。整个探索也只停留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样的基点上,这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是相适应的。尽管如此,这一阶段的改革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到1992年,整个新闻出版生产能力比1978年提高了10倍多,图书市场和舆论引导能力有所改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也比较丰富了。
第二阶段:1992年至2002年,以应对加入世贸为重点的适应性改革。
1992年后,我国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由于共产主义的旗帜上第一次有了“市场经济”字样,给我国各方面的改革开放带来了新机遇。此后,还有一个重要事件,就是中国选择了更大的开放—启动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而加入世贸最艰难的谈判之一就是关于文化市场开放问题。文化,涉及我国意识形态,既要开放又要安全,这是敏感问题。加入世贸,中央决心已定,文化市场开放,必须要以改革开放来应对。为此,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快新闻出版影视业改革的意见,以应对文化市场开放为重点推进改革。这就决定了此后的新闻出版改革,必须适应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的文化市场需要。所以,可以把它叫作适应性改革阶段。
由于世贸谈判中,我们没有拿下“文化例外”的优惠条件,这就意味着我们与西方要在同一市场上竞争,而我们当时的新闻出版单位还是清一色的国家所有的事业单位,没有市场主体等基本要素,更没有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于是,就把着力解决“谁来竞争?怎么培育市场?怎么抵御文化渗透?”这些问题作为改革思路。
一是组建新闻、出版集团,作为“事业性质、企业化经营”,以此作为市场竞争的准备。于是,在政府推动下,中央和省、市的党报集团、广播电视集团、出版集团成立了,一共90多家集团。由于是党、政、企、事不分,其实都是改名翻牌,所以没有实质性改革,到后来又都取消了,因为违反市场规律,但在当时是很大的改革。
二是放开民营书报刊发行市场,特别是放宽零售市场准入,一下子催生上万家民营书店,街头、巷尾可以买到书报刊了,方便了群众。音像出版可以向民营企业发牌照,光盘生产线、光盘销售一下就起来了,也带动了录放机生产。
三是允许中外合资办印刷厂、中外合作办期刊,以便学习市场开放需要的知识和经验,引进外国文化管理的办法。尤其是对港、台文化企业先行先试,当时的要求是“凡对外开放的政策,首先让港、台同胞先享受”。所以,港台大的印刷业都进来了,至今也是我们印刷业的主要力量。
四是调整图书报刊进出口企业和管理政策、管理办法,主要方向是既要符合世贸规则,又要加强管理,避免风险。进出口权集中在国有企业,外国公司经营书报刊必须要遵守我国规定,按批准的目录办理。民营企业经营外国图书要从进出口公司进货。书报刊、音像制品对外出口,则完全开放,中外公司都可经营。这些改革任务,规定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前完成,加入世贸后的五年保护期内还要深化,以适应对外开放。
事实证明,这阶段改革是努力的,但成效是有限的,说明那个阶段我们对改革开放认识还不深刻,还没有抓住新闻出版体制机制创新这些根本问题。
第三阶段:2002年至2012年,以转企改制为核心的实质性改革。
新闻出版的真正改革是从党的十六大开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文化首次提到党的纲领上,党的十六大报告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文化分成了公益性文化和经营性文化两大类,相应地提出了加强文化公益服务和发展文化产业的任务。这个决定,一下子厘清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思路,使文化体制改革进入了宽领域、深层次、突破性的阶段。
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针对文化改革方面思想不解放、体制没理顺、机制障碍多的问题,提出要按照十六大报告中关于“三个解放出来”和一切落后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的要求,整体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为慎重决策,党中央决定先行试点,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再全面部署。于是,以新闻出版为重点的三年新的改革试点从2003年开始。此次选定试点单位35家,除了七家文艺院团外,全是新闻出版单位,试点地区九个,也主要集中在新闻出版这类产业属性强一些的领域。
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意见下发后,新闻出版方面组织力量,在200多个单位进行了实地调研,随后立即出台试点方案,提出“分清性质、分类指导、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工作方针,积极、大胆、稳妥、有效地展开试点工作。新闻出版是个多功能、多业态、多品种、多结构的行业,又具有意识形态和文化产业的多重属性,改革是相当复杂的。我们首先强调“分清性质”,因为性质决定体制、体制决定机制、机制决定运行。例如,图书是市场产品、发行是市场交易、印刷是工业生产,这些就定为经营性文化产业。而时政类的党报、党的理论刊物、民族出版、盲文出版,要执行党和国家指令性的新闻、出版任务,不能用市场调节,就定为公益性的公共服务事业。性质定了,就分类推进。经营性的新闻出版单位要转企改制,面向市场、竞争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益类的新闻出版单位主要是搞活机制、深化内部人事分配改革,创新发展,提高服务社会的水平。通过三年工作,顺利实现了中央确定的改革目标,15家出版、发行单位完成了转企改制,有的还在股份制、公司制上进行了探索。6家报业分三种情况完成试点任务:一是4家党报开展了经营和宣传报道业务两分开,组建了报业集团,形成了集团办报和多种经营并举的模式,宣传把导向,经营做保障。二是一家经营性的报纸完成了转企改制,组建了有限责任公司。三是一家都市报类报纸,完成了转企改制,并进行了公司制改造,在香港成功上市。
新闻出版的改革突破,受到党中央的高度肯定,成功的经验在全国进行了宣传、推广。正是在这个试点基础上,党中央出台了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从2006年开始,中国的文化领域展开了大改革、大发展的画卷,毛泽东多年希望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终于到来了。这阶段新闻出版改革有如下一些特点:
一是触及了宏观管理体制。所有的新闻出版单位与各级政府都实现了管办分离、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政府由办新闻出版转变为管新闻出版,由管脚下转变为管天下,由管经营转变为管政策、管调控,打破了新闻出版体制上的苏联模式,使新闻、出版、发行、印刷、音像生产经营单位成为独立法人,能够自主经营、自我发展。
二是加强了新闻出版公共服务。加强新闻出版公共服务功能,不仅是改革的一个重点,而且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性质。这项改革实现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手段、群众共享。理清了党委、政府、新闻出版单位在文化民生上的责任,一下子解放了服务能力。民族出版、农家书屋等新闻出版六大惠民工程逐一落地,促进了公共服务体系的形成。
三是促进了新闻出版产业的发展。新闻出版单位转企改制,造就了一大批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不仅提升了文化软实力,而且增加了新闻出版的硬实力。通过改革,全国新闻出版的总资产翻了三番,市场销售增长了十倍以上,利润年平均增长达15%以上,高的出版企业达到30%至50%,职工收入提高二至三倍,解放了新的文化生产力。
四是繁荣了新闻出版市场。由于对内对外市场开放、民营书业异军突起、公共服务性政府采购和市场竞争四大因素,使得新闻出版市场发生了根本转变,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的新闻出版大市场,也成为国际书展的有力竞争者。中国出版由“书荒”变成“书海”,全世界所有的好书在中国都能同步上市,各类人群需要的图书都能得到满足。报刊由“散户”变成了集群,时政类、文化类、科技类、学术类、生活类、妇女儿童类……应有尽有,出口到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政府依法加强了市场管理,不断整肃市场,“扫黄打非”、反对低俗,保证了市场竞争有序、健康繁荣。
五是激活了新闻出版创造力。由于深化改革,调动了所有新闻出版单位和从业者的积极性,新闻出版的创造力得到释放。公共服务单位充分运用政策,加大了投入,提升了传播能力和服务能力,10亿册图书、几千万份党报免费进到农村社区。新闻出版企业充分利用市场资金、资源,创新工艺、技术,发展数字出版,使我国图书生产能力、发行能力迅速提升。新闻出版从业者和民营新闻出版单位,积极性更高,他们通过发挥创造力,获得更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利益,一大批高学历、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投身新闻出版战线创业、发展,推动了新闻出版业的大繁荣。
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整个新闻出版改革基本完成了理顺体制、转企改制、创新机制、完善体系、科学发展等主要任务,整体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转到了创新发展、建设新闻出版强国的轨道上来了。
我国新闻出版的改革开放是在吸取了已经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综合设计和具体做法上,既注重研究改革的一般性矛盾,也注重研究行业特殊性的矛盾;既考虑意识形态属性,也考虑作为商品生产经营的产业属性;既着眼解放新闻出版生产力,也着眼发展新闻出版生产力。把这三者统一起来,提出推进改革的一套做法。重点有六个方面:
第一,推动三大改变。
一是转变思想观念。改革中首先碰到的阻力是陈旧的思想观念,转变观念是必须要解决的第一难题:长期的阶级斗争,使意识形态上“左”的思想根深蒂固,加之20世纪80年代改革中出现了曲折,人们对新闻出版领域的改革噤若寒蝉,怕出政治问题;也有人留恋“大锅饭”、“铁饭碗”,害怕身份、利益的变化,反对改革;更多的是习惯于计划经济、国营模式,担心进入竞争发展不适应。思想领域的问题实质上都是用旧观念看待新事物。要改革必须先要过好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这一关。于是,我们下定决心,以十六大报告“三个解放出来”和“三个一切”都要冲破的要求为武器,深入学习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思想,统一思想认识,转变思想观念,调动大家自觉投入到改革开放中来。
二是转变政府职能。计划经济的特点是政府包揽一切,既是运动员也是裁判员。在新闻出版行业这一点更加突出。局长就是社长,局就是社,政企、政事不分,从投资到市场都由政府包办。要让政府、企业、市场各自回归本位、各行自己的职责,就必须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分开,管办分离,政府职能由办出版转变到管出版,由经营出版转变为依法监管。如果职能不转变,改革就无法进行下去。为下决心突破这个难点,总署带头转变职能,把总署所属的35家名牌出版社剥离出来,组建了中国出版集团,交给了市场;把总署办的著名的新华系列的印刷厂,组建成中国印刷集团,人、财、物全部交给了国资委;把总署所办的新华书店总店、地区性的书店一律剥离、下放,分别变成了独立经营的中央和地方企业。几万人的大军只留下几百名公务员,权小了、钱少了、利益链没有了,但政府的职责清楚了,管理模式改变了,为深化改革创造了条件。由于新闻出版总署自我改革的带动,两年内全国都实现局、社分设和“四分开”,政府职能完成了根本性转变。
三是转变经营体制。新闻出版行业,是一个通过载体把文化、知识、信息,编辑、加工、制作、传播到社会和个人中去的过程,它生产的是文化产品,古今中外都是通过市场传播。我国直至“文化大革命”前,出版社都是企业,新闻单位也都是经工商登记的经营者。但是,“文化大革命”后不知什么原因都变成了所谓“事业单位”(找不到中央的政策依据)。加入世贸时,为了进入市场,又都变成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这种经营体制不伦不类,计划经济“大锅饭”的所有弊端原封不动地被保留,市场经营的一些“新病”又出来了。人员能进不能出,干部能上不能下,收入能多不能少,单位能生不能死,谈不上什么经营性、创造力、竞争性,正如邓小平讲的,“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体制改革是改革的核心,要打攻坚战,我们用了五年时间来完成这个转变。结果是530多家出版社转企改制,组建了出版公司或出版集团,充满活力地进入市场;3000多家报刊社完成了转企改制,成了独立的法人实体;发行系统上万家单位进行了市场化改造,多数实现了统一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全部印刷单位都建成了产权清晰、分工明确、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新兴企业;音像电子出版、动漫出版、数字出版和互联网出版,也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深化了改革,走上市场轨道。与此同时,对公益性新闻出版单位,也进行了体制改革,内部实行新闻宣传业务和印刷发行广告等经营性业务两分开,该放的放开,该管的管好。在人事、分配、劳动、投资、经营、政府采购等体制方面也做了相应的配套改革。
第二,重塑三大主体。
一是重塑市场主体。搞市场经济,企业是主体,而当时新闻出版市场上没有市场主体,只有一些允许经营的事业单位。所以,中央要求要加快转企改制,重塑一批具有实力、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为此,我们把功夫下在转企改制上。按照具体的条件和环境,制定了转企改制的操作规程和配套政策,分期、分批地落实新闻出版单位转企任务,到2012年底,撤销了4000多个事业单位,核销了几十万个事业单位编制,使企业和员工成为命运共同体,担当市场主体的重任。体制一变,活力大增,新闻出版业的市场竞争力发生突变,两个效益显著提高。为了改变市场主体分散、偏小的问题,同时进行股份制、公司制的改造,把“小舢板”打造成“航空母舰”,组建了中央所属和各地所属的报业集团39家、出版集团37家、期刊集团15家、发行集团25家,一批印刷集团和新媒体集团也应运而生,加上民营书业和中外合作企业,合格的市场主体形成了,支撑了整个新闻出版市场和传媒产业的发展。
二是培育服务主体。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建立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必须要有合格的服务主体,承担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职能。我们选择了党报党刊、国家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频道、人民出版社、民族出版社、盲文出版社,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对外传播的各类传播载体,作为主流传播渠道和事业法人,按照明确职能定位、改革内部机制、增强创造活力、提高服务质量的要求进行了改革、改组、改造,使之成为公共服务主体,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为基层老百姓服务。国家则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并按照“养事不养人”原则,采用政府采购产品和服务的方式,支持这些事业型新闻出版单位的发展。
三是明确管理主体。实行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后,政府的职责就是管理。这样各类管理的主体就到位了:政府是宏观管理的主体,担负宏观调控、政策调节和市场监管的责任;行业协会组织担负维护行业利益和行业自律的责任;主管单位担负重要人事推荐、重大项目审核、重大投资和资产处置的审批责任;企事业法人则依法享有自主经营、自主管理、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权利,而且要履行依法管理、合法经营、合法服务的义务和相应的社会责任。彻底改变了那种多头管理、无人负责的混乱局面,建立起了现代新闻出版管理的基本框架。至今,管理到位,运行良好。
第三,实施六大惠民工程。
一是国家传播力建设工程。面对全球化传播和数字化技术带来的传播业革命,我们在新闻出版领域实施了十多项重大建设工程,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能力,提高国际传播的竞争力,扩大主流声音的覆盖面,构建新的传播平台,创新新闻出版的技术和手段,改变我们的舆论态势。我们实施了“大中华文库”“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经典中国”“亚马逊中国书店”等文化“走出去”重点工程,在国际上大大提升了中华文化影响力。
二是全民阅读工程。提高全民素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公民,根本条件是要读书。一个民族不读书就没有希望。全民读书活动自2005年在苏州、深圳试点后,即行推开,至今我国所有的大、中、小城市都有了自己的读书日、读书节、读书周、读书季,书香之家、书香之镇、书香之县、书香之市活动遍布全国,带动了读书活动,使个人、家庭、社会都受益。
三是农家书屋工程。为解决广大农村图书奇缺的问题,党和国家批准建设农家书屋,力争要做到村村有书屋、家家有书读。农家书屋可以说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读书工程,短短几年间,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购买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及其相应的书架、阅读设备进入到60多万个行政村,每个村拥有2000册图书、30种报刊和上百种音像制品,边远地区使用卫星传送图书的数字阅读。我国公共图书馆办了200多年,才有7.5亿册藏书,而农家书屋藏书已达10亿册,现在财政每年还给每个农家书屋2000元用以更新图书,由农民自己选书。农民群众反映,农家书屋是农民享受的最大文化成果:“书中自有致富路”“读书让我变命运”。
四是东风工程。这是加强新疆、西藏意识形态斗争,争夺阵地、争夺人心的新闻出版工程。实施十年来达到了“东风压倒西风”的目的,主流文化、主流意识、主流舆论已经掌握了话语权和主导权,文化渗透和反动文化的地下传播得到遏制,整个文化环境发生了变化,有利于新疆、西藏的长治久安和持续发展。
五是民族出版工程。改革了民族出版的传统体制和国家资助办法,解决了民族出版分散、低效的问题。国家按语种组建跨省区民族文字出版基地和协作区,由国家统一规划建设、下达任务和资金,保证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典籍得到整理传承,保证各种语言的教科书能满足各族学生的需要,保证党的决策、国家法律、政府文件的民族文字翻译出版工作,使之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文化、民生的要求。
六是文化环境净化工程。由于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文化环境变得十分复杂,群众反映强烈。为此,我们以“扫黄打非”、“剑网行动”、知识产权保护三大平台为支点,坚持开展文化环境净化工程,抑制文化开放带来的消极因素。严厉打击毒害青少年的淫秽色情信息和出版物,清理网络和市场上的非法出版,减少影视频负面影响。对于国内外的侵权盗版行为,依法查办。坚持使改革开放的力度和我们的管理能力相适应,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依法管理,保证我国的新闻出版业健康繁荣、持续发展。
第四,发展文化产业。
新闻出版产品有精神和载体两个方面,就像人的魂和体。改革前,我们只讲魂、不讲体,结果是魂不附体。改革中既要坚持文化精神,也就是筑魂;又要发展文化产业,也就是强体。体不强,文化难以强起来,这个道理很多人没弄明白。美国的文化就是通过它的文化产品占领了全球市场,传达了美国精神。其实美国没有文化部,也没有宣传部,主要靠文化行业协会(例如出版协会、电影协会等)发展相关产业。它的版权产业占到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43%,美国前几位的大企业多是文化产业类。我们要改变“西强我弱”的态势,必须下定决心把文化产业搞上去。主要措施是:
一是组建现代新闻出版企业集团,实行规模化、专业化、集团化发展,培育五至七家年收入200亿以上的主力“舰队”。目前,中央五家、地方三家已经达到了这个规模,在国际上也进入前列。
二是通过跨地区兼并重组、跨国收购,实现快速扩张,壮大实力。已经有七家实现跨省重组,收购十几个国家的新闻出版企业37个,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新闻出版企业,提升了国际竞争力。
三是推动上市融资,借助市场力量谋发展。在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中,始终重视解决“钱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这个基本问题,投融资体制改革就是向社会、向市场要资金的新办法。实行股份制改造,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新闻出版行业,先后组建了600多家国有控股的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50多家经过公司制改造的出版传媒企业在国内外上市,直接和间接融资2000多亿元,迅速壮大了资本实力,也提高了出版传媒的公信力,创下了文化领域上市融资的不少第一,在市场板块上一直表现突出。
四是建设产业园区,发展新闻出版产业集群。党的十七大提出,文化产业要以产业园区、产业基地、产业集群的方式发展,加快建立文化产业带。这是对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新要求。我们在原来试点的基础上,制定了出版传媒产业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对产业基地建设的条件、规模、政策、技术、体制都作了规定,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先后建成了30个国家级产业集中度高的基地,有出版产业基地、数字出版园区、音乐产业基地、版权产业示范基地和印刷技术创新基地等,这些基地引领了各门类新技术、新业态、新发展,不少基地年产值已经超过200亿,是发展的新亮点。
五是支持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培育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和新的增长点。国家建立了新闻出版创新发展项目库,把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项目评审入库,把重要企业的优秀项目也评审入库。由国家组织专家择优立项,由财政发展资金资助实施。特别支持用互联网等数字技术改造传统新闻出版业,用新技术催生数字出版的新媒体,走上了高新技术为引领的科学发展之路。到2012年,技术创新增加的产值就达到2000多亿,一批知名品牌和知名企业成长起来了。
第五,实施了三大战略。
一是内容创新战略。内容建设和创新,是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生死存亡的大事。所以,我们始终贯彻创新驱动战略,把内容的创新放在首位。实施了古籍整理出版工程,资助专家学者和出版社挖掘、整理、译介我国丰富的历史典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使之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服务。设立国家新闻出版“三大奖项”,奖励创造精品力作的作家、科学家、理论家、优秀编辑、记者和出版发行工作者。专门设立出版基金,支持创新性的优秀理论、史学、文学、科学及其他有价值的学术著作,资助学术期刊,资助前人未有而今人必需的国家水准的出版项目。这些措施取得显著效果,各个学科领域的创新之作争相问世。
二是版权保护战略。文化创造的价值就是版权,要保护文化创造力就要保护知识产权。所以,我们把保护知识产权的国家战略贯彻到新闻出版改革中。完善了版权保护法规,制定了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有关条例、规定,建立了各级版权保护中心,加大了执法力度。每年都开展打击侵权盗版的专项行动,严厉查处网上网下的盗版案件,打击犯罪分子。大力推行软件正版化,维护国家信息安全,扶持国内软件企业创新发展、推广国产自主研发的好软件。整顿版权市场秩序,打击假冒伪劣新闻、出版、数字产品,维护消费者权益。这些适应市场规律的改革措施受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西方大国的高度评价,也激发了文化创造力。近几年,我国版权作品登记量是改革之初的20倍,证明了中华民族是有创造力的,是繁荣新闻出版的重要内容资源。
三是文化“走出去”战略。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新闻出版的战略任务之一,我们坚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传播中华文明和我们国家形象。(1)进行版权合作和出版合作,借助西方主流渠道传播中国。例如,国际50多种著名刊物都有中国编辑的内容出版,因为我们版权合作中有约定,每期1/3的版面传播中国。再例如,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著作外文版,都是与跨国出版集团合作出版,通过它的渠道走向世界各国。(2)开拓国际市场,为适应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的愿望,我们推出一大批介绍中国文化、历史、学术和当代政治、经济、社会、政策的著作,译成多种文字在100多个国家的市场销售,在国际图书网上销售,效果非常好。(3)参加国际书展,展销中国出版产品。现在我们每年参加40多个国际重要书展,每年都有主宾国任务,直接和各国政要对话,宣传中国形象。因为西方政要是书展必到的贵宾,我国主要领导也多次出席过国际书展的活动,以书为媒是最高尚的国际交流活动。这几年,中国新闻出版产品已经是国际书展的亮点,版权交易额大幅攀升,我们已经站在国际出版舞台的中心。
第六,坚持对内对外开放。
开放文化市场是我国入世的承诺,新闻出版业对内对外开放也是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垄断经营的武器,它一直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
一是向民营开放。民间治书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有很大的潜力,但我国在改革前是禁止的,不许民营资本经营新闻出版业。随着改革的深入,逐步开放了:20世纪80年代允许个体户摆书摊,90年代批准民资开书店,后来发行环节全放开了,批发、零售都可以,印刷业放开了,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放开了。出版工作室出现了,图书策划、组稿、编辑、设计都让搞了。这样一来,整个出版传媒放活了,文化生产力解放了。现在,在出版、传播业中,民营资本和市场能力大约占了一半,在印刷、发行、新媒体方面大约占了70%以上,畅销书、网上作品90%都是民间策划、创作的,民营出版是一支生力军。
二是向社会开放。新闻出版业改革前相对比较封闭,大多是主管行业兴办并经营,力量有限。改革开放后,首先向学校开放,高等学校的出版和校报、校刊发展起来了。接着向国有企业开放,企业的出版、报刊也成为一支重要力量。加上党政机关和地方上的新闻、出版、传媒单位,整个有几十万家,大大增加了生产、消费能力,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生活,解决了政府单一投资、财力不足的发展瓶颈。
三是向境外开放。鉴于新闻出版领域的特殊性,对外开放是稳步推进的,必须与我们的文化安全和管理能力相适应。(1)开放了印刷业,港台企业在内地建有大量的印刷、复制企业。(2)开放了发行行业,一批中外合资的发行企业建立,在推动市场体系形成上有积极作用。(3)开放了高新技术主导的新媒体领域,外国技术、外国管理、外国风投都起了重要作用。(4)在“走出去”方面,对外国资本、外国企业、外国项目都是开放的,共同开拓国际市场,传播中国文化,他们重在经济效益,我们重在打开国际渠道、参与国际竞争,提高中国影响力,可以说是互利合作、共谋发展。
四是跨国兼并收购,壮大我国在海外的出版、传播能力。这一点前面已经提到了,目前态势很好。
新闻出版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与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改革密切相关,又与社会、民生、新闻出版单位和广大职工利益密不可分,每走一步,都牵动一方,重大问题都是在党中央决策和中央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讨论同意后,结合实际组织实施。
回顾3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新闻出版大改革、大发展的奋斗历程,我们深深感到新闻出版的每一步改革都要攻坚克难,每一个突破都要付出代价,每一项成果都来之不易。其中,有不少规律性的认识值得研究,有不少实践的成功经验值得总结,作为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借鉴。
简而言之,主要经验有五点:
第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创新我国新闻出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在面对全球化传播和新技术变革的大势下,一些来自“左”的、右的两方面压力和攻势是极大的干扰。有的以苏联放开新闻出版导致的后果和“颜色革命”为由,夸大意识形态的阶级斗争,反对新闻出版改革;有的照搬西方新闻、出版自由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攻击新闻出版改革不彻底、不到位。面对这种复杂局面,我们坚定不移贯彻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理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为目的,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的新闻出版业。道路既定、方向明确,就能排除一切干扰和阻力,坚定不移地完成中央所确定的改革开放任务。
第二,做好总体设计,周密描绘改革的路线图,不留改革的“断头路”、“烂尾楼”。
鉴于一些行业改革总体无设计、“摸一块石头走一程”、中途停顿甚至翻盘的教训,新闻出版改革开放一开始就强调了全方位、系统性,周密地进行了总体设计。例如,宏观管理体制怎么改、经营性单位怎么转、公益性单位怎么改、服务体系怎么建、市场体系怎么建、各种业态怎么改等问题都作了设计。除了总的改革方案外,还同时制定了19个配套的改革文件,后来又补充了7个实施办法。详细描绘了改革路线图,例如:政企分开→企事分开→管办分离→中介组织分开→培育三大主体,每一步都紧密衔接。再如,经营性单位→转企改制→股份改造→公司制改造→组建集团或上市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每一步都有规范操作的规则、政策和要求。新闻出版改革一启动,大家就知道落脚点在哪里,有整体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第三,及时出台改革开放的配套政策,用政策的力量保证新闻出版改革顺利进行。
新闻出版改革中同样碰到人员、利益、资金三大难题,也就是改革开放的成本怎么消化。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完全靠政策来解决,使国家、企业、个人三满意。关于个人,我们提出无论转企改制还是事业单位不让一个人掉队,保证他们进入新体制。例如,领导干部,做一次自愿选择:想当官你就到机关当局长,想要钱你就留下当社长,但不能两头占,既想要政府的权又想拿企业的钱,那是不行的,不然,怎么能政企分开?员工分三类自选:老人老办法、新人新体制,中人既可选老办法也可选新体制,结果大家各得其所。关于利益,凡是转变身份的企业职工,一次性解决了社保问题,免除了个人应缴部分,为了保障他们的高收入水平,实行了再保险和企业年金制度,使他们退休后享受较高收入,保护既得利益。退休人员也保持了改革时的收入水平,个人利益不减。解决资金问题,出台了三个方面的政策:一是国家财政支付了转企改制的直接成本,不增加单位负担,叫作用钱买机制;二是转企改制企业享受税收减免,时间是从改制注册企业之日直到2017年,转制早的企业享受十几年优惠,积累资金几十亿,叫作早改早受益;三是设立新闻出版产业基金,支持改革到位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研发新产品、建设大项目、改造传播能力,大多数企业由此壮大了资本实力,提升了竞争力。当然,还有土地使用、占用资产、技术创新、走出去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了新闻出版行业的改革开放。
第四,领导决心和执行力是改革成败的关键,主要领导既要挂帅也要出征,用任务书、时间表把责任落实到位。
改革是一场触及灵魂和利益的大革命,阻力和困难不少。在领导干部中,说起来都拥护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总方针,但做起来就不一样。有的真改革、有的假改革、有的不改革、有的反对改革,那些“夹生饭”、“翻盘公司”、改名“企业”、换汤不换药的形式主义“改革”,怎么出来的?就是一些人消极改革的产物,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对此,我们有清醒的认识,下定决心真改革,领导团队特别是主要领导始终是坚持改革不动摇。通过培训、教育,发现一批改革者,发挥带头作用,以“不换思想就换人”的办法,调整一批。这样一来,辽宁、四川、广东、湖南、上海、安徽、江西、河北、重庆、吉林等省市和中央一些主要新闻出版单位,领导思想解放、改革主动,率先在改革上实现了突破,局面一下打开了,其他省市也跟了上来,例如江苏、浙江就是后来居上的。中央领导曾多次讲到,新闻出版改革的实践证明: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新局面。至今,这些改革彻底的地方,仍然是创新发展最好的地区,走在全行业的前列。
为了落实改革的举措,新闻出版改革的每一项决策,都有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改革办公室实行“台账式”管理,完成一项核销一项,并且同享受政策、项目资助、政府采购等支持发展的措施挂钩,起到改革和发展互相促进的作用。这种办法防止了改革“空转”、有号召无结果的问题,有利于抓落实,也有利于调动领导干部、改革单位的积极性,促进改革不断取得实效。
第五,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始终把创新发展作为检验改革开放的实践标准。
改革是为发展提供动力和创造环境的,改革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不能离开发展搞改革。这是我们始终把握的一条。所以,我们先后制定了资源配置、技术创新、三年翻番、五年规划和建设新闻出版强国的目标,与时俱进调整完善指标考核系统,真正做到大改革带来大发展的局面。双百亿出版集团、报业50强、发行过百万份的大刊、印刷100强、新媒体集团等数量越来越多、实力越来越强。发展始终占据核心地位。
新闻出版改革坚持有序推进,没有出现过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我们体会有三点:一是实事求是,分类推进,符合客观实际;二是政策到位,企业、事业、个人、单位各得其所,都是受益者;三是行业发展充满活力,企业效益、个人收入都大幅提升,困难的单位摆脱困境,较好的单位全面跨越,人心稳定,行业稳定。这样,拥护改革、支持改革的力量也就越来越大,改革发展的势头就越来越好。
当然,改革还在深化,而且永远是进行时。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仅仅完成了“三个转变”的基本任务,时政类报刊、学术出版、主管主办制度等与事业单位统一改革有粘连的问题,还没有完全到位,新的特殊股、股权激励还在试水。任务依然艰巨,还需研究新问题,积累新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把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翼,高度重视新闻出版改革和新闻出版法制建设,做出了一系列明确的决策。我们要自觉地贯彻执行,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改革任务落实好。当前,尤其是围绕改革开放的总目标,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新闻出版强国建设和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这个中心环节,在继续完善新闻出版管理体制、形成全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舆论引导工作格局、健全新闻出版市场体系、加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推动新闻出版融合发展、壮大新闻出版产业实力、提高新闻出版开放水平七个方面,攻坚克难、深化改革,使新闻出版改革再次发挥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先进文化引领者的作用。我相信,新闻出版战线只要坚持深化改革不动摇,就有能力早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目标:在改革中“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兴媒体集团,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编辑 杨 琳)
(作者是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原署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