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爱较真儿
2015-08-25杨建平
杨建平
纠正发音
2014年12月,我去英国参加女儿南安普顿大学的硕士毕业典礼,在英国停留的40多天里,我感受最深的是英国人凡事都爱较真儿。
刚到英国时,我住在牛津一个连锁旅店,旅店人员较杂,有来自澳大利亚、瑞典、日本的,也有英国本土的,最有性格的是那位来自苏格兰的老太太。她大约70多岁,梳着一个男式板寸,整天穿着过膝盖的大衣,早出晚归,走路急匆匆的,来去一阵风。一天,我见她穿戴整齐又要出门,便随口对她说:“It`s raining.(下雨了。)”她立刻看了我一眼,很严肃地说:“Raining”。我明白她的意思,这个音是鼻音,她是说我发音不准。看着她的神态,认真得就像老师在教学生,我不禁暗笑:这老太太真是追求字正腔圆,连鼻音这样的小细节也不含糊。从此,我在和她说话时就特别注意发音,唯恐她笑话我。
无独有偶,类似的事我又遇到一次。那天,我想去牛津大学博物馆,却不知道准确地址,只好在熙熙攘攘的闹市区边找边问。一位50多岁的男清洁工正拿着笤帚站在街头,我走上前,用事先准备好的英语句子问道:“Excuse me,where`s the oxford museum?”(请问牛津博物馆在哪)。“Museum?”他睁大眼睛瞅我足足有10秒钟,见我迷惑的样子,又说:“It`s museum,not museum.”我恍然大悟,他是在说博物馆这个词的重音应读在后,不是在前。
这次我只能表示叹服了,连街上的清洁工都有板有眼地纠正游客发音,可见这个国家对自己的母语有多重视,对细节有多较真儿。
在牛津住的旅馆是一个连锁店,虽然规模不大,但环境优雅,口碑也不错。这里最吸引旅客的地方就是很干净,即使客人只住一个小时,也要撤换被褥床单。小旅馆里设有安静的阅览室、干净的公用厨房,还有一间30多平方米的娱乐室,里面有电视与台球桌,一楼小厅可以自由上网,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个住宿的好地方。但是这个旅馆有一个特殊规定:最多只允许客人住半个月。
真的只许住15天
客人想住,酒店居然不想赚钱?我对此很不解,女儿告诉我,因为这是个小旅店。小旅馆怕客人长住?原来,这是英国政府的规定,像这样的小旅馆,客人如果连续住半个月以上,就可以怀疑客人有永久居住的嫌疑,旅店要为此支付一笔税款。
按照我的行程,我需要在这里住16晚,女儿劝我早点安排下家旅店。我对此半信半疑。这样的小节,政府怎么能查得过来呢?旅店做点手脚就可以混过去了吧。
不知不觉,半个月很快过去,第15天的早晨,我刚到大堂,一个戴眼镜的前台女服务员叫住了我,“你必须今天中午12点前离开,我们这里只能住15天,你到期了。”“我还有一天就要去参加女儿毕业典礼,我用女儿的名字再住一晚可以吗?”我恳求道。“No.(不行。)”她回答得很坚定,但我还想再请她通融一下,站在我旁边的中国人劝我省省力气,“英国人都是一根筋,说啥也没用。”
“这些英国人,太死板、太教条了,连变通一下也不会。”我嘟囔道,要是在国内,这根本就不算个事。无奈,我只好在第15天的中午,拖着行李悻悻地离开了那家旅店。
差一分真不行
就在我准备去南安普顿参加女儿毕业典礼的前一天晚上,女儿偷偷地告诉我,与她合租房子的同学豆豆由于毕业论文差一分没过,暂时拿不到硕士毕业证了。
毕业论文只差一分没过就拿不到毕业证了?我万分惊讶,因为在英国,攻读硕士虽然只有一年时间,但费用很高,一年下来,至少40万人民币左右,晚拿毕业证花费的可不只是时间。
“只差一分,老师就给提上来呗,这也太过分了!”我替豆豆忿忿不平,声调都提高了八度。我在大学里教书20多年,倘若学生成绩差一分,不用学生说,老师自然就会给提上去,怎么会因为区区一分让学生耗费巨大成本延迟毕业呢?
女儿已经见怪不怪,“你以为这是国内呀,这里的老师差一分也不给提,你跟他们argue(争论),他们有很多话等着你,什么论文的材料不充分,观点不新颖,论证不严谨等等,他们会坚持自己的观点,怎么争都是徒劳。”我只好在心里骂了一句,“这些英国老师,真没有人情味儿!”
后来想想,这可能就是两国观念的巨大差异。中国人凡事愿意讲个“情”字,而在英国人看来,在原则问题上,他们只能认“理”,不能讲“情”。
热食真的不准上大巴
在我与女儿参加英伦七日游的最后一天,我们来到牛津参观。中午,导游对我们说:“午饭只有半个小时,并且要自行解决,大家要抓紧。”我和女儿匆忙买了一盒我们最爱吃的炸鸡块,准备带上车来吃,省时又省事。可当我们捧着炸鸡回到大巴车前时,司机却拦下了我们。
“You can`t take it into the coach.(你不能将它带入车内。)”司机一脸严肃。因为他语速太快,我起初没听懂他的意思,还要往里走时,他已经抬起手臂拦在我前面。
这时导游过来了,我好像看见救星一般,我想,导游是中国人,她肯定会为我讲情。我悄悄将导游拉至车下,央求她帮忙和司机沟通一下。导游回复得很爽快,“不是我不帮你,我在英国18年了,我太了解他们了,他们说不行的事,谁说也没用。”
奔波一上午,我早已饥肠辘辘了,闻着香气扑鼻的炸鸡,我垂涎欲滴,恨不得立刻把炸鸡吞到肚子里。可是时间到了,车马上就要开了,在这僵持只会耽误大家的行程,我们只好按司机的意思,把冒着热气的炸鸡放进后备箱。半个小时后,车到了比斯特,司机倒是没忘从后备箱里把我们的午饭拿出来,可是炸鸡早就凉透了。
回国后,我经常想,英国人的许多做法当时觉得令人费解,但仔细思忖,也在情理之中,他们对事不对人,这种较真儿的做事态度,不也有值得我们称道之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