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最重要
2015-08-24
股市捷报相传,上证综指在6月的第一个周末以高昂的气势,一举创出2007年以来新高,以5023的诱人点数,让股民们乐不可支:发财的好日子来了!
说起来这轮5000点来得有些意外,也有些快。尽管媒体隔三差五抛出牛市来临的预测,但何时能突破5000点却众说纷纭,莫哀一是。大盘曾在4800点以下反复拉锯、胶着,那段光阴一直折窘着股民。甚至有人丧气地分析,今年年底能见“5”,或许就烧高香了!不料,随后有色板块强势发力,港口、高铁、地产、钢铁等板块遥相呼应,5000点被轻松拿下。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冷水”频频泼来。媒体提醒股民,涨势之下需谨慎,切不可盲目行事。券商也出面“忠告”:看涨是好事,但风险时间窗也临近。历史上最强的两段牛市持续时间为26-28个月,以此推算,本轮行情牛市的结束时间或将提前,股民们要做到心知肚明,不可乐观过头。许多股民也在私下议论,逢高减仓,见好就收,切莫贪心太重,接受上轮牛市教训……
股票这玩意确实让人看不懂,弄不明白。
2007年牛市,许多人稀里糊涂卷进炒股大军,等到了来年,一大批人被套牢,苦不堪言。后来回想,当初为什么如此热衷,毫无顾忌?贪欲是第一位的,这点毋庸置疑。其次就是盲目跟随。看着别人挣了大钱,心里发痒,于是人云我云。殊不知,股市有风险,炒股需技巧。但许多人根本不明白这里面的奥妙。股市一路飘红,只见上涨不见下跌,压根不知道还有风险这一说。至于技巧,就更简单。别人说什么就听什么。同事、邻居、朋友传递来的信息,都成了“消息股”。有钱就买,买了就赚,谁也不去想天下掉馅饼的童话怎么会变为现实?
普通股民不摸深浅,随大流情有可原,那些金融机构里的专业人士,也玩司马懿破八阵图,就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记得单位旁边有家银行,主管见人就推荐股票基金,就像菜市场推销白菜大葱。有些人经不住诱惑,“步入仙途”。开始是赚,牛市的标志就是从股市里取钱不费劲。后来疲软下滑,有人慌了手脚,主管信誓旦旦告诉人家,没问题,下跌只是调整,回头还要看涨。许多人相信他,毕竟在金融机构做事,有“内部消息”。再后来麻烦就大了,“调整”的结果是一路走绿,不堪入目。最后,不能说百分之百被套住,但大多数没来得及“出逃”,成了瓮中之鳖,有的到现在还依旧是负数。许多人埋怨主管,其实他也是“受害者”,推荐别人买的股票,自己也买了,跟大家一样“同是天涯沦落人”。
实际,股市无规律,市场无季节。变化无时无刻存在,投机与风险总是相伴而来。如果有先知先觉者,有高屋建瓴、洞若观火者,股市或许就不会跌宕起伏,瞬息万变,高深莫测,惊心动魄了,更不会出现愁眉苦脸,捶胸顿足,呼天抢地的人间悲剧了。所以,正确看待和时待股市,比在股市里赚几个银子,发点小财重要得多。
炒股完全是个人行为,赚也好,赔也罢,更多的是检验个人承受能力和心态,跟外界,跟别人没有直接关系。这次5000点喜讯传来,没有出现2007年时的那种超常的狂热,也没有全民进股市的疯狂,更没有抑制不住的兴奋和激动。媒体打破先前只报喜不报忧的做法,一再提醒股民,大涨之下要保持清醒头脑,业内人士也改变过去借势大肆渲染,借机鼓动更多人进股市的营销战略,更多是分析大涨后的走势和可能出现的“危机”,让股民们自己选择进退。证券管理机构这次发声更少,几乎不做评判,留出空间,让市场说话,让股民自己判断。股民似乎也成熟老练了许多,以往砸锅卖铁、乐极生悲的事,鲜有出现,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把炒股当作“孤注一掷”、“破釜沉舟”的“一棒槌”买卖,而只是生活中的一种点缀,有一搭无一搭,拿得起放得下,这是很大的进步,很好的开端。
人贵在理智。做任何事,头脑清醒是第一位。炒股最典型。实践证明,那些被股市弄得神魂颠倒,甚至失去生命的人,关键在于不冷静,不理智。进时盲目,退时恍惚,不知所以然。—旦遇到波动,难以控制情绪,稀里糊涂做些愚蠢事,让人侧目、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