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瑶乡“来电”的支教者
2015-08-24梅若雪
梅若雪
“风驰电掣,蹑景追飞”,时光如闪电一般飞逝,广西女孩黄雪梅要抓紧一切时间,参加更多的公益活动。
2012年初,黄雪梅到广西省凌云县弄新小学参加了一次公益活动,认识了这次活动的组织者杨可书。正在活动紧锣密鼓地进行时,突然停电了,但这次停电让黄雪梅的爱情“来电”了。
原来,正在黄雪梅抱怨山村小学环境太差时,杨可书向她讲了一个故事。2005年,一个23岁的年轻小伙子从百色学院毕业后,由于各方面都很出色,学院打算让他留校。但他有一个愿望:到山村小学支教。
夏日的一天,这位年轻人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在入山口处翘首以待。一个腿脚残疾的男人一瘸一拐地从山那边来了——这是山村小学来接年轻人的罗老师。罗老师热情地接过年轻人手中的行李,说:“杨老师,我们瑶族现在发展得不错,水电都有,你别担心。”
然而,到了学校,停电了,也没有自来水,用水得从几里地外的地方背。而这一停电就是三个月。尽管条件异常艰苦,可年轻人一坚持就是7年。是的,这个小伙子就是杨可书。听了这个故事,黄雪梅对杨可书更是平添几分敬意。
不仅如此,到了弄新小学后不久,因为孩子们都非常『董事,学习特别刻苦努力,杨可书也就喜欢上了他们,他将全部精力放在了孩子们身上。
为了让当地的贫困孩子能继续念书,杨可书建立了户外公益网站“瑶族希望·户外公益网”,吸引全国各地的驴友到凌云瑶寨旅游,开展爱心助学等公益活动。仅两年问他就为瑶乡的孩子们募集资金近100万元。
可就在杨可书如一道电光给瑶族的孩子闪烁起希望的光亮时,大学女友却执意要他离开瑶寨。“我求求你了!”大学女友苦苦哀求。“好,我答应你,”杨可书咬着牙点点头,“不过离开瑶寨之前,我一定要拉来赞助,修建一所新学校。”
新校建成后,杨可书独自一人跑到学校对面的山顶上,看着喜庆的鞭炮把新校园慢慢洇染成红色,他却没有勇气和操场上玩耍的孩子们道别。正在他准备出发与大学女友在县城车站汇合时,三名学生突然匆匆跑来,慌慌张张地说:“杨老师,罗老师从山上掉下来了!您快去看看!”杨可书赶紧往学校跑。
推开宿舍门,浑身是血的罗老师躺在床上,已奄奄一息。床边,一个已变形的背篓里,残存着些许断裂的土特产,如同一把尖刀扎进杨可书的心。他知道,罗老师采的这些土特产,是准备送给他的礼物。
罗老师走了,弄新小学唯一坚守多年的老师走了!杨可书兜里的手机在不断震动,他知道是女友打来的,他却不敢拿起。沉默半天,他拿起了罗老师曾捧过的课本,孩子们的读书声在山谷里响彻起来……
大学女友由此离他远去。
黄雪梅在与杨可书相识时,他已在瑶寨支教7年,为瑶族的孩子们筹得善款250多万元,为弄新小学建起了新校舍,还为瑶族山村完善了供电设施,校园里每天都可以亮堂堂了。
校园的电光也让黄雪梅的心中亮堂起来:“我为什么不和杨老师一同来点亮瑶族孩子们的心灯呢?”原来,黄雪梅因家境贫寒,靠着爱心人士的资助完成学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她说:“当年别人帮助了我,现在我也要帮助别人。”
2013年春天,黄雪梅接受了杨可书的求婚,并于2013年5月11日举行了婚礼。在他们夫妇的努力下,“壹基金”为瑶族孩子们赠送爱心包裹,南宁市人民银行户外俱乐部开展瑶族助学行,福建“爱心妈妈”开展甘露计划,为瑶寨修建数十个水窖……
“一夜金堤雷电起,千年玉殿波涛声”,人生也许是短暂的,但也是恒久的。山村小学里那琅琅读书声能化作阵阵幸福的涛声,直击人们的心灵。
(仙剑摘自《辽宁青年》201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