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隐姓埋名30年

2015-08-24

晚报文萃 2015年4期
关键词:于敏邓稼先氢弹

在中国核武器专业领域,鲜为人知的于敏和邓稼先齐名,堪称中国“氢弹之父”,只是由于保密原因,于敏的名字直到1988年退休后才被大家知道。颁发两弹一星功勋勋章时,于敏赫然在列。2015年1月9日,于敏被授予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金500万兀。

年轻时关心国事参加游行

于敏1926年8月16日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属天津市)。父亲是当时天津市的一位小职员,母亲出身于普通百姓家庭。于敏7岁上小学,中学先后就读于天津木斋中学和耀华中学。

由于家境贫寒,于敏受父亲同窗的资助才得以继续攻读大学。1944年,18岁的于敏考上了北京大学工学院,1946年,他转入了理学院去念物理,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到了北京大学,于敏如饥似渴地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在学校,他很少参加娱乐活动。夏天的傍晚,同学们在外乘凉,他则在树荫下读书不辍;冬天,同学们在宿舍里打牌、聊天,他披件旧大衣在旁边安静地看书。于是,同学们送给他一个雅号“老夫子”。

但是,于敏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夫子”,而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进步青年。当时国民党政治腐败,民怨沸腾,北大经常闹学潮,于敏学习之余十分关心国事,常常与大家一起上街游行示威。

1947年,美国大兵强奸中国女大学生,激起全社会的不满,学生组织游行示威。那次,于敏因有事耽搁去晚了,赶紧向同学借了一辆自行车,抄小胡同去追游行队伍。不料,一进胡同,就被两个人给拦住了,问是哪个学校的。他想,如果说是北大的,他们肯定不会放他走。于是,他灵机一动,说是中国大学的。当时中国大学国民党势力比较强,学生一般不敢参加游行示威。骗过了他们,于敏追上了队伍,慷慨激昂地往前冲,连眼镜都被挤掉了。对于敏这样的穷学生来说,凑钱再配一副新的,非常艰辛。为此,于敏心痛了很长时间。

1949年,于敏本科毕业,考取了研究生,并在北京大学兼任助教。在张宗遂、胡宁教授的指导下,于敏在1951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放弃兴趣隐姓埋名

毕业后,于敏被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这个所1950年才成立,由钱三强任所长,王淦昌和彭桓武任副所长。

1960年年底,在钱三强的组织下,以于敏等人为主的一群年轻科学工作者悄悄地开始了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这次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对于敏个人而言,是很大的损失。于敏生性喜欢做基础研究,当时已经做出成绩,而核武器研究不仅任务重,集体性强,而且意味着他必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长年奔波。

1967年6月17日,氢弹爆炸成功。试验场上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参试人员个个激动万分。从原子弹试验成功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人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

20多年前,连于敏这个名字都是绝密,他隐姓埋名30年,直到1988年,于敏的名字才得以解禁,但由于当时的解密程度有限,许多史实还没有公开。

很多人称呼于敏为“中国氢弹之父”。对于这样的称呼,于敏极力反对,他常常对身边工作的人员说:“核武器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你少不了我,我缺不了你,必须精诚团结,密切合作。”

于敏说:“在氢弹的理论设计中,我只是学术领导人之一。”

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于敏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969年年初,因奔波于北京和大西南之间,也由于沉重的精神压力和过度的劳累,他的胃病日益加重。在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热试验时,他身体虚弱,走路都很困难,上台阶要用手帮着抬腿才能慢慢地上去。

热试验前,当于敏被同事们拉着到小山冈上看火球时,已是头冒冷汗,脸色苍白,气喘吁吁。由于操劳过度和心力交瘁,于敏在工作现场休克。

直到1971年10月,考虑到于敏的贡献和身体状况,组织上特许其已转移到西南山区备战的妻子孙玉芹回京照顾于敏。一天深夜,于敏感到身体很难受,就喊醒了妻子。妻子见他气喘,赶紧扶他起来。不料于敏突然休克过去,经医生抢救方转危为安。

由于连年都处在极度疲劳之中,1973年于敏在返回北京的列车上开始便血,回到北京后被立即送进医院检查。在急诊室输液时,于敏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

“打松鼠”:与邓稼先的暗号

1965年,正是我国氢弹研究的突破期。于敏发现了热核材料白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重要课题后,他当即给北京的邓稼先打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电话。为了保密,于敏使用的是只有他们才能听懂的隐语:“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邓稼先听出是好消息:“你们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不,现在还不能把它煮熟……要留做标本……但我们有新奇的发现,它身体结构特别,需要做进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们人手不够。”“好,我立即赶到你那里去。”

第二天,邓稼先就赶到了上海。一到嘉定,他就钻进计算机房,听取了于敏等人的汇报,并与他们讨论分析,兴奋得像个孩子。经过长时间的深入讨论和推敲,终于使整个理论设计日趋完善。

爱好中国历史和古典文学

1988年,62岁的于敏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的岗位上正式退了下来。

于敏虽然是一位大物理学家,但他最大的爱好,竟然是中国历史、古典文学和京剧。他从小就会背不少古诗词。退休后,工作少了,他一天至少要拿出3个小时的时间来读他喜欢的书。这些书包括《资治通鉴》《史记》《汉书》《三国志》《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等。隔三岔五,他还会去看上一次打小就爱的京剧。他说,年轻时最爱看《三国》,年老了最爱看《红楼梦))。

由于学习和工作繁忙,多年来于敏一天只休息6个小时左右。

背景资料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连续3年奖给军工专家,每年获奖人数不超过两名,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从2012年开始,已经连续3年共5位军工专家获得最高科技奖。如2012年获奖的王小谟院士是中国预警机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2013年获奖者程开甲为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

获奖时年龄为90岁或超过90岁的有4人,其中最大的95岁,是去年获奖的两弹元勋程开甲院士,另外三位是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高能物理学家谢家麟和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师昌绪。

年龄最小的获奖者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王选,获奖时64岁。获奖时年龄80岁至89岁的科学家共有15人,占所有获奖人数的6成。

看来。要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条件之一是长寿。

不过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包括年龄最小获奖者王选在内。已经有8位最高奖得主离世,占获奖者的三分之一。

(何雅摘自《东南商报》2015年1月10日)

猜你喜欢

于敏邓稼先氢弹
于敏与邓稼先的生死之交
飞行员杨国祥投掷氢弹失败,放弃逃生机会与氢弹共存亡
“国产的土专家一号”
回答问题有“三不”
稼先的故事
金正恩视察“可搭载在洲际弹道导弹上的氢弹”
于敏的“暗语”
氢弹,不过如此
许鹿希:有一种爱情叫“国家机密”
朝鲜试爆氢弹,中方坚决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