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进程中西部地区乡村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2015-08-24

闽台关系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集镇空间结构城镇

姜 侣

(西北师范大学 商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

一、引 言

一定的经济活动总是表现出一定的空间特征,这时区位的选择就变得尤为重要。早在1862 年杜能(Von Thunen)就提出了农业区位论,认为自发的竞争是通过使农产品的生产和运输总成本最小来合理布局农业。这使得以城市为中心的土地利用呈现杜能圈层形态,即把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布局在距市场越近的地方。[1]这实际上是一种城乡关系模式,其侧重于城乡不同产业的空间分布规律。这种由生产模式决定空间结构的思想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得到了很好体现,但要素的流动重组和资源的重新配置,必然引起地域的空间结构与空间特征的变化。自工业革命以来,不断推进的工业化推动了城乡之间经济活动的重新布局,主要表现在城乡空间结构的演变,即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资源、产品、生产要素不断向城市转移。伴随着这一过程,农村生产方式与生产结构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小城镇与农村社区建设成为农村发展的主要潮流。

就乡村空间结构演化来看,普朗特认为乡村聚落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未中心化阶段、没有乡村市集的中心化阶段、乡村市集中心化阶段。[2]城镇化进程中,在空间集聚-扩散动态运动的作用下,我国的乡村空间结构演化正经历着类似普朗特所提出的三个阶段。西部地区受独特地理空间环境的影响,乡村空间结构的演化表现出较大分异性。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持续关注“三农”问题的背景下,研究城镇化进程中我国西部地区乡村空间结构的演化,对于协调城乡发展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西部地区乡村空间结构演化现状

(一)乡村空间区位分布

西部地区的乡村空间分布主要受外部自然条件和民族文化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空间布局极不均匀。以甘肃省为例,受干旱、半干旱为主的地理环境和路网密度小、经济发展水平低等因素的影响,甘肃乡村区域空间分布差异较大,陇中、陇东两区乡村分布密度大,陇南次之,河西最小。由于地形、水源、交通、资源点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西部地区乡村空间分布北疏南密,具有沿河流、交通线、矿产资源点分布的特点,大部分村庄在空间上除呈现出以城镇而围的组团状特征外,还考虑到生存、抵御外来侵略、防火防灾等需求,因而乡村的位置和形状多反映这些功能的满足,少数村庄受民族文化影响,布局在远离城镇的山区。这种乡村空间分布在今后较长的时期内仍将持续。

(二)乡村空间结构类型

西部地区乡村空间结构类型主要分为三种:一是聚集型,包括紧凑聚集型和松散聚集型两种,前者多出现在靠近城镇的地区,乡村空间内多有街道,农宅紧凑密集,边界明显;后者多分布于丘陵地区,农宅之间距离较大、结构较散,呈错落分布,没有明显街道。二是线性分散型,多分布于川谷沟壑地区,聚落内复杂多变的地形使农宅更加分散,大多沿川谷沟壑而呈线形排列,聚落内只有单一的横向街道。三是散居型,多分布于山地丘陵区,农宅或三五户,或独户零散分布。[3]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西部地区各种类型乡村聚落的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县城及主要交通线路周边地区以聚集型聚落为主;大部分处于川谷沟壑地区的集镇多以线性分散型聚落为主;其他地区则以散居型聚落为主。

(三)乡村空间规模

乡村空间规模即乡村空间大小,一般反映在乡村聚落的人口、用地和经济总量上。受到地形地貌、水文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条件以及人文、历史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西部地区乡村空间规模不一,总体偏小。在平原地区,自然村的规模一般为200~400人,行政村为800~1 200人,中心集镇达2 000人左右;在丘陵地区,自然村的规模为100~200人,行政村为500~600人,中心集镇达1 500人左右;在山区,自然村的规模小于50人,行政村为100人左右,中心集镇为200人左右。从乡村人口规模来看,小乡村数量较多,低于200人的小乡村数量占总数的一半以上,空间规模悬殊较大。

三、城镇化进程中西部地区乡村空间结构演化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公共服务失衡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由于经济和社会资源匮乏的制约,我国强调效率优先原则,实施城乡非均衡发展战略,因此扩大了城乡差距,形成了城乡经济社会的二元化结构。城乡公共服务上政府财政的非均衡投入,使得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薄弱,与城市相差巨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城市的教学条件、教学水平远高于农村,城乡人力资本投入相差巨大,这在西部欠发达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均衡,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缓慢,远远落后于城市,极大地阻碍了城乡之间的交流。西部地区部分偏远的乡村,甚至连最基础的水、电、路都没有实现通畅。三是医疗和社会保障不均衡,城乡公共服务的失衡还表现为农村医疗和社会保障的不完善,农村普遍存在看病贵、养老难的问题。

(二)乡村工业化与城镇化不同步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为了快速推进城镇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乡村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使乡村工业得到较快发展。但是我国的乡村工业化引致的乡村城市化过程与西方的城市化过程有明显的差异,我国的乡村工业化源于地缘优势和周边地区产业转移的推动作用,主要是利用集体土地资源吸引外部资本进行资本积累。由于资本积累过程中土地生产要素使用与产权制度的不协调,必然造成乡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不同步、土地资源消耗过快、土地规范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4]我国西部农村地区,乡村工业化明显滞后于城镇化,而且城镇化的推进并不是来自工业化的积累以及资源要素的空间集聚,更大程度上是来自政府政策的引导。这种强制干预并不能形成类似于产业空间集聚的良性循环,不具有持续性。乡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不同步,最终表现为土地的城镇化快于人口的城镇化,造成“城中村”和“失地农民”的大量出现。

(三)乡村空心化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劳动力以“打工”的形式向城市迁移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此乡村的空心化现象愈加严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乡村人口空心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农村大量年轻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劳动力进城务工或从事个体经营;城乡差距的扩大、农民工市民化条件的放开刺激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使乡村人口老龄化和人口空心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二是乡村形态结构空心化。随着乡村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一些在地理空间上具有区位优势、经济基础较好的乡村,率先从单纯的农业经济社会形态发展为融工业、农业、商业于一体的乡镇工业经济社会形态。基于资源优化配置和交通便利的考虑,这些乡村往往选择在乡村外围或沿着河流和交通线路进行产业布局[5],农民的新建宅基地也会选择在乡村外围,从而导致乡村空间结构的分散化和空心化的发展格局。

(四)乡村建设分散无序

我国西部地区乡村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绿化和环境状况都相对较差,给排水系统、村内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不配套,功能单一,整体景观较差,尤其是在偏远地区,乡村建设处于一种自发、无序的状态,既造成土地资源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而且还不利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6]乡村建设的分散无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规划滞后,布局分散。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农民居住分散化的问题十分严重,大部分地区没有形成乡村社区或中心村,农户居住基本以组为单位,乡村布局杂乱无章。二是浪费土地,超标占地。一方面,乡村聚居点没有科学的功能规划,布局混乱,道路网络极不合理,造成用地浪费;另一方面,由于实行“一户一宅”的私人宅基地政策,农民大多建设庭院式院落,超标建房现象严重。三是配套设施不够,环境较差。西部地区人多地广、多为山谷川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高,在政府财政支持有限的情况下,不仅乡村的道路、给水、排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而且设施之间的配套性、共享性也比较差。

四、城镇化进程中西部地区乡村空间结构演化模型构建

从克鲁格曼的空间经济学思想来看,空间集聚导致空间结构变化,而影响空间集聚的基本因素主要有三个: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马歇尔的外在性。[7]在这三个因素的影响下,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呈现出集聚-扩散的动态运动(见图1)。从集聚阶段来看,地理空间上任意一点在具有先天区位优势(包括地理区位优势、交通区位优势、政策倾斜、自然资源优势等)的情况下,都有成为空间集聚初级中心地的可能。初级中心地一旦形成,就会产生集聚效应,一方面集聚使距离产生的运输成本降低,另一方面产业空间集聚会产生规模经济。在规模收益递增和较低贸易成本的作用下,可流动的生产要素不断向中心集聚,要素的空间集聚又促使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产生空间集聚的规模经济,而且这一过程会不断自我增强。[8]换而言之,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具有“马态效应”,最终使集聚的初级中心地演变为城市。从扩散阶段来看,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是有极限的,也就是说,城市的规模并非越大越好,空间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集聚不经济,主要表现为:过度集聚带来的地租的上涨、市场竞争加剧、规模不经济等,最终导致经济活动从城市向外迁移。

图1 区域空间结构集聚-扩散动态运动图

乡村空间结构的演化受城乡距离、乡村地理区位及其经济发展水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演化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分异性。我国西部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包括中国的西南地区与西北地区,地域辽阔,人口较稀少,民族成分复杂,自然环境恶劣,多为山区,常年干旱,生态环境脆弱,这种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使西部地区的乡村空间结构演化具有其特色。西部地区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具备产业空间集聚①产业空间集聚是指同类企业或有关联的上下游企业在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内群聚和共生的现象,它往往能形成提高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效果的产业集聚效应。参见:周文.产业空间集聚机制理论的发展[J].经济科学,1999(6):96-101.的初始条件,但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交通条件,又使空间集聚作用难以发挥,产业集聚向心力的空间距离衰减效应②产业集聚作用在地理空间上的衰减效应是指产业集聚作用会随着地理空间距离的增加而变弱,因为影响产业空间集聚的三大因素之一就是贸易成本,空间距离增加会导致贸易成本上升,不利于产业集聚。十分明显,城乡距离对乡村空间结构演化的作用被大幅放大,最终在地理空间距离上分异形成“城中村”、集镇③集镇是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是介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过渡型居民点。参见:何景熙.我国西部小城镇非农就业的产业基础研究[J].民族研究,2004(1):38-48.、乡村的三种演化模式。本文以地理空间距离为尺度,将西部地区以城镇为中心地的乡村分为近距离乡村、中等距离乡村、远距离乡村三类,分别考察三类乡村的三层级分异演化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乡村空间结构演化的理论模型。

(一)近距离乡村的空间结构演化模型

对于近距离乡村来说,产业空间集聚作用在地理空间距离上的衰减较弱,空间集聚的向心力较强。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不断扩张,地理空间的近距离有效降低了贸易成本,当乡村的资源要素运到城镇出售产生的收益④这里的收益是指扣除资源要素自身成本后的增值额。大于运输成本时,要素就会不断向城镇集聚,小城镇的扩大、蔓延使得这些近距离乡村最终被城镇包围形成“城中村”。“城中村”是一种“内嵌”于小城镇空间之中的具有村社特质的城镇社区,与其他地区不同,西部地区的“城中村”与小城镇的差距更大。[9]

模型假设:

1.在一个一维的线性空间上均匀地分布着同质的土地,每单位距离相当于1单位土地。

2.线性空间内只存在两个部门,即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农业部门生产农产品A,工业部门生产工业品M。

3.经济体中有N 个劳动者,可以自由选择工作(农业和工业)和地点。

4.农业生产需要投入两种固定比例的要素,生产1单位农产品需要投入CA产业空间集聚是指同类企业或有关联的上下游企业在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内群聚和共生的现象,它往往能形成提高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效果的产业集聚效应。参见:周文.产业空间集聚机制理论的发展[J].经济科学,1999(6):96-101.单位劳动力和1单位土地。生产1单位工业品只需投入L 单位劳动力。

5.运输成本采用“冰山成本”⑤冰山成本是指将运输成本被看作“冰山”,类似于冰山从极地冰川漂往目的地时会在海洋气流和风的作用下逐渐融化,即一单位运往外地的产品中只有一部分能够到达目的地,其余部分都消耗在途中,消耗掉的就是运输成本。参见:金丽国,郝寿义.探寻聚集经济的微观基础——一个基于成本动因的区位选择框架[J].生产力研究,2006(9):33-34.,即单位距离内产品损耗比例是个常数(e-τAd)。

6.工业部门集中在线性空间的正中间0点处,即城镇所在位置,农业地区从-f 延伸到f,f 表示农业部门的边界,f 点处的地租为0,越靠近城镇地租越贵。

农业部门。令线性空间内其他任何一点生产的农产品在城镇中心的出售价格都为pA,则城镇中心农产品价格;每单位土地只能生产1单位的农产品,且离中心城镇越近,农产品价格越高。那么在线性空间内任意一点r地区的农产品价格为:

令R(r)表示r地区的地租表示r地区农民的名义工资。土地租金等于每单位土地的产出减去耕种这一单位土地所需要的CA个劳动力的名义总工资,即:

当r点处于可耕种土地的边界之上,即与城镇距离为f 时,土地租金为零,根据上式可以得出农民的名义工资是:

因此,位于边界f 点处农民的实际工资为:

结论:

图2 近距离乡村的空间结构演化

(二)中等距离乡村的空间结构演化模型

对于中等距离的乡村来说,地理空间距离的增加使得贸易成本上升,当资源要素从乡村流向城镇产生的收益等于乡村到城镇的贸易成本时,要素的流动变得相对困难。同时城镇产业的空间集聚达到一定界限,地租上涨,生活成本增加,市场饱和,企业竞争加剧,开始出现集聚不经济,城镇企业开始向外迁移,一方面为追求低廉的地租和资源要素;另一方面为开拓新市场。中等距离的乡村处于城镇和远距离乡村的中间,城镇产业空间集聚的向心力对其影响较小,资源要素没有大规模向城镇流动,乡村还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同时,相对远距离乡村而言,中等距离乡村经济有了一定发展,具备了成为次一级集聚中心的条件。当向外迁移的城镇企业开始在中等距离乡村集聚,在集聚效应的作用下中等距离乡村最终发展成为集镇(见图3)。

图3 中等距离乡村的空间结构演化

(三)远距离乡村的空间结构演化模型

从城镇与远距离乡村的空间结构演变来看,在城镇化过程中,一方面,这些远离城镇的乡村由于城乡间的地理空间距离较大,贸易成本远大于资源要素流向城镇所能创造的收益,所以资源要素向城镇集聚的可能性极低;它们远离城镇发展的辐射影响,城镇经济发展对乡村发展的拉动力十分微弱,空间集聚的向心力作用微乎其微。另一方面,远距离乡村在经济活动空间集聚上的天然地理区位缺陷,以及原始乡村形态下乡村内部的消极性,都使得远距离乡村既没有与城镇发生空间“躯体”上的碰撞而被侵并的可能性,也不可能通过自身走乡村工业化道路实现从乡村到集镇的质变,只能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孤立、消极地存在,保持其原始形态(见图4)。

图4 远距离乡村的空间结构演化(1)

从集镇与远距离乡村的空间结构演化来看,在城镇化进程中,通过乡村工业化,中等距离乡村实现了乡村到集镇的质变,成为了次级中心地。由于集镇形成的时间不长,功能有限,所能吸收的劳动力和资源要素也十分有限,集聚向心力对远距离乡村的作用较小。此外,西部地区的贸易成本随着地理空间距离的增加呈倍增态势,远距离乡村大都处于山区,虽然与集镇的直线距离并不远,但道路交通条件极差,使贸易成本大幅上升,资源要素的流动性大大降低。虽然集镇的空间集聚作用对远距离的乡村有一定影响,但既不能通过知识技术溢出和产业迁移,使远距离乡村实现乡村工业化质变为新的集镇,也无法在空间集聚效应的作用下通过自身集镇的发展和扩张,使远距离乡村成为集镇的一部分。集镇主要发挥的是交易中心功能,即吸引周围乡村的资源要素来此进行交换,但它并不能形成较强的空间集聚。在乡村空间结构演化中,地理区位相对较好的远距离乡村可能会转变为中心乡村,地理区位相对较差的远距离乡村,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将继续孤立、消极地存在,保持其原始形态(见图4)。

图4 远距离乡村的空间结构演化(2)

五、结 论

从全国范围来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空间结构演化的“城-镇-村”三层级结构是具有普遍性的。[10]但在局部地区,受特殊因素影响,这种城乡层级结构在具体的空间布局和空间结构演化上具有较大的地区分异性。从西部地区来看,乡村空间结构的演化主要受地理空间距离的影响,乡村与小城镇的距离远近决定其在空间的集聚-扩散运动中受到影响的大小,近距离的乡村直接被城镇包围变成“城中村”,中等距离的乡村因承接城镇产业转移而转变为集镇,远距离的乡村更大程度上依旧保持原状。西部地区乡村空间结构在地理空间距离上的分异演化,能够使乡村布局更加合理,有效地避免乡村的无序建设;而且这种分异演化下形成的“城中村-集镇-乡村”三层级格局是一种合理的、均衡的状态。人口、资源要素、产业的适度集聚,一方面推动了城镇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城镇化步伐;另一方面乡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既缓解了紧张的“人地”关系,又不致使出现乡村空心化现象,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条件。在以合理空间距离为尺度的三层级乡村空间结构演化模式下,城乡之间密切的联动关系、资源要素的频繁流动和知识技术的溢出效应,将大大缩短城乡二元差距,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

此外,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西部地区乡村空间结构的演化还必须在原有的“城-镇-村”三层级格局有所突破,大力发展中心乡村,这样可以快速走出乡村工业化不足以引导乡村向集镇质变的尴尬困境,还可以对其周围的自然村产生一定的空间集聚作用,是自然乡村过渡到小城镇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心乡村在乡村空间结构演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跨越地方城镇体系,与一切有可能渗透的区域发生联系,促使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向中心乡村集聚[11],同时中心乡村也可以将其特色产品输出到乡镇与自然村,并与之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品和要素的供求关系;另一方面,中心乡村可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利用周边区域独特的自然资源发展乡村工业,并吸纳周边的剩余劳动人口,甚至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土地租赁的方式,将发展相对落后的自然村纳入到中心村的发展体系当中,进而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正因为如此,中心乡村必将在西部地区乡村空间结构演化的过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杨吾扬.区位论原理[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

[2]曾菊新.空间经济:系统与结构[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

[3]范少言.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变机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4):295-298.

[4]张小林.乡村空间系统及其演变研究——以苏南为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龙花楼,李裕瑞,刘彦随.中国空心化乡村演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J].地理学报,2009(10):1203-1213.

[6]陈晓华,张小林,马远军.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乡村的空间转型[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125-129.

[7]梁琦.产业集聚的均衡性和稳定性[J].世界经济,2004(6):11-17.

[8]保罗·克鲁格曼,藤田昌久,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空间经济学:城镇、区域与国际贸易[M].梁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9]邢谷锐,徐逸伦.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7):2087-2089.

[10]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M].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8.

[11]刘秉国.中心乡村发展与西北地区城镇化[J].开发研究,2004(6):31-33.

猜你喜欢

集镇空间结构城镇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格绒追美小说叙事的空间结构
构建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的长效机制——以德州市雷集镇为例
文化边城镇远
陈集镇乡镇财政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董集镇:守住文化的根脉
徐州安美固建筑空间结构有限公司
基于社会空间结构流变的统战工作组织策略研究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