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玉器(商-汉)的分类及特征*

2015-08-23陆晓颖钱伟吉吕晓瑜国家金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

上海计量测试 2015年3期
关键词:玉器

奚 波 陆晓颖 钱伟吉 吕晓瑜 / 国家金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

中国古玉器(商-汉)的分类及特征*

奚 波陆晓颖钱伟吉吕晓瑜 / 国家金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

通过对商代、西-东周、春秋、战国以及汉代古玉器的研究分析以及分类汇总,归纳总结了商-汉不同时期古玉器的不同特征。此研究结果对古玉器及仿制品的鉴别具有重要的意义。

商-汉;古玉器;分类;特征

0 引言

中国玉器源远流长。据考证[1-3],中国玉器诞生于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七千年前南方河姆渡文化的先民们,在选石制器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拣到的美石制成装饰品,装扮自己,美化生活,由此揭开了中国玉文化的序幕。

玉器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载体,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礼仪、商贸、图腾、宗教、信仰乃至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玉器与漆器、丝织品、瓷器一并被称为中国的四大文化[4]。其中又以玉器产生最早,文化内涵最为丰富。古玉器的文化内涵不仅包括设计艺术、碾琢工艺、文字记载等,而且还包括古玉器丰富的价值、礼仪功能、宗教功能、经济价值和装饰功能[5]。玉文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通过玉器材料的特殊属性,寄托和展现古人思想意识。玉器是远古先民顶礼膜拜的神物,是森严礼仪等级制度的象征,是古人审美观念的表现,更是中华民族美好品德的化身。新石器时代以后的各个朝代,都有大量的玉器生产、使用。玉器同金属器及陶瓷不同,它比较坚固耐用,又不能熔炼改制,因而古人制造的玉器,一部分被葬入地下,一部分自然消失,还有很大一部分流传于世,成为人们的收藏品[6]。

在中国,收藏古玉器的风气极盛,收藏古玉的人也极多。据雅昌艺术网统计[6],1994-2005 年,经各种拍卖公司拍卖的玉器达3 万余件,囊括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各种文化,例如: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明、清、民国等各个历史时期。收藏玉器种类涉足礼玉、兵器及剑饰、葬玉,以及生活用品类、文房用品类、佩玩件等,几乎包括历史上所有出现的玉器品种。

古玉器的政治价值表现在古玉器是社会等级制的物化,是古代人们道德和文化观念的载体。出土的玉器基本上出自有身份和地位的大中型墓葬中。春秋战国就有“六瑞”的使用规定,六种不同地位的官员使用六种不同的玉器,即所谓“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壁、男执蒲壁”。从秦朝开始,皇帝采用以玉为玺的制度,一直沿袭到清朝。唐代明确规定了官员用玉的制度,如玉带制度[8]。在古代,玉象征着伦理道德观念中高尚的品德,儒家有“君子比德于玉”的用玉观。东汉关于“玉、石之美者,有五德”的说法,就是将玉石的五种物理性质比喻为人的五种品德:“仁、义、智、勇、洁”。古玉器的礼仪功能一直占据中国古玉器的主流,“六器”是封建社会礼仪用玉的主干,即用六种不同形制的玉器作为祭祀、朝拜、交聘、军旅的礼仪活动的玉器,这就是《周礼大宗伯》所记载的“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以黄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磺礼北方[9]”。

受古玉收藏和投资热的影响,许多制玉商和古玩商为谋求高额利润而制作仿古玉,导致玉器市场上仿古玉泛滥成灾,使人真伪难辨,从而降低了古玉的可信性和科学性。为了恢复古玉的本色,使其成为可信的收藏品以及不可缺少的历史科学资料,对古玉的辨伪与鉴定,已成为众多收藏家、古玩商及爱好者的迫切要求。因此对古玉器的分类和特征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商-汉代玉器分类

我国制玉历史悠久,用途广泛,形式繁多,质地莹润,雕琢精湛,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在世界玉器工艺领域中独树一帜,充分表现出我国古人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古玉器大致可分为礼玉类、丧葬类、佩饰类、工具类、兵器类、陈设和生活用品类、文房用品类[5]。

1.1礼玉类

中国是礼仪之邦,古人在行使礼仪的时候具有专门的礼器。礼玉是古代礼制活动中使用的器物,主要用于祭祀、朝贡及交聘等活动,此类玉器以奴隶制度的殷商、周等朝代为盛。据记载,礼玉有玉璧、玉踪、玉圭、玉璋、玉璜、玉琥六类玉器,这类玉器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图1)。礼器在新石器、夏商西周时期十分盛行。春秋战国时期,礼玉日趋衰落。两宋之后,礼玉又出现复苏,多以佩饰类为主。A-人龙形佩,西周,上村岭国墓出土,现藏三门峡博物馆;B-玉琮,商代晚期,安阳妇好墓出土,现藏国家博物馆;C-玉壁,商晚期,安阳妇好墓出土,现藏中科院考古所

图1 礼玉

1.2兵器类

这类用玉料制成的武器又称玉兵器,由新石器时代的石质器演变而来,主要有玉戈、玉刀、玉戚、玉斧等。这类玉器大量出现于夏、商、西周代,以商代最为突出(图2)。春秋战国以后,除仿古玉器作品外,这几种器物均很少见到。

1.3丧葬类

为保存尸体而专门制作的随葬玉器简称葬玉。古人由于受鬼神观念和宗教思想的影响,认为以玉殓葬,可保护尸身不腐。汉代时期,葬玉非常普遍。史上用过的葬玉主要有瞑目(包括面具、眼帘和眉)、玉握、玉塞、玉衣、玉蝉、玉猪等(图3)。

图2 兵器类

图3 玉衣、玉猪

1.4佩饰类

指古人为美观和实用的追求而佩戴的玉器。佩玉形制十分庞杂,主要有头饰、耳饰、项饰、手饰和身饰。例如:玉人、玉龙、玉耳、玉钗、玉环、玉带钩及各种玉佩、玉坠等(图4)。

图4 佩饰类玉器

1.5工具类

这类玉器主要见于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后来,随着青铜冶铸业的繁荣和铁器的出现,这类以玉材琢成的生产工具逐步消失。生产工具类玉器主要有斧、箭、镞、斤、凿、刀等,与青铜工具的形制没有什么差异。殷墟妇好墓、三星堆祭祀坑、江西新干大墓等都出土有大量的玉制工具。

1.6生活用品类

这类玉器生活用品在历代玉器制作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最早见于商代的有玉簋,到了战国、秦汉时代,玉角杯、玉卮、玉奁、玉灯、玉羽觞等就很常见。唐宋以后,玉杯、玉碗、玉瓶等大量出现,玉制餐具、文具、酒具等更是品种激增。到了清代,生活用品类玉器的品种和数量均达到历史高峰(图5)。

图5 生活用品类玉器

1.7文房用品类

商周时代,曾出现过一些无穿孔的小件圆雕玉器,它们可能就是当时的陈设玉器。到了清代,玉制陈设达到鼎盛。陈设类玉器主要有玉山子、玉屏风、玉兽等,此外,还有玉制文房用具,如笔筒、书镇、笔架等。

2 商-汉代玉器特征

2.1商代玉器

商代是中国玉器史上的发展高峰期。商代早期的二里头(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村)文化所出的玉戈、铲、圭、琮、刀、璜形玉等,其造型、雕琢、钻孔、抛光等方面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商晚期玉器吸纳了青铜艺术在形制和饰纹上的特点,并得以发展。这一时期的玉器以殷墟妇好墓(河南安阳)中出土的755 件玉器为代表[13]。

相比之下,殷墟玉器中人物、动物、神瑞等玉雕件大大增加,并创作了不少精湛的玉雕作品。如殷墟妇好墓出土的755件玉器中,仅装饰性玉器就超过半数,多于礼玉、具、杂类,这说明商玉的社会功能已发生较大变化[3]。商代出现了仿青铜器的碧玉簋、青玉簋等实用器皿。在数量上,动物、人物类玉器远超过几何形玉器。商代已出现我国最早的俏色玉器——玉鳖,开始出现大量的圆雕作品(壁、瑗、环等)。商周玉器重视选材,并大量采用新疆优质软玉。就礼器中壁、璜、玦等玉器而言,商代有厚薄两种形制,玉壁多光素平整,边缘轮廓圆润,无棱角。商代后期出现商周玉器中罕见的立体圆雕玉人、玉龙、玉象等。商代玉人面部特征为额头高,面部扁平,鼻根及眼内凹,嘴均宽大,厚嘴唇上翘,下额上翘的“月牙脸”形;周代玉人特征为中分发、戴大耳环,形象夸张变形,装饰趣味浓厚;商代禽鸟玉饰都很重视头部眼、嘴、耳的雕刻,早期形状线纹方正,晚期线纹圆润眼形细长(图6)。

2.2西-东周玉器

周王朝是继殷商之后的一个强大奴隶制国家,农业、手工业都很发达。周朝统治者注意总结商代灭国的教训,将奴隶社会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加以整顿,使之条理化、规范化,以维护和巩固其统治。由于周王朝更强调“宗法礼仪”,由此应运而生出一系列配合周代礼仪的礼玉和佩玉,开辟了玉器的“道德化”、“宗教化”、“政治化”的新时代[9]。

图6 商代玉器

周代重玉之风极盛,祭祀时兼用玉器,宴享只用铜器。由于玉器的世俗化、道德化,自天子以下,人人都佩玉。周代用玉范围之广、重视玉的程度、选用玉的要求和制玉的技术都超过以往[3]。周代不断改进琢玉技法和造型设计,着意加工修整和抛光,使器物日趋美观。在做工方面,除继承商代双勾线外,还出现了粗犷的一面坡线,往往做成睛、耳、口、身、尾等的外轮廓,使造型清晰,简括有力。细部多用阴线或平行阴线,比较强调在磨光的平面上用阴线突出其粗细曲直的对比、变化,减少了器身的起伏层次。这是西周玉的特点(图7)。

图7 西-东周玉器

2.3春秋、战国玉器

春秋就其社会形态来说是一个过渡时期,反映在玉器工艺上也同样具有过渡色彩[3]。玉器在形制上继承了西-东周青铜器上的葵龙、凤或幻想的变形禽兽等纹饰图案,但已出现精雕细琢的崭新风格。到战国时代,玉器上的动物题材所占比重增多,技艺精巧,将食肉动物的凶猛性格和机警感觉深刻而生动地表现出来。

春秋战国崇尚“君子比德于玉”的说教,故当时盛行种类繁多的佩玉。玉刀剑始见于春秋而盛行于战国和两汉。春秋战国常见玉器有琮、璜、璧、镯、环、剑饰、佩饰等,其中以玉璧和龙形佩饰最多。此外还有玉带钩、玉玺以及各种葬玉等。

春秋战国制玉重视选料,流传下来的玉器很少有质次或有疵伤的劣质玉材,常见的玉质为白玉、青玉。各诸侯国都有生产玉器的机构,琢制工艺、艺术格调各有特色。至战国时代已形成鲜明的时代风格(图8)。

1)平片状器型:如璧、佩、璜等,器形较薄,立面平直,流行在边缘勾勒出极细窄的凸线,手感极锋利,器物外廓不求平齐;

2)琢玉工艺特征:常见为阴刻线,起止痕迹明显;创用一种粗细阴线并列的形式,粗细差距大,形成特殊的装饰线纹效果;

3)镂空技术纯熟,发明快捷的镂孔法,即先将镂空部位钻出若干小孔,再用丝锯类工具将小孔连缀成线。镂刻纹饰面不加阴线刻;

4)人像雕刻数量不多,以装饰手法造型,面部五官用短阴线示意,服饰华丽,多雕刻S 形、滴水形纹饰。

图8 春秋、战国玉器

2.4汉代玉器

秦灭六国,建立了空前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汉承秦制,实行休养生息、提高生产的各项政策,巩固和发展了统一强盛的封建制国家。此期出土玉器,件头硕大,雕饰豪放,品种繁多,技艺精湛。这时,统治阶级在社会礼仪、日常生活中更加广泛地使用玉器,并逐渐形成崭新的时代风格。两汉玉器对以精致著称的春秋战国玉雕艺术是一次重大突破,是中国玉器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对后世玉器有着重大影响。

西汉继承春秋战国器形特点,变化不太大。东汉由于交通方便,新疆和田玉沿着“丝绸之路”源源不断进入中原,使得玉器制作业得到极大的物质保证,开创了和田玉主导后代玉器材质的历史潮流。同时,也改变了汉代以前玉器不少就地取材、使用当地较次玉材的境况。汉代羊脂白玉十分流行,先前出现的玉琼、玉圭、玉璋、戈、钱、戚、刀、斧基本消失,玉块、玉镯、玉坠、玉管已少见,新出现葬玉、高足杯、刚卯、翁仲、辟邪、铺首、玉剑具、心形佩等。“汉八刀”雕琢技术出现,透雕、浮雕应用熟练而普遍,从而使得汉代玉器的质量有了根本提高。

汉代玉器,以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大量玉器为代表。常见高足杯、角形杯、带托高足杯、盒、枕、带钩、印章等。装饰品可分为人身上的玉饰和器物上的玉饰两大类。人身上的玉饰主要是佩玉,玉环的纹饰优美多样,在佩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汉代用于礼仪的玉器比先秦时期有所减少,只有璧和圭仍然作为礼器使用。玉璧在汉墓中出土很多,玉圭则从西汉中期以后逐渐消失。用于丧葬的玉器在汉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玉主要有玉衣、玉九窍塞、玉猪、玉珍和握玉。

汉代阴线纹细若游丝,由许多短线连缀而成被称为跳刀,虽若断若续但线条流畅遒劲,有的阴线还以极细微的圆圈陪衬。跳刀法为汉代玉独有。另有一种线纹粗重、简练、刀锋犀利,素有“汉八刀”之称(图9)。

图9 汉代玉器

3 结语

1)我国制玉历史悠久,用途广泛,商-汉古玉器大致可分为礼玉类、丧葬类、佩饰类、工具类、兵器类、陈设和生活用品类、文房用品类;

2)商代玉壁多光素平整,边缘轮廓圆润,无棱角。后期出现罕见的立体圆雕玉人、玉龙、玉象等,这一时期的玉人和动物玉器雕刻有其时代的特征;

3)周代玉器除继承商代双勾线外,还出现了粗犷的一面坡线;细部多用阴线或平行阴线;

4)战国时代玉器器形较薄,立面平直,流行在边缘勾勒出极细窄的凸线,器物外廓不求平齐;常见阴刻线和粗细阴线并列的形式,人像雕刻面部五官用短阴线示意,服饰华丽,多雕刻S 形、滴水形纹饰;

5)汉代玉器羊脂白玉流行,出现葬玉、高足杯、刚卯、翁仲、辟邪、铺首、玉剑具、心形佩等,“汉八刀”雕琢技术出现,透雕、浮雕应用熟练且普遍,阴线纹细若游丝;

6)商-汉古玉器的类型以及在此期间各个朝代的古玉器特征用于鉴别仿制品是十分有效、直观和重要的手段和依据。

[1] 牟永抗.牟永抗考古学文集[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 殷志强.中国古代玉器[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

[3] 杨伯达.古玉史论[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8.

[4] 杨伯达.巫玉之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5] 杨伯达.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7.

[6] 喻燕姣.玉器鉴赏资与投资[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

[7] 栾秉璈.怎样鉴定古玉器[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8] 沈德祥.浙江省余杭县安溪瑶山12号墓考古简报[J].东南文化,1988,05.

[9] 李更夫.玉器鉴定全集,上下册[M].台北:三友图书公司,1997.

[10] 朱勤文,廖任庆,张敬国.安徽凌家滩出土古玉器玉材来源研究[J].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四辑,2007.

[11] 吴 沫,丘志力,吴海贵.横岭山商周时期玉器的质地、白化现象和玉料产地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8,03:19-29.

[12] 广东省博物馆.贞石之语--先秦玉器精品展图集[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6.

[13] 北京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 CD-R芝麻开门·中国国家地理:考古专辑[CD].北京:北京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2007.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ancient jade (Shang-Han Dynasty)

Xi Bo, Lu Xiaoying, Qian Weiji, Lv Xiaoyu
(National Center of Quality Supervision & Inspection on Gold-Silver Products, Shanghai China)

The Shang Dynasty; Xi - Zhou;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and Han Dynasty,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the ancient jade, Summed up the Shang-Han Dynasty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Chinese ancient jad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ancient jade and imitation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Shang-Han; ancient jade; classification; characteristic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科技计划项目(2010-427)

猜你喜欢

玉器
明中期的玉器研究
探究玉器的鉴赏与收藏之间的关系
举世瞩目的红山文化玉器(七十四)
举世瞩目的红山文化玉器(七十五)
齐家文化玉器赏鉴
西汉玉器的鉴定
举世瞩目的红山文化玉器(五十三)
举世瞩目的红山文化玉器(五十二)
举世瞩目的红山文化玉器(五十一)
举世瞩目的红山文化玉器(四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