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电路CAD”课程教学方式和精细化考核改革

2015-08-23吴志祥方晓毅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电子电路原理图电路

吴志祥,黄 亮,方晓毅

(常州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江苏常州 213002)

“电子电路CAD”课程是电子、电气、控制和机电等学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涉及电路、器件、机械结构及抗干扰技术等方面的内容,知识面广,与工程实际结合十分紧密。是大电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故在本课程教学中,研究及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系统性、综合性的实践能力,实现与用人单位“零距离”对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程教学效率是十分重要的。

1 电子电路CAD课程特点

大多数高校都采用Protel99 SE软件作为“电子电路CAD”课程的主要教学工具,该软件包含电路原理图设计、电路原理图中的元件库绘制、原理图网络表生成、电路的层次化设计、印制电路板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设计、报表制作及PCB元器件绘制等内容。“电子电路CAD”课程内容(模块)如图1所示。课程以设计出符合众多要求的PCB为主要目标。课程内容呈现一贯性、多样性及复杂性。

图1 电子电路CAD课程模块

结合培养计划,大多数高校把“电子电路CAD”课程定位成专业基础选修课程,合计32学时,其中实验为8学时。通常是2-3个班级的大班课,2学时为一个教学单元。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通常采用PPT结合一种功能电路,讲解Protel99 SE软件各设计界面的操作方法,中间穿插(甚至最后)安排学生上机练习。教学效果有待提高。

课程考核方式通常采用粗线条式的定性考核,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不利于提高培养质量。

2 教学方式改革

2.1 以案例教学为牵引

由于本课程内容的连贯性,通常采用一个综合案例从头至尾示范教学。案例简单,则不能包括课程内容,案例过于复杂,学生又难以理解和接受,还受教学课时限制。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选择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优劣[2]。因此如何精选案例是案例教学成败的重要环节。本课程案例应覆盖如图1所示的全部内容,特别是电路原理图中的元件库绘制、PCB库元件绘制及网络表生成作为重点内容讲授。

2.2 精心设计项目任务

教师拟定“项目任务”预案时,应考虑项目构成、目标及效果。即事先要考虑包括工程要素在内的实施过程。项目任务选用电力电子、通讯技术、测量技术、控制系统及家用电器等方面中的经典或主流电路,电路原理图中至少包括一个需要自己绘制的原理图库元件图,PCB中同样至少包括一个需要自己绘制的库元件。项目任务随机抽取,人手一题,包括PCB外形各不相同。

2.3 与工程实际相结合

原理图层面,工程实践中大多要求“横平竖直(元件对齐排列)”、“疏密有致”、及内容占图幅的2/3~4/5之间等,美观且可读性强。

PCB层面,工程实际要求技术人员能够在众多限定条件下完成PCB设计,包括PCB非规则周界尺寸、元件体积大小及封装形式、可预见的PCB电磁兼容性、元件装贴及维修的便利性等内容。

以长方形图形作为PCB设计周界的项目,在工程实践中极少出现且相对简单。常见的PCB周界形状如图2所示。图形多半由直线与圆弧线组成,这些图形可供学生设计PCB时作参考,每个学生采用不同的图形进行设计,并力求总体面积最小化。为了快速绘制出这些非规则图形,课程中讲授DXF(Autodesk Drawing Exchange Format)文件与Protel99 SE的交差使用方法,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工程能力。

图2 项目任务PCB的周界图形

2.4 教学形式转变

课程取消上机实践操作环节,学生全部自带笔记本电脑上课,教学过程转变为全程实验教学。课程以2学时为一个单元,案例教学与任务驱动同步进行。课程教学的上半场,教师采用案例示教为主,并要求学生完成随堂练习以巩固学习效果;下半场则鼓励学生实现项目任务。2次授课后,参考“帕累托法则”,按20%优秀学生带动80%一般学生的方法,将每8个学生分为一组,同时让每个学生抽选好自己的项目任务[3]。

学生为完成无可复制的项目任务变被动学习为边学边创造。教师要求学生每周提交随堂练习与项目任务电子文件DDB(Device Dependent Bitmap),评价计分后将成绩统计表电子文档群发给各小组组长。一方面可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快速补充;另一方面可及时掌握学生完成项目的进度、过程难点及容易混淆的共性问题,同时可有效激发学生自我学习—创造的主动性。

3 精细化考核新尝试

与大多数实验实习类课程相同,本课程常见的考评方式多半为:平时成绩占10%(根据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给以评分);实验成绩占30%(根据学生每次实验的情况给以评分);实践作业占30%(根据学生完成项目的整体情况,制作的电路板功能能否完成,外观上看是否合理)[5-7]。

这种考评方式颇为粗糙,教师方主观性过大,学生方(即便分小组考核)相互雷同情况也颇为严重。且这种事后的考核方式,学生既不能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也不利于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我们提出的精细化考核方法由四部份组成:①人手一题—进行全过程透明式考评;②随堂练习—案例部分的考评,可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态度、理解能力及出勤情况;③任务驱动—独立作业部分,既可以发挥学生各自的创造性,又杜绝了相互“拷贝”的情况;④拓展内容—考评学生AUTOCAD、Office Visio及Multisim等关联软件的使用能力。

课程考核中随堂练习部分占30%,独立作业(项目任务)占60%,拓展内容占10%。

随堂练习与独立作业可采用相同的计分方法,原理图考评表及PCB考核表分别见表1及表2。

表1 原理图考评表

表2 PCB考核表

表1中,原理图的正确性考查导线使用、元件序号是否按电路模块连续标号、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为简化电路连接所采用的网络标号等。美观性,按工程化要求考核。与原理图紧密相关的库文件,是学生自由创造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考查自建元件的参考点是否为0点、引脚名与引脚编号、引脚的电气特性(输入、开漏)等。表2中,正确性考查PCB是否正确使用了“层”;周界设计、过孔与焊盘概念、密度是否合理;是否最短连线等内容。美观性和库文件和表1的大同小异。

这里设计的精细化考评表,详细至每个步骤,合计分值为30分,直接适用于随堂练习的评价。分值扩大二倍后,直接适用于项目任务的评价。考评表以1分至2分为计分单位,一是有效地避免了的学生成绩考核时的人为误差;二是通过及时反馈,学生可迅速知道自己失分的原因;三是教师对各栏目里的“小分”作统计后,立即可得知上一教学单元的教学情况,并可反思上一教学单元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4 结语

本文介绍的“电子电路CAD”课程教学改革,可归纳为:

(1)转变教学方式,在既定的学时里,传授尽可能多的基本技能,满足工程实践的普遍性技术要求,尽可能选择综合性好的示范案例,尽可能设计好各不相同的项目任务;

(2)教师自身具备良好的工程素质,所谓名师出高徒。教师还需具备对每个学生不同项目进行跟踪、及时批改与反馈等巨大工作量的奉献精神。

(3)有效的课程考核方式,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步进行的透明化、公开化且及时反馈的精细化考核(表)——精细化考核机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精细化成绩考评方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1] 杨智.电子信息类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讨[J].武汉: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58(10):9-12.

[2] 刘凤春,陈希有,牟宪民.“电工技术”课程工程教学案例设计实例[J].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3,35(1):25-28.

[3] 张小鸣,万军,何可人.基于帕累托法则的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优化[J].常州:常州工学院学报2012.25(6):80-86.

[4] 陈孜,卢溪,石健.大学生学习态度和考试作弊的现状调查[J].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3):78-81.

[5] 林科.“电子电路CAD”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济南:科技信息,2012(17):143+178.

[6] 刘浩,解宁,吴建华等.电工电子实训考核评价系统的构建与实践[J].天津:实验室科学,2013,16(6):136-138.

[7] 霍艳飞.电工电子技术实验课考核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北京:中国电力教育,2013(11):93-94+96

猜你喜欢

电子电路原理图电路
电路的保护
浅谈STM32核心板原理图设计
电路原理图自动布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解读电路
电气CAD原理图数据提取与辅助建模
电子电路设计的实用技巧研究
电子电路设计中抗干扰技术
基于Protel DXP 2004层次原理图的设计
巧用立创EDA软件和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电路
基于MATLAB模拟混沌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