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执行状况调研与思考
2015-08-23王智超
王 智 超
(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执行状况调研与思考
王 智 超
(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通过对免费师范生就业状况、免费师范生对政策的主观感受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免费师范生对政策认可度相对较高。但仍存在学生基层就业比例小及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认知偏差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
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执行
2011届免费师范生毕业表明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已经基本完成了一个政策循环,政策实施效果开始逐步显现,对于我国教师教育格局产生了一定影响,政策也在执行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1]。但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引发人们关注,政策实施状况究竟如何值得关注。“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状况追踪研究”课题组通过实地调研,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了系统考察。
一、研究概况
根据研究需要,课题组选取了两组样本,分别对免费师范生就业状况和免费师范生对于政策的认同态度进行了调查。
第一,课题组整理了A校2011届全部1 522名免费师范生的自然情况、专业分布、生源情况、就业地区、就业单位等信息,作为样本对免费师范生的就业去向与就业结构进行了分析。此样本为A样本。
第二,为掌握免费师范生对政策的认同情况,课题组在梳理国内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设计了《免费师范生政策认知情况调查问卷》。问卷在维度和项目设计上以课题组原有研究结果为基础[2]、充分借鉴了其他学者(李高峰(2010)[3]、封子奇,姜宇,杜艳婷,高钦(2010)[4]、石艳(2010)[5]、吴帆,赵丹妮(2007)[6]、姚云,董晓薇(2009)[7]等)的研究成果。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政策的主观认知、免费师范生理想就业情况与现实就业情况的比较、免费师范生个人预期与政策设计的差别、政策满意度分析等。课题组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共向免费师范生发放问卷1 100份,回收946份。其中有效问卷918份,有效回收率97%。性别结构和生源类型符合自然状态下的免费师范生常态结构。此样本为B样本。
课题组根据回收的有效问卷,利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相关处理。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免费师范生就业情况分析
免费师范生就业情况是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执行情况好坏的最好验证。从多角度、多维度对免费师范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有助于课题组全面掌握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执行情况。A校2011年共有1 522名免费师范生毕业,除1名升学外,其余1 521名全部就业,就业率达到100%(升学视为就业),整体就业率相当完美。对于免费师范生就业情况分析从两个方面进行。
1.免费师范生就业分布与生源分布吻合情况分析
调查显示,1 522名学生分别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学生就业也分布在这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非生源省份就业的学生共有122人,占总体人数的8.02%,超过90%的学生回生源省份就业,就业分布与生源分布具有较高的吻合度。这表明,免费师范生的就业分布情况符合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设计的初衷,学生履行国家义务的意愿得以实现,同时也表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部门落实免费师范生成果显著。
一直以来,免费师范生能否跨省就业成为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焦点问题之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和《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实施办法》中都指出:“免费师范毕业生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校任教。”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是否要求免费师范生“必须”回生源所在地就业是一个难点,因为如何界定“一般”是考验政策执行者智慧的事情,而无论任何条件都“必须”回生源所在地就业显然是一种不考虑现实的刻板执行态度,会造成事实上的不公平。
从调查情况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都按照政策要求,将绝大多数免费师范生在本省范围内解决了工作岗位和编制,既增强了本省师资力量,又保证了免费师范生履行“义务”政策要求的落实。此外,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又在尊重现实的基础上合理满足了部分免费师范生跨省就业的需求,即掌握了“一般”和“特殊”的区分,保证了就业过程中政策执行的人性化与公平性。当然,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策掌握尺度不均的现象,部分省没有放开跨省就业的限定,而个别省则大幅度放开了跨省就业的条件限定。数据显示,跨省就业的免费师范生多数是由内陆偏远地区跨省到东部沿海地区就业。这一方面是由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际就业容纳能力不同;另一方面是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内陆偏远省份更发达,更易吸引学生流向。经过进一步统计发现,就同一省份而言,出省就业人数与接受外省就业人数基本成反比,且接受外省就业人数较多的省市多为经济发达地区(如广东省、福建省、重庆市等),如果说第一种情况是需要课题组着力解决的现状的话,第二种情况显然是与政策初衷不符的(政策鼓励免费师范生向偏远地区流动),但其又是政策实行结果的客观反映,这就尤其需要引起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的重视,需要在政策导向与客观现实间寻找恰当的平衡。
但从总体看,免费师范生生源仍以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为主,这些学生大部分回生源所在地就业,与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前相比,这种情况将更有利于缓解由师资配置引起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2.免费师范生就业层次与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要求的吻合度分析
从调研数据看,1 522名免费师范生超过90%在生源所在地就业,情况良好。从就业单位性质上看,有2人在高等教育单位就业,其余1 520人都在基础教育单位就业,在基础教育单位就业率的比例达到99.8%,这种情况基本符合免费师范生在教育行业就业的要求,表明在这方面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执行和落实的情况良好,将对地方基础教育平衡师资和整体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到基础教育领域就业的免费师范生中,到县级基础教育单位就业的为247人(不包含区及县级市),占全部免费师范生的16.2%,这一方面表明,免费师范生还没有完全深入到最基层的一线教学单位,但与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前的师范生就业情况比,到县级基础教育单位就业的比例已经有了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面也表明县级基础教育单位在岗位提供、薪资待遇等方面与城市相比仍有差距。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是希望能够藉此政策的实施,推动优秀教师资源到城镇以下学校工作,带动区域整体师资素质的提升,虽然在相关文件中并未明确要求免费师范生必须到县以下基础教育单位工作,但指出“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二年”[8],后又提出“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由当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安排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二年”[9],《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免费师范生教育的有关意见》也明确了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政策目标重点是为农村学校培养骨干教师这一指向[1]。虽然政策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进行了调整,但其服务农村基础教育的初衷并未改变,免费师范生能否按照政策要求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两年,将成为下一步衡量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成败的关键标准之一。
(二)免费师范生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认可情况分析
除了免费师范生就业状况外,免费师范生认可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情况对于判定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执行也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1.免费师范生报考原因分析
为了解考生报考免费师范生的原因,并验证免费师范生政策中设置的相关吸引条件是否有效,课题组根据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内容、课题以往的调研成果以及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将考生报考免费师范生的最主要原因归为四类:自己出于职业理想,因为想从事教师职业;自己出于就业考虑,因为免费师范生就业有岗有编;自己出于经济考虑,因为免费师范生可以享受相应补助;父母或家人帮助选择的。为保证不对受访者形成误导,课题组还设计了“其他原因”选项,作为开放式题目,由被试选择作答。
统计显示,免费师范生报考的原因都集中在课题组预设的四个方面,选择“其他原因”的人数为0。从表1的结果发现,在预先设定的四个选项中,学生的选择理由之间具有显著差异,X(3)2=58.436;P<0.001。结果显示,学生的选择更倾向于选择“职业理想”。选择“职业理想”的免费师范生比例超过35%,选择“就业考虑”和“经济考虑”的分别占到23.31%和22.44%,前三种原因中,学生总数达到了746人,比例超过了受访者总数的80%。
表1 考生选择免费师范生的动机分析
结果显示,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虽然设计了两个吸引考生报考的反映考生“权利”的选项,一是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可以保证“有岗有编”;二是免费师范生可以享受“免费+补助”的教育,但从统计结果看,出于“职业理想考虑”选择免费师范生的学生最多,超过了出于“就业考虑”和“经济考虑”的学生,更多学生还是因为出于对教师职业的热爱才选择报考免费师范生。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免费师范生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内容的认可度较高。
在总体数据分析中,我们发现对于吸引考生报考免费师范生原因的选择中,性别与生源地对“就业考虑”的选择都有显著的相关性(性别:X(3)2=11.402;P=0.011,生源:X(3)2=49.164;P<0.001),进一步检验考生的性别与生源因素对其选择的影响,结果如下。
第一,性别因素对选择免费师范生原因的影响。结果显示,“自己出于经济考虑,因为免费师范生可以享受相应补助”在性别方面差异显著(X(1)2=7.719;P=0.005),女生更易受经济因素影响。而在“职业理想”(X(1)2=0.156;P=0.693);“就业考虑”(X(1)2=0.679;P=0.410);父母家人(X(1)2=2.488;P=0.115)几个方面,性别差异均不显著。认为性别差异对选择影响不大。
第二,生源因素对选择免费师范生原因的影响。结果显示,生源对于选择的影响也存在差异。“自己出于职业理想,因为想从事教师职业”(X(1)2=10.319;P=0.001)和“自己出于经济考虑,因为免费师范生可以享受相应补助”(X(1)2=72.252;P<0.001)两项受生源所在地影响较大。农村生源学生更多因为职业理想考虑选择免费师范生,而生源对于经济原因的影响更大,同样,农村生源学生更易因为经济原因选择免费师范生。这说明,农村生源学生对于免费师范生政策的需求更为强烈。而在“就业考虑”(X(1)2=0.916;P=0.339)和“父母家人”(X(1)2=0.581;P=0.446)的两个因素中,生源的不同没有发生显著的差异。
2.免费师范生就业理想与实际就业情况分析
通过检验免费师范生理想就业地区与实际签约地区的吻合情况,可以考察免费师范生自我预期与政策目标之间的差别。课题组在调查中对两种情况进行了对比,一是免费师范生理想就业单位和实际就业单位的比较;一是免费师范生理想就业地区和实际就业地区的比较。
课题组将免费师范生的就业单位分为四类:城市市区中小学、县城中小学、乡镇中小学、非中小学。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共有651人理想就业单位与实际就业单位相符,占全部样本的70.92%。将免费师范生的就业地区分为三类:生源地省份、非生源地沿海经济发达省份、非生源地中西部省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共有578人理想就业地区与实际就业地区相符,占全部样本的62.96%。
结果显示,学生理想就业与实际就业情况符合度较高,说明免费师范生的自我预期与政策目标较为吻合,可以预判免费师范生对政策的实际满意度较高。但多数免费师范生所选择的理想就业单位为城市市区中小学也说明,部分免费师范生还没有正确认识政策引导免费师范生赴基层就业的政策意图,仍需做进一步引导。
3.免费师范生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各部门的满意情况分析
课题组进一步分析了免费师范生对政策执行过程中各相关部门的满意度,包括:试点高校政策执行整体情况、生源地省份落实国家免费师范生政策的总体情况、生源地省份提供给免费师范生的就业岗位情况和签约的市、区教育局落实免费师范生政策的情况,满意度指标分五个层级: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
结果显示,免费师范生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执行情况总体表示满意,对试点高校政策执行情况的满意度高于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落实政策情况的满意度。
一方面,免费师范生对试点高校政策执行的情况总体满意度达到了88.24%,不满意率仅有10.24%,说明试点高校在培养和就业等环节为学生所提供的服务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及高度评价,也证明试点高校对于政策的落实较为扎实,成效显著。另一方面,免费师范生对生源地省份落实政策的情况总体满意度不高,满意的比率为56.53%,而不满意率则超过了40%,特别是对于生源地省份提供给免费师范生的就业岗位情况,不满意率达到了50%,这表明各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于政策的落实还没有完全得到免费师范生的认可,特别是对岗位的提供多数同学表示不满。
免费师范生对于试点高校落实政策的满意与生源地省份落实政策情况的不满也从客观上反映出政策对于试点高校与生源地省份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存在偏差,生源地省份所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远远大于试点高校所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此外,课题组还发现,学生对于基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落实政策的情况满意度相对较高,达到了64.49%,这说明基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工作做得较为扎实,得到了免费师范生的认可。免费师范生对政策的总体满意度超过了78%,说明政策总体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了免费师范生的认可。
但需要注意的是仍有5%的学生对于政策表示非常不满意,主要体现在其岗位落实和限制跨省等方面,表达对政策不满意的免费师范生在填写不满意的原因时,选择“就业受限”的占45.32%,选择“服务期过长”的占12.98%,选择“政策落实不到位”的占30.11%,还有11.59%的学生选择了“违约成本过高”。这说明,政策在设计上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的需求在得到满足的同时,也必须考虑政策在处理国家与个人利益冲突时的人性关怀,这是师范生免费政策在今后的执行和改进过程中需要注意并积极改进的。
三、结论与建议
从研究结果看,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执行已经完成了初始阶段,必然进入后续的持续发展阶段和深入发展阶段。
(一)基本结论
从总体看,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执行状况整体良好。一方面,免费师范生就业率达到了100%,基础教育就业率达到了99.8%,生源地就业学生超过90%,这些指标反映了免费师范生就业状况较好,基本实现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目标要求。但免费师范生就业单位多数集中在城市市区中小学,面向基层服务的需求没有得到体现,仍需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对免费师范生就业的引导,各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应当在岗位设置时充分考虑基层学校的需求。另一方面,免费师范生理想工作与实际工作有较高吻合度,免费师范生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总体认可,总体满意度超过78%,但对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落实政策方面仍存在不满。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设计的各项权利对于学生报考都具有吸引作用,但政策在“服务义务”上的设计又使学生对政策的满意度下降,政策内容的合理调整是促进政策顺利执行的重要前提。
以上结论证明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执行情况良好,但政策内容还需做相应调整。
(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继续发展的建议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已经而且必将在未来对中国教师职业的整体发展产生更有力的影响,并逐渐改变当前我国教师资源配置的现状。继续保持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持续发展具有更迫切且更重要的意义。从研究数据看,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之情况良好,但并不意味着其执行已经步入正轨,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持续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应当在如下方面做出调整与改进。
第一,继续完善政策相关内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制定主体应当善于倾听免费师范生群体的意见和建议,应当在免费师范生的个人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之间寻求一个适当的中间点,尽量促使这两种利益同时得到满足,即在最大限度保证免费师范生权益的同时使国家利益得以实现。这就需要政策制定主体充分考虑免费师范生群体的实际需求和未来发展需求,在更大领域内为免费师范生提供更为宽阔的平台,保证免费师范生能够在物质和精神层面都得到良好的满足。
第二,继续完善政策执行机制。良好的机制是政策有效运行的保障,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应当继续完善政策执行的机制,保证政策能够在一个科学合理高效的框架内运行,最大发挥政策自身的优势。这一机制应当包括政策协调机制、政策沟通机制、政策运行机制和政策保障机制,而每一种机制的实现都应当建立在政府相关主管部门通力协作与大力配合之上,如在落实免费师范生就业岗位和编制时,这种协作与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继续鼓励各试点高校推进改革。科学的培养模式是保证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发挥实效的重要环节。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后,各试点高校做了大量工作,在免费师范生培养环节做了一些有效尝试与改革,但这种改革不能停止于当前,而必须着眼于未来,从更深层面探索更科学合理的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以保证培养质量的上乘。改革应该尊重教育实践逻辑的特点[10],特别是应当注重与中小学教学实际的紧密结合,从理论知识、教师技能、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等多个层面保证免费师范生培养的质量。
[1]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完善和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意见的通知[S].国办发[2012]2号.
[2] 王智超.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现状调查及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1(1):58-61.
[3] 李高峰.免费师范生报考动机的调查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1-4.
[4] 封子奇,姜宇,杜艳婷,高钦.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7):69-75.
[5] 石艳.免费师范生身份认同研究——基于对某师范大学招收的第一批免费师范生的调查[J].教育发展研究,2010(4):46-51.
[6] 吴帆,赵丹妮.免费师范生政策的进退之据——北京师范大学首届免费师范生调研分析[J].数据,2007(12):29-30.
[7] 姚云,董晓薇.全国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实施认同度调查[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1):45-50.
[8]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S].国办发[2007]34号.
[9] 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财政部关于印发《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实施办法》的通知[S].教师[2010]2号.
[10] 柳海民,王澍.合理发展:提升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新思路[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188-192.
Research and Retrospection on the Implementation Status of the Free Education Policy for Normal Students
WANG Zhi-chao
(Faculty of Education,Northeast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The author launches a research on the employment status of normal students who receive free education and their response to the free education policy for normal student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is policy is generally acclaimed. However,there are some problems wanting improvement,such as,the proportion of basic-level employment remains small,and there are some cognitive bias existing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Normal Students Who Receive Free Education;Education Policy,the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 Policy
2014-05-16
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CFA080211)。
王智超(1980-),男,黑龙江甘南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
G65
A
1001-6201(2015)04-0192-05
[责任编辑:何宏俭]
[DOI]10.16164/j.cnki.22-1062/c.2015.04.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