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极简空灵 用心感悟木雕之美
——记我国著名木雕工艺美术大师段国梁先生

2015-08-23苏宝塍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5年11期
关键词:剑川县剑川木雕

○文/苏宝塍

极简空灵 用心感悟木雕之美
——记我国著名木雕工艺美术大师段国梁先生

○文/苏宝塍

剑川木雕产于大理州剑川县,始于公元十世纪,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白族人民在吸收了汉族和其他民族文化、生产技术后,逐步形成的独特精湛的技艺。木雕主要用于建筑物装饰,以浮雕居多,现已发展为艺术价值很高的木雕工艺品。尤其是云木雕花镶嵌大理石家具,用优质硬木精心雕出龙、凤、狮子、孔雀、梅花等传统图案,制成桌、椅、茶几等,再镶嵌上苍山特产的彩花大理石,显得古朴大方、新颖高雅,非常富于民族特色,是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因此,剑川县也被称为“木雕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据史料记载,唐代剑川木匠就承担了最恢宏的建筑“南诏五华楼”的木雕雕刻;宋代,剑川木雕艺人到京都献艺,曾轰动京华。时至今日,剑川木雕工艺更是扬名海外,其技巧更臻完美,精雕细刻、造型生动、线条流畅、意到刀随、精湛绝伦。由物质而文化,木雕艺术大师们自质朴的木材中提取出精致的意味和艺术的底蕴,让它们在设计草图里复活,让深厚的历史积淀镌刻在每一个细微之处。这其中,剑川县兴艺古典木雕家具厂创办人段国梁是不得不提的一位,他不仅传承了剑川传统木雕工艺的精髓,同时不断发挥创新、博采众长,促进了剑川木雕的长远发展。

上下求索,灵性俱显

从艺近50年的段国梁,在木雕艺术上可谓造诣颇深,目前已经成为剑川木雕工艺的代表人物。他擅长于木雕家具、壁画、条屏及大理石画传统古典家具的制作。他的作品题材丰富,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神话传说、历史典故等都能被他传神的表现出来,丰富了剑川木雕的内容和艺术表现力,提高了当地木雕工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了当地木雕产业的发展。1998年他被评为工艺美术师,2001年被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2006年被评为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说到他心爱的木雕艺术,段国梁总是侃侃而谈。他说,已经发展上千年的剑川木雕,2011年6月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他自进入木雕行业以来,继承了大理剑川木雕上千年的优秀传统,并不断创新,打破白族传统木雕以风景、神灵、山水为表现主题而不雕琢人物的禁忌,创作了大篇幅人物画面的作品《张胜温画卷》。值得一提的是,他把欧式装饰木雕引入剑川木雕创作中,真正做到了古今结合、中西合璧、博采众长。

如今,段国梁木雕已经成为剑川木雕的代表符号。云南许多公共场所,段国梁的大型木雕台屏、壁挂都成为门面摆设。在富有民族特色的剑川宾馆,正门就是一尊段国梁创作的布袋僧木雕,高近3米,笑容可掬,喜迎八方来客;照壁上的那幅《清明上河图》,刀法凌厉,人物景色栩栩如生,尽显大宋繁华景象。

据段国梁介绍,其实他早在1979年就到北京,为人民大会堂云南厅组装天女散花孔雀开屏座屏。自1995年1月他创办自己的木雕家具厂至今,段国梁的古典木雕已经在滇中及滇西南北许多古刹名寺里随处可见,包括昆明西山华亭寺大雄宝殿、藏经楼、天王殿的全部木雕工程,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筇竹寺五百罗汉佛龛,华严阁华阳三圣佛龛、个旧宝华寺、临沧太华寺、东川祝国寺等。

坐落于茶马古道上沙溪古镇老街寺登街上、拥有600年历史的兴教寺,其大门口的两尊高大哼哈二将即为段国梁所雕,历经六年风雨,没有任何开裂变形。兴教寺大殿五尊佛像的背光亦出自他之手,雍容大气又不失庄严。台湾一位客商看到兴教寺门神后,特地到云南向段国梁定做了一个高3米的释迦牟尼佛像。

为了将剑川木雕推向国际市场,段国梁将欧式风格与白族木雕艺术相结合,闯出了一条中西合璧的木雕艺术之路。他先后为昆明著名的金碧路歇安圣堂基督教堂制作了《最后的晚餐》、《彼得的祝福》、《耶稣登山宝训》等三幅大型木雕壁挂,线条流畅生动,雕工精细灵巧,人物栩栩如生。美国驻昆明独资企业奥斯腾公司在观看了这些作品后,与段国梁签订了合作意向,联合开发生产欧式风格木雕装饰品,他们先后生产制作室内装饰木雕产品和木雕家具500多个系列出口欧美。

1996年,为了庆祝香港即将回归,段国梁制作了大型木雕壁画《张胜温画卷》,总长97.6米,高1.8米的巨幅屏雕由136块优质材料组装而成。该画卷雕刻中有大量的人物形象塑造。由于传统白族雕刻很少涉及人物,为了雕刻好《张胜温画卷》,在香港回归普天同庆的日子里为云南人民献上精美的现代剑川木雕艺术,段国梁特意请来了人物雕刻技术全面的师傅。在这些师傅的传帮带下,厂里的本地白族木雕艺人很快掌握了人物雕刻技法,并共同努力创作了气势恢宏、大气磅礴的《张胜温画卷》,作品后被珍藏在云南省民族博物馆内。

段国梁的木雕作品《博古》四条屏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他还凭借此作品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另外,他的作品《蛮王礼服图》(地屏)被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作品《石宝情》在云南省首届旅游商品展销会上获优秀旅游商品奖;作品《高档浮雕普洱茶包装盒》在云南省首届“工美杯”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金奖。他的努力和创新,也奠定了剑川木雕成为“中国八大木雕”流派之一的坚实基础,让剑川木雕走向国际之路更加平坦。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成功的背后总有一段艰苦前行的过程,谈起段国梁与剑川木雕的结缘史可以用传奇来形容。他说最初学习木雕是受奶奶的影响,当时由于家庭困难他小学毕业就辍学了。这让他很迷茫,但奶奶却鼓励他去学一门手艺,奶奶说:“一个人要学一门手艺,饥荒3年饿不死手艺人”。正是这句话,让他在30多岁时便成为掌握剑川会“木纹漆”技术两位中的一位。为此,段国梁16岁便开始拜师学艺,先后师承杨正坤和段笏传等师傅,并对建筑木雕和仿古家具充满了兴趣,还学会了“木纹漆”的技术。经过20多年磨炼积累,1986年段国梁凭借精湛的技艺、进取的精神,开始担任剑川民族木器厂厂长。

段国梁曾七次参加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并不断到省外先进发达地区向经营优秀企业学习,开阔视野的他面对剑川木雕工艺技术落后的状况,大胆改进,设计出新产品,彻底改变了剑川传统木雕依靠传统古建、隔扇门窗、家具的单一产品发展局面,推陈出新设计开发了四大类产品:屏风壁画、条屏、地屏类,工艺摆件类,欧式风格装饰类,旅游木雕小件类等。

1986年之前,剑川木雕主要以做大理石镶嵌家具为主,1986年以后开始侧重古建筑重建。为了完成大量的订单,木器厂开始广泛招收学徒进行培训。在定期和不定期常态化培训中,20多年间先后培养2000多人,这批人成为剑川木雕发展的骨干力量,大部分人都开办了工厂、作坊,成为木雕经营者,正为传统的剑川木雕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贡献力量。1988年,在企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时,段国梁勇于承担责任,成为剑川县企业经营市场化过程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成为当地承包经营的带头人,带领企业走向市场化经营的轨道。与此同时,段国梁另辟蹊径,成立了小件木雕车间开发小件工艺品。博采众长的创新使剑川县民族木器厂经营得风生水起,职工也从40多人发展到260多人。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1995年段国梁创办了自己的工厂——剑川兴艺古典木雕家具厂。如今,经过16年的艰苦创业,企业总资产已达1600多万元,厂区占地面积6亩,现有职工200余人,其中有高级工艺美术师3人、工艺美术师28人、技师46人、初级工艺美术师36人。同时,公司拥有一批民间能工巧匠队伍,成为了承载剑川木雕腾飞重任的坚强后盾。

培养传人,让剑川木雕薪火相传

如今的段国梁,作为云南省仅有的两个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唯一的一个木雕界工艺美术大师,也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木雕工艺之乡——剑川木雕”的公认扛鼎大家。但这些荣誉并没有羁绊他前进的步伐,他说“剑川木雕工艺精湛、民族特色鲜明,只有不断传承、借鉴、创新才能走得更远、更好。”因此,他觉得目前最紧要的工作是培养更多的剑川木雕传承人,让这一门古老的艺术更好的传承下去。

目前,剑川县兴艺古典木雕家具厂已经实施了卓有成效的木雕人才培训项目,并被云南省乡镇企业局列为“转移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及“大理州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被剑川县人民政府批准授牌为剑川县“木雕技艺传习院”。企业每年都有计划、有目标地举办木雕技艺传习班,每年为剑川培养120多名木雕工艺人员。自2009年开始,与剑川县残联合作每年培训30多名残障人士。企业每年都带动数百农村剩余人员从事木雕,形成了“公司+农户”的生产链,不仅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队伍保障与技术支撑,也为地方经济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残障人士就业创造了条件,做出了卓有成效的业绩与贡献。

同时,段国梁坚持“传承、借鉴、创新”理念,要求产品“图样一线一画有韵味、工艺一雕一刻显传承,制作一榫一卯合传统”。目前厂里已经开发出古典家具、寺庙木雕、旅游木雕、壁画地屏、室内精品工艺装饰、欧式木雕6大类共2000多个品种。他自豪地说:“不是精品我不做,我的产品不靠推销员宣传,订户都会主动帮我宣传。”

针对剑川木雕传统工艺中的弱项,段国梁积极从广东、浙江、四川等地引进大量人才,不仅带动了本地人才,也带动了剑川人物雕刻的新潮,提升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竞争力。同时,公司还与美国奥斯腾公司联合开发生产欧式风格木雕装饰产品,已批量出口美国加利福尼亚、俄亥俄等20多个州,销量和市场在不断扩大,前景看好。这个项目的组织实施是剑川木雕走向国际市场的成功范例,也是剑川木雕的一项产品创新,前景广阔、意义深远。

剑川兴艺古典木雕家具厂产品还多次在全国获奖,企业被国家民委、财政部等确定为“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被文化部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云南省林业厅将其确定为“云南省林产业龙头企业”、云南省文化厅将其确定为“云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细心观察可以发现,当前云南境内精美的木雕与古建筑,大多出自剑川木匠之手,昆明标志性建筑金马坊、碧鸡坊、忠爱坊,从明清到现代三次修建都是由剑川木匠主持的;即使是北京故宫,也散发着浓浓的剑川木雕“味”。但段国梁还有一个更宏伟的目标,要在昆明建一个像浙江东阳木雕城、福建蒲田工艺美术城一样的“剑川木雕城”,搭建一个展示、销售剑川木雕产品的大平台,在全国建立销售网点,促进剑川木雕产业腾飞,使这一民族艺术瞩目世界。

“五十多年了,我一直和木雕为伴,一笔一画,一刀一凿都浸透了我的喜怒哀乐。我为木雕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非常希望多发现和培养真正用心的人,毕竟一个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需要更多高尖端的人才。”作为剑川木雕的领军人物,段国梁对剑川木雕文化日益繁荣发展的前景充满希望。

猜你喜欢

剑川县剑川木雕
千年繁华后的平淡剑川弥井村
剑川娃
剑川花椒的主要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剑川县森林资源特点与森林防火对策
木雕工艺品如何保养
木雕鱼
浅析剑川县核桃丰产栽培技术
剑川县核桃产业发展初探
大理州高寒冷凉地区林产业发展之路——剑川县老君山新和村林产业发展调研
极“左”年代剑川民间文人的诗创作——以赵慰苍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