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河市热岛效应强度探析

2015-08-22任景倩季晓菲焦焕杰黑河市气象局黑龙江黑河164300

黑龙江气象 2015年4期
关键词:干球温度黑河市城市热岛

凌 慧,任景倩,王 琳,季晓菲,焦焕杰(黑河市气象局,黑龙江黑河164300)

黑河市热岛效应强度探析

凌慧,任景倩,王琳,季晓菲,焦焕杰
(黑河市气象局,黑龙江黑河164300)

本文于2015年夏季开展为期50 d的连续观测试验,通过对比分析黑河市城区与近郊观测站的气温数据,得出黑河市区城市热岛效应强度的大小及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黑河市东、西城区均存在热岛效应,强度等级为弱;黑河市热岛效应强度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夜间强、日间减弱。

黑河;热岛效应;强度

1 引言

近年来诸如城市热岛、城市浊岛(雾霾)、城市干岛、城市雷暴等环境气象问题备受公众关注。黑河市地处中俄边境,依托有利的地理位置和有效的经济举措,城市发展速度快,城区人口、建筑物、车辆都在急剧增加。2014-2015年黑河市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城、卫生市、环保模范城的各项工作,城市"热岛效应"作为生态环境方面的一个重要考核目标,成为本地决策气象服务的一项重点。本文利用2015年夏季所采集的城区及郊区气温数据,经过统计分析,得出黑河市热岛效应强度的大小及日变化规律。本文不仅具有科研理论意义,更是本地气象业务与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之间的一次融合。

2 研究方法和数据采集

本文实施方案与结果评定均参照中国气象局预报司编制《城市热岛效应评估技术指南(第1版)》,基于气象观测站气温资料计算城市热岛强度。根据黑河市布局结构,以爱辉区观测站为郊区参考站,在东、西城区各设置一个CAWS3000_JT六要素自动气象站,进行为期50 d的连续观测。通过城区和郊区同一时间尺度的气温观测(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资料直接计算热岛强度(Ht)。本文以0.5℃定义为城市热岛效应有无的定性分界点,以2.5℃定义为其强度强弱的定量分界点。

Ht—热岛强度Tc—城区气温Ts—郊区气温

3 结果分析

(1)通过对比分析城区气象站和郊区气象站的逐小时干球温度(图1),可以看出黑河市东、西城区24个时次的干球温度均高于郊区,且以西城区居高。以日均气温度量东、西城区的热岛效应强度分别是1.3℃和1.7℃,黑河市东、西城区存在弱等级的热岛效应现象。

图1 不同观测站点逐时次干球温度

(2)黑河市热岛效应强度具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图2),即日间弱、夜间强。日间(08-20时)东、西两个城区出现强热岛效应的次数在5次以下,傍晚-夜

间时段东、西城区出现强热岛效应的次数显著增加至10-16次;城市热岛效应延缓了城区夜间气温的下降速度。

图2 逐时次热岛强度≥2.5℃次数

(3)选取02时、08时、14时、20时和单日最高(Tmax)、最低(Tmin)温度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东、西城区在上述时次均存在热岛效应(图3);东、西城区Tmax热岛效应强度分别在0.6-2.2℃和1.2-2.5℃,Tmin热岛效应强度分别在0.6-1.9℃和0.9-2.4℃;并且夜间02时热岛效应强度最大。以上分析说明由于热辐射作用使城市空气一方面在白天升温快、另一方面夜间降温速度变得比市郊慢。

图3 不同观测站点最高、最低气温对比

(4)热岛效应同样会增加城区的高温日数,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主城区的高温日数多于郊区观测站,尤其西城区的高温日数显著多于东城区和郊区观测站。

4 结论

本观测研究表明:黑河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热岛效应现象,东、西城区的热岛效应强度在0.6-2.2℃,为弱等级的热岛效应,且西城区强于东城区;黑河市热岛效应强度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夜间显著强于日间。

凌慧(1987-),女,黑龙江省黑河市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生,助理工程师.

P463.1

A

1002-252X(2015)04-0014-01

2015-9-1

猜你喜欢

干球温度黑河市城市热岛
典型气象条件下城市热岛效应逐时变化特征
定色后期干球温度对烤后中部烟叶质量的影响
基于CiteSpace的城市热岛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
冷却塔免费供冷节能改造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基于Modis数据的山东省夏季城市热岛效应时空变化分析
死海不“死”等
热泵密集烤房烘烤过程中干湿球温度响应研究
My English Teacher
湿球温度计算方法研究
黑河市中学排球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