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莓打药毒死蜂群”是谣言

2015-08-22中国农资姜美怡整理

中国农资 2015年4期
关键词:蜂箱草莓蜜蜂

□ 《中国农资》记者 姜美怡 整理

“草莓打药毒死蜂群”是谣言

□ 《中国农资》记者姜美怡整理

连日来,一篇题为《一位蜂农的忠告:珍惜生命远离草莓》的微信被疯狂转载,该条微信以蜂农的口吻哭诉“草莓种植户打药毒死蜂群”,称“每年草莓丰收之时就是我们蜂农欲哭无泪之时”,并下结论:“长期吃草莓等于慢性自杀”。此言一出,水果摊上的当家“花旦”草莓立马受到影响,销量和价格都较往年同期滑坡不少。到底这名蜂农所说是不是属实呢?面对草莓的多种传言,又是不是确切呢?

在网上转载的帖子中,发帖人称“草莓园为了防害虫差不多隔一两天晚上就要打药,因为白天有顾客到园里采摘怕人看见,所以只能在晚上打药,晚上打药之后我们的蜜蜂就会陆续出现大量的死亡,持续时间在一周到十来天,导致蜂群大量下降乃至整群死亡,长期吃草莓等于慢性自杀。”同时,这名蜂农还建议大家在傍晚后到草莓园观察打药情况,并表示,“在我国不论什么地方的蜂农见到草莓园都要跑,真是欲哭无泪啊。”

【传言一】草莓喷农药毒死大量蜜蜂

【回应】棚内气温高,外来蜜蜂很少入棚采蜜,许多莓农花钱买蜜蜂进行授粉,生产过程中很少使用农药。

设施草莓授粉正值冬季,此时蜜蜂处于越冬状态,蜂箱内本来就有部分自然死亡的工蜂,当蜂箱搬入大棚后,蜜蜂开始活动,死亡的工蜂会被正常的工蜂拖出蜂箱,丢弃到大棚,会看到巢门口有大量蜜蜂死亡。草莓大棚中一箱蜜蜂的数量大约1万只,一只采蜜期蜜蜂的寿命为30天左右,而草莓大棚中需要蜜蜂授粉的时间从11月份到来年的4月份,大约是6个月的时间,所以蜂箱内的蜜蜂是在不断更替的,体弱的老蜂飞不远或者出勤后体力不支,就会陆续死亡,死亡蜂很大一部分会聚集在蜂箱口附近。蜂王又不断产下新卵,维持蜂箱内蜜蜂的数量,因此草莓棚中一定会有老死的蜜蜂。

另外,蜜蜂有趋光性,非常容易撞棚膜死亡,尤其是蜂箱新搬入大棚,蜜蜂对周围环境不适应,会出现一部分蜜蜂撞棚死亡。冬季棚内湿度过大,蜜蜂飞翔过程中会被棚膜上的水滴打落死亡,如果蜜蜂飞入棚膜和防虫网的缝隙也会被夹死,还有冬季长时间的低温寡照不良天气等都会造成蜜蜂死亡。

【传言二】过量打药导致草莓畸形会致癌

【回应】草莓畸形与光照、温度等多个因素有关,与激素农药无直接关联

针对草莓出现畸形,专家们表示,这与光照、温度、湿度、授粉等多个因素有关,与激素农药无直接关联;另外,通过个头和形状来判断草莓是否使用了膨大剂也并不完全可靠,而且目前仍无因接触膨大剂致癌的报道。对于蜜蜂死亡一说,专家则解释属自然现象,因为蜜蜂有趋光性,出巢时一旦撞到塑料棚膜极易死亡,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北京市植保站蔬菜科科长王晓青说,蜜蜂授粉是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的重要技术内容,小蜜蜂也是绿色防控的形象代言人。使用蜜蜂授粉可以提升草莓的产量和品质,更重要的是,蜜蜂对农药十分敏感,温室大棚里要使用蜜蜂授粉就必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取而代之以更加安全生态的绿色防控技术,可以说蜜蜂是草莓绿色防控技术和草莓安全的“监督员”。大家去采摘草莓时如果看到有蜜蜂正常出来授粉,说明现在的草莓是安全的。

在草莓园中悬挂着很多小罐子,还有一排排的黄板和风口处的防虫网,这些都是替代化学农药使用,与蜜蜂授粉配套的绿色防控技术。王晓青说:“通过加热硫磺升华产生气态的硫来防治草莓白粉病,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没有固态的硫残留在果实和叶片上,是有机蔬菜生产允许使用的,而且对蜜蜂没有毒害作用;利用防虫网阻隔蚜虫等小型害虫的飞入,用黄板进行监测和小型害虫的诱杀,可以起到不使用化学农药也能防治病虫的效果。”

蜂农:草莓毒死蜜蜂不科学

一些养蜂人均表示,草莓打农药毒死蜂群这种说法不够科学合理。一位有着20多年养蜂经验的养蜂人表示,蜜蜂主要针对植物的花朵进行采蜜,而草莓苗结果后,草莓表面并无太多糖分,蜜蜂并不会去草莓园采蜜。“如果蜂巢周边有草莓园的话,蜜蜂只会在草莓苗开花时到草莓园授花传粉,草莓结果后没了花粉,蜜蜂一般就不会到草莓园里去采蜜了,因此即使草莓打了农药,也不会致使蜜蜂大量死亡。”即使在草莓打了农药,蜜蜂恰好飞进草莓园寻找花粉,一般也不会致使蜜蜂死亡,原因是蜜蜂寻找花粉依靠的是灵敏的嗅觉,当它靠近打了药的草莓会立即察觉并离开。

“养蜂人一般也不会在草莓园附近养蜂,并不是因为草莓打农药,而是因为草莓的开花量不够大,不利于蜜蜂采蜜,一般情况下会将蜂巢设在荔枝园、龙眼园里,这些果树开花量大,有利于蜜蜂产蜜。”这位养蜂人表示,在多年的养蜂经验里,并未出现过因为草莓园给草莓打药而导致蜜蜂大量死亡的现象,因此认为网帖里那位“蜂农”的忠告并不那么科学合理。另外,假如蜜蜂是因农药中毒而死的,一般会出现“尾巴翘起”、“吻往外伸”等特征,帖子中蜜蜂的死因仍有待查明。而知道了这一特征之后,消费者在草莓大棚看到死蜂的时候,也可以查验一下,蜜蜂是自然死亡还是农药中毒而死。

草莓种植户:草莓很少打高毒农药

在看到网上转播的“珍惜生命,远离草莓”帖子,许多草莓种植户都觉得无奈。“草莓成熟后还打农药不是浪费吗?没必要!真正打农药防虫的是草莓生长的过程,一般都是打符合标准的低毒农药,一周左右药性就消失了,此时草莓刚好可以采摘。我们也不会为了防虫打高毒农药,成本太高,也怕顾客吃了中毒!并且,草莓属于花蜜较少的水果,为了减少畸形果的产生,提高品质和产量,许多莓农都是花钱买蜜蜂对莓果进行授粉,一箱蜜蜂300元,是笔不小的费用。所以,生产过程中很少使用农药。”一位草莓园种植者说。

该种植者还表示,种植草莓正在用得多的是杀菌剂,主要是为了防治草莓苗感染白粉病、炭疽病,这些杀菌剂并不会危害蜜蜂,并且容易挥发,几天就会失去药性,这时草莓还未结果,因此并不会残留杀菌剂。

专家:农业部力推绿色防控技术

同时,对于网上流传的草莓注射膨大剂、甜味剂的说法,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技术科科长邹永洲表示,这很多都是谣传,因为很多人不熟悉草莓的生长过程,所以才会有这些谣传。据他介绍,草莓开花前半个月,也就是每年11月上旬到隔年3月份,草莓大棚内都要放置蜜蜂进行授粉,而在其中草莓可能会受到真菌病害的影响,比如会生白粉病、炭疽病等,种植户这时会用到杀菌药。“这些杀菌药对蜜蜂基本没什么危害,就像有蜂农所说到的用气雾剂熏棚,实际上也是为了防治白粉病,气雾剂对蜜蜂基本没什么损害,之后移出棚,主要是防止烟雾会熏到蜜蜂,而并不是因为毒害。”邹永洲说。

据了解,为促进蜜蜂授粉和配套绿色防控技术的实施,农业部于2013年启动了“蜜蜂授粉与配套绿色防控增产技术集成示范”项目,在全国各个省区的特色作物上推广蜜蜂授粉技术。北京市是草莓蜜蜂授粉和配套绿色防控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地区。北京市植物保护站作为项目的承担单位,在草莓上集成了一套适合草莓蜜蜂授粉和配套的安全、绿色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具体包括无病虫育苗、产前棚室和土壤的消毒预防、产中科学防控、产后病残体无害化处理等10余项核心技术,从源头上控制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并在北京市昌平区建立了草莓的主要种植地——草莓蜜蜂授粉绿色防控示范基地,而且以基地为核心,带动周边地区实施草莓蜜蜂授粉和绿色防控技术,切实保障种出安全的草莓。

(部分资料来源:《农民日报》、《齐鲁晚报》等)

在草莓园中悬挂着很多小罐子,还有一排排的黄板和风口处的防虫网,这些都是替代化学农药使用,与蜜蜂授粉配套的绿色防控技术。

猜你喜欢

蜂箱草莓蜜蜂
悬崖上的蜂箱
止盗妙招
蜜蜂
草莓
蜜蜂
蜜蜂
蜜蜂谷
空腹吃草莓
采草莓
无刺蜂蜂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