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修复环境先修复道德

2015-08-22李军

中华环境 2015年8期
关键词:污染物道德污染

李军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典礼致辞中对新一批复旦人说,在他看来,真正的复旦人身上都有一种“复旦气质”,他们学习的动力绝不仅仅是为一个漂亮的分数,获得漂亮的基点,作为出国留学或是找工作的敲门砖而已。他们还会在这些生活琐事的背后去思考更加深刻的意义,会有一种超越个人利益的精神追求,会恪守良知和道德,要守住做人的最基本的底线。

中国人自古就讲究道德品行,诚实、勇敢、团结、友爱、真诚、勤奋和责任,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国人的骄傲,是华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然而,现实社会的一个个实例告诉我们,道德根基正受到吞噬——贪污腐败、制假售假、偷税漏税、坑蒙拐骗……这些现象随处可见。在环境保护领域,肆意破坏生态、偷排漏排、监测数据造假、浪费资源等环境违法行为也屡见不鲜。

当一个个事件接连爆发撞击我们的神经时,很多人都在摸着良心自问:道德在哪里?底线又在哪里?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五千年道德文明传承到今天,是彻底败落,还是逆流而上?

难怪有人大声疾呼:拯救我们的道德,刻不容缓!

以监督应对环保失道

在网上读过一则故事,让人颇有感触。故事里讲到一个留学法国的小女孩,发现当地的公共交通系统是自助售票,乘客根据目的地自行买票,车站都是开放式的,不设检票口,也没有检票员。她动了利用这个管理上“漏洞”的念头,凭着自己的“聪明”,她精确地估算了这样一个概率:逃票而被查到的比例大约仅为万分之三。从此之后,便经常逃票上车。

四年过去了,她开始频频地进入巴黎一些跨国公司的大门,踌躇满志地推销自己,但这些公司最后都婉言相拒。她想不明白其中缘由。最后一次,她冲进了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的办公室,要求经理给她一个不予录用的理由。然而,答案却让她始料未及:我们对你的教育背景和学术水平都很感兴趣,老实说,从工作能力上,你就是我们所要找的人。然而,我们查了你的信用记录,发现你有3次乘公交车逃票被处罚的记录。

人力资源经理继续解释说,这件事证明了两点:第一,你不尊重规则,你擅于发现规则中的漏洞并恶意使用。第二,你不值得信任,而我们公司许多工作的开展是必须依靠信任进行的,因为如果你负责某个地区的市场开发,公司将赋予你许多职权。为了节约成本,我们没有办法设置复杂的监督机构,正如我们的公共交通系统一样。所以我们没有办法雇用你。

当下很多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与这则故事颇有相似之处。企业本是环境污染防治的主体,既得了生产的利益,就该承担治污的义务,不能有利都占着,有义务就推托。事实是,很多企业对环境道德不以为然,不知环境意识为何物;在发展就是硬道理、就是第一要务的心理支撑下,环境投入不足、违法行为突出不足为奇。他们弃法律和道德于不顾,或利用管理漏洞,或不遵守规则,想方设法逃避环保责任,挣一己私利。至于利用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法律漏洞,大肆超标排放;利用暗管、渗坑等手段,玩猫鼠游戏,偷排污染物;利用数据造假,瞒天过海,逃避环保部门检查,也早已成为公开的秘密。

现实中,常见的环境违法行为可谓五花八门,诸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报批或未经批准,擅自建设并投入生产使用;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或者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排放污染物;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排放、倾倒法律法规规定禁止排放、倾倒的污染物等。

有业内人士甚至直言,偷排漏排污染物已成为当前我国不少企业的“习惯”。部分企业公开排放污染,有恃无恐;一些大中型企业白天不排污夜间排污,检查时不排污不检查时排污;一些大型企业经过治理达标排放,一看大家都排污,也“随潮流”偷排漏排。有的通过打深井、挖大坑、埋长管等方式,有的采用高科技手段来偷排漏排。更恶劣的是一些污水处理厂,白天处理污水、晚上排放污水,晴天处理污水、雨天排放污水,有的在处理过程中偷工减料,不达标准公开排放。

环境道德不被看重

《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4年全国移送的案件数量是过去10年总和的2倍,全国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73160件,下达行政处罚决定83195份,罚没款数额总计316832.6万元。

其实,环境道德缺失的又岂止是企业。各级地方政府是区域环境质量责任主体,然而,在经济发展的重压之下,不少地方政府回避群众的环境权益诉求,缺乏强势环保作为的勇气和决心,丧失环境法律政策和道德底线。具体到个人,透支资源、过度消费、挥霍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正侵蚀着人们的道德品质,冲击着我们曾经无比珍视的道德底线。

其实,环境不仅是美或不美的问题,更是一个生死存亡的问题。人类与环境能否建立稳定、和谐的关系,关键取决于人类自身。我们既要站在人类的立场区分自然的利和害,趋利避害,取利除害,也要必须看到人与自然这个共同体的相关性。否则,“开发”会变成“掘墓”,“发展”会变成“自绝于天地”。

环保、绿色、低碳,这不是什么时尚,也不是什么潮流,而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内容,不污染环境、控制污染排放、节约资源,这也不是什么神圣的责任,而是底线要求。

埃博拉病毒、SARS、人禽流感、猪链球菌感染、猪流感……这些频频“闯祸”的疾病源头几乎都来自动物。全球新发传染病有70%~80%属于人畜共患疾病,而且这几年发病势头见长。对此,有观点认为,这是自然界向人类破坏环境进行的“报复”。

经历了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军事、民主建设等方方面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物质生活得到明显的改善。整个国家正向世界强国的目标奋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也朝着小康社会大踏步迈进,然而,严重的环境污染却成了奋斗道路上的羁绊。

很多人原以为环境污染离我们很远,可现在却发现,我们生活的空间里,它无处不在,有大气污染、水污染、食品污染如影随形,须臾未曾离开过我们的生活。想一想儿时嬉戏的小溪,现在大多已经干涸,没有了生机;我们吃的食品正受到各种人工添加剂、激素、工业用品甚至是有毒物品的污染;一个个大烟囱直上云霄,多看几眼蓝天白云已成都市人的奢望。

内心的自觉才是王道

发展经济无可厚非,让人民群众过上物质充足的生活也是各级政府职责所在;实现利益最大化、赚更多的钱,是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也毋庸置疑企业的趋利性。然而,盲目的“GDP崇拜”、不顾一切地追逐利益,为了眼前利益或者一己私利牺牲环境换发展,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短视行为,更是道德沦丧的推手。

开宝马喝污水是对现代化生活的讽刺。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人民谋福祉,当环境问题成为重大民生问题,决不能为了发展而宽容污染。为什么一些企业宁可冒着声誉受损的风险,也不愿意下大力气整治污染?表面上看,由于污染治理成本较高,企业不愿意把钱投向环保,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道德失守,选择了牺牲环境、牺牲群众的身体健康。但若往深里挖,追根溯源不难发现,企业环境违法行为说到底是道德问题。

现在,随着环境问题的凸显,保护环境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焦点。很多人都在讲环境伦理、环境意识,环境的重要性被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保护环境更多的时候还只是要求,是一种口号,还没有变成人们心里坚定不移的理念和价值基础,更未成为社会各类主体的自觉行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约束和监督,法律就是硬性的监管,是强制手段;道德则是自我监督,是自觉自愿的行动。譬如,贪污和盗窃都是犯罪,自觉的人严于律己,心中存有敬畏,不自觉的人总想着不劳而获,非法占有,他们在进行犯罪的时候,明知这是错误的,却非要以身试法、铤而走险,去获得那点利益。对于环境违法者来说,大多早已没有惧怕,心存侥幸,没有被抓,就可以多赚一票。

道德不能代替法律,同样法律也不能代替道德。污染环境的行为既要被法律制止,也应接受社会道德的评判。遵守环境道德,意味着哪怕政府要求发展,也不能无所顾忌地引进污染项目,把公众的生存和生活当成不必要的牺牲;哪怕企业要赚钱,也不能把土地、山川、河流当成免费的垃圾场;哪怕个人的生活再有档次、需求再多,也不能无节制地攫取资源。

无疑,保护生态环境,需要法律和经济手段,然而其外在的强制力,起到的只能是震慑作用,而无法达到让人自觉为之,内心的自觉才是王道。建立适应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形成人们坚定的内心信念,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因此,修复丧失的道德,比修复被污染的环境更显重要,这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之道。

猜你喜欢

污染物道德污染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你能找出污染物吗?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