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交通”安全之忧
2015-08-21陈飞
陈飞
上海南京东路一家商场内的螺旋形自动扶梯。
家住北京明光桥的刘女士最近每天都要爬七层楼回家,上下班加起来总共四趟。“最近电梯老出事儿,实在太吓人了。住七层感觉爬楼梯也还行,能不坐电梯就不坐吧。”
和刘女士抱同样心态的人不在少数。《中国新闻周刊》最近对此进行了一次网络调查,结果显示,在512名被调查者中,有71%的人对乘坐电梯产生紧张情绪;另有15%的人表示,“尽量不坐电梯”。他们的恐慌情绪主要来自最近被频频报道的电梯事故。
截至7月底,2015年中国共报告电梯事故30起,造成27人死亡。其中,在7月26日湖北荆州市安良百货公司发生的扶梯事故中,一位年轻母亲因踩空自动扶梯踏板而被卷入电梯内部,不幸身亡,该事故因现场视频在网络上被广泛传播,而成为耸人听闻的“电梯吃人”事件。作为这一事件的后续反应,除了弃电梯而爬楼梯的人增加,还不时能看到在扶梯出口处乘客小心翼翼地迈过金属踏板的情形。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特设局)的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底,中国电梯总量达到360万台,并保持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电梯保有量、年产量、年增长量均为世界第一,上海、北京两地的电梯拥有量分列世界城市前两名。在这一庞大基数下,2014年中国发生电梯事故95起,万台事故率在0.26左右。2013年9月9日,在“电梯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陈钢介绍,2012年中国电梯万台事故率为0.15,万台死亡人数为0.11,与国外发达国家水平基本相当。可以看出,中国的电梯事故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但由于维修资金落实不到位、维保行业恶性竞争等原因,实际上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扶梯、直梯谁更安全
目前国内在用的电梯主要可分为自动扶梯和厢式电梯两种,而自动扶梯的事故率要远远高于厢式电梯。据统计,韩国自动扶梯的事故率是厢式电梯的三倍,而这一数字在美国甚至达到了二十倍。国内虽没有相关统计数据,但见诸报道的电梯事故也是扶梯较多。
在自动扶梯事故中,比较常见的情况是梯级缝隙夹人,受害者以活泼好动的儿童居多。另外一种常见事故是扶梯突然变速或逆行造成的踩踏、摔倒事故。像湖北荆州事故这样被卷入电梯内部的情况则极为罕见。
在一项针对近几年大量自动扶梯事故案例的分析报告中,造成乘客受伤的自动扶梯事故中占比最多的是机械部件之间的间隙产生的挤压,占43%;坠落占事故的15%;与物体发生碰撞、剪切,占事故的15%;运行中发生的逆转,占事故的9%;跌倒占事故的 9%;管理不善造成的其他事故,占事故的9%。
国内使用的厢式电梯由于成本原因,一般来说是采用曳引驱动方式。据相关专业人士介绍,曳引机的载荷远远大于实际应用中的负荷,因此除非把所有曳引绳全部炸断,轿厢才有可能受完全重力加速度而掉下。此外,电梯各处都有常闭式抱闸制动,同时还有限速器、安全钳等安全装置。这些装置都是为了防止电梯失速下坠。如果抱闸系统失灵,或者电梯超载却没有报警,就有可能发生溜车,使电梯失速下坠。
由于设置了多级安全装置,相对自动扶梯来说,厢式电梯的安全性要高不少。可能造成普通乘客伤亡的事故类型,主要是电梯在门未完全关闭时突然上升或下降。
7月30日上午10点15分左右,杭州新华坊小区发生一起电梯夹人事故。一名22岁女子王某被卡在16楼到17楼中间的位置,被救出后不幸身亡。之后的调查显示,出事电梯的制动器铁芯间隙明显偏大,制动器闸瓦明显磨损。对此,杭州市下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科长陈丹坚解释说:“事故原因通俗地理解就是电梯抱闸失灵,就像汽车刹车片失灵一样,王某正准备进入电梯时,突然抱闸失灵,电梯继续上行,导致王某被夹在电梯与内墙之间。”而抱闸系统属于维保范围,通过保养是可以发现此问题的。
据小区的居民说,新华坊小区是90年代的房子,电梯的使用时间已经超过了15年,在使用的过程中,电梯偶尔会出有问题。可以看出这正是一场电梯超龄使用加上维保不当造成的悲剧。
隐形的危险
据中国电梯协会统计,在诸多导致电梯安全隐患的因素中,电梯制造的质量问题占16%,安装问题占24%,而保养和使用问题高达60%。
目前,全国现存使用15年以上的老旧电梯大约为15万台。2015年5月,国家质检总局对部分老旧电梯集中的省市开展了“在用老旧电梯安全状况分析与监测”,在抽查的2523台老旧电梯中,有7%存在较大隐患。旅游景点、学校、大型住宅小区和商场的在用老旧电梯存在的问题最多。其中,在旅游景点抽查的电梯中,没有一台能够完全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合格率为零;在学校抽查的电梯合格率仅为一成。
据质检部门介绍,此次抽查中,平衡系数是存在问题最多的检测项目,将近三分之一的老旧电梯存在的隐患与此有关。平衡系数是曳引式驱动电梯的重要性能指标,反映了轿厢与对重(电梯曳引系统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平衡轿厢重量)的重力差。平衡系数偏小或偏大时,电梯的制动会要求更大的制动力,致使电梯在正常运行中出现溜梯、蹲底等事故的概率大大增加,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而除了老旧电梯普遍存在的安全隐患,电梯责任主体缺乏安全意识和维修保养方面的不到位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
“电梯的设计原本应当综合考虑住户数量、载重能力、消防安全、占用空间等多种因素,但国家在这方面规定不够具体,一些开发商为了降低成本,往往配备的电梯不足。”北京市电梯商会会长缪步升认为,不合理的规划直接造成电梯长期超负荷运转,加剧电梯零部件的磨损程度,使用寿命也相应缩短。
另一方面,作为特种设备,电梯需要每年通过年检,并且每15天维护保养一次。但在一些地方,电梯运行与管理相关负责方安全责任意识缺失,物业部门为了追求性价比选择价低质次的维保公司,对日常保养能拖就拖,等电梯坏了才修也是常事。
国家质检总局特设局电梯处处长张宏伟在一次研讨会上表示,“目前,电梯维保主要由第三方维保单位实施,很多维保单位打着维保的旗号,干着修理的活。”而电梯维保专业人员培训成本高、时间长,加上行业本身并不具备很大的吸引力,导致我国目前专业的电梯维保人员十分缺乏。
目前,电梯维保存在三种方式,即全包、半包和清包。全包,即维保单位除了负责日常的保养外,还包括一年内应该更换的配件;半包,即规定一定价格以下的零部件负责更换,一定价格以上的部件另行谈判;清包,即维保单位只负责日常维护,需要更换的零部件另外议价。而当物业选择了非全包维保之后,对需要加价更换的零件往往斤斤计较,倾向于选择更便宜的。
此外,一般民众对电梯维保行业缺乏相关的了解,也是维保行业中的一些公司以低价竞争劣币驱逐良币的原因之一。
与一般人认知不同的是,有时候,电梯发生故障其实正是安全装置在起作用的表现。重庆市渝中区某电梯维保公司资深莫姓技术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比如,如果出现减速故障,电梯会骤停,然后放出乘客,死机保护,不懂的人也会害怕。这些虽然不会造成伤亡事故,但会被业主视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而很多零部件存在的问题反而是普通人看不见的,一些维保单位就是利用这一点来省工省力,却埋下了安全隐患。这位技术员接着说,“比如,维保时把底坑所有安全开关全部短接了,或者把安全触板开关短接了,都会省掉许多工作。甚至有时候不做保养,口碑还好,业主会说‘咱们的电梯一般不坏,坏了马上有人来修。”
安全感来自“安全法”
要解决国内在用电梯存在的安全隐患,首要的问题是要排查老旧电梯,对存在安全风险的电梯做停用处理。今年以来,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一年的“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着力推动“无物管、无维保、无维修资金”电梯以及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等问题的综合治理。同时,张宏伟还表示,“关于电梯部件报废的地方标准,像北京、上海都已经发布实施。国家标准,就是《电梯主要部件的判废规范》,目前正在走审批程序,力争今年早日出台。”
此外,对维保行业的规范和事故后的追责也是一个重要方面。2013年6月29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对其维护保养的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接到故障通知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救援措施。”这一规定明确了维保单位对于电梯安全的责任。
张宏伟对此解释道:“《特设法》明确了电梯使用单位、维保单位和制造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电梯使用单位是第一责任人。”他说,只要电梯出故障或事故,使用单位的责任无法推脱。电梯设备出现问题时,使用单位首先应找维保单位,因为维保单位必须保证电梯安全运行,如果电梯在安装和制造时候就存在问题,制造企业要负主要责任。如果制造和安装没有缺陷,从《特设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来看,维保单位的责任更大。
由此看来,以“7·26”湖北荆州案例来说,出事商场和负责电梯维保的公司都是事故责任人。而如果后续调查发现出事的申龙牌自动扶梯存在设计缺陷,则制造企业也需担责。
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死亡事故的赔偿包括抢救费用、丧葬费用、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费、精神抚慰金以及其他合理费用。
除了人身损害赔偿金之外,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八十八条法律规定,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单位,还要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处以罚款。然而, 与国内的处罚力度相比,国外在出现电梯事故时对相关责任方的处罚力度要大得多。
例如,2002年感恩节后,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圣彼得斯堡蒂龙广场购物中心,一位母亲带着三个孩子,在商场经过一部自动扶梯时,五岁的女儿柯瑞娜突然一个人跑了过去,母亲来不及拉住她,她已经跑上了电梯。当时,柯瑞娜左脚的鞋子卡进了电梯旁的缝隙,她本能地弯下身子用手去拉鞋子,结果,运行的电梯将她的左手带了进去,她的三个手指被完全夹断了。母亲将购物中心的迪拉德百货公司告上法庭。尽管调查证明电梯并无质量问题,但因电梯已超年限使用,法庭最终裁定迪拉德百货疏忽过失罪成立,赔偿这对母女1500万美元。
2012年11月,一名日本女子乘坐迅达电梯遭遇意外身亡后,日本政府检查了全国5500多部迅达电梯。政府要求业主对出事同型号的500多部电梯加装安全设施,并提交改装计划。否则,将下令禁止使用该种电梯。
在荆州7·26电梯事故发生后,深圳、上海、广州等城市也自主进行了对出事的“申龙”牌扶梯的检查、停用工作,但国内还需要以法规形式将相关处理办法制度化。另一方面,加大对电梯安全事故的惩处力度,也是促使相关责任方加大对电梯安全和维保投入的必要举措。
河南迅达电梯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晓军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作为电梯行业的资深人士,他并不认为万台事故率是行业内公认的描述电梯安全状况的指标。实际上,来自官方的抽象的数字,远抵不上网上疯传的一小段视频对民众的心理影响大。对此,心理咨询师杨玉慧说,“电梯事故除了本身具备诸多恐慌的因素,还对人的心理造成强烈刺激,它打破人们对‘安全感的心理需要,另外具有高度暗示性,以及情绪感染与激发。”
也许,当所有相关责任方都在电梯安全各环节上能够严守法律法规时,家住公寓楼七层的刘女士就可以不再坚持弃电梯不坐而爬楼梯了。
近年来国内重大电梯事故
●2012年9月13日,武汉市东湖风景区“东湖景园”还建楼C区7-1号楼建筑工地上的一台施工升降机在升至100米处时发生坠落,造成梯笼内的作业人员随笼坠落,共有19人遇难,基本是施工人员。
●2013年4月10日,在南京六合北门方州路一家服装厂内,一名搬运工欲从4层乘电梯下到1层,但电梯门开后 ,电梯却没有到达4层,搬运工一脚踩空,身受重伤,不治身亡。
●2014年4月2日,上海地铁静安寺站7号线转2号线换乘通道扶手电梯在上行过程中,突然发生逆行,骤停后急剧下降,速度大约是上行速度的2倍,导致多名乘客滚下电梯,共造成12名乘客受伤,其中1名女性颈部错位伤。
●2014年9月14日17时47分35秒,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建筑学院2011级艺术系大四男生黄某和同学乘坐电梯时,左脚刚迈进轿厢,轿厢并未停住,反而突然上升,瞬间将其卡在电梯地板与门框顶部之间,因电梯挤压力度大,导致其内脏损伤而窒息死亡。
●2015年7月27日,广西梧州市太阳广场一名一岁多幼儿手臂被自动扶梯卡住,经近5分钟破拆和营救,幼童终被救出。商场内部人士称,由于大人未看管住,该幼童自行在电梯口弯腰捡东西致手被夹至血肉模糊,被夹后大人才发现。
●2015年7月27日,江苏无锡一家工厂一女子因抄近路穿过货梯时,被上升的电梯卡在楼板间不幸身亡。
●2015年7月30日上午10点15分,浙江杭州下城区新华坊社区一名21岁女子在小区电梯被夹身亡。
●2015年8月1日,安徽六安一住宅区内,一名16岁的电梯维修工被夹死在电梯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