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高度警惕日本发展核武器
2015-08-21杨承军
杨承军
8月6日,在日本举办的纪念遭到原子弹打击70周年的大会上,安倍晋三在例行讲话中,首次没有提出多年一直奉行的“无核三原则”,即对核武器不拥有、不制造、不运进。此举也引起了国际社会、亚太地区各国及日本国内的高度警觉和强烈反对。
日本已经走向军国主义的不归路
二战之后,日本历届政府多不承认其侵略历史,不汲取历史教训。近年来,日本已经抛弃了“专守防卫”的安保政策,违背了国际社会在二战后对其制定的一系列条约和协议,已经再次走上了军国主义的不归路。
首先,日本已确立领土扩张和资源掠夺的国家战略。日本国土面积现为世界第66位,如果按照日本意图,把与周边国家有争议的领土据为己有,可使本国的国土面积上升到世界第6位,从而成为世界大国,能够在亚太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也为进入联合国安理会铺平了道路,还彻底解决了本国多年存在的能源匮乏问题。可以说,在日本不管是哪个党派执政,都不会轻易放弃领土要求。
其次,日本走向军国主义有坚实的政治理念和社会基础。走向军国主义道路,日本当局蓄谋已久,他们认为这样可以谋取到更多的利益和好处,修改和平宪法和解禁集体自卫权也为日本对中国开战奠定了法理基础。一是企图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他们认为,解禁了集体自卫权,就能够以新的角色参与国际事务,可以通过更强的军力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可以强行实现本国的领土扩张。二是企图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和矿产资源。他们认为,解禁了集体自卫权,日本将会凭借日益增长的军力,更加无所顾忌的掠夺或侵犯属于其他国家的海上利益和矿产资源。三是企图加入北约集团。他们认为,当前只要俯身欧美、投靠西方,就便于更快地加入“北约”来获得更多保护,从而增加与中国对抗的筹码。四是企图更多地介入国际事务。他们认为通过向海外发起或参与由其西方大国主导的军事行动,可以插手非洲和乌克兰乱局;可以在钓鱼岛方向发起军事行动;可以以多种方式阻止我和平统一台湾的进程;也可以利用一些与我国有主权争端的国家联合对我制衡。五是国内存在不容忽视的右翼势力。日本右翼势力空前嚣张,这些年来,凡是倡导和平发展、主张搞好睦邻关系的日本内阁,都是短命的;而宣扬军国主义色彩的政党或领导人,则会得到国内右翼势力和多数国民的支持。日本右翼势力在国内有较大的能量、市场和影响力,为了摆脱短命内阁的厄运,安倍不顾国家前途及国民命运,以多种形式迎合右翼势力。
第三,已基本形成扩张性的军事战略。当前,日本当局已经完全挣脱了《和平宪法》对其走向军国主义道路的束缚和制约。一是已确立了进攻性的军事战略。2014年日本当局已经解禁了集体自卫权,并将军事战略由防卫型转为进攻型。二是持续大幅增加军费。日本已完全挣脱了军力数量规模的限制,正在打造与之进攻型军事战略相适应的武装力量,近三年来日军费连续大幅增加,2015年达到5.12兆日元,比十年前增长了46.5%。三是已解除了对武器装备的发展限制。日本当局正在论证和启动研发核武器,研制远程导弹、航母、远程战略轰炸机等进攻性武器的步伐明显加速。
第四,不断拓展军力。日本和平宪法规定,日本自卫队数量不超过10万人。但今天已超过27万。目前正在优化军种构成,扩大进攻性力量比例,并准备将自卫队更名为国防军。按照预案,日军可在短时间内扩建到100万。近年来加速引进和研制新型宙斯盾驱逐舰、预警机、战斗机、“全球鹰”无人机、陆基中程导弹等;积极提升侦察预警、联合作战指挥、战略投送、反潜反舰、防空反导及岛屿夺控能力;近期还在离钓鱼岛最近的宫古岛部署了88式和12式陆舰导弹。这些军力的拓展,可以说主要是针对中国。
警惕日本发展核武器
二战期间日本就曾经试图研制核武器,曾与当时的纳粹德国进行过技术合作,纳粹向其提供过核原料,但后来被国际反法西斯力量截获而被迫中止。二战结束后,日本作为战败国,被迫签署了《核不扩散条约》,还曾宣布奉行“无核三原则”(不拥有、不制造、不运进),但一些官员和右翼势力企图拥有核武器的努力始终没有放弃过。
1957年9月,首相岸信介公开表示,“不排除日本将拥有核武器”。
1961年-1963年,日本《读卖新闻》社长正力松太郎多次利用旗下报纸竭力鼓吹拥有核武器的好处。
1983年4月,首相中曾根康弘公开宣称:“日本发展核武装只是政治意志问题,技术上无任何障碍”。
1994年6月17日,首相羽田孜在国会公然对记者说:“日本有能力拥有核武器”。
2002年4月6日,日本自由党党魁小泽一郎公开宣称:“日本就是要制造核武器来反制中国崛起”。
2002年5月中旬,时任日本官房副长官的安倍晋三说:“毫无疑问,日本将会拥有小型原子弹”。
2006年日本政府还就《国内生产核武器的可能性》问题编写过内部论证报告。
2012年安倍政权上任以来,不断以应对朝核威胁为借口,多次叫嚣要发展核武器;10月在联合国组织签署《减少核武器决议案》时,日本公然拒绝签署,为日后研制发展核武器埋下了伏笔、预留了发展空间。
2013年多期的《日本时报》和网站上声称,日本应该拥有核武器。
2014年5月1日,安倍在伦敦演讲称将重启核电站,还将与英国合作研发原子能核技术。
同时,日本右翼势力更是一再叫嚣必须拥有核武器,民间要求拥核的呼声也日渐高涨。日本《读卖新闻》2006年对此曾进行过民意调查,当时80%的受访者反对发展核武器,但到了2015年5月,日本民调显示已有89.3%的受访者支持政府发展核武器,这个变化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和警惕。
第一,日本完全具备发展核武器能力。日本具有强大的综合国力。日本是世界和西太地区的经济大国,多年来日本的GDP一直位于世界第二位,目前虽然降至第三位,但2014年的GDP总量已超过了5万亿美元,其综合国力、人均收入及经济能力仍居世界前列。endprint
日本具有国际先进的核技术。首先,日本具有世界一流的核能技术。他们在10年时间里,耗资60亿美元建成了“文殊”中子增殖反应堆;已拥有世界一流的核聚变技术,使用着世界唯一的大型螺旋核聚变实验装置。其次,日本拥有超强的核爆计算机仿真技术。虽然没有进行过核爆炸,但一直使用计算机进行模拟核试验研究。俄罗斯核专家弗拉基米尔·比洛乌斯认为,“日本有能力在一年内制造出核武器。即便不进行核试验,也能运用高速大规模电子计算机,在三维空间对核爆炸过程进行全方位模拟和仿真”。最后,日本拥有核弹头制造能力。日本东丽公司生产的耐高温、耐烧蚀、抗强震,密度仅为钨合金十分之一的碳/碳复合材料,已被美国民兵一Ⅲ核战略导弹弹头采用。
日本拥有世界一流的火箭运载技术。日本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研制运载火箭,迄今已使用L、M、N、H、J等5个系列的11种火箭发射了50多颗各种卫星,其运载火箭技术(飞行和射程控制、发射、推进剂、动力装置等)达到了世界前沿水平;已试验成功一箭三星,掌握了分导式多弹头技术。除此之外,日本还在高速逻辑器件、亚微米光刻、图像识别等关键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日本已生产并贮存着大量核材料。国际媒体披露,日本已贮存着可以生产3900个核弹头的核原料,有能力在极短时间内成为世界第三核大国。共同社2月报道,日本已生产、囤积约1.2吨高浓缩铀及44吨分离钚;六个核燃料处理厂家钚年产量能够提取9吨武器级钚,足够制造2000枚核武器,这一产能不比美国低。
第二,日本拥有核武将严重威胁地区和平及我国家安全。日本一旦拥有了核武器,势必会给西太平洋地区、特别是我国安全带来重大威胁。一是将进一步刺激亚太地区核军备竞赛。会刺激朝鲜加速发展核武器,韩国可能重启发展核武之路,俄罗斯将会调整针对日本的核武部署,也将迫使我国应对来自日本的核威胁。二是将使中日关系更加恶化。日本的领土野心将更加膨胀,外交上会对中国更加强硬。三是将使日本右翼势力气焰更加嚣张。将会更加刺激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右翼势力,必将更加肆无忌惮的否认侵略历史,更加无视国际社会的抗议和谴责。四是增大了发生核意外突发事件的可能性。日本的核防护技术并不先进,极易突发核事故;对外有可能先发制人,对别国实施核打击,从而引发战争;还有可能导致有的小国家对日实施先机核突袭;会刺激周边国家调整核政策、核战略。
缜密规划对日斗争的战略策略
第一,战略上更加强硬、策略上更加多样。缜密谋划和确立对日斗争的长期战略和策略,尽量防止和避免临时决策。改变以往的平时没有准备,届时手足无措的被动局面,少讲毫无意义的外交辞令。理念上在涉及国家主权的重大问题上,绝不动摇和妥协。方法上最大限度地争取和平解决。法理上通过多种媒体形式和宣传手段,努力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举措上在合适的时机,应充分显示我们保卫国家利益的决心和能力。
第二,在法理上加大对二战成果的宣传力度。二战结束后,国际法庭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罪行及28名甲级战犯进行了审判,在《波茨坦公告》中对日本非法侵占的领土进行了重新划定,这段历史已过去70年而不为多人所知,也有人故意对此歪曲和淡化。我们应通过多种方式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记忆,一是宣传《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基本精神,让更多人了解历史事实真相。二是宣传有争议领土的历史法律依据,把相关历史说清楚、讲明白。三是使用好纪念馆和相关遗址等,让国人世代铭记日本的侵略战争带给我们的灾难。四是联合多国共同弘扬二战成果,包括二战的相关国家、地区和日本人民。
第三,在力量上构建对日斗争统一战线。紧密监视解禁集体自卫权后的日本一系列的军国主义动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起广泛的统一战线。一是与亚太深受军国主义侵害的国家结成统一战线,建立相应的政府和民间组织,以跟踪、揭露、控诉、制裁、回击等多种方法形成协作抗日机制和联盟。二是支持日本国内的反军国主义力量,从法理、舆论和物质等方面支持或支援,多角度反应其国内相关的抗议信息,以牵制军国主义的无度蔓延。三是正确引导国内反日情绪,支持国内反对日本军国主义行动的各种合法游行示威行动。四是尽可能削弱美国的干预,安倍搞军国主义,也并不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我们应加强与美沟通,使其不忘二战成果,不因一己之私、一时之利而做出有害国际和平的决策。
第四,在理念上增强国民的忧患意识。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和强化国民的国家安全理念和忧患意识,深刻接受历史教训,在全国形成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抗战热情。
第五,在军事上充分做好打仗准备。我们应客观、理智的处理中日关系,尽最大的可能争取和平解决争端,但同时也必须充分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一是丢掉幻想,准备打仗。深刻认识日本侵华战争带给两国人民的巨大创伤,特别是在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之后,双方当前在领土主权问题上都更不会妥协让步,中日之间极有可能擦枪走火。我们应按照打赢的要求做好各种准备。二是充分准备。科学论证我国核武器、核力量的发展数量和规模,切实提高其反击作战的有效性。进行突然袭击是日本的惯用伎俩(甲午战争、918事变、卢沟桥、珍珠港),我们应在制定多种方案、搞好目标整编、能够快速集结上做出快速反应。三是调整优化部署。把远程精确武器适度加强在主要方向的配置,保持好目前的高戒备值班状态。四是抓好作战配套。搞好作战力量与保障力量之间的同步协调发展,在机制和行动上搞好联合,形成有机的整体合力。五是从严施训。紧密结合作战对象和战场实际搞好实战化训练,提高指挥和实战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