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中医药治疗HIV/AIDS患者470例有效病例收集整理研究
2015-08-20蔡怡
蔡怡
摘要:目的 对经中医药治疗HIV/AIDS患者的470例有效病例进行收集整理研究。内容:对纯中医药治疗的147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323例共470例HIV/AIDS患者的中医症状、体征量化积分、卡洛夫斯基积分、血常规、免疫学指标变化进行疗效分析,方法收集并整理经中医药治疗HIV/AIDS患者的470例有效病例,记录临床各项指标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中医药治疗HIV/AIDS患者470例有效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卡洛斯积分、感冒次数均有明显改善作用,CD4细胞提升平均185/mm3 - 215/mm3。结论 中医药治疗对HIV/AIDS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强免疫功能方面临床疗效好,应该继续挖掘整理有效病例并进行总结,提炼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优势经验。
关键词:中医药;HIV/AIDS;有效病例
中图分类号:R512. 9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5) 04-0028-031 概述
艾滋病也被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感染免疫缺陷病毒(HIV)导致的难治性重大传染病。本课题通过对147例纯中医药治疗后及323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共470例HIV/AIDS患者的有效病例临床治疗数据建立数据库,并对患者临床表现、临床体征、辨证分型及免疫学、病毒学各项指标的变化,最终分析研究形成有效病例的临床技术研究报告。2资料与方法2.1 病例筛选标准依据2008年卫生部发布的《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1]符合HIV/AIDS诊断标准,经CDC确诊实验室确证;自愿接受临床治疗,治疗满1年,临床治疗有效的患者。
疗效评价标准(采用2005年国家中管局制定的《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临床技术方案》判定标准)[2]
对每一个临床治疗病例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疗效评价:①症状与体征:根据症状体征积分法,疗效等级分为有效、稳定、无效三个等级。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较明显,总积分下降≥1/3;稳定:临床症状体征改善不明显,总积分下降<1/3;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总积分不下降,或有所增加。
②免疫指标:有效:CD4+细胞计数逐渐上升,疗后CD4+细胞计数升高≥30%或50/mm3;稳定:CD4+细胞计数无变化或逐渐上升,疗后CD4+细胞计数升高<30%或50/mm3;无效:疗后CD4+细胞计数下降≥30010或50/mm3;③病毒载量:有效:血浆HIV—RNA水平下降,拷贝数降低≥0.5 log/mL;稳定:HIV-RNA拷贝数上升或下降<0.5log/mL;无效:血浆中HIV-RNA水平持续上升,拷贝数上升>0.5log/mL。2.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云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日的纯中药制剂。康爱保生丸,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剂注册批件号:滇ZJ20090003、批准文号:滇药制字(2)20090003A。扶正抗毒丸,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剂注册批件号:滇ZJ20090003、批准文号:滇药制字(Z)20090003A。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西医治疗采用规范西医抗病毒治疗方案。2.3统计分析统计数据采用SPSS16.0版本软件。描述统计方法:描述和探索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频率和发病率用平均值,标准偏差,百分比表示。组内前后的测量数据的配对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所有统计检验均为双侧检验,P<0. 05,将被视为测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结果3.1 参与者数量分析 本课题来源于云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所有病源由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各治疗点提供。收集的有效病例从2011年1月入组,临床观察至2012年7月,治疗满1年以上患者,临床观察表填写完整,无漏填为合格病例。其中纯中医药治疗患者147例,中西医结合患者323例。3.2一般资料情况纯中药治疗组:性别:男性71例,女性76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3岁,平均年龄34岁;民族:汉族97例,少数民族50例;婚况:未婚30例,已婚91例,离异26例;教育程度:小学以下30例,小学31例,初中57例,高中/中专29例;职业:农民43例,其他职业56例,无业48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性别:男性153例,女性170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35岁;民族:汉族184例,少数民族139例;婚况:未婚56例,已婚218例,离异49例;教育程度:小学以下46例,小学26例,初中190例,高中/中专61例;职业:农民148例,其他职业108例,无业67例。3.3 2组患者使用中药比较见表l。3.4 2组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治疗前后比较见表2。3.5 2组卡洛夫斯基积分变化分析(卡洛斯积分与患者的生存质量成正比关系) 见表3。3.6 2组体重变化分析见表4。3.7 2组每月感冒次数变化分析见表5。3.8 2组CD4计数变化分析见表6。3.9 2组安全性分析见表7、表8。4讨论4.1 临床症状、体征疗效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变化均有显著差异,治疗前纯中医药治疗组的患者平均总积分高于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经治疗一年时间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4.2对卡洛夫斯基积分、体重、感冒影响的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卡洛夫斯基积分和感冒次数均有显著差异,体重无明显变化。说明中医药对提高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增强免疫能力,改善体质方面起作用,临床用药是有意义的。4.3对CD4影响的分析2组患者都对提升CD4效果方面有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在治疗前CD4平均值在330/mm3~350/mm3之间,差距不大,治疗后纯中药组平均升高215/mm3,中西医结合组平均升高182/mm3,提示中医药在提高和稳定患者免疫功能有意义。4.4临床安全性分析纯中药治疗组治疗前后HB和BUN两项有显著差异,分析经中药治疗后患者HB有提升,提示中药治疗对造血功能有促进作用。BUN轻微提高但也不超过正常范同,可以在以后临床中继续观察。
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前后WBC、PLT和CR有显著差异,观察分析治疗后三项数值改变都在正常范围内,可以在以后临床中继续观察其变化。临床运用中医药是安全的。5结论
(1)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HIV/AIDS患者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生存能力及减少感冒发生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疗效。(2)在免疫学方面,均具有提高CD4的作用。(3)在用药安全性方面,临床运用中医药是安全的。(4)从整体情况来看,还需继续扩大样本量发现中医药治疗的有效病例的特征与规律。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Z].WS 293-2008. 2008.2. 28.[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工作组织协调小组办公室、中国中医研究院艾滋病中医药防治中心.11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临床技术培训资料[Z]. 2005:11.
(收稿日期:2015-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