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武术家的养生思想研究
2015-08-20赵景磊李印东
赵景磊++李印东
摘要:人们经常把长寿看作是衡量幸福的重要指标,但长寿并不是很容易就能达到的,有历史记载中国历代帝王大都曾想方设法达到健康长寿甚至长生不老,结果却还没有普通人的寿命长,根据资料记载和我们的调查取证发现很多武艺高强的武术家往往能够长寿,而且活到八九十岁的高龄,仍然身体灵活、体格健壮。从这不难发现练习武术和健康长寿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文章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发现老武术家的健康长寿不仅是因为武术本身的养生作用,还因为老武术家们大都(1)注重良好的饮食作息习惯;(2)具备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意志品质;(3)有良好的精神修养,知足常乐的心态;(4)明医理、擅长医术;(5)遵循道家学说的养生观;(6)重视自身道德修养;(7)爱好广泛、琴棋书画皆通;(8)乐于交友,喜欢与人交往。
关键词:老武术家长寿养生思想良好品质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 2015 )01-0033-04
中国自古就是以“寿”作为幸福的核心,这有别于西方人的快乐至上的人生追求。《庄子·盗肠》中说:“人上寿为百岁,中寿为八十,下寿六十”可见古人对于长寿的评定标准也是相当的高的。我们经常能在不同的器皿、装饰上看到关于“福”、“寿”的字样和类似于“五福捧寿”的图案装饰,贺词上也经常会出现“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之类的祝福语,而且有史书记载中国历代帝王都曾试图通过各种途径来达到长寿的目的,比如秦始皇曾派徐市带着童男、童女数千名不远万里到茫茫的渤海蓬莱,寻找长生不老之药,但无奈空手而归,这些都能直观反映中国人对于长寿的渴望。
如今中国人的健康状况义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现在人真正健康的只占总人口的5%,患有疾病的占20%,而处于亚健康的人却达到了75%,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至少现在人们的健康状况令人堪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这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有关,现在科技高度发达,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代步工具多,上下楼有电梯,出门坐车,而义缺少身体锻炼,必然会引起身体机能的退化。很多人整天坐在电脑前,除了大脑在思考,其他器官都处于闲置状态,不用则废。有人甚至设想人类未来的模样将会成为脑袋极大,四肢短小,十分虚弱的样子,假如这种状况真的出现,后果不堪设想。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导致这种状况发生的重要原因,作息时问不规律、纵欲过度、抽烟酗酒、饮食不合理等等都是身体健康的隐形杀手。中国人目前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而老一辈武术家很多都能健康长寿。前不久仙逝的118岁高寿的武术家吕紫剑、96岁去世的武学泰斗原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科创始人张文广教授、105岁离世的武术家吴图南、至今100岁仍然健在的原山东省武术总教头周永福等长寿的武术家都在向我们证实练习武术和健康长寿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另外根据陆草对18世纪以来的50位著名拳师作的统计,发现他们的平均寿命为74岁,陈、杨、孙、武、吴太极拳创始者寿命的统计,平均为76.5岁,均高于当时全国平均寿命,这都充分的阐释了习练武术对健康长寿具有独特的价值。形意拳老前辈白西园先生曾说:“练形意拳之道,实是祛病延年、修道之学也。余白幼年行医,今年近七旬矣,身体动作轻灵,仍似当年强壮之时也,并无服过参茸保养之物[1]”。1 武术本身的健身价值“中华武术,作为一种运动项目,它动静兼养,内外兼修,可健身,可强心,不愧为武术健身理论研究一块文化的瑰宝、体育的瑰宝。”[2]武术对于人的健身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武术极其注重形体的锻炼,而且武术对于身体的每一个部位的锻炼都十分重视,这主要体现在武术的基本功和武术套路上,武术的基本功法和套路基本上都包括手,眼、身、法、步的练习,其要旨在于手疾、眼快、身活、步畅,注重核心力量和平衡能力的练习。武术练习能够极大的促进身体健康、机体灵活,有助于延年益寿。此外,武术内功注重内练和内养,通过呼吸吐纳,配合身体运动和意念控制以此来锻炼人的精、气、神、力,以此来调和身心、平衡阴阳。“武术的锻炼不是局部的、单一的,而是全面的、多形式的,是人体全身的运动,而且身体每部分在锻炼过程中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3]因此我们发现在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内家拳”派的发展史中,武术习练者中凡是能够达到“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形神兼备,劳而有度”者大都能够达到健康长寿的效果,而许多武术大家武功盖世,却没能够长寿的大都没有做到这一点。2 长寿老武术家的养生之道武术有助于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这一点我们应给予肯定,但一个人的长寿肯定是有多种元素共同影响的,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取证发现长寿的老武术家大都具有以下良好的品质:2.1良好的饮食作息习惯
长寿的老武术家大都很注重生活中膳食结构的合理安排,并不是吃的越好越有助于长寿,据有关专家的统计,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从秦初到清末共259位皇帝,能查出生卒年月的有209位,而这些皇帝的平均寿命只有39.3岁。这些帝王将相,吃有山珍海味,穿有绫罗绸缎,住有亭台楼阁,为什么偏偏短命呢?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违背了人的生理规律,违背了科学原理。反观长寿的老武术家他们大都不过分的注重肉类的补充而是荤素合理搭配。在饮食方面“五谷为养,五过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少量多样、合理而有度的搭配,才能够有利于人体比较全面的吸收各种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营养物质,这是养生中“食养“的必要部分。老子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说,长寿的老武术家也大都领悟了其中的道理,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他们养成了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发展的生活方式,主静求稳,从而处处体现着和谐。而且他们能够做到饱暖有度、起居有常、生活与四时相互协调,身体也就必然能够维持在良好的健康状态上了。在百岁长寿老武术家周永福先生的长寿秘诀中就有提到“要长期坚持规律的饮食、起居至关重要。老人平时饮食以白米饭和清淡的蔬菜为主,其次是鱼类和肉类,不沾烟酒。”[4]从周永福先生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养成良好的饮食作息习惯对于健康长寿来说非常重要。2.2良好的精神修养,知足常乐的心态endprint
修身养性自古就是武术修炼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在练拳的同时注重自身的性情的修养,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练武不仅是要强健自己的身体,而且从中升华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自身的关系,去除内心的焦躁不安,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调整自己的心态。通过习练武术获得一种超越生命的体验,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而也对世界万物的转化也有了自己新的认识。吴图南老先生曾说:练太极拳,要做到无形无象,全身透空,应物自然,尽胜在命,最后一切外物都不要。[5]所以,当一个人在练拳的过程中的身心、气血、五脏六腑都能得到有效的梳理调和,内心就会充满喜悦之情,身体也就自然会分泌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激素,那么人的自身抵抗力就会增强,情绪饱满,自身也就会充满活力,必然会起到延年益寿的结果。而且我们发现凡是能长寿的老武术家们大都有一个知足常乐的乐观心态,这是他们在常年练武的过程中通过精神修养而成的,长年的武术锻炼、调养生息使他们更容易去包容万物,养成乐观的心态。而这种心态是有益于健康长寿的,科学表明“乐观、快乐、自主与整洁对健康自评有正面影响,而忧伤、伤感对健康自评有负面影响”[6]孙思邈说:“老年之道,无作博戏强用气力,无悲愁,无哀痛。”如果一个人想要长寿就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不要过分的悲愁和忧伤。长寿老武术家吕紫剑也反复强调养生之道最重要的是开朗乐观,另据调查,八十岁以上的长寿者中,有96%的人是乐观的,从这些都能看出积极乐观的心态是老武术家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素。2.3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意志品质 要想长寿就要锻炼,但是只有持之以恒的锻炼才能得到最理想的健身养生效果,能够坚持长时问的练功也必然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长寿老武术家都具有持之以恒锻炼的意志品质,原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科创始人99岁去世的张文广老先生,一日三遍功,每遍三回拳,他一口气背摔几十个“口袋”;拧转60斤石担子练握力,冬练三九晨,夏熬三伏夜,使他增添了一身“加重”的功力。[8]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有云:“人欲劳其形,百病不能成”,要想长寿“不得安于其处,以致壅滞”“故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义在斯矣。能知此者,可得一、二百年。”所以说要想长寿就是要坚持锻炼,老武术家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可见他们深谙此道,故能长命百岁且身体健壮。2.4老武术家多明医理、擅长医术传统武术的方法、理念和中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医理念讲究“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也就是说人的经络、气血畅通则必然身健体轻、消除病痛。早在几千年前,武术刚刚萌芽的时候人们就已经懂得了这个道理,并已经开始通过“武舞”、“导引”来治疗伤病。 传统武术在各方面体现着中医的理念,有道是“拳起于易,理成于医”就高度概括了传统武术和中医之间的渊源。传统武术将中医学的经络理论融入其中,例如八卦掌所进行的行桩练习就是以活动下肢经脉而达到增强身体健康的目的。而“点穴术”则是通过对伤病患者受伤部位进行适当的点穴治疗或将真气输入病人穴道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治疗伤病的目的。在中医经络学的基础上,传统武术还研究出了抓筋拿穴、反关节等攻防技法,现在来看中国传统武术的各路拳种基本上都融合了擒拿和反关节的攻防技法,这也是我们中国武术有别于其他国家技击术的一个重要特征。传统武术还秉承了中医养生的基本理念,注重终身锻炼。根据人体发育、成长、衰老规律的阶段性特点,传统武术习练经历一个从青壮年的“三分养七分练”到中老年的“七分养三分练”并逐渐转向“练为养之全养”的过程[9],这写更能体现出中国武术有别于拳击、泰拳、综合格斗等的纯搏击厮杀性对抗项目,这也能充分的体现了传统武术的博大精深之处。 过去还有“学武先学医”的规矩,拜师之后师父就先会教一些跌打损伤的中草药的医学常识,长寿的老武术家们很多都明医理、擅长医术,例如前不久仙逝118岁高寿的武术家吕紫剑老前辈就医术极为高明,在日寇占领上海后,他逃往重庆通过行医治病来养家糊口,后来甚至曾任国民政府医药顾问。明医理、擅长医术、懂得自我调理和疗伤是老武术家能够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2.5大多遵循道家学说的养生观
之所以说道家思想是有利于武术习练者长寿的原因在于道家学说的养生思想,道教的养生思想强凋形神合一,在修炼过程中,既重视精神的修养,也重视形体的锻炼,并竭力把精神与肉体的修炼密切结合起来。道教养生观认为人生活在世上是最大的幸福,死亡才是痛苦的。高尚的道德品德修养以生为乐,乐生恶死,道家学说鼓励人们至少要争取天年,最高理想是长生不死。道家思想在注重整体养生的同时,还提出日、月、星为天之三宝,精、气、神为人之三宝的观点,强调精、气、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以及精、气、神在养生中的重要意义,主张在养生过程中要注意保养人体的精、气、神“三宝”,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健身强体,延年益寿的目的[10]。
传统武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就极力的借鉴了道家养生思想的内容,许多内家拳就是以道教原理为根基,其中就包括太极拳、八卦掌等,他们强调对内功心法的修练,即为精神力量的修养。希望通过清静无为来净化心灵,达到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老子就曾经提倡“致虚极,守静笃”的主张“去甚、去奢、去泰”以抛弃心中的杂念。这些思想我们都可以在传统武术中都有所体现,例如在太极拳的练习中要求含胸拔背,含胸就是为了让人们在练习的时候去感受怎样才能虚怀若谷。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道教的众多弟子也把练习太极拳等武术看作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修为,甚至有传张三丰是太极拳的创始人,当然还有待考证,但这也是道家思想和武术是相融合贯通的重要体现。《黄帝内经·素问》中曾说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而且许多武术家也从阴阳八卦中汲取了诸多的养分,比如著名老武术家、中国导引养生功研究会会长的张广德教授就根据阴阳八卦提出了“天地盈虚、与时导引”、“八卦定位、同气相求”、“取坎补离、补引先天”、“阴阳互济、养生之本”等养生方法。张广德老师现已82岁高龄,去学校讲课还自己骑自行车,身体依然健壮灵敏。也南此可见道家的养生思想影响着武术的发展,潜移默化中使武术家们更注重于对长寿的追求和修养。2.6重视自身道德修养endprint
葛洪曾说“为道者当先立功德。若德行不修而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即修道之人应当先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如果不重视自身修养而只追求技艺的提高是难以长寿的。孙思邈对于养性也有言“夫养性者,欲所习成性,性自为善,……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可见古人把修身养性作为长寿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只有内心善良、道德修养高的人才能避灾乱而无百病。练武之人对于个人道德修养的要求是极为严格的,“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都能体现出传统武术在选材和培养弟子过程中都把个人修养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咏春白鹤拳·拳谱》云:“不信者不传,无礼者不教。”《昆仑剑箴言》说:“人品不端者不传;不忠不孝者不传。”苌家拳在《初学条目》上曾告诫它的学生:“学拳宜以涵养为本,举动间要心平气和,善气迎人,方免灾殃”[11]。习武者以德为先,注重自身修养,这也是习武者一种大智慧的表现吧,良好的品德也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许多长寿老前辈在被问及长寿秘诀时也曾说“不整人、不害人,一心向善,心情平和,就过得舒服!”[12]中国老武术家们正是通过对肢体的不断磨练,对自身心灵的不断净化,对人生的不断感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达到性命双修。没有了勾心斗角的繁琐,也就不会被紧张、忧郁所困扰,精神状态自然得到提升,能够和人们和睦相处,这便是道德修养有利于长寿的重要原因吧。2.7爱好广泛、琴棋书画皆通我们经常在武侠作品中看到武林高手们不但武技超群,而且琴棋书画技艺非凡,甚至可以杀人于无形,当然这只是艺术作品的一种夸张的表现形式,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的武林高手也大都精通于此,只不过他们用于陶冶自己的情操。我们调查研究发现许多老武术家,除了自己所擅长的武术之外,大都有自己的一些爱好,例如很多人喜欢书法、画画、下棋等。 科学研究表明艺术可以修养身心,有益于陶冶情操,延年益寿。孔子定礼、乐、射、御、书、术为必学之“六艺”,他曾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孔子对于艺术能够陶冶情操、娱乐身心也是十分认可的。有研究称音乐对老年人陶冶心性、延年益寿有非常好的功效。音乐还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出现的衰退和功能紊乱[13],画画、下棋等爱好也分别对人的视觉思维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有助于平和人的心态,调和人们做事情的专注度,活跃人的大脑中运用较少的部位等等,这些都是对人体的健康极其有益的。长寿的老武术家多爱好广泛,琴棋书画等都通这也体现了一个人对于高雅文化的喜好和追求,这也有助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人文雅的精神气质,从而拒绝低俗的嗜好和恶习,因此这些有益于修身养性的爱好是有益于身心健康和精神气质培养的。2.8乐于交友喜欢与人交往
习武之人多性格豪爽、慷慨无私、乐于助人,因此习武之人往往能受到很多人的爱戴,习武之人乐于助人不仅仅体现在影视和小说中的那些武术高手、绿林好汉们见义勇为、慷慨解囊、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在现实中习武之人也是如此,他们乐于结交各界朋友,侠肝义胆,很容易和身边的人打成一片。在这也就体现了武术家们在习武的过程中开阔了自己的胸襟,更容易在人际交往中不被一些琐碎的事情所困扰。以前经常能听到“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之类的话语,这些就来自于以前习武之人“走江湖”时经常说的,这也都能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出习武之人的性格爽朗和乐于与人交往。经调查发现长寿的老武术家多朋友遍天下,受人爱戴,他们多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而且乐于与人交往,很容易和人相处,不会因为小事而和人斤斤计较,这些也体现了习武之人宽阔的胸襟。整天闷闷不乐,看谁都不顺眼我想很难会拥有愉悦的心情,处理一些事情也就很难顺利,因为做什么事情都要和人交往,不善于和人交往肯定会影响一个人做事情的能力,也就更会影响人的心情和心态。因此长寿的武术家大都性格豪爽、不斤斤计较,乐于跟人们打成一片,自然不因小事而烦恼,不因有人故意为难而挫败。心情不好的时候打两趟拳大汗淋漓、心情愉悦,这自然会促进了自己的身心健康以至于延年益寿。3 结语我们老一辈武术家多能够健康长寿这和习练武术有关,传统武术具有健身和延年益寿的功能,比如说太极拳,太极拳动作缓慢、圆活轻柔、连绵不断,在练习过程中对神经系统、呼吸功能及其生理功能均有锻炼效果,同时对人的精神修养有着极好的作用。除了武术本身的健身功能,与武术相关的一些因素也是武术练习者长寿的重要原因,顺其自然的心态、友好的人际关系、荤素搭配的饮食结构、高级趣味的精神追求、高尚的道德修养等都是有利于健康长寿的因素。长寿是我们的自身追求,武术则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件瑰宝。通过武术的修练有助于祛病健身,延年益寿,因此我们应该把我们武术好的方面发扬光大,为我所用。此外,我想长寿老武术家们的这些有益于养生、长寿的生活习惯和优良品质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参考文献:[1]孙禄堂.孙禄堂武学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298.[2]徐才.徐才武术文集.把武术献给世界,造福人类[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37.[3]赵金娜.武术健身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4]杨金文. 第六届全同健康老人寿星谱简单生活的周永福[N].寿星珍闻,2006(3).[5]钟华.武林寿星吴图南的养生之道[N].名人养生,2003(12).[6]翟德华,陶立群.高龄老人性格心理特征、饮食习惯与健康长寿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4.[7]宗耀.回族武术家张文广[J].中国民族,1981(9).[8]李龙,李伟,许子安.对传统武术价值功能和发展走向的思考[J].搏击·武术科学,2005(12).[9]黄力生.论道教养生思想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与方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12).[10]徐震.苌乃周武学[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2.[11]周成元.115岁大侠与蓉城小伙子过招[N].成都日报,2007(A06)[12]杨守晃,林启雄,施均济.论长寿与文化[J].积极老龄化研究,2010:64-75. Study of the Fitness Thoughts of Wushu Masters with Longevityendprint
Zhao Jinglei
Li Yindong( Beijing Sport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China)Abstract: People often see longevity as the most important parameters to measure happiness, but life longevity is not easy to achieve.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ancient dynasties emperors most sought to achieve longevity and health forever, even the results did not long life of the ordinary people, according to the records. The investigation finds that a lot of Wushu masters have longevity, the age of some are even over eighties, but they stills have flexible, well-built bodies. From the facts, it is not hard to find that practice Wushu and health and longevity has a strong correlation. This article, through expert interview method, literature method, comparison analytic method, does the study and finds that the old Wushu masters have longevity not only because their practice of Wushu, but for they have the life with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1) paying attention to good eating and living habits;(2) having the will of practicing Wushu in both winter and summer; (3) having good mental quality accomplishment, abundance mentality; (4) knowing medical theories and skills; (5) following the Taoism view of fitness; (6) paying attention to self morality improvement; (7)having all kinds of good the hobbies, such as playing piano, chess, doing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8) willing to make friends, enjoying working with people.Key words:old Wushu masters long life fitness thoughts virtue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