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高温调剖剂技术应用研究
2015-08-20汪小平潘卫国白文海
顾 宏,汪小平,潘卫国,白文海,齐 鹏
(1.辽河油田金马油田开发公司,辽宁盘锦 124010;2.丹诺(北京)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北京 100015)
稠油油田吞吐开发后期采用蒸汽驱开发,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油汽水密度、黏度的差异造成蒸汽超覆、指进、汽窜及层内层间受效不均等矛盾,直接影响蒸汽驱开发效果[1-3]。例如黑帝庙油田蒸汽驱3个井组中12口对应油井存在汽窜迹象,正常生产时12口油井产油96.0 t/d,含水率77.5%,井口温度48.3℃;出现汽窜迹象后,产油为 26.3 t/d,影响产量 69.7 t,含水率上升13.8%,井口温度平均上升7.7℃。针对蒸汽驱生产中对应油井汽窜问题,主要采用高温调剖技术来解决,从调剖机理上主要分为固体颗粒类调剖、高温凝胶类调剖、高温泡沫类调剖。凝胶类调剖剂中聚合物高于90℃后降解严重,限制了其在热采过程中的应用;无机颗粒类高温调剖剂耐高温,但只能在近井地带进行封堵;高温泡沫类调剖剂封堵有效期短,大孔道封堵效果差。随着稠油油藏蒸汽驱开发时间增长,地层非均质性越来越严重,单一调剖体系存在作用时间短、作用效果有限的问题[2,4-5]。对此,我们开展 GW 高温调剖剂研究,解决调剖剂体系耐温性能、封堵性能、调剖有效期和封堵半径。
1 GW高温调剖剂
GW调剖剂由无机复合堵剂组成,配制成悬浮液(长×宽×高)注入地层,通过复合堵剂的选择性进入大孔道,在一定时间固化,并与地层胶结,从而达到调剖封窜目的。
复合堵剂主剂为粉末状无机材料,不溶于水,平均粒径为15 μm;通过增黏剂、稳定剂在水中的悬浮作用使浆体成为稳定的悬浮液,为假塑性流体,具有良好的泵送效果;进入地层后静态黏度提高,有利于封堵,且通过促凝剂和缓凝剂的作用,能有效调节其凝固时间,达到有效封堵目的层作用。调堵液中所有组分均参加化学反应,水也是其中重要的反应物,最终以结晶水形式存在于固化体中,因而固化后体积不会因失水而收缩,最终产物为硅酸盐物质,该物质结晶强度高、胶结紧密。
GW 调剖剂基本性能:密度 1.19~1.20 g/cm3,可泵送时间12 h保持液态(60℃),固化时间20 h转变为固体(65℃),稳定性3 h上下密度差为0.01 g/cm3,固化后耐温350℃。
2 实验
2.1 实验条件
实验用油为大庆油田原油,65℃下黏度为9.8 mPa·s。实验用水为大庆油田清水和污水,其离子组成见表1。封堵实验用水为清水,双管并联驱油实验用水为污水。
表1 大庆油田水质分析
实验岩心为石英砂环氧树脂胶结人造岩心,几何尺寸(长 ×宽 ×高)为15 cm ×4.5 cm ×4.5 cm,为了模拟地层中大孔道形成情况,沿岩心长度方向钻孔,孔深分别为3,6,9 cm,孔径分别为0.8,16.0,25.0 mm,填充石英砂,粒径为35~40目。
驱替实验设备主要包括平流泵、压力传感器、岩心夹持器、手摇泵和中间容器等。
实验温度:双管并联驱油实验为65℃,其他实验为常温。
2.2 抗压强度测定方法
将GW调剖剂倒入固化模具中,抹上黄油密封,放入65℃恒温水浴中养护一定时间,打开模具,取出固化体,保持2个端面平整,放在试验机上部支承块下面中心位置,下压1 cm时压力为其抗压强度,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P为试样抗压强度,N/cm2;F为试样下压1 cm时载荷,N;A为试样截面积,cm2。
2.3 封堵实验
分别测定钻孔前后、填砂前后岩心水相渗透率,将钻孔和未钻孔岩心并联,注入GW调剖液,将岩心在实验条件下放置24 h,水驱至注入压力稳定,计算渗透率和封堵率。
2.4 双管并联驱油实验
分别测定钻孔前、填砂后岩心水相渗透率;岩心饱和油,计算含油饱和度;钻孔和未钻孔岩心并联组成模型,水驱至含水率98%;将钻孔岩心注入GW调堵液;将钻孔岩心在实验条件下放置24 h;由钻孔岩心和未钻孔岩心并联组成模型,水驱至含水率98%,计算采收率和分流率。上述实验水驱过程注入速度为0.6 mL/min。
2.5 耐高温性能实验
配制GW调剖液,注入1.0 PV GW调剖液,在120℃下养护48 h,注入2.0 PV清水测定岩心渗透率,将岩心放入高温高压钢瓶中,在300℃恒温箱中加热7 d,注入2.0 PV清水测定水相渗透率,计算封堵率。
3 结果与讨论
3.1 养护时间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配制GW调剖液,养护温度65℃,稠化时间35 h,考察养护时间对其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见表2。随着养护时间延长,抗压强度增加,从而提高其封堵能力和有效性。
表2 养护时间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3.2 封堵试验结果
封堵试验结果见表3。对于单块岩心,钻孔岩心封堵率高于未钻孔岩心的;对于钻孔岩心,随着孔长度增加,封堵率增加;孔长度相同条件下,随着孔径增加,封堵率增加。对于并联岩心物理模型,当钻孔岩心尺寸为φ25 mm ×9 cm时,候凝24 h,封堵率可达78.1%,表现出较强的封堵能力。
由于调堵液中颗粒不溶于水,且平均粒径为15 μm,因此,调堵液的主剂粒径使其具有自主选择进入大孔道的特性[3,6]。
表3 封堵试验结果
3.3 双管并联驱油实验结果
岩心孔尺寸为φ16 mm×9 cm,双管并联驱油实验结果见表4。
从表4看出,水驱结束注调堵液后,模型各小层采收率呈现不同程度增加,其中未钻孔岩心采收率增幅较大,钻孔岩心采收率增幅较小。与水驱采收率比较,调驱采收率年均增幅18.2%,表现出较好的调剖效果。
表4 双管并联驱油实验结果
在水驱阶段,随着注入量增加,高渗透层分流率增加,低渗透层降低。在注入调剖液后续水驱阶段,随着注入量增加,高渗透层分流率先减小后增大,低渗透层分流率先增大后减小。在后续水驱结束时,与水驱结束时比较,高渗层分流率从99.0%降至79.6%,表现出了较强的液流转向能力。
双管并联驱油实验过程中注入压力、含水率和采收率与注入量的关系见图1。在水驱阶段,注入压力逐渐降低,含水率和采收率快速上升。注入调堵液后续水驱阶段,注入压力升高后降低,含水率降低后升高,采收率明显升高。与水驱阶段相比较,注入调堵液后注入压力升幅、含水率降幅和采收率增幅较大,表现了较强的封堵能力。
图1 含水率、采收率和注入压力与注入量的关系
3.4 耐高温性能
采用40目填砂管进行耐高温封堵实验,结果见表5。
表5 300℃加温后岩心封堵率
从表5看出,高温后封堵率平均在90%以上,说明耐高温调堵剂固结体经高温高压后,封堵率完全能满足稠油热采高温调堵的要求。
4 现场试验效果
2013年在黑帝庙油田蒸汽驱对应生产井上实施高温调剖5口井,5口汽窜井封堵前汽窜严重,井口出液温度最高达90℃,封堵后温度大幅下降,平均单井降温33℃,说明对汽窜通道封堵效果好。封堵汽窜通道,使油井近井地带汽驱方向改变、扩大了蒸汽驱油面积,使邻井得到注汽能量补充。供液能力提高,产油增加、含水率下降。缓解了平面矛盾。措施后增油957.3 t,10口间接受效井增油 1 171.9 t,累计增油 2 129.2 t,至2014年10月底,投入产出比1∶4.3。
其中M25井于2013年11月1日进行高温调剖试验,以封堵窜流通道,降低油井水含水率,提高纵向动用程度。施工压力上升3.5 MPa,窜流通道得到有效封堵。顶替液处理范围0~3 m,可保持近井地带压降曲线不受影响。注汽压力上升3.4 MPa,油层动用程度提高。本周期生产119 d,累计产油量203 t,产水量2 590 m3,周期最高产油 4.6 t/d,含水率 87.4% ,阶段增油 154 t。
5 结论
1)GW高温调剖剂具有良好的悬浮性、耐温性和封堵强度,可以实现地层深部调堵。
2)GW高温调剖剂平均粒径为15 μm,不能进入孔喉小于15μm的普通油层,可实现对大孔道有效封堵。
3)现场试验表明,GW高温调剖措施后,平均有效期达1 a以上,对比其他高温调剖体系具有明显优势。
[1]高博.汽驱动态调控技术及在齐40块井组中的应用[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0,24(1):84 -90.
[2]赵修太,付敏杰,王增宝,等.稠油热采调堵体系研究进展综述[J].特种油气藏,2013,20(4):1 -4.
[3]宋春红,赵长喜,吴荷香,等.泌浅10断块蒸汽驱整体调剖堵窜技术应用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0,24(1):101-103.
[4]刘清华,裴海华,王洋,等.高温调剖剂研究进展[J].油田化学,2013,30(1):145 -149.
[5]佟爽,刘永建.蒸汽热力采油中抗高温调剖堵剂的应用与展望[J].中外能源,2012,17(1):47 -50.
[6]潘赳奔,栾林明,张国荣,等.稠油注汽井用高温调剖封窜剂的研制与应用[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3,4(4):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