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埋大断面饱和土隧洞进洞技术研究

2015-08-19颜志强刘康平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5年15期
关键词:明洞进洞粘聚力

□颜志强 □李 峰 □刘康平

(1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2 商丘市金龙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1 概述

1.1 工程概况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穿黄工程位于郑州市以西约30km 处,于孤柏山湾横穿黄河,穿越黄河采用隧洞方案。穿黄隧洞主洞全长4250m,双洞平行布置,隧洞轴线间距为28m,采用盾构法开挖;穿黄隧洞进口段35m 采用矿山法开挖,作为盾构机接收洞。穿黄隧洞进口段位于邙山南麓,原始地表高程为161.00m,经开挖后形成150,140,130,120m 四级马道,设计综合坡比1:2.60,单级边坡坡度分为1:0.70 和1:1 两种;高程120m 马道设计宽度2.00m,其下洞脸边坡设计坡比1:0.50,坡高17.56m。穿黄隧洞进口段自高程120m 以下边坡进洞。隧洞断面为圆形,开挖直径由13.35m 渐变为11.75m,两洞净间距14.75m,进口底板开挖高程102.44m。

1.2 地质情况

1.2.1 工程地质地表至高程140.00m 地层为上更新统冲积层alQ3 黄土,浅层黄土具有弱湿陷性,随深度的增大,湿陷性降低,具中等压缩,抗剪强度较高,发育有垂直节理。

高程140.00~102.20m 地层为上更新统冲积层alQ3 黄土状粉质壤土,其中⑨-1、⑨-2 两层为饱和软黄土状粉质壤土,天然状态下呈软塑状,抗剪强度低。

高程102.20~98.00m 地层为古土壤,其下为中更新统冲、洪积层(al+plQ2)粉质壤土及古土壤互层结构。粉质壤土天然状态下呈可塑至软塑状;古土壤层厚一般在4.00~6.00m,呈硬塑状,强度相对较高,耐水性较好。

1.2.2 水文地质

工程区地下水按其赋存条件及性质为孔隙~裂隙水,地下水位142.00m,高出隧洞底板约40m。上更新统冲积层黄土状粉质壤土(alQ3)渗透系数为1.00 ×10-5cm/s~1.00 ×10-4cm/s,al+plQ2粉质壤土层渗透系数为1.00 ×10-6cm/s~1.00 ×10-5cm/s,al+plQ2古土壤层渗透系数分为1.00 ×10-7cm/s~1.00 ×10-6cm/s,具弱透水性。

2 隧洞进洞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穿黄隧洞进口段进洞施工有以下特点:

第一,设计洞脸边坡高而且陡;第二,地下水位高于隧洞底板约40.00m,对洞脸边坡及洞身稳定影响较大,且具有埋深大、地层渗透系数低的特点,降水难度大;第三,洞口段具有浅埋特征。穿黄隧洞进口埋深5.00~15.00m,洞口开挖施工对边坡及洞身变形控制要求高;第四,穿黄隧洞进口段尚具有小净距特点。穿黄隧洞开口断面140m2,且上下游隧洞净间距仅约13.75m,<1.50 倍洞径,属典型的小净距隧洞。综合上述特点,穿黄隧洞进口段进洞开挖须采取边坡稳定措施,保证边坡自身稳定;同时采取进洞工程措施,避免进洞开挖扰动边坡,确保边坡及洞身稳定。

3 边坡稳定措施

采用瑞典条分法对边坡稳定进行分析,考虑孔隙水压力ui影响,边坡稳定安全系数:

由式中看出,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有土层粘聚力c、内摩擦角φ,坡底脚α 及孔隙水压力u。因此洞脸边坡稳定首先考虑提高土层粘聚力c、内摩擦角,加大坡底脚α(即降坡)并消除孔隙水压力影响。

3.1 提高土层粘聚力c、内摩擦角措施

通过对隧洞范围内边坡土室内试验,得出土体粘聚力和内摩擦角随含水率变化规律。随着含水量的增加,粘聚力及内摩擦角逐渐减小,当土体含水率>25%时,粘聚力为0。各指标关系曲线见图1、图2。

降低土体含水率可以提高土层粘聚力c、内摩擦角,并可消除孔隙水压力。由于地下水降深达40m,地层渗透系数低,多种地层互层,单一深井降水难以达到降低土体含水率效果,实践中采取四种方式进行复合降水。

图1 粘聚力与含水量的关系图

图2 内摩擦角与含水量的关系图

3.1.1 普通深井

边坡开挖前,沿基坑周边布置群井降水,降水井布置间距20m,井深80m,低于隧洞底板20m 左右。降水随洞口基坑开挖持续进行,保证了深基坑开挖的干地作业,但边坡内地下水位在隧洞腰线附近处于停滞状态,腰线以下土体含水率在25%以上,扰动后可达30%左右,处于流塑状态,不满足穿黄隧洞进口段进洞条件。

3.1.2 水平井

沿穿黄隧洞下半洞开挖线外侧布置水平降水井,水平井深50m,成孔孔径114mm,孔内安装软式透水管及钢花管,孔口密封后使用真空抽水。在左侧隧洞布置18 孔,右侧隧洞布置12 孔。

3.1.3 深井真空复合降水

采取以上两种降水方案后,穿黄隧洞进口地下水位在隧洞腰线稍下,降水速率较慢。分析认为一方面与洞底板为古土壤隔水层有关,另外隧洞正面及左侧的地下水补给来源未切断也是重要原因。为此,在隧洞进口正面及左侧增设8 口真空降水井,降水井间距10~14m,井底设计高程为77m,低于洞底板25m。降水井开孔直径600mm,井内径273mm,井底为5m 沉淀管,沉淀管至地下水位线之间无砂混凝土滤管,其上为混凝土实管,井口6m 段为钢管,管口焊接法兰,下潜水泵,并接SK-18 型真空泵,抽真空辅助降水。

3.1.4 轻型井点

由于工期较紧,穿黄隧洞进口段开挖前,底板以上5.00~6.00m 高度土体含水率仍在24%~26%左右,呈软塑状。结合隧洞分层开挖在洞口及洞内采用轻型井点辅助降水。

轻型井点降水在上导洞开挖成型后实施,根据开挖进尺向前推进。左右导洞外侧各布置一排井点,距边墙30cm,纵向间距1.00~1.20m。井管采用Φ48mm 钢管,深度5~6m,外倾15 °,底部3m 钻花管,花管孔径8mm,开孔率不低于15%,外包100 目滤网,滤网外侧填中粗砂滤料。轻型井点采用SK-18型真空泵抽水。

轻型井点一般在抽水历时3d 后,土体含水率可控制在20%左右,土体呈硬塑状态,较为稳定,可进行下一层开挖。穿黄隧洞进口随分层开挖实施了两级轻型井点降水,有效地控制了土体含水率,保证了边坡及洞身稳定。

3.2 加大坡底脚α(降坡)措施

在洞外降水效果达不到边坡稳定情况下,采取降坡措施,保证边坡稳定。高程120m 以上边坡为永久边坡,隧洞开挖前已实施边坡防护;高程120m 以下边坡为临时边坡,采取三种稳定措施:将洞顶以上高程120m 马道预留宽度由设计的2.00m 调整为5.00m 将高程120m 以下洞脸边坡由设计坡度1:0.50 调整为1:1;高程120m 以下洞脸边坡洞口部位抽槽开挖,两侧预留土体暂不开挖,用以稳定坡脚,预留土体顶部平台宽度8.00m,正面边坡坡度1:1,洞口两侧边坡坡度1:0.60。

经采取以上措施,降缓了洞脸高程130m 以下边坡坡度,并通过洞口明洞、分层开挖措施,保证了边坡稳定。

3.3 地表防水措施

黄土边坡在降雨等地表水影响下,主要有两种破坏形式。形式一:地表水长期浸泡下,土的抗剪强度大幅降低,在自重作用下产生滑动造成滑坡,尽管该类滑坡自身规模不大,但本工程洞脸黄土边坡高陡特点,局部滑坡可能造成整体边坡失稳;形式二:局部集中水流冲刷造成土体冲切破坏,影响边坡稳定。

针对地表水,防护措施如下:永久边坡按设计型式进行防护;临时边坡采取挂网喷锚进行防护。钢筋网采用Φ8@150×150mm 网片;固定锚杆采用Φ25 钢筋,L=3.00m,外露20cm,间距200cm×200cm;喷混凝土厚度10cm,强度等级C20;洞顶马道内侧修筑排水沟,马道及排水沟表面浇筑10cm 厚混凝土硬化处理。

4 洞身稳定措施

4.1 洞口明洞+管棚超前支护措施

穿黄隧洞进口段及退水洞进口洞口采用明洞+管棚超前支护结构。

明洞长度3.00m,明洞拱架采用Ⅰ20a 工字钢,间距0.50m,横向支撑采用Ⅰ16 工字钢管,间距1.00~1.05m,横向支撑间焊接斜支撑以增加稳定性。拱架间喷射混凝土封闭,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厚度30cm,明洞内外侧各挂一层钢筋网,钢筋网规格Φ8@150×150mm。明洞结合洞身开挖台阶,分层向下施工,直至形成封闭结构。明洞在隧洞衬砌完成、洞外结构施工前随边坡二次开挖拆除。

锁口管棚采用Φ76 钢管。主要布置在洞顶:穿黄隧洞管棚布置在拱顶圆心角135°范围内,长度15.00m;退水洞进口段顶部为平顶,则管棚布置在洞顶,两侧各超出开挖边线1.00m,长度10.00m。管棚外露1.00m,焊接在明洞拱架上部。管棚间距15~20cm。钢管表面梅花形钻孔,打入后使用1:1 水泥浆注浆,注浆压力0.30MPa。

4.2 洞身强支护措施

穿黄隧洞进口进洞段开挖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和台阶法混合工法(洞身采用CRD 法):

先进行两侧导坑上台阶开挖,施做仰拱形成两侧封闭洞室,在上台阶布置垂直轻型井点辅助进行下台阶降水;开挖中洞上台阶,进行拱部及仰拱支护,形成上半洞。根据下半洞降水情况进行左右导坑开挖及中洞下台阶开挖(再次布置轻型井点降水),最后进行仰拱开挖封闭。详见图3

图3 穿黄隧洞进口段进洞开挖支护示意图

进口第一段开挖完成后,及时进行混凝土衬砌(锁口混凝土),再进行洞身段开挖施工

4.3 双洞间隔施工

针对穿黄隧洞进口段双洞小净距特点,两洞开挖施工保持一定的时间间隔。先行开挖左侧隧洞,待左洞第一段内衬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再开始右侧隧洞开挖。间隔施工避免了因隧道间距小引起的洞间土体变形对双洞的影响,对边坡及洞室稳定较为有利。

5 结语

通过采取降水措施提高土层粘聚力c、内摩擦角φ,消除孔隙水影响,提高边坡稳定性;在底部洞外降水效果较差情况下,采取工程措施,放缓边坡,保证边坡稳定。采取强支护等综合工程措施进洞,保证了洞身稳定,降低对边坡稳定影响。经观测隧洞支护结构最大沉降量30mm,洞口边坡变形量12mm,进洞措施安全可靠,造价较低。

[1]王梦恕.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修建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马贵生,张延仓.南水北调中线一期穿黄工程地质勘察[J].人民长江,2011(4).

猜你喜欢

明洞进洞粘聚力
轮轨振动与气动荷载耦合作用下轻质装配式明洞动力学特性
勇气掉进洞里了
装配式明洞隧道拱墙拼装台车设计与施工
勇气掉进洞里了
小球进洞了
高填方双层衬砌式明洞土压力和结构内力特性研究
大峪隧道洞口段滑坡处治分析
土石坝粘土心墙的渗透系数统计分析
岩土抗剪强度指标剖析
零开挖进洞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