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人:吃一卷薄饼过端午
2015-08-18林长华
林长华
在台湾同胞重点祖居地闽南,每年端午节,当地人都有吃“薄饼”的节日食俗。“薄饼”其实并不薄,它是用面粉烙成圆状的面皮,像一张剪裁的圆纸。卷食时,加上事先做熟、切细、碾碎的馅料,有甜有咸,有素有荤,就像吃自助餐似的。
对于这种“快餐食品”,台湾现代著名学者林再复在《闽兰人》一书中记叙了其独特之处:“最重要的佐料是海苔,使春饼别具风味……”这里说的海苔乃是闽南和台湾沿海盛产的浒苔、虎栖等食用海藻,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保健食品。
20世纪改革开放之前,大多数家庭一日三餐能够填饱肚子就是最大奢望。那个时候,笔者与无数“饥民”们每当打探到哪家亲戚吃薄饼的准确日子,就禁不住天天渴盼,扳着指头算天数。尽管那时的薄饼馅料大多是蔬菜、豆腐、面茶和凭票证买来的一点食糖和肥肉,但对于肚肠生锈的饥民来说,不啻于尝到一餐过口难忘的御膳。
有一年的端午节,我表婶像往年一样,叫推人力车运货的表叔顺便带6卷薄饼给20多里外的娘家。表叔表婶有4个小孩子,薄饼显然不够吃,表叔佯称自己不饿,就把自己的份额让给了孩子吃。
这天表叔推着满车货物走了一半多路程后,饿得直冒虚汗,闻着挂在车边的薄饼透出的缕缕香味,一直咽着口水的他,终于忍不住诱惑,心想吃一卷也无妨。没想到一卷吃下后,确实太好吃了,饿慌了的他忘乎一切,把其余5卷薄饼狼吞虎咽吃进空荡荡的肚子。而岳父岳母因期待女婿送来薄饼,反而挨了一顿饿。
那年头,笔者父亲在政法部门工作,虽是吃“皇粮”,但他的肚子同样缺脂少油。每到端午节午餐回家吃薄饼,他老是嫌盘子中那些雪白的肥肉油水不够劲,总要用汤匙到油碗舀些猪油加注其中。
计划经济年代的端午节,薄饼的原料如面粉、食糖、蛋、肉都得凭票定量供应。到了节日,天刚露鱼肚白,操持家计的祖母就会早早把我叫醒,令我带上肉票和钞票去排队买肉,且一再叮咛要争取买到雪白的“鬃头肉”,说是这一部位的肉脂肪多,特好吃,也特适合卷薄饼。
为了完成这一神圣使命,我总要从爸爸衣服口袋中偷出一两支香烟,排队轮到我时,就向食品站卖猪肉的人递过去,然后说几句好话,要求多切一些肥肉。有时,还会与有同样需求的人争得面红耳赤。
当家的祖母经常“开导”我四个小妹:“等你们长大了,一定要嫁个卖猪肉的,这样,我们过节就不愁买不到肥肉了!”末了,她还信口说了一句顺口溜加以强调:“嫁个杀猪翁,三天没油也会香。”
1971年端午节前夕,新加坡一个亲戚回国探亲,送给我们几斤他带来的进口面粉。端午节到了,祖母决定请国外亲戚到家里吃薄饼,就用亲戚送的那些面粉烙成薄饼皮,馅料用定量供应的食糖、猪肉、鸡蛋等专门制做了几卷薄饼招待他,而我们过节吃的薄饼里面卷的全部是豆腐以及茄子、卷心菜、萝卜丝等瓜蔬。没想到国外亲戚发现了我们事先藏好的“菜薄饼”,也不客气拿来品尝。这一尝竟让他胃口大开,原来他平时吃惯了鱼肉,对我们的特别招待并没有食欲,反而对我们吃腻的瓜蔬大感兴趣。
记得亲戚当时脸颜很不好看,话中藏话:“你们吃得这么好,原来生活并不是很差啊。”岂知我们所有家庭成员一个个吃着没油可炒的瓜蔬,吃得脸呈菜色。
最令人难忘的是20世纪的“破四旧”运动,有些以“革命派”自居的干部竟说端午节吃薄饼就是“封资修”的东西。
在笔者老家出过这样的笑话——
在一个荒唐岁月的端午节,某大队(村的前身)干部起大早手握喇叭状话筒,走街串巷广播,不许社员们烙薄饼,一经发现就要扣工分并写检讨。有的社员斗胆向他理论,说端午节吃薄饼是纪念屈原,不料,这个没有素质的大队干部竟不知屈原何许人:“什么七元八元,不能烙就是不能烙。”对此他的妻子也很反感。中午,大队干部饥肠辘辘地回到家后,就迫不及待地问:“薄饼放在哪里了?”妻子显得若无其事:“哪有什么薄饼,你不是说不让烙吗?”大队干部有点恼火:“哎哟,我的天哪,我喊我的,你烙你的不就行了吗?”其妻和孩子们早把薄饼消化掉了,有意让他感受一下吃不上薄饼的滋味。
因有这个笑料,我们老家诞生了一句至今仍在沿用的俗语:“我喊我的,你烙你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家乡闽南的生活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端午节吃的薄饼无论从质量和情趣上都在翻新。薄饼的馅料多以肉丝、蛋丝、虾仁、蟹肉、芦笋、韭黄等食材为主。有的讲究吃新奇,竟用昔年饲猪的浒苔、虎栖等海藻野菜为配料,蔚为餐桌新景观。食用时,取饼皮平铺在洁净圆盘上,然后各择喜好的馅料,堆在面皮上理成条状,宛如平畴出现一畦土垄。之后如卷席筒把左右两端包起来,接口处涂抹一层番茄酱或橘子油之类的调料。如法炮制既不易松散又平添了几分风味。
每年端午节未到,便有烙薄饼皮、卖薄饼馅料的摊点星罗棋布出现在街市,到处飘溢着薄饼散发的沁脾香味,看过这样一首诗:“调羹汤饼佐春色,春到人间一卷之。二十四番风信过,纵教能画也非时。”这是一首赞美春天和“薄饼”的绝句,“春到人间一卷之”写得何等绝妙!犹如书卷的薄饼给人们带来了餐桌上的春天,也带来了美的享受。
如今薄饼,已不再是老百姓翘首奢望的稀罕食品,而成为大众饮食文化中的一种应节食品。平时家中来客或亲友聚餐,人们甚至以薄饼为正餐主食。人们准备好馅料,购来薄饼皮,煮上清淡菜汤或买来啤酒佐餐,把古老的快餐演绎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