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先别求多
2015-08-18刘德水
刘德水
Q:我孩子今年上一年级,两年前开始接触绘本,到现在一直读的都是绘本。每周能读4本,一年差不多有6万多字的阅读量,一直是我陪着他读。最近听说了一组数据:一二年级孩子每年阅读量不能低于100万字(正常是100-200万字之间),二三年级每年不能低于200万字(正常是200-300万字之间),四五六年级每年不能低于300万字的阅读量(正常是300-500万字之间,有的阅读量大的孩子可以每年达到1000万字以上)。我家孩子远远不够。是不是应该培养孩子速读?真不明白,这一年100万字的阅读量到底是怎么读出来的。
A:先甭说别的,首先必须恭喜这位家长,培养了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可喜可贺。
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完成作业,或者饱餐一顿肯德基,而是在阅读本身给孩子带来的乐趣。若能最终养成一天不读点儿书就别扭的习惯,那就是语文教育的最大成功。
你的孩子刚刚上一年级,喜欢读绘本,我觉得这很不错,正符合孩子的心理年龄特征。我女儿一年级时爱读的是各种小人书,有点类似。当然,最终还要逐渐过渡到读纯文字的书。当然,文字书和图画书没有高低之分,但是,因为孩子要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以后要阅读的更多是文字书。
要完成这个过渡,不要太着急,昨天还读绘本呢,今天就突然觉得孩子大了,立马让他改读纯文字书,这会伤害孩子的阅读兴趣,只要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孩子会顺利过渡的。我采取的方式是带孩子去书店,多看看,书店里有各种各样的书,随着她识字量的增多,她自己会选择喜欢读的书,这样能比较自然地完成过渡。
再说说读书量这个问题。这位家长给出了一长串数字,但是,据我所知,有关多大孩子读多少书,真没有靠谱的科学的数字。
读书应该求质,而不是求量。读得多未必好,读得少也未必不好,读一本就有一本的收获才好。
收获什么呢?当然不应该仅仅是狭义上的知识(比如《红楼梦》是曹雪芹写的),还应该获得价值判断能力(比如《红楼梦》写得咋样,怎样评判它)以及审美能力等等。
怎样读呢?怎样引导孩子呢?这位家长有个很好的习惯——和孩子一起读。
对孩子来说,这样就等同他读书时身边有个朋友,可以一起学一起交流。这就创造了一个很好的读书环境。“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家长和孩子都会有所收获。
需要注意的是,读的时候一定不要把自己的看法强加给孩子。孩子读完了,说自己的看法时,不管是幼稚,还是偏激,那都是凭着他的人生积累得到的阅读成果。可以这样引导——你认为这样,挺好;爸妈这么大岁数了,却是这么看的。这就是平等的交流。这种其乐融融的读书环境,家长要善于创造。
再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要特别注意保护孩子的纯真和善良。有些童话体作品或者寓言故事(如《格列佛游记》),表现的是成人世界里的互相斗心眼、残杀,这是不适合孩子读的。如果一不留神读了,那得引导。
比如讲到小羊和大灰狼的故事,大灰狼最后总掉到悬崖下,死翘翘。这在孩子看来,也是很难受的。这时候得让孩子知道,这个故事是为了表现什么,才这样写的。当然,如果孩子太小,理解不了,还是不读为妙。
孩子的感受、孩子的看法,他们的率真、单纯、善良,对家长来说,也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反省自己的生活,会获得我们原本有、却在生活中异化丧失的宝贵品质。
跟孩子一起读,可互相交流,一起成长,一个书香家庭就是这样诞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