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劲儿作,才能进入科学的怀抱
2015-08-18陈立军
陈立军
我家有个超大纸箱,里面堆满儿子丁丁玩腻了或者缺胳膊少腿的玩具。原以为这冷宫彻底就冷了,谁成想有一天热闹了起来。
这天,丁丁写完作业没事干,无聊至极,把个乒乓球放在钢卷尺上滚来滚去。我没搭理他,没催着他去看看课外书或者出去跑跑步。人,有时候是需要无聊的。何况,有心理学家也说无聊出灵感。
忽然,丁丁的灵感就来了。他把钢卷尺抻出一截来,一端用花盆固定在窗台上,一端勾在小凳子的外沿上,然后把乒乓球放在钢卷尺上骨碌。球并没有顺着卷尺的凹面滚到末端,而是在半截处就跑偏了。丁丁又小心翼翼地试了几次,屡试屡败,他倒是越挫越勇,埋头琢磨起来了。
他认为原因在于坡度太陡。调整坡度后,果然奏效,小球滚动得慢了,进入正轨。
为了更好玩,他把卷尺抻出更长。这样一来,“轨道”就有点往下弧了。这时丁丁问了一个问题:这个“轨道”向下弯乒乓球跑得快,还是“轨道”直直的乒乓球跑得快?这个,老爸也不知道,你就自己试试吧。折腾半天,也没测出来,只好暂时搁置。
“轨道”变长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在有些地方会扭偏,乒乓球就又滚出去了。丁丁仔细观察,发现卷尺往上弓一点就不扭了,于是他在中间加了一个凳子作支点,还加了一块磁铁防止卷尺打滑,乒乓球又顺畅地滚到底了。
整个就是初中物理实验哈,被这小子提前玩了。鼓捣吧,家长不添乱,爱鼓捣的孩子总会搞出点名堂。
继续说乒乓球和卷尺的故事。每次乒乓球着地后都要蹦蹦跳跳好一阵,丁丁嫌捡球麻烦,就找来一个小碗,放在“轨道”末端的地面上。他跟我打赌,球会落到碗里。我说他输定了。结果你知道,当然他输了。他佩服得不得了,我耐心给他讲了物理学中的惯性是咋回事。丁丁明白了,让乒乓球又滚了几次,找准落地点,把碗搁那儿,又跟我打赌。当然,他再次输定了。球虽然进了碗,但又调皮地出去了。
这咋整?我不掺和了,睡觉去了,你继续琢磨吧。
我正睡得香,被丁丁拽了起来,他把问题解决了。他在碗里垫了几张纸!这办法还不错。
“瞅瞅你折腾的,赶紧收拾收拾。”我说。他听得出我话里的语气,知道我跟他一样高兴,乐颠颠地收拾去了。
老爸我支持他鼓捣这事不是一天两天了。丁丁很小的时候喜欢用沙发垫子搭成窝棚,在窝里钻来钻去。怎么能把窝棚搭得更结实、更宽敞,他鼓捣了一个多星期,害得我看书都是蹲着。
去年冬天,丁丁看见河上结了厚厚的冰,说要自制一辆冰车,去划着玩。我没意见,鼓捣去吧。从纸上画模型到实际制作,丁丁一点一点琢磨,修改,再琢磨,再修改,几乎全是他自己完成的。这种鼓捣成功的经历,给了丁丁能量,往少里说,是收获了自信,往多里说,就是培养了耐性、严谨性、务实性、抗挫折力巴拉巴拉。这里面,我作为他老爸,其实做得并不多,只是顺着他爱琢磨的天性,不干扰就是了。
最近,丁丁学校搞社团活动,老师发现他爱琢磨,就让他当上了科技组小组长。这不,现在丁丁正拿着改锥和钳子拆他那堆旧玩具呢。夏天了,他打算用玩具里的小电机造一个电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