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用成人的概念评价孩子的言行

2015-08-18李雨潭

祝你幸福·最家长 2015年8期
关键词:蛋糕成人外婆

李雨潭

两岁五个月,女儿对自我主张的表达能力及对自我个性的表现能力都在突飞猛进,她身上蕴含着那种我所不具备的“技巧”与“策略”。

看外婆在吃不同颜色的小蛋糕,她小猫一样凑上前,笑眯眯地问,“外婆,这是什么啊?”其实这样的蛋糕她已经吃过好几次了……

“哇,是红色的耶,看上去好好吃的样子哦。”外婆“嗯嗯嗯”地附和,她又说,“看上去真的好好吃耶,是真的很好吃吗?”老人家招架不住,“那你尝尝看。”她当然求之不得,“哇,这里还有一个绿色的耶!这个绿色的小蛋糕看起来也好好吃的样子哦。”外婆不吭声了,她只好扬起头卖萌,“外婆我可以吃吗?可以吗?给我吃一个好不好?”

就这么把绿色、蓝色、白色轮番吃了个遍。

对待菩萨心肠的外婆,她采用的策略是天真撒娇,用尽糖衣炮弹。

“对付”妈妈就不一样。妈妈在原则性的问题上比较严格,她就发展出了另外一套让妈妈心惊胆颤的应对模式——成人概念中的“欺”和“骗”。看到妈妈在吃冰棒,她甜蜜蜜地说,“妈妈,我帮你拿吧。”我信以为真,还略带欣慰,结果她一把塞进自己嘴里。我内心惊得地动山摇:难不成为了达到目的,她已经学会使用“连哄带骗”?是我的什么方式造成了她不敢直截了当表达自己的想法?作为一个老实巴交、直来直往的狮子座妈妈,对这种摩羯女以目标为导向的“腹黑”方式,极其陌生,且深感不适。

我开始担心,怕她成为一个不择手段的目标导向的人,以后走上“邪路”,便在朋友圈里咨询专家。不过专家的意见却不一致。A专家认为,孩子应该学会心口如一地一致性表达,建议我告诉孩子,如果有什么东西想吃要明确地告诉妈妈,如果妈妈觉得可以给你吃,一定会给你。如果嘴上明明说的是帮妈妈拿,结果行为表现却是自己吃了,那么下次想吃的时候就没得吃了——用诸如此类奖惩分明的方式来规范孩子的行为模式。

B专家却说,对于孩子这样的行为其实我们是不必担心的。因为所谓欺骗之类贴标签的定性概念,是隶属于成人的范畴,在孩子的经验世界里,是没有这类概念的,也不应该从这样的概念去进行解读。对于一些敏感、细腻又深爱妈妈的孩子来说,如果妈妈平时的规则和原则都比较多,他们就会既满足妈妈又压抑自己,但因为年龄尚小,控制不住自己的期待,于是就发展出一套迂回婉转 、曲线救国的方式。还有C专家补充,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要适时地关注他们的需求,在确定规则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满足,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自然会慢慢发展出一套更为成熟、合理的生存模式。

我仔细回想了一下,的确,女儿在爸爸面前,就是一直非常如实地表达自己,应该是爸爸对她的包容和接纳度比我高,让她感到可以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在不同抚养者面前有不同的互动模式,其实是由于抚养者的抚养方式决定的。

于是,我决定不着急对孩子的行为做任何评判,只是如实地“看见”——她两岁五个月的生命节点上,有过这样一件事发生,这件事的发生,在她的成长过程中,也许只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渡性表现,却在母亲的心里掀起惊涛骇浪。虽然在理论上,我很清楚,即便是对于“撒谎”的年幼孩子,也不要着急用成人的概念进行预设和评判,但真的身临其境,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世界观价值观,才会明白那种为人之母的担惊受怕之感。而我们也借由这类刺激性的事件,得到一个审视自我教养模式和进一步了解孩子先天气质的机会,得以调整自己的一些方式,给予孩子更好的陪伴。

猜你喜欢

蛋糕成人外婆
外婆
外婆
成人不自在
外婆回来了
创意蛋糕
做蛋糕之前
Un rite de passage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