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蝶变的考核效应
2015-08-18王婷
王婷
2013年以前,云阳县党政领导班子曾发生过激烈争论。
预览 名称 摘要 类别 修改 删除
争论的核心是“是否应该重点发展旅游产业”。
一方认为,云阳有龙缸国家地质公园、张飞庙等优质旅游资源,应当因地制宜、施展其长。
另一方认为,考核指标没有“旅游”,“既然没有考核任务,而工业产生的GDP远甚于旅游,就该重工业轻旅游。”
争论声中,当地旅游产业一直发展缓慢。
“GDP迷思”
“不要再劝啦。”
这已经不是戴建军第一次被别人不耐烦地拒绝了。
2008年,作为云阳县新津乡时任党委书记(现云阳县委办公室副主任、考核办主任),戴建军率队到江苏招商。
“我们诚心邀请您来云阳……”
“云阳有什么资源?可以给我带来什么好处?”戴建军话还没说完,就被对方打断。
一连串提问,问得戴建军无话可说。
“你们那里毫无区位优势,我们不会去的。”对方下了逐客令。
戴建军只能起身,奔赴下一个目标。
如此奔忙,引来的企业却寥寥无几。
“云阳山偏地远,产业基础和配套资源差,无法跟主城及近郊区县相比。”云阳县委书记张学锋说。
工业企业越是不愿来,“戴建军们”越是要硬着头皮招商。
“因为GDP及工业增加值是考核的重头。”张学锋说。
云阳施展浑身解数招引工业企业,但收效甚微。
这样的窘境,在2013年底被扭转。
差异考核
2013年9月,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出台,云阳被划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
三个月后,张学锋收到两份文件——《关于改进完善区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的意见》和《区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指标体系》。
逐行读来,张学锋眼前一亮——
新考核体系改变了“唯GDP论英雄”,对云阳的考核开始向生态环保、特色效益农业、旅游产业等内容倾斜。
工业增加值及增长率等指标取消了,增加了工业园区产出强度、园区工业集中度考核。
“这要求我们走‘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张学锋说。
旅游方面,以前没有考核指标,现在增设了旅游投入总额及增长率、旅游消费总额及增长率等指标。
“这就要求我们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旅游。”张学锋说。
一项项考核指标如同一根根“指挥棒”,引领着云阳的发展方向。
根据新考核体系,云阳县决策层调整发展方向——制定了改善生态环境、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生态旅游业等七大战略部署。
“生态是云阳最大的优势,我们要把生态资源变成经济优势,走生态经济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张学锋说。
一个曾经被忽视的产业,开始成为云阳涵养发展的战略支点。
“新军”出击
2015年五一假期,云阳县蔈草镇。
蔈草社区农家乐老板胡贤云整天忙着接待游客。
“每天至少有一万元的毛收入。”胡贤云笑呵呵地说。
2014年7月,胡贤云开起了农家乐,接待往返云阳县城和龙缸景区的游客。
促使他走上旅游致富路的,是云阳县的一次战略调整。
“云阳拥有张飞庙、龙缸国家地质公园等旅游资源,发展旅游得天独厚。可是,因为以前考核权重倾向工业,云阳顾不上发展旅游。”张学锋说。
新考核体系出台后,云阳县决策层立马有了动力。
“旅游投入总额及增长率、旅游消费总额及增长率考核指标,占了6分。”张学锋说。
于是,云阳县决策层立马制订了生态旅游产业“点线面”发展战略。
擦亮产业亮“点”——打造云阳旅游“三张名片”。
“加快龙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挖掘三国文化,提档升级张飞庙景区;推进‘三峡梯城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云阳县旅游局副局长钱豪说。
完善配套连“线”——配套旅游产业基础设施,提高产业聚合能力。
“开通主要景区的公共交通路线,建设游客集散中心和自驾游营地,发展星级旅游酒店等。”钱豪说。
扩展产业支撑“面”——发展乡村旅游。
“为云阳县城到龙缸景区途经的龙角镇、清水镇等乡镇规划了芳香花漫谷、奇异鲜果山、生态渔乐岛等不同主题的乡村生态旅游,带动沿途乡镇发展。”钱豪说。
“点线面”协同推进,效果立竿见影。
“仅2015年上半年,云阳就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3.5亿元。”钱豪说。
工业升级
2013年底,云阳拒绝了一个大项目——美国工业联合会投资达2.5亿美元的轮胎厂。
“如果是以前,若能引进这样的大项目,做梦都会笑醒。”云阳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余东塘说。
曾经望眼欲穿的项目,今天为何不再吃香?
“轮胎产业是高能耗产业,会产生大量废气污水,和云阳功能定位不符。”余东塘说。
因为没有“工业增加值及增长率”考核的压力,云阳实现了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的转变。
“并不是说云阳就不需要发展工业了——‘生态环境保护指标突出了‘生态涵养功能,而‘园区集中度和‘产出强度指标则突出了‘发展功能。”余东塘说。
在这样的考核导向下,云阳一改以往“痴迷工业”的产业发展策略,迈出了“面上保护、点上开发”产业转型的三大步——
第一步: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对高耗能、污染大的产业项目,GDP产值再大也不引进。
近两年,总投资达70亿元的多个项目被云阳拒之门外。
第二步:对企业进行提档升级——对低产能和高耗能企业进行改造,淘汰落后工艺;对工业园区环保设施进行升级,加强污染处理能力……
第三步:打造生态工业集群——依托硅、盐、柑橘、中药材等,打造“特色资源加工业”;以园区内现有的BOPP、PVB树脂等为基础,开发上下游产品,构建“新材料”产业集群;以服装、玩具、电子等为依托,发展“劳动密集型机械轻工业”。
“三大步”迈出,云阳工业实现换档升级。
“2014年,云阳工业总产值165亿元,增长30.9%!”云阳县县长覃昌德说。